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 第9节:第一章 导言(5)      Lin Yutang

  实际上,孟子的理论已然发展到人性本善,已是人人生而相同的了,他还说"人人可以为尧舜",也正是此义之引伸。儒家说"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将此种近乎人情的方法用在德行方面,从平易平凡的程度开始。这一点足以说明其对中国人所具有的可爱之处,正好不同于墨子的严峻的"父道"与"兼爱"。儒家有合乎人情的思想,才演变出以人作为人的标准这条道理。这样,不仅使人发现了真正的自己,使人能够自知,也自然推论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孔子不仅以此作为"真人"、"仁人"的定义,并且说他的学说是以恕道为中心的。"恕"字是由"如"与"心"二字构成的。在现代中文里,"恕"字常做"饶恕"讲,所以有如此的引申是不难看出的。因为你若认为在同一境况下,人的反应是相同的,你若与别人易地而处,你自然会持饶恕的态度。孔子就常常自己推己及人。最好的比喻是:一个木匠想做一个斧子的把柄。他只要看看自己手中那把斧子的把柄就够了,他无须另求标准。人就是人的标准,所谓推己及人是也。
  (四)修身为治国平天下之本
  儒家对政治问题所采取的伦理方法已然讲解清楚。最简而明的说法是:孔子相信由孝顺的子孙仁爱的弟兄所构成的国家,一定是个井井有条、安宁治安的社会。儒家把治国平天下追溯到齐家,由齐家追溯到个人的修身。这种说法颇类似现代教育家所说,现在天下大乱在于教育失败一样。把世界秩序作为最终目的,把个人修身作为摹本的开始,这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本书《伦理与政治》一章中有详明的叙述。中国人对格言谚语的重视,由此看来,自然不难明白,因为那些格言谚语并非彼此独立毫无关联,而是一套内容丰富面面俱到的哲学。
  从现代心理学上看,这条道理可以分而为二,就是习惯说与模仿说。对孝道的重视(我不妨译做"当好儿女")是以习惯说为其基础的。孔子、孟子都分明说,在家养成了敬爱的习惯,将来对别人的父母与兄长也一定会恭敬,对国家的元首也会敬爱。家家习于仁爱,则全国必习于仁爱;家家习于礼让;则全国必习于礼让;使弟子敬爱父母兄长及尊敬长辈,必在成长后为良善国民莫定正确的心态与道德的基础。
  (五)士
  模仿学说,或可称之为楷模的力量,产生了知识阶级与"贤人政治"。知识分子这个上层阶级,同时必须是道德的上层阶级,否则便失去其为上层阶级的资格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的含义,是尽人皆知的。孔子所说的君子,绝不是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超人"。君子只是在道德上仁爱而斯文的人,他同时好学深思,泰然从容,无时无刻不谨言慎行,深信自己以身作则,为民楷模,必能影响社会。不论个人处境如何,无时不怡然自得,对奢侈豪华,恒存几分鄙视之心。孔子的道德教训全表现在绅士身上。中文里的君子一词,在孔子时已然流行,只是孔子另赋以新义而已。在有些地方,其过去的含义与"君王"相同,决不可译成英文中之gentleman;在其他地方,其含义显然是指有教养的绅士。由于有士大夫这种上层阶级,君子一词的两种含义便互相混合了,其所形成的意思,颇类似希腊哲人柏拉图所说的"哲人帝王"。关于以身作则,或者说是身教,其力量如何,这种学说在《论语·述而》篇有充分的讨论。对于道德行为之影响力量,孔子是过于自信。有一次,一个贪官季康子告诉孔子,他国内盗匪横行,窃贼猖獗,他深以为忧,孔子很直率地告诉他:"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你本人若不贪,你赏窃贼让他去偷窃,他也不会去的。)
  二、孔子的品格述略
  在孔子去世后数百年,以及再往后的中国历史上,孔子本人的声望之高及其遗教地位之隆,要归之三个因素。第一,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特具吸引力;第二,中国古典学术与历史知识为孔门学人所专有,而当时其他学派对中国古典及历史则不屑一顾,同时,中国此等古代学问本身即极为宝贵;第三,孔子本人的人品声望使人倾慕。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些伟大师表人物,他们影响之大多半由于其人品可爱,反倒不是由于他们的学问渊深。我们想到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意大利圣人圣芳济,他们本人并没有写过什么重要的著作,但是给当代留下那么深厚的印象,其影响乃不可磨灭,竟至历久而弥新。孔子的可爱之处正像苏格拉底可爱之处一样。苏格拉底之深获柏拉图的敬爱,就足以证明是由于他的人品与思想使然。诚然,孔子删《诗经》,著《春秋》,但是孔子谆谆教人的传统,只是由弟子及日后的信徒记录下来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代序 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第2节:想象的孔老会谈(1)第3节:想象的孔老会谈(2)
第4节:想象的孔老会谈(3)第5节:第一章 导言(1)第6节:第一章 导言(2)
第7节:第一章 导言(3)第8节:第一章 导言(4)第9节:第一章 导言(5)
第10节:第一章 导言(6)第11节:第一章 导言(7)第12节:第一章 导言(8)
第13节:第一章 导言(9)第14节:第一章 导言(10)第15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
第16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2)第17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3)第18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4)
第19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5)第20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6)第21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7)
第22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8)第23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9)第24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0)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