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我當代表十年   》 第90節:第八章 把脈"藥價虛高"(13)      趙詠秋 Zhao Yongqiu

  農民就醫狀況究竟怎樣?出路在何方?我想對農民就醫問題開展調查,為農民看病問題出把力。
  2005年9月19日-22日,全國人大組織鄂東組全國人大代表調查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實施情況。在省人大的安排下,由黃岡市市長劉善橋帶隊,我、龔霞玲、王月娥、戴茂榮、遊安纔等代表到鄂東的各鄉鎮合作醫療衛生所進行調研。我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務,踏上了去鄉鎮的旅途。
  新型合作醫療是吳儀副總理近年來倡導的新思路,旨在解决農民看病睏難。鄂東武穴市有着十幾年的合作醫療歷史,理所當然是湖北省新型合作醫療試點。
  黃岡市三級人大領導和衛生部門熱情接待了代表。我們聽取了新型合作醫療的基本做法,包括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詳細瞭解了關於合作醫療費用的籌集辦法和分配使用辦法,包括各級政府資助數額和農民繳費規定,住院費用和門診費用的分配比例,查看了相關文件,還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基層人大代表、鄉鎮長、村長和農民的意見。
  在他們的陪同下,我們實地查看了各鄉鎮衛生所的醫療設施狀況,查看了各衛生所對合作醫療費用的計算機網絡管理辦法、收支公示和農民的個人或家庭賬戶檔案。
  我們還看望了門診和住院的病人,查看了他們手中的家庭個人賬戶,與他們進行了交談。
  我們瞭解到,合作醫療資金籌集辦法是國傢補一點,省、市、縣、鄉鎮各級政府貼一點,農民自己拿一點。對於人平每年50元的合作醫療費,中央、省、市、縣政府分別資助共計40元/人/年,農民衹需繳納8-10元/人/年(鄉鎮視經濟狀況自行確定額度)。如果村裏比較富裕再貼一點,農民就衹需繳納1-5元。50元中,38-40元進入住院統籌,10-12元進入個人賬戶,用於門診看病。從資金籌集情況看,農民看病的確是政府扛大頭,而且發揮了統籌互助的作用。
  住院費用按實際發生的費用額度分等級進行補助。住院費用高,補助就高,體現了大病救助優勢。
  資金收支明細在衛生所的微機裏有詳細電子檔案,並且與市衛生局新型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與省衛生廳實現了網絡鏈接,上級衛生管理部門可以實時監控基層的基金使用情況,防止挪用、截留和不正當開支。
  在衛生院的大墻上,我們看到了按月進行的收支情況公示,公開欄裏,每一位農民看病的費用都有詳細的記錄。農民可隨時來查看公示結果,與自己手中的賬戶對照。使支出情況完全處於社會監督之中,農民明白消費。
  這個辦法給農民帶來了極大優惠,管理非常規範。看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取得的成果,我為農民感到由衷的高興。
  但是,我們也瞭解到一些亟待解决的問題:鄉鎮衛生所基礎醫療設施差,醫療技術人才匱乏,醫生待遇低等,使農民難以獲得較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而且,有些鄉鎮距離縣醫院較遠,缺乏救護車,缺乏對危重病人的急救條件。這是農村鄉鎮醫院普遍存在的睏難。
  座談會上還聽到反映,現在,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達到70%以上,覆蓋面比較高,但是,有些農民對新型合作醫療還存在消極態度,徵繳費用睏難。
  這麽好的政策,竟然有農民持消極態度?我有些不理解。我想瞭解農民的真實想法。
  在實地查看中,我有意避開陪同的領導們,一個人來到住院病房,與住院病人交談起來。
  "您好啊,大伯。您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了嗎?"
  "參加了,這幾次住院都報銷了幾千塊。不是合作醫療我這病沒辦法看呢。"老人表現很滿意。
  "大哥,您這是骨折啊。"
  "是啊,我幸虧參加了合作醫療,這次住院費用大頭可以報銷。"年輕漢子也很滿意。
  一位帶小孩的婦女情況不同:"我去年參加了合作醫療,可是一年沒生病,白參加了,今年就不想參加了,沒想到今年孩子老生病,我後悔呢,我明年是要參加的。"
  看來,住院病人得到了實惠,對新型合作醫療相當滿意。
  我又來到門診觀察室,與幾位打點滴的農民聊了起來。我瞭解到他們都是參加了合作醫療的,屬於門診中較重的病人。
  "有了合作醫療,看病要省錢吧?"我問。
  "省不了錢囉。自己到藥店拿藥還便宜一些。"
  "不會吧?合作醫療不是有補助嗎?"
  "補助太少了。合作醫療門診補助一次補60%,個人賬戶補完為止,最多也就10-12元。我們感冒打點滴連打幾天就要花一百多元,門診補助解决不了問題呀。"一位老人說,其他幾位病人也有同感。
  一位村長說:"人口多的貧睏家庭認為個人繳納的這筆費用不低,人均補償門診費用低於個人交納金額,如果不住院,就感到不划算。"
  看來,門診補貼較少,衹看門診的農民和不看病的農民認為不划算。而農民以門診就醫的居多(占95%以上),大病住院者較少(占5%以下),群衆受益水平和受益面不高,造成了部分農民的消極態度。
  也有人對管理模式提出一些意見,認為上年參加合作醫療時繳了錢,今年又不算數,非要每年都繳錢纔行。每年都參加的和不常參加的又沒有區別對待,影響農民積極性。
  當然,這裏也存在着農民衹註重當前利益,合作意識較差的原因。
  在與農民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
  "在醫院看病不划算,如果不打針,小病小痛我還是自己到藥店拿藥。"一位年輕農民說。
  "小病小痛到藥店拿藥?在醫院拿藥不是有補助嗎?"
  有人悄悄道出其中奧秘:"醫院是有補助,但是,補助不夠填平醫院與藥店之間的差價。比方說,醫院10元一支的藥,合作醫療補6元,個人出4元,如果我到藥店去買可能衹要3元錢呢。"
  "哦?"看來鄉鎮醫院也存在藥價虛高!那些沒有試行合作醫療的農村看病不是更睏難嗎?
  在與衛生係統的接觸中,我瞭解到鄉鎮衛生院運行中普遍存在的睏難:
  由於縣級財力不足,財政對鄉鎮衛生院的經費投入多數是以差額補助的補償方式給予,基本上維持增人不增資的形式,鄉鎮衛生院職工的各項政策性補貼必須從衛生院藥品差價和檢查費收入所産生的利潤中支出,衛生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則需要負債進行,資金缺口在34%-88%之間。由於生存發展舉步維艱,鄉鎮衛生院也需要擡高藥品價格,或出售高價藥,以藥養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自序第2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1)
第3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2)第4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3)
第5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4)第6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5)
第7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6)第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
第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2)第1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3)
第1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4)第1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5)
第13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6)第14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7)
第15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8)第16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9)
第17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0)第1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1)
第1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2)第2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3)
第2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4)第2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5)
第23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1)第24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