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岩中花樹   》 第90節:2.揚州(2)      趙柏田 Zhao Baitian

  相對於清峻的北京,十八世紀上半葉富麗溫軟的揚州無疑是個更人性化、更適合於居住的城市。這裏沒有北方的官僚氣,也沒有江南的地主氣,在一種新型的商業和經濟之上形成的市民氣象,是市儈的,實利的,也是活潑的,爽淨的。如果說一個青年士子在北京生活的中心詞是科考與功名,在揚州則自然而然被轉換成了詩酒與宴飲。當然對來到這座城市的更多的人來說,還有須臾不可離的風月場上的徵逐。
  帝國一統,中樞供給大半仰仗東南。從東南到中央的生命綫是運河,居於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揚州,自然成為漕運和????運的樞紐,兩淮????運使署即設在揚州。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等省及山東、山西、陝西、四川等部分地區所需的食????全從揚州“引????轉運”。????課一嚮是中華帝國的重要經濟來源,明代設有????官負責其事,兩淮、兩浙還專門設了巡????御史。明代晚期的文獻記載:“天下六運司,惟兩淮運司為雄……商竈淵藪,????利甲東南之富。”在全國的各大????場中,兩淮最為重要,明時全國歲課四百餘萬,兩淮就占一半。到了本文主人公生活的十八世紀初,揚州????稅還占到全國賦稅的四分之一。????業的興盛使晚唐詩人杜牧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不再是個神話,財富堆積起來的精緻的園林、茶莊、酒肆和壯觀的夜市給這座大運河西岸的城市帶來了盛名,這種盛名一直延續到它的繁華落盡之後。城市可以聚集起一個時代的精英,城市也大可以藏污納垢。在這座類似於後來的殖民城市的繁華之都裏,以數百傢富甲天下的????商傢族為中心,聚集着無數的商販、走卒、知名或不太知名的學者、畫傢、說書人、雜技演員、落魄士子、文藝青年、歌女和風月場中的老手。
  揚州多的是錢多得燒包的富人,他們有的每吃一頓飯都要備上十數桌,有的用萬金遍買金箔,站在金山塔上隨風散盡,揚州????商驚人的財富和他們競尚奢靡的種種方式在十八世紀揚州旅行指南《揚州畫舫錄》作者李鬥的筆下有詳細的記載。像馬氏兄弟這樣集商人、學者、學術贊助人三重身份於一身者,當也不在少數。
  馬氏兄弟和江春、黃氏兄弟是十八世紀揚州園林最富有的主人。出生於安徽祁門望族的馬氏兄弟,從祖父輩起寓居揚州,人稱揚州二馬。老大馬𠔌在乾隆年間與汪懋麟、江春並稱“????商三通人”。他們在當時文化學術界的聲望甚至蓋過了在商界的輝煌。乾隆皇帝的文學侍從瀋德潛稱贊馬𠔌“以古書朋友山水為癖”,“以朋友為性命”,“四方人士,聞名造廬,適館授餐,經年無倦色”。馬半槎和乃兄一樣工於詩文,熱心贊助文化,曾被地方學政推薦參加乾隆元年的博學鴻詞科,對揚州這座城市的癡迷使他寧願經商也不肯赴京應試。馬氏兄弟在揚州東關街住宅對面所建的“街南書屋”,是一個包括小玲瓏山館、七峰草亭、叢書樓、畲經堂、看山樓、紅藥街、透風透月兩明軒、藤花庵、覓句廊、梅寮的龐大建築群,這裏是免費提供給文士的聚會處和招待所,也是當時揚州城內一個著名的文藝沙竜。①當時的學術名流如厲鶚、杭世駿、全祖望、陳章、閔華等曾長期作客此間。全祖望獨愛馬傢的藏書樓叢書樓。在《叢書樓記》裏他說,揚州自古以來就是聲色歌吹之區,這裏的人不愛讀書,馬氏兄弟卻是個另類。他南北往來,時常在此藉宿,二馬非常好客。在一起的話題,除了書還是書,最近得了什麽好書沒有?最近聽到有什麽好書沒有?二馬得了什麽異書就像寶貝一樣捧出來,桌上是好茶,好書,水果,說到盡興處,就相對飲酒。在全祖望看來,有着十幾萬卷藏書的馬氏叢書樓,是百年來海內聚書之最有名者,比昆山徐乾學、新城王士禎、秀水朱彝尊的藏書樓都更為顯赫。
  當時的揚州,官員或商人羅緻文人入幕入館成為一時風氣。這些主流社會的強勢人物渴望把文化資本轉換成政治和社會資本。有權勢的????運使盧見曾就以資助來訪的文人而聞名。據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載,在他的周圍曾聚集着三十多名有名的學者,其中四名是江北土著,更多的則來自於浙江、安徽和江蘇南部地區。李鬥所說的“四方賢大夫無不至此”當沒有誇大其辭。入幕入館者都是些學藝兩方面的專業人士,因做不了官,生活不能自給纔不得不寄人籬下。主人的無償款待,要求他們的是按照意旨作文作詩作畫,以及鑒定文物、接待賓客等。本文主人公全祖望日後乃有“佐王經術歸農圃,逐世名聲饜頓餐”之嘆。在這裏我們會看到,揚州????商巨大的財富不僅震撼了十八世紀經濟的脈絡,也催生出代表一個時代學術主流的“江南學術共同體”(同時還有藝術史上最富有生命力和個性色彩的繪畫流派揚州畫派),他們的贊助行為對思想學術史的影響將會貫穿一整個世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自 序第2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1)
第3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2)第4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3)
第5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4)第6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5)
第7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6)第8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7)
第9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8)第10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9)
第11節: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貴州·竜場驛(10)第12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1)
第13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2)第14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3)
第15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4)第16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5)
第17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6)第18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7)
第19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8)第20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9)
第21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10)第22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11)
第23節: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紹興(12)第24節:第三章 嘉靖五年十二月,紹興(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