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蓮燈微光裏的夢:林徽因的一生 》
八 梁思成
陳學勇 Chen Xueyong
與林徽因終成眷屬的是梁思成,梁啓超長子。思成之前梁傢先有過一個夭折的男孩,因此平輩或晚輩都稱呼思成二哥或二叔、二舅。
梁思成個子瘦小,卻白淨秀氣,妹妹思莊怎麽看他怎麽瀟灑,叫他“Handsome boy (漂亮小夥子)”。他進入清華學校後便是校園裏異常活躍的少年。喜愛繪畫,任《清華年報》美術編輯;喜愛音樂,當管弦樂隊隊長,吹第一小號;喜愛體育,獲得過校體育運動會跳高冠軍。他的外語也好,翻譯了王爾德作品《摯友》,發表於《晨報副鎸》;還與人合作譯了一本威爾司的《世界史綱》,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出乎意料,這麽活躍的大學生,留給同學們的強烈印象竟是“具有冷靜而敏捷的政治頭腦”。“五四”運動爆發,“他是清華學生中的小領袖之一,是‘愛國十人團’和‘義勇軍’中的中堅分子。”(黃延復文《有政治頭腦的藝術傢》)
衆多兄弟姐妹裏,梁啓超最寄望於思成,從學業、婚姻到謀職,無不一一給予入微的關懷、照顧。思成結婚前夕梁啓超緻信說,“你們若在教堂行禮,思成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國習慣叫做‘思成梁啓超’,表示你以長子資格繼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譽。”(梁啓超:《手跡》)然而,梁啓超還是開明的。具備多方面發展潛能的梁思成,他沒有規定兒子一定走哪條路,衹是不希望他再做政治傢。最終影響梁思成獻身於建築科學的是林徽因,思成曾對朋友們說過:
當我第一次去拜訪林徽因時,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她談到以後要學建築。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麽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接着這個專業。
(林洙:《睏惑的大匠梁思成》)
有幾種傳記據此,把林徽因、梁思成相識時間定在林徽因從英國歸來的一九二一年,將梁思成初次拜訪林徽因和他倆的相識時間混為了一談。應該說,林徽因相識梁思成是在這次拜訪之前,林、梁兩傢世交,林徽因出國前便有很多結識梁思成的機會。梁思成女兒梁再冰關於林徽因尚未出國已經與梁思成見過面的記述是可信的:
父親大約十七歲時,有一天,祖父要父親到他的老朋友林長民傢裏去見見他的女兒林徽因(當時名林徽音)。父親明白祖父的用意,雖然他還很年青,並不急於談戀愛,但他仍從南長街的梁傢來到景山附近的林傢。在“林叔”的書房裏,父親暗自猜想,按照當時的時尚,這位林小姐的打扮大概是:綢緞衫褲,梳一條油光光的大辮子。不知怎的,他感到有些不自在。
門開了,年僅十四歲的林徽因走進房來。父親看到的是一個亭亭玉立卻仍帶稚氣的小姑娘,梳兩條小辮,雙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緻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淺色半袖短衫罩在長僅及膝下的黑色綢裙上;她翩然轉身告辭時,飄逸如一個小仙子,給父親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回憶我的父親》)
