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In 1978, the turn of the fate of China: Deng Xiaoping changed China   》 第91节:邓小平向"两个估计"开了一炮(2)      She Yonglie

  邓小平的话,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在当时,仍然充满对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讴歌,充满着对"两个凡是"的膜拜,也就充满着对于"文革"前17年的否定。
  尽管经历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仍不避"右倾翻案"之嫌,充分肯定了"文革"前的17年。
  邓小平的8月8日的谈话,广为流传,被人们称之为"八八谈话"。
  "八八谈话",很明确地否定了"两个估计"。邓小平并不因为《纪要》是毛泽东圈定而不敢否定。邓小平坚定地批判"两个凡是",理所当然地要批判"两个估计"。在邓小平看来,《纪要》必须否定,是因为"两个估计"不符合中国教育战线的实际情况。
  后来,邓小平又举了他自己以及"天安门事件"为例,批驳"两个凡是",批驳《纪要》:
  《纪要》是毛泽东同志画了圈的。毛泽东同志画了圈,不等于说里面就没有是非问题了。我们不能简单地处理。一九七六年天安门事件中关于我的问题的决议,毛泽东同志也是画了圈的。天安门事件涉及那么多人,说是反革命事件,不行嘛!说我是天安门事件的后台,其实,当时我已经不能同外界接触了。《纪要》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一些话,有许多是断章取义的。《纪要》里还塞进了不少"四人帮"的东西。对这个《纪要》要进行批判,划清是非界限。我们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我提出这个问题,可有人反对哩!
  大家知道,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应该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它的体系。对毛泽东思想就不这样?也应该如此嘛,否则非犯错误不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尽管邓小平已经说得如此明确,可是,在当时连"天安门事件"都未公开平反,人们未敢听进邓小平的话。不少人生怕跟了邓小平,又会"犯错误"--对于1976年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人们还记忆犹新,还心有余悸。
  对此,邓小平心中也很明白。他很直率地说:
  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你们还没有取得主动,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怕又跟着我犯"错误"。
  不错,人们被"文革"整怕了,被"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反怕了,胆子越来越小,生怕犯错误。由于《纪要》是毛泽东圈阅过的,人们走不出这个"圈"。
  教育部的"大批判组",终于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着手起草《教育战线上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主持这篇文章起草工作的是罗劲柏。文章写好后,经胡乔木修改定稿。
  这篇文章当时交《红旗》杂志发表。《红旗》杂志起初未敢发表。后来,由于考虑到文章中有这么一段"重要依据",这才同意发表:
  "四人帮"的"两个估计",与毛主席1971年对"文化大革命"前教育战线情况和知识分子情况的估计完全相反。"四人帮"长期严密封锁了毛主席的指示,同毛主席的指示唱对台戏,直到他们的灭亡……
  毛主席的指示精神是:
  一、十七年的估计不要讲得过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执行了错误的路线,不是大多数人,是一少部分人。
  二、多数知识分子还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封资修路线的还是少数人。"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还是认得的,就是爱面子。当人的面不认,背地里还是认嘛,只不过有资产阶级思想,过后还是认的。
  三、高教六十条。总的还有它对的地方嘛,难道就没有一点对的地方?错误的要批,批它错的东西。人家是教师,还要尊重他嘛。一讲不对就批评,哪能都讲对呀,讲不对没关系,讲错了没关系,大家共同研究,怎么能一下子都讲对,不可能嘛!
  这篇文章把"两个估计"说成是"四人帮"的,而且称"两个估计"与毛泽东的估计"完全相反"。所以,文章只是着眼于批判"四人帮",不仅只字不提《纪要》是经毛泽东"圈阅",而且把毛泽东写成根本不同意"两个估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节:小引(1)第2节:小引(2)
第3节:"毛的遗孀被捕"震惊世界第4节: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种种传闻(1)
第5节: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种种传闻(2)第6节: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1)
第7节: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2)第8节: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决策"拘江"
第9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1)第10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2)
第11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3)第12节:吴德说出了内幕
第13节:华国锋谈粉碎"四人帮"第14节:毛泽东逝世,结束了"毛泽东时代"
第15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1)第16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2)
第17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3)第18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1)
第19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2)第20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3)
第21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4)第22节:迟浩田奉命进驻人民日报社(1)
第23节:迟浩田奉命进驻人民日报社(2)第24节:中国新闻界最初遵命保持沉默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