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演义说部 》 西漢演義 》
第九回 趙高矯詔立鬍亥
甄偉 Zhen Wei
卻說那少年要刺始皇,有一老者急止之曰:“不可!大丈夫當立萬世之功,豈可效刺客之流耶?”少年遂止。其人為誰?老者姓項名梁,少者姓項名籍,字羽,楚將項燕之後,下相人也。籍初學書,書不成;學劍,劍不會。梁大怒曰:“爾欲何為耶?”籍曰:“書,記姓名;劍,不過敵一而已。”梁曰;“汝今欲何學?”籍曰:
“吾但欲學萬人敵也。”梁甚奇之。今日遇見始皇,意欲刺殺,項梁急止之。因此遊行於吳楚之間,潛有圖天下之志。
卻說始皇三十六年,有隕石見於郡,上刻六字:“始皇死而地分。”使御史逐一緝訪不出,遂命盡誅石傍居人,並燔其石。御史復命訖,李斯乘便諫曰:“陛下遊巡日久,變詐百出,祥瑞微驗,恐難準信。不若回鑾歸國,修整邊備,安撫邦國,高拱無為,自能無事。何必勞車駕遠出生事端,緻陛下終日不寧也?”始皇從李斯之言,回轉車駕。回到兗州,夜作一夢,與東海竜神交戰,但見竜神威力駿發,勢不能敵,急欲逃走,茫茫蒼海,竟無路可出。正在危急之中,忽見一竜,自天而降,遂吞而食之,醒來神思恍惚,四肢睏倦,自覺此身若有所夫。行至沙丘,病愈沉重,密囑李斯曰:“朕昔年東填大海,觸犯竜神,自夢來有病,恐不能起。若我崩之後,當往上郡宣太子扶蘇立為君,庶不失秦天下。”即日與李斯玉寶、遺詔、玉璽等寶,李斯哭泣拜領。又曰:“卿事我多年,凡一應大小事務,皆托於卿,卿宜盡心王事,勿違朕命!且太子扶蘇,仁愛誠敬,足可承繼。藉我一時見錯,誤貶遠方。卿等務要用心,不可失也!朕之遺言,不可輕泄於人。”言畢遂崩。在位三十七年,壽五十歲。是時知始皇崩者,止公子鬍亥、趙高、李斯、宦者五六人,秘不發喪,棺載於溫涼車中,隨所至進飲食,奏事亦如平時,事後以鮑魚混其味,無有知之者。
卻說始皇雖有遺詔立扶蘇為君,尚未發使。趙高急來說李斯曰:“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無權則爵寵去而身危。我欲君侯改詔立公子鬍亥,未知君意以為何如?”斯曰:“此亡國之言,非人臣所當出也!”高曰:“君侯自謂長子之信任蒙恬,與君侯孰優?”斯曰:“不如也。”高曰:“扶蘇明而能斷,剛而有為,平日與君不相得,若立為君,决以蒙恬為丞相,奪君侯之印而與之,君侯决罷歸鄉裏,廢為庶人,徐徐侵害,死無葬地矣。君侯何不自悟耶?”斯沉吟良久曰:“子之言亦自有理,但不忍負遺囑也。”高曰:“與其遵遺囑而身危,孰若負遺囑而權久?二者之間,隨君侯取之。”斯起謝曰:“謹如子教。”遂即來說鬍亥曰:“今日之權,其存亡在公子與丞相及高耳。如若奉詔立長子為君,必權歸於人,招之不來,揮之不去,退處僻地,不過一常人耳。乍當寵沃,一旦失位,心獨安耶?我與丞相意欲改詔立公子為君,共享富貴,不知公子之意以為何如?”亥曰:“廢兄而立弟,亂倫也;違父命而獨擅,不孝也;取人之有而害之,不仁也。三者逆埋亂常,天下不服,恐不可為也。”高曰:“信小節而失大事,守微義而泥遠圖,君子謂其不達也。時不可以錯過,權不可以假人,公子急當自思,勿緻後悔。”亥曰:“任汝為之。”高大喜,遂與李斯改詔,賜扶蘇死,立鬍亥為太子。乃遣閻樂賫詔。
閻樂亦不知始皇駕崩,遂於車前承命啓行。不一日到上郡,入城傳命接詔,扶蘇、蒙恬急出迎詔開讀,詔曰:
三十七年七月十三日,始皇帝詔曰:三代以孝治天下而敦大本,父以此立倫,子以此盡職,違此則悖理逆常,非道也。長子扶蘇,不能仰承體命,闢地立功,乃敢上書誹謗,大肆狂逆,父子之情,似若可矜,而祖宗之法,則不可赦。已詔立鬍亥為太子,廢爾為庶人,賜藥酒短刀自决。其將軍蒙恬,稽乓在外,不能匡正規諫,本欲加誅,以築城之工未完,姑留督理。故茲詔示,盡宜知悉。
扶蘇讀罷詔,涕泣曰:“君教臣死,不敢不死,父教子亡,不敢不亡。今君父賜死,願飲酒以全其軀。”方欲飲,蒙恬急止之曰:“皇上使臣統領兵三十萬衆,駐節邊陲,托殿下久住監督,此天下之重任也。既授以重任,而又賜死,中間有詐。不若面見奏過,若果不虛,死未晚也。”扶蘇曰:“君父命既出,理不可違,使命前來,豈有不實,如若奏請,愈增不孝。”遂飲酒而死。蒙恬覆太子屍,痛哭不止。三軍莫不垂淚。
閻樂見扶蘇死,回鹹陽復命。李斯、趙高啓知鬍亥,鬍亥傷悼不已,遂傳秦始皇車駕啓行。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一回 勝秦師異人被虜 | 第二回 不韋風鑒識異人 | | 第三回 安國君剖符立嗣 | 第四回 智異人竊通朱氏 | | 第五回 不韋竊異人還國 | 第六回 呂政立暗絶秦嗣 | |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 第八回 張良使力士擊車 | | 第九回 趙高矯詔立鬍亥 | 第十回 芒碭山劉季斬蛇 | | 第十一回 會稽城項梁起義 | 第十二回 範增獻策立楚後 | |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項梁 | 第十四回 項羽殺宋義救趙 | | 第十五回 楚項羽九敗章邯 | 第十六回 秦趙高權傾中外 | | 第十七回 項羽聽諫伏章邯 | 第十八回 收酈生智藉張良 | | 第十九回 望夷宮二世被害 | 第二十回 劉沛公還軍灞上 | | 第二十一回 範增觀象識興衰 | 第二十二回 項伯夜走救張良 | | 第二十三回 賀亡秦鴻門設宴 | 第二十四回 項羽殺嬰屠鹹陽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