正如梁再冰說,梁啓超早已有了與林長民傢聯姻的想法,林長民也樂意有此通傢之好。不過,梁啓超僅僅止於想法,未進而幹預子女。他對兒女婚姻的態度相當民主,事後他說:“我對於你們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覺得我的方法好極了,由我留心觀察看定一個人,給你們介紹,最後的决定在你們自己,我想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緻梁思順等信》)儘管林長民至遲在農歷一九二二年底已提出為年輕人訂婚,但是梁啓超仍以為不必,覺得行此大禮可在四五年後。事實上,在此其間梁、林沒有失去再選擇的自由,他倆確又經歷了不短的戀愛過程,這是個不再選擇的選擇過程。中國留學生中不乏愛慕、追求林徽因者,都是門第不凡、本人優秀的俊彥。但她沒有絲毫旁騖之心,仍舊情感獨鐘於梁思成。同在美國留學的顧毓琇說:“思成能贏得她的芳心,連我們這些同學都為之自豪,要知道她的慕求者之多有如過江之鯽,競爭可謂激烈異常。”(顧毓琇著《一個家庭兩個世界》)
梁、林真正戀愛開始在林徽因回國以後,並且排除了徐志摩的幹擾。他們常常選在環境優美的北海公園幽會,那裏座落着新建的鬆坡圖書館,梁啓超正是館長,梁思成近水樓臺。禮拜天圖書館不開,但思成衣袋裏有鑰匙。林徽因又跟隨梁思成去清華學堂,看他參加的音樂演出;和他一起逛太廟,剛進廟門梁思成就失了蹤影,她正詫異,梁思成已爬上大樹喊她名字。那段時光對於林徽因來說是燦爛溫暖的。
沒想到,加速戀愛進程的卻是一場意外的車禍。一九二三年五月七日是國恥日,梁思成騎摩托和弟弟思永上街要參加示威遊行,摩托行到長安街被國務院權貴金永炎的汽車撞倒,思成滿身是血。當天梁傢正在幾房輪流為梁啓超二弟請壽酒,酒席衝散了,赴酒席的林長民全家也跟着挨餓。林徽因着急慌神,遇親人如此災禍她還是頭一次。梁傢兩弟兄住院治療,思永傷輕不幾日出院,思成卻大傷了筋骨,落下殘疾,左腿比右腿短了小小一截。林徽因每天往醫院服侍,恰值初夏時節,梁思成汗水淋淋,她顧不得避諱,揩面檫身,無微不至。兩人戀愛以來從未如此頻繁親密地接近,戀情經受驚嚇、焦慮過後愈發顯得甜蜜。
因為車禍,本來梁思成計劃一九二三年赴美留學的日期衹得推遲一年。這一遲,正等到林徽因中學畢業,她也考取了半官費留學。車禍又玉成了一件美事,兩人比翼齊飛,漂洋過海。越洋航船上雙雙敞開胸襟,迎嚮撲面的勁風,他們憧憬的前程頗似越行愈加遼闊的海面、愈加湛藍的天空。
到了大洋彼岸,身處異國他鄉,雙方傢人都在遙隔萬裏,一對朝夕相伴的年輕人,彼此日益依戀,感情彌篤。一九二五年林長民身亡,失怙的孤女依賴梁傢已成必然。梁啓超隨即緻信兒子,囑他轉告林徽因:
我和林叔的關係,他(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何況更加以你們兩個的關係。我從今以後,把他(她)和和思莊(梁啓超二女兒)一樣的看待他,在無可慰藉之中,我願意他領受我這種十二分的同情,渡過他目前的苦境。他要鼓起勇氣,發揮他的天才,完成他的學問,將來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國藝術界有點貢獻,纔不愧林叔叔的好孩子。
(《與思成書》)
