散文 女人,天生是尤物   》 奮鬥的目標(2)      柏楊 Bai Yang

  關於孩子問題,《不結婚的女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高貴的榜樣。女主角被遺棄後,女兒十分恨她的老爹。但女主角抱之泣曰:“他沒有離開你,乖兒,他還是你的父親,他離開的是我。”她把女兒當成“人”,沒有要求女兒為自己犧牲,沒有利用女兒去打擊拋掉她的丈夫,沒有利用女兒轉嫁自己憤怒的情緒。如果換了我們的社會,我敢打包票,恐怕做媽媽會使出渾身解數,教女兒把老爹恨入骨髓。柏楊先生不知道那位學藝股長家庭變化的情形,但可以推測的,父母一定互相把對方攻擊得體無完膚,使女兒心上的創傷更為慘重。
  湯明昭女士要我們“更應倡導中國固有的家庭倫理”,嗚呼,柏楊先生想這件事可不能囫圇吞棗。父母夫妻兒女相親相愛,是任何一個國傢都有的倫理,非中國所獨有。中國獨具衹眼的家庭倫理,如柏楊先生上次介紹的“七出之條”,我想還是不倡導的好,不但不宜倡導,簡直應該斬草除根。如果真要倡導,恐怕臺灣半數以上的老奶,都要被“休掉”,中國早成了世界上的野蠻大國矣。至於發動女學生“夫唱婦隨”“相夫教子”,因為是教育官頒布的,柏楊先生不敢有啥異議,過去因為跟官異議太多,幾乎斷送了腦瓜皮。不過看樣子,翻來覆去,仍是大男人沙文主義,仍是把女人當成附件,即令大獲全勝,也不過製造出來一大堆三從牌或三靠牌。在可敬的教育官英明的領導之下,丈夫如果偷雞摸狗,妻子就得墻角把風,如果她不肯,她就得滾。
  湯明昭女士曰:“禁止離婚有其積極的意義。”柏老的意見恰恰相反:“不禁止離婚有其積極的意義。”配偶是“人”,不是“物”,即令是物,一雙太窄的漂亮鞋子,穿起來磨得血流如註,潦泡密佈,寸步難行,天下就是衹有這一雙,人們也寧可光腳丫。愛情不能用功利培養出花朵,一旦“除了我你找不到別的女人”、“除了我你找不到別的男人”,那是做生意的商業態度。
  湯明昭女士又曰:“你摧毀多少傳教成果。”柏楊先生的蓋世名著,為自己招災引禍,足足有餘。破壞天主教的偉大傳教,可沒有那麽大的勁。湯女士家庭美滿,難道看了敝大作,就雙雙去法院告狀離婚哉。而義大利的謀殺,於斌弟弟的遠走高飛,以及美國兇殺案,都發生在敝大作之前,這種亂飛帽子的武功,我可有點心跳。
  最後一句話,我們奮鬥的目標是:女人跟男人一樣的也是人,也是獨立的人。女人有拒絶大男人沙文主義的權利,有拒絶當男人附件的權利,有拒絶被男人騎到頭上吆五喝六的權利,有主動提出離婚的權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嶽文藝出版社
天生尤物(1)天生尤物(2)俏伶伶抖着(1)俏伶伶抖着(2)
西洋文明(1)西洋文明(2)吃死孩子(1)吃死孩子(2)
吃死孩子(3)顫巍巍聳着(1)顫巍巍聳着(2)無聲勝有聲(1)
無聲勝有聲(2)無聲勝有聲(3)明眸皓齒(1)明眸皓齒(2)
倒懸葫蘆(1)倒懸葫蘆(2)耳朵的災難(1)耳朵的災難(2)
耳朵的災難(3)脛鏈之用(1)脛鏈之用(2)脛鏈之用(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