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春秋列國志傳   》 第九十回 周王初封韓趙魏 趙魏爭奪中山地      餘邵魚 Yu Shaoyu

  魏斯徵魯班師,韓虎、趙藉出迎,共議曰:“魯已服齊,篡位之事可舉,不如就本月望日廢逐晉侯,三分其地,各自稱侯立國。”翟璜進曰:“凡事必先立其本,其本既立,便難搖奪。當今諸侯,雖有吞併,未有陪臣敢顯然逐君為侯者鮮,公等欲圖大事,必須具表載寶,上請天子聖旨,賜土封侯,則名正言順,上可朝賀天子,下可同盟列國。”三卿善之。即具表以寶遣璜入周請旨,璜連夜行至洛陽,人見天子。時,周威烈王在位,覽表叱璜曰:“三卿與田氏皆齊晉之臣,焉敢請旨自立為侯?”璜對曰:“武王剋商,大封親族功臣,使其各貢方物,晉衰微齊奄弱,皆不能統率生民,以供王貢,倘使晉無三卿維持,齊無田氏羽翌,則為秦楚所吞久矣!又焉得至今?陛下宜裂二國之土,賜四傢為侯,使其匡扶周室,以製秦楚,非惟國傢之幸,亦周之幸也!”當時,諸侯強僭,天子無權,威烈王被翟璜說動,即受寶物,降詔遣使,賜三卿、田氏各升侯位,國以原封為號,會盟吊賀,皆交通之於列國,翟璜謝恩歸國。
  卻說使者賫詔封田和為諸侯,田和即以天子詔書率群臣廢齊康公,遷於海濱,便建田氏宗廟,郊天祭地,登大位代姜氏而為齊侯,是為田氏齊也。田和即位,是為齊太公,大宴群臣,遣使告知列國,又遣使人謝三晉。是時,王使封趙藉為趙國侯,都邯鄲。韓虎為韓國侯,都宜陽。魏斯為魏國侯,都大梁。三卿謝恩已畢,即日廢晉靖公為庶人,三分其地,各登侯位,立宗廟,祭天地,遣使人謝天子,及聘鄰國。時,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春正月也。東屏先生讀史詩云:
  哀周上係一王尊,名器誰將假橫門。
  威烈自愚貪寶玩,蒼姬去事復何論。
  三國之君,惟魏文候賢而下士,拜孔子弟子卜商為師,與田子方、段幹木為友,以李剋、翟璜為謀士,以吳起、樂羊、西門豹為將。
  當時,三國封侯,列國皆來聘賀,獨中山侯不至,魏文侯謂群臣曰:“寡人受天子之封,秦楚大國尚行聘賀,中山侯何欺我太甚而不來耶!孤欲具兵徵之,以示國威,卿等誰膺其任?”翟璜奏曰:“右將軍樂羊智勇雙全,司使前往!”文侯曰:“樂羊智勇雖備,爭奈其子在中山侯幕下為將,焉得成事?”
  樂羊出班奏曰:“圖王伯業各有其主,焉有父子相礙之事!主公若許臣往,願立軍令狀為約,不能盡掃中山,使其甘心服罪,誓不回軍!”文侯悅其言,即拜為元帥,令西門豹為先鋒,大發精兵五萬,與伐中山。樂羊奏曰:“中山在趙之東,必先假道於趙,然後方可興師。”文侯遂修書遣李剋往趙假道,剋受命徑投邯鄲,見烈侯呈上文書,告明事故,趙侯令剋暫退,容與群臣商議。剋出,趙侯謂群下曰:“中山在吾境東,今魏欲伐之,孤欲不許,卿等以為何如?”右大夫趙利曰:“主公為何不許?中山在我之界東,魏雖攻而不能取,終為我所得也!可許之。”趙侯依言,遂許。
  李剋復命,回告魏文侯,文侯大悅!即令樂羊出師,大兵過邯鄲,直抵中山五十裏下寨。
  中山侯聞知大驚。即令堅守城池,部將邳如竜出曰:“魏兵侵犯吾界,豈可拒而不出,臣願領兵五千,必擒樂羊建功!”
  中山侯與兵五千,如竜領兵直攻樂羊大寨。樂羊迎敵數合,不分勝敗。西門豹拍馬來攻,如竜力乏敗走,魏兵追至城下,斬邳如竜,將中山城重圍三匝,朝夕攻打,城中糧多,百姓堅守不出,樂羊攻至一年不下。魏之文武有妒樂羊者,告文侯曰:“樂羊智勇雙全,攻一中山,延至年餘不剋,今不速召,必然生變於外!”文侯不從,遂遣使督樂羊火速攻城。
  樂羊得調,即日親自仗劍勒馬,立於矢石之下,督令四門急攻。城中木石將盡,中山候驚慌無異。謀士荀耿曰:“樂舒乃樂羊之子,在朝,大王可捆舒於城上,挾以父子之情,樂羊不忍其子受誅。必然退兵!”中山侯善之。即召樂舒曰:“爾父苦睏中山,汝可往城上說退父兵,復官重賞,若魏兵不退,必先斬爾,然後鼓兵出馬!”樂舒即脫衣受縛,與五六刀手從城上大呼:“父親救命!”魏兵忙報樂羊,樂羊視之,大駡不止,曰:“父子各為其主,汝既不能致死,尚敢嚮前挾我乎?”