林徽因斷了經濟後援,想不待學成就回國自己謀生,因而梁啓超又說,“徽音留學總要以和你同時歸國為度。學費不成問題,衹算我多一個女兒在外留學便了。”(《與思成書》)幾天後梁啓超就着手兌現,緻信問梁思成:林徽因留學費用還能支撐多少時間,囑他立刻回告,以便籌款及時寄到。當時,梁傢的經濟也很睏難,梁啓超準備動用股票利息解難,甚至說了這樣的話:衹好對付一天是一天,明年再說明年的話。由此可見,梁啓超早已把林徽因提前納入家庭的一員,對徽因多了一份舔犢之情。在給海外子女的信中他牽挂着孩子們:“思成、徽音性情皆近狷急,我深怕他們受此刺激後,於身體上精神上皆生不良的影響。他們總要努力鎮攝自己,免令老人耽心纔好。”(《給孩子們書》)
捨去梁啓超所說的狷急,其實林徽因與梁思成性格差異很大。在梁思莊的女兒吳荔明眼裏:“徽因舅媽非常美麗、聰明、活潑,善於和周圍人搞好關係,但又常常鋒芒畢露表現為自我中心。她放得開,使許多男孩子陶醉。思成舅舅相對起來比較刻板穩重,嚴肅而用功,但也有幽默感。”(《梁啓超和他的兒女們》)或許梁思成認定他對林徽因負有特殊責任,而林徽因也覺得自己應當享受更加充分的自由。她是那麽受同學歡迎,常常陶醉在衆人的殷勤裏。兩人間的齟齬不可避免,大學第一年尤為激烈,梁啓超曾說,“思成和徽音,去年便有好幾個月在刀山劍樹上過活”!(《給孩子們書》)這是他倆必須經歷但必定安然度過的磨合期,他們的愛情基礎非常牢固,矛盾衝突一旦過去,不同性格倒可以取長補短。費慰梅描述:
在大學生時代,他們性格上差異就在工作作風上表現出來。滿腦子創造性的徽因常常先畫出一張草圖或建築圖樣,,隨着工作的進展,就會提出並采納各種修正或改進的建議,它們自己又由於更好的意見的提出而被丟棄。當交圖的最後的期限快到的時候,就是在畫圖板前加班加點拼命趕工也交不上所要求的齊齊整整的設計圖定稿了。這時候思成就參加進來,以他那準確而漂亮的繪圖功夫,把那亂七八糟的草圖變成一張清楚整齊能夠交捲的成品。
(《梁思成與林徽因》)
畢竟志同道合,哪怕沒有訂婚,最終成婚的結局是必定的。梁思成每去女生宿舍約會,總是心情急切;愛打扮的林徽因,面容、發式、衣襪,哪處都不肯草率,遲遲下不得樓來,經常叫梁思成等個二三十分鐘。弟弟思永為此寫了一副對子調侃他們:“林小姐千裝萬扮始出來;梁公子一等再等終成配。”橫批是“誠心誠意”。
令人擔憂的不是兩個戀愛的本人,是梁傢兩個重要成員,第一是梁啓超夫人李蕙仙。李夫人是前清禮部尚書的堂妹,由尚書做主、操辦,嫁給了梁啓超。這位大傢閨秀年長梁啓超四歲,遇事果斷,意志堅决,支持丈夫事業,不失閨中良友,因此老夫人在梁傢說話舉足輕重。可是她的性情有點乖戾,對未進門的林徽因那麽無所顧忌地服侍兒子,很看不順眼,她成了這門親事的一大阻力。不久李夫人病故,梁、林心理上剛剛釋下重負,不料李夫人長女梁思順又給他們帶來煩惱。梁啓超二十歲得思順,隔八年纔有思成。他對這個女兒自然寵愛無比,叫她“大寶貝”,為她的書房起名“藝蘅館”。藝蘅館主人不負其館名,果然頗具文才,編成了傳誦一時的《藝蘅館詞選》。李夫人病故,二夫人王桂荃老實厚道,遇事不拿什麽主意。已經成人的梁思順幹練精明,既是父親的助手,又比弟妹們大出許多,是他們的長姐。她在家庭中發言,分量不比李夫人輕去多少。她與梁、林同輩,反對他倆婚姻的態度表白得直接許多。梁、林留學美國,思順隨駐外使節的丈夫正在加拿大,有就近看護的責任,便與林徽因發生了正面衝突。偏襢未來嫂子的思永不斷寫信回國,求助梁啓超勸說思順,父親夾在其中十分為難。幸而數月後衝突化解,梁啓超欣喜不已,作數千言長信給海外子女們,重點是大談梁、林二人:“思順對於徽音感情完全恢復,我聽見真高興極了。這是思成一生幸福關鍵所在,我幾個月很怕思成因此生出精神異動,毀掉了這孩子,現在我完全放心了。”(《給孩子們書》)
