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智空和尚講禪 》
第90節:獅王的宴請
釋智空 Shi Zhikong
獅王的宴請
一天,獅王想知道它統治的都是哪些獸類,就派使臣將蓋有國王大印的佈告張貼到四方,要把自然界的各類動物召進王宮。佈告上寫明國王將在一月之內舉行宮廷典禮,開幕式要擺盛宴,宴會上猴子將大耍把戲。獅子想通過大講排場嚮它的臣民炫耀自己的力量。
獅王在建在墳場的宮殿裏宴請賓客。一到這裏,難聞的氣味就撲面而來。熊捂住了鼻子,它的這種舉動惹惱了獅王,發怒的國王立即讓它送了命。
猴子是個馬屁精,於是它對這種暴政極力稱贊,盛贊獅王的脾氣、利爪、洞穴和洞裏的惡臭味,它說不管是鮮花的清香還是竜涎香的香氣,與洞中的味道相比不過是蒜味罷了。這種愚蠢的討好結果也不妙,猴子同樣受到了懲罰。
狐狸此時正在一旁,獅王問它:“怎麽樣啊,你聞到了什麽呀?告訴我,不許說謊!”
狐狸請求獅王原諒,慌說自己得了重感冒,感覺不到一點氣味,寥寥幾語後就趕緊脫身了。
在職場中,婉轉地回答老闆提出的問題是客現處事的一種方法。
有些人喜歡直言直語地同老闆說話,不去考慮老闆的立場、觀念和性格。而這些直言直語或許直指到事情的核心,讓老闆不得不啓動自衛係統,從而使老闆沒有面子,這樣就會影響你與老闆之間的關係。
因此,婉轉的適度奉承老闆的談話是有必要的。但是適度奉承並不是低下地毫無原則地一味討好老闆,也不是溜須拍馬,如果讓對方一聽就知你是“別有用心”,效果會適得其反,衹有把握好奉承的“度”,客觀上避開老闆的鋒芒,繞開那些導致矛盾的焦點,你的提拔才能指日可待。
獅子的分配
母牛、母山羊和它的妹妹母綿羊與相隔很近的領主——一隻驕橫跋扈的獅子合夥捕獵,並約定共同分享狩獵的物品。
這一天,一隻鹿落入母山羊的網裏,它馬上將獵獲的鹿交給大夥處理。大傢到齊後,獅子掐指算算後說:“我們四個平分這衹鹿吧。”
然後他把獵物分成了四份。它首先以獸中之王的身份拿走了第一份,並說:“這份應該歸我,因為我是獅子,大傢對此無異議。第二份,論起權利,仍應該歸我,說起權利,大傢都應該明白了,這就是最強者的權利。又因為我最英勇,那麽我還應該享受第三份……至於說到第四份嘛,”獅子頓了頓,威嚴地掃了大傢一眼說:“你們之中哪個不同意歸我,我馬上就要它的命。”
人們對自己的力量和能力須實事求是,正確估量,不要去與比自己強大得多的人交際和合作。
同樣,一個公司在與人合作時、就要對自己的實力進行正確估計來選擇合夥人。如果合夥人選擇不當,會直接導致合作的失敗。如果合夥人各打各的主意,沒有真誠合作的願望,那麽,就會造成合夥人之間意見不統一,各行其是。而跟強大的合作夥伴,他會居高臨下,有了利益就往個人懷裏扒,令別人敢怒不敢言。有的合作雙方起初在合作時相處融洽,但隨着合作過程的展開,事業的不斷發展,就會出現一些矛盾,某些矛盾一旦被激化,就會嚴重阻礙合作。
因此,選擇合作對象一定要謹慎,同時一定不要選擇比自己實力高出很多的對手。否則,吃虧的會是自己。
鬆鼠分食
有四衹鬆鼠住在一片森林裏,它們一起出去覓食,然後回來一起分配食物。
可是,采摘來的食物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它們决定抓鬮决定誰來分配,每天輪一個。於是幾天下來,它們衹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配食物的那一天。後來它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主持分配的事情,這時,大傢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主持者,賄賂它,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接着,大傢開始組成每兩衹鬆鼠為一組的評選委員會,剛開始效果不錯,但是後來雙方互相攻擊扯皮,有些食物在爭吵拉扯的過程中被糟蹋了,吃到嘴裏的食物寥寥無幾。
最後,這些聰明的鬆鼠終於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食,但主持分配事宜的鬆鼠要等其他鬆鼠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份。
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衹鬆鼠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均,也衹能認了。大傢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同樣是四衹鬆鼠,但分配制度的不同,利益的不均衡就會引發衝突。
衝突是組織內的一種競爭,是不可避免的,衝突並非都是破壞性的,衝突在社會中不僅不可避免,而且還可以看作是一個重要的積極的現象。因為衹強調忠誠和合作,提倡唯唯諾諾和不發表不同意見,反而使矛盾不能暴露,窒息生機。
故事中的鬆鼠衹是由於食物分配不均而引發衝突。同樣,一個公司裏如果存在某種衝突,一定是機製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奬勤罰懶的制度,從而導致衝突的産生。
但是,又可以看出,這種衝突又會引發更好的運營機製的出現,使公司的制度也日趨完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禪,妙不可言(1) | 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 | 第3節:序:禪,妙不可言(3) | 第4節:序:禪,妙不可言(4) | 第5節:盲人點燈 | 第6節:不幸的騾子 | 第7節:不願說話的長頸鹿 | 第8節:聰明的狐狸 | 第9節:得勝的鬥雞 | 第10節:火焰和木柴 | 第11節:好為人師的老山羊 | 第12節:葡萄樹和老樹 | 第13節:鵜鶘 | 第14節:自私的驢 | 第15節:楊樹 | 第16節:言行不一的樵夫 | 第17節:相遇 | 第18節:小孩買油 | 第19節:痛苦和安逸的蚌 | 第20節:屎殼郎的報復 | 第21節:桃樹 | 第22節:石頭和道路 | 第23節:獅子的反思 | 第24節:跳蚤和綿羊皮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