  遂架弓望樂舒左目射之,樂舒叫哭下城,見中山侯曰:“吾父志在為國,不念父子之情,臣請快死!大王自謀戰守。”中山侯曰:“此非卿罪,孤即具表出降,免緻生靈受苦。”荀耿曰:“樂羊亦人也!豈有不認父子之情哉?請斬樂舒為羹,遺樂羊,樂羊不食此羹,必有忍愛之心,其兵不日即退;倘食此羹,其心殘忍,必不肯解圍,然後出降未晚!”中山侯令斬樂舒煮成肉羹遣使送至樂羊帳下,樂羊受之,乃肉羹也!大駡:“匹夫!醢吾之子,挾吾退兵,為何不食?”乃盡飲其羹,斬卻來使,督令三軍攻城。
  中山侯聞知恐懼曰:“樂羊既忍心食子,豈有退兵之意!”
  遂入後宮自縊而死,群臣即開城出降。樂羊留兵五千,以守其地,取其寶物而還。文候親迎入朝曰:“將軍為國建功而喪子,孤之過也!”即設宴以賞其功。李剋進曰:“中山在趙之界內,今雖代之而不置主守,久後必為趙國所奪,大王速置中山主守,然後方可議賞。”文侯曰:“然!”即封太子擊為中山侯,以田文、魏擊為相,與兵五千,即日赴任。
  行至邯鄲,忽然金鼓振天,一簇人馬阻住去路。魏擊問曰:“汝何人也?敢阻吾道!”為首一員大將,厲聲答曰:“吾乃趙國大夫趙利也。吾主以中山乃趙國疆界之地,爾君何得無故侵奪!今日速退,萬事俱休,若欲往守中山,叫爾一命不存!”魏擊大怒!拍馬直取趙利。趙利戰至五六合,抽馬走入趙城。魏擊令攻趙城,趙侯衹堅閉不出,及延過數月,使者持遺詔言:“魏侯已死!”群臣請太子歸國,太子得詔,放聲大哭。
  田文曰:“不宜啼哭,以引趙兵,衹宜偃旗息鼓,密乘夜班師。”魏擊然之,留數十弱軍,虛張旗幟,詐鳴金鼓,大兵遂乘夜逃歸。群臣出外迎接入朝即位,是為武侯。武候謂群臣曰:“國傢初得中山,而趙人占之,孤欲興兵恢復,方可寡人之志!卿等誰領兵前進?”翟璜奏曰:“欲卻趙而取中山,非吳起不可!”武侯許之。遂親率大兵十五萬,直抵西河,同吳起伐趙。
  田文曰:“趙乃三晉同封之國,今為數千裏之國,而傷舊好,必見笑於鄰國。將兵屯於井陘,臣請人趙,說其利害,必割中山歸魏,倘趙不從,交鋒未晚!”武侯曰:“善!”即令吳起將兵屯於井陘,再使田文入趙。
  田文與數從者入趙。趙侯聞曰:“大夫遠臨敝邑,有何見諭?”田文曰:“魏得中山,今大王據而不割入趙,豈欲兄弟國結怨乎?”趙侯曰:“中山在吾封疆之內,魏侯無故侵犯我界,何謂我結怨於兄弟也?”田文曰:“當今諸侯東齊西秦,北燕南楚,地方數千餘裏,尚且強橫吞併。韓、魏、趙相共止有一晉之地,而中山近燕,今日不徵,它日必為燕邦所並,大王焉得謂魏犯趙界乎?且秦、楚見吾三傢滅晉,故有吞噬之意,公等理宜自相親睦,繕甲利兵,以製秦、楚且不暇,又何自相攻擊而取亡乎?”趙侯慌忙降階長揖曰:“使無大夫明教,則寡人幾至結怨於鄰國也!然則今日備禦之計,何者為先,大夫不吝賜教,亦三國之幸也!”田文曰:“依臣之見,大王將中山還魏,交聘往來,設立盟誓者,如他國侵趙,則韓、魏相救,攻魏則趙、韓相救,如此則三國連好,威服列國,秦楚雖強,何所懼哉!”趙侯大悅!即割中山與魏,又遣使叩謝魏侯。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蘇妲己驛堂被魅 雲中子進斬妖劍第二回 西伯入商得雷震 西伯陷囚羑裏城
第三回 紂王作酒池肉林 西伯脫囚歸歧周第四回 西伯建臺鑿池沼 子牙避紂隱磻溪
第五回 子牙代武吉掩災 西伯侯初聘姜尚第六回 西伯再訪姜子牙 子牙收服崇侯虎
第七回 周武王議伐商辛 姜子牙檄降殷郊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陽 孟津河白魚入舟
第九回 太公遺計收五將 紂王拜將徵西歧第十回 太公興周滅商紂 武王分土封諸侯
第十一回 周公秉政誅管蔡 成王感變啓金滕第十二回 周公定鼎於郟鄏 召公奭宣佈王化
第十三回 南民不忍伐甘棠 楚子膠舟溺昭王第十四回 穆王西遊昆侖山 楚人大戰麒麟𠔌
第十五回 周穆王趙城托孤 密康公因色亡國第十六回 嬴非子牧馬受封 十丈臺李巫監謗
第十七回 尹吉甫大徵儼狁 薑皇后脫簪諫王第十八回 盧妃懷孕十八年 幽王舉火戲諸侯
第十九回 鄭桓公驪山救駕 周平王棄鎬東遷第二十回 穎考叔捨羹悟主 州籲恃寵弒桓公
第二十一回 衛石碏仗義殺子 陳穆公以婚救衛第二十二回 鄭莊公祖宮演武 周鄭於繻葛大戰
第二十三回 鄭太子救齊辭偶 鄭祭仲殺婿逐君第二十四回 魯桓公入齊遭弒 齊襄公出狩遇怪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