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读遍红楼 》
为伊消得人憔悴(8)
胡文彬 Hu Wenbin
夜凉草短札,盥手待新咏。
两首诗写出了宋荦的为人、为官的清正品格,也写出了二人“嗜好无等伦”,友情、官情融于诗中,“所以覆高叶,野鸟怀其音”!
宋荦《述鹿轩诗》(《绵津山人诗集》卷二十五)收入《寄题曹子清户部楝亭三首并序》
,序云:“予与子清雅相善也,乃赋三截句,以附诸公之后者。”其一云:
燕山老桂蠹不青,三槐堂前槐亦零。
惟有白门楝树好,六朝山色一茆亭。
从年龄上看,宋荦是前辈,而从官位上看宋高于曹。而在当时官场中,汉宫(特别高官)多鄙视满官及旗人官员。特别是曹寅身为包衣,又低贱了一层。宋荦不似年齿、官位、出身相交,实属难能可贵。
今日,秦淮繁华已成旧梦。曹寅因《红楼梦》再度走上历史的前台,那么宋荦呢?
最难解处是萦牵!
2004年12月2日
梦境犹自耿耿心
——曹寅与胡其毅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清康熙年间著名诗人、戏曲家。他一家三代四人,充任江宁织造,肩负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的特别使命一一搜集、密报江南官私情形。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通过文化工作笼络明末遗民中的名士,以消解他们对满清贵族统治的不满情绪。曹寅一生在任二十二年,可以说是为此而竭尽全力,效尽犬马之劳,受到康熙皇帝的格外赏识。
曹寅与胡其毅的往来、诗酒唱和,就是其中一例。翻开《楝亭诗钞》(包括《别集》),我们惊奇地发现,集中载有曹寅写下的十二题诗是标明给胡静夫的。《诗钞》卷一有《杜些山、胡静夫过访》,卷二有《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和静夫谢送惠山酒》,卷三有《闻静夫伤臂口占二诗慰之》、《和静拙翁围炉原韵》,卷四有《同人分曹剧饮拇战连北,期静夫不至,更订饮期,戏为韵语邀之》、《题胡静夫藏僧渐江画》、《二月廿四日大雪,戏柬静夫、逸巢二老闻连日出门看花》、《孟秋偕静夫子鱼熏尊五殷六过鸡鸣寺得诗三首》,卷五有《题胡静夫小照》;《别集》卷三有.《戏和静夫咏竹夫人用韵》、《与曲师小饮和静夫来诗次东坡韵》。
那么这位被曹寅引为至交的胡其毅又是何等人物呢?清人卓尔堪选《明末四百家遗民诗》卷十三作者小传载:“胡其毅,字致果,号静夫。江宁人,平生谦谨自持,至老不变,为诗亦尚冲淡,著有《静拙斋诗稿》。”《明遗民诗》卷十三收有胡其毅诗《春日登瓦官寺凤凰台》、《赠农家节妇有序》、《踰岭入幽椟寺》、《送洪仲闇还霍丘二首》、《孔庙柏歌》、《醉马行赠界系禅师(原姓郝字子荆,歙人)》、《偕王雪蕉先生诣碧峰寺访槁木师不遇》、《宿曹公西轩送秋作》、《房大生归自澧州》、《题传经堂赠卓火传》、《子夜歌》、《杨柳枝词和刘宾客韵》、《萧子涯》、《荐菊井》、《冬日村居十首(选四)》、《秋江》、《秋居杂兴八首(选一)》、《题徐湘波岩然室》,共18题24首。其中《宿曹公西轩诗送秋作》诗云:
枕籍西轩静,潇潇雨在林。
向来安梦境,犹自耿耿心。
冷绿蕉宜醉,春温布作衾。
老年知物候,床下泯虫音。
曹寅和他的友人们经常在宅中西轩相聚,诗酒酬唱,这在《楝亭诗钞》中是可以找到许多记载的。胡静夫为江宁名士,“谦谨自持”,又有诗才,自当是曹寅在那里的“统战”对象。他不但能出入“西轩”雅集,而且能够“宿”于曹寅之西轩,其关系亦可见非同一般。
胡其毅身为遗民,对满清贵族的统治可能有过不满,但他能和杜些山一道受曹寅格外款待,并有诗酒往还,恐怕复明之志到了晚年也消磨殆尽了。对此曹寅洞察明白,所以他在《题胡静夫小照》中写道:
爱戴夫须跁跒行,择书常伴可怜生。
斗鸡还是城东去,莫对时髦说旧京。
诗末小注:“钱牧斋赠诗有:‘卞家园内浇花了,闲向城东说斗鸡’故及之。”
曹寅与明末遗民的关系。是他一生中的重要经历,不仅对他的文学才艺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后期的思想变化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红学研究中虽有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资料的限制,未能就这一课题展开深入探讨。所谓“曹学”家只重视祖籍而忽略了曹寅的思想研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前者的无限膨胀导致走向索隐老路,后者的“缺位”则使“曹学”贫乏无力,此中情景令人遗憾,令人思索!
1983年3月20日
纳兰小字几曾知
——曹寅与纳兰性德
红学研究中的抉微索隐派中,有人认为《红楼梦》是写故相明珠家事,或日写纳兰性德家事。这说法虽然被批判了,但我以为曹雪芹确与纳兰性德家有点关系,或可日有“通家之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卷首絮语 | 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 | 此书系自愧而成 | 通灵宝玉:一块被幻化的顽石 | 贾宝玉:前身是一块“美石” | 智而通则悟 | 难得糊涂 | 宁荣二公的嘱托与宁国府的祭宗祠 | 实非别书之可比 | 《红楼梦》中的一桩难解之谜 | 尤氏心内有什么“病”? | 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 | 一日倘或乐极生悲 | 裙钗一二可齐家 | 万不可奢华过费 | 敏探春“兴利除弊” |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1) |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2) | 不过实录其事 | 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 娶妻当如薛宝钗 | 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1) | 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