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史 》 皇傢醫事 》
西醫也進太醫院(1)
屈維英 Qu Weiying
當中國還處在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時候,西方資本主義已開始迅猛地發展起來。隨着西方傳教士紛紛東來,以近代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西洋醫學也開始傳入古老的中國。一嚮比較重視自然科學並在自然科學方面頗有造詣的康熙帝,同當時一些有識之士一樣看到了近代科學和西洋醫學的某些長處,並在宮廷中予以提倡。
從大的時代背景來看,明清時期,由於中外交通的發展,中外人員往來的增加,中外醫藥交流空前頻繁。除了中醫中藥早已傳入朝鮮、日本等亞洲國傢外,這一時期,中國與歐洲一些國傢的醫藥交流也日益增多。中醫學的傳出,包括醫理、脈學、藥物學、針灸、人痘接種術等;西方醫學的傳入,則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藥物學和近代儀器診療方法等。
就西醫的傳入而言,其傳入與傳播途徑大體有兩條:一條自東南沿海城市傳入並傳播到民間;一條是由最高統治者施加影響,而傳入宮廷和太醫院,為皇室成員服務。在清朝的最高統治者之中,康熙帝就是最早接受西醫治療並將西醫引進太醫院的推動者。其原因是,一方面康熙患病後急需一些西藥為其解除痛苦,一方面康熙本人是一個善於接受西方科學並有一定科學修養的人。
17世紀末期,不斷有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為了取得最高統治階層的信任與支持,便以中國人感到耳目一新的西方科技成果為覲見禮。但在清朝初期,傳教士介紹給中國的西方科技知識主要是天文、歷法、數學、兵器工藝和地理、航海等方面,醫學方面尚無專門的傳授,衹是一些深入到宮廷並已取得皇帝信任的傳教士隨身攜有西藥,有些傳教士如法國的白晉、張誠等,就頗知醫學、藥理,他們在同皇帝接觸中,就抓住機會嚮皇帝介紹西方醫學治病的辦法和效果,久而久之,皇帝也就對西醫産生了好奇和興趣。
據清宮醫案記載,康熙帝之所以重視西洋醫學,並孜孜以求,還與他一次染瘧疾有直接的關係。據法國人樊國梁在其所著的《燕京開教略》中記載,“康熙偶患瘧疾,洪、劉進金雞納,……皇上以未達藥性,派四大臣親驗,先令患瘧疾者服之,皆愈。四大臣自服少許,亦覺無害,遂請皇上進用,不日瘧瘳。……特於皇城西門賜廣廈一所。”這裏所說的“洪、劉”,指的就是來華多年並逝於中國的西方傳教士洪若翰和劉應。他們進獻給康熙帝的金雞納,是最早用於治療瘧疾的特效西藥。
自從西藥奇跡般地治愈康熙的瘧疾後,這位開明的君主體驗到西方醫學在某些方面的神奇功能,於是在不斷篤學中醫的同時,又熱衷於西醫知識的學習。他在與西方傳教士的交往中,除嚮西洋人傳授中醫切脈術,介紹宮廷所藏中醫書籍外,每每不忘請教西醫之道,並多次降旨太醫院要學點西醫知識和技能。能夠知已之短師夷之長,這對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來說,是多麽的難能可貴!
後來,《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患瘧疾後,經大臣李煦代為轉奏,康熙帝亦欣然將自己擁有的金雞納賜給這位有名的江寧織造,並派驛馬星夜兼程送至揚州,還叮囑其用法、用量及禁忌等。據說曹寅服用金雞納後,瘧疾痊愈。由此可見,康熙對治療瘧疾的金雞納已了如指掌。除了金雞納外,宮廷中所用的西藥還有西白瓜噶那、如勒白白爾拉都、德裏鴉噶等。這些藥當時翻譯時可能采用了滿語的語音或語意,故難確定它們現今為何藥。由於康熙帝對西方醫學采取了積極的科學態度,西方傳教士南懷仁、湯若望等曾供職於清廷的欽天監,在傳教的同時繼續傳播西醫知識。據說,康熙帝還經常聽取法國傳教士白晉為其講解人體解剖學、各髒器的功能,以及各科臨床疾病,數量達20篇,使康熙大感興趣。
據清宮醫案記載,康熙重用過不少懂西醫的傳教士,曾任命通曉外科醫術的傳教士羅懷忠為“內廷行走”,羅德先、安泰為“扈從醫生”。1697年,康熙派法國傳教士白晉等人為欽差大臣,為宮廷物色西洋醫學人才。康熙還嚮白晉等人學習人體解剖等醫學知識,並取出禦庫中收藏的標有周身經絡的針灸銅人進行深入研究,受益匪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皇傢醫事》目錄 | 作者自序(1) | 作者自序(2) | 作者自序(3) | | 清代對太醫院的完善 | 種痘戰勝天花惡魔(1) | 種痘戰勝天花惡魔(2) |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1) | |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2) | 活血化瘀廣泛運用(1) | 活血化瘀廣泛運用(2) | 帝王也需用猛藥(1) | | 帝王也需用猛藥(2) | 醫療護理方法多(1) | 醫療護理方法多(2) |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1) | |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2) | 藥材地道要講究 | 地道藥材為什麽療效好 | 重視未病控病情(1) | | 重視未病控病情(2) | 中醫治西人 | 中西醫藥的主要差別 | 臨終救命生脈散(1)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