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解“毒”於丹 》
徐晉如答網友(2)
徐晉如 Xu Jinru
楊昊鷗 Yang Haoou
5於丹和我們時代大學的恥辱
作者:河水清 提交日期:2007-3-13 21:38:00
說實話,對於“十博士”的跳出,我覺得很正常,但凡是熟讀過幾本文獻的人,突然看到有人這樣驢唇不對馬嘴地瞎侃他們心中神聖的經典,而且竟暴得大名,都免不了會有點酸溜溜。錢倒是小事,我想一個人選擇了讀古典文獻和文化博士,就算自信有朝一日能成為文化名人,對賺到金錢的預期估計也不可能太高。再說幾百萬塊錢,在真正的有錢人眼裏固然不屑一顧,在博士們來說,也不至於因此茶飯不思吧?所以,我此刻倒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他們看見了於丹腰包暴鼓,乃至嫉妒得發狂雲雲。但是,說他們嫉妒(或許不該用這個詞)於丹的暴得大名,恐怕“雖不中,亦不遠”吧!
答:錢鍾書說學問是“荒江野屋二三素心人之事業”,如果沒有棄絶名利的素心,那肯定是做不出一流學問的。我們深知,同老一輩學者相比,我們在幼功上極為欠缺,因此,求學問道,我們就更加不敢鬆懈。我們服膺《左傳》上說的君子當求“三不朽”的說法,唯有不朽的聲名,纔值得君子永遠追求。靠浮花狂慧來博取一點暫時的聲名,我們是根本不屑一顧的。
6評“十博士PK於丹”
作者:李清123 提交日期:2007-3-14 17:34:00
不難看出,以徐晉如為代表的中國新儒們試圖“挖掘”儒學典籍,並加以發揮,旨在中國確立一個“有差等的和諧社會”,並且這個“有差等的和諧社會”處處充滿“敬畏”,因而同時也是一個令人感到壓抑和窒息的“敬畏”的社會、威嚴的社會、威權的社會。而於丹等社會既得利益者們,喜於當前的社會形態,樂於從傳統文化中提取“作料”,用以膾製各色“心靈雞湯”,其何錯之有?
答: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要建立一個威權的社會,我們主張的是以自由為核心價值的現代社會。為了實現自由,我們認為,必須要先之以制度建設。但是,制度建設與對大人君子的倡導根本就不矛盾,如果沒有大人君子的一致努力,自由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我們並不是在呼喚大人君子,我們是要求自己做一個大人君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而且,沒有敬畏就不會有自由,當所有人都對美德毫無敬畏之時,我們離自由是何等的遙遠!這位先生,請你想一想,你平常吃的食品,有哪一樣是真正安全的?這還不是因為這些食品的生産者已經沒有了基本的敬畏嗎?你認為你自由了嗎?
7作者:周覺
回覆日期:2007-3-17 01:26:41
我也聽過於丹的課,也見過於丹文化現象的討論,我個人認為她是一個善良智慧的女學者,有健康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當然於丹不是完人,我也有不同見解,但我自覺認知能力遠不及於丹,於丹講了很多有價值的觀點,我衹能發現很少的論點可以商榷。
答:親愛的周覺同學,如果於丹不是講《論語》,而是直接講她的“很多有價值的觀點”,我們就不會把矛頭指嚮她的書了。
8叫於丹下課,也要將本山趕下舞臺嗎
作者:tguh2006 提交日期:2007-3-14 17:34:00
中國有十三億人,分居各行各業,各個階層,文化層次千差萬別,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的欣賞水平,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喜好,對文化需求又有各自的,千差萬別的標準。你不喜歡就別看,不要去抹黑它,扼殺它。本來嘛!就有的人喜愛滿漢全席,有的人喜歡街頭小吃,各隨所好,各取所需,你說這多好!
答:我本人從不看趙本山,但我不會反對別人去喜歡趙本山。如果於丹衹是講她的心得,我們纔不會在意,可是,她現在是藉了孔子莊子之名,說的卻是與孔子、莊子毫不相幹的內容。如果我們能容忍這種東西,那麽我們也就應該容忍一切的假冒偽劣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前言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1)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2)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3)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1)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2)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3)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1)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2)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3)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4)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1)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2)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3)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1)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2)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3) | “冕”就是指當官嗎(1) | “冕”就是指當官嗎(2) | “冕”就是指當官嗎(3)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1)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2)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3) | “天人合一”和“天人和諧”是一個意思嗎(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