一九二七年底,梁啓超在國內為海外的梁思成、林徽因舉行了隆重訂婚儀式。林徽因父親既已過世,母親不便行事,姑父卓君庸便代行商議。禮儀按傳統手續一一進行。梁啓超提出,用舊式紅緑庚帖各一份,合寫男女籍貫、生年月日時辰及父上三代。聘物是一件玉器,一件小金如意(正式行聘時無如意,改兩方玉珮,一紅一緑)。媒人梁傢請了曾任司法部司長的書法傢林宰平,庚帖也請他繕書。梁啓超二夫人王桂荃又請人選定陽歷十二月十八日為吉日,那天梁啓超因京城風潮未息,又顧慮養病期間不勝勞累,於是委托梁思成二叔代為主持儀式。清晨告廟謁祖,中午大宴賓客,晚上傢族歡聚。梁啓超將天津雙濤園的傢裏也小小裝點了一番,和一群孩子嬉戲熱鬧了半天。他將事先撰寫的《告廟文》寄往美國,囑咐思成夫婦好好收藏紀念。
遵照梁啓超吩咐,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婚大禮三個月後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舉辦。他們選定三月二十一日,為的是紀念宋代建築傢李誡。這一天是宋代李誡碑刻上留存的日期,也是關於李誡資料中唯一的日期。幾年後他們的新生男孩又取名“從誡”。
曾經阻撓婚姻的梁思順倒成了婚禮操辦人,她丈夫周國賢正擔任中國駐加拿大總領事。他們沒有按梁啓超的意思在教堂行儀,而是將婚禮改到了總領事館。縱然林徽因受了近四年美國文明的熏陶,看上去似乎相當洋氣,可她的骨子裏卻仍流淌着中國血脈。在人生這一重大時刻,她的思緒在遙遠的故國。她不願穿一身白紗,照行完全西化的婚禮。渥太華找不着鮮紅的鳳冠霞帔,她自己縫製了一套東方色彩的婚服,領口袖口都配上寬條彩邊。婚禮上,她就穿着這套衣服,頭戴飾有嵌珠的頭飾,左右垂下兩條彩緞。參加婚禮的記者把梁林結婚照登上報紙,引起了當地一陣轟動。
梁啓超寫信給新婚夫婦:“你們結婚後,我有兩件新希望:頭一件你們倆體質都不甚好,希望因生理變化作用,在將來健康上開一新紀元。第二件你們倆從前都有小孩子脾氣,愛吵嘴,現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變成大人樣子,處處互相體貼,造成終身和睦安樂的基礎。”父親的可憐之心很是感人,這些話並不是多慮。儘管,林徽因好使性子而梁思成善於隱忍,親戚戲稱思成“煙囪”,但是煙囪偶爾堵塞,便起了爭執。如有傭人在旁邊,則用英語交鋒。一九三六年初那次,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發生過一次激烈爭吵,梁思成隨即乘火車南下上海辦事,林徽因在傢傷心痛哭了二十四小時,中間衹睡過三四個鐘頭。沒想到梁思成在火車上連發兩個電報,同時還寄來了一封信。林徽因對此的體會是:“在夫婦中間為着相愛糾紛自然痛苦,不過那種痛苦也是夾着極端豐富的幸福在內的。”他們爭吵,因為彼此在乎。林徽因認為,“冷漠不關心的夫婦結合纔是真正的悲劇。”(緻瀋從文信)抗戰勝利喜訊傳來的時刻,梁思成正獨自在重慶辦事,他很為不能在傢裏與妻子共享這巨大的喜悅而感到寂寞。
梁思成在林徽因心目中終究是位溫和的君子,他對林徽因關愛無比,兩人精神上亦息息相通。有人懷疑問道:“梁(思成)是否真正愛着自己的妻子林徽因呢?”進而臆測:“梁思成與林徽因看起來郎纔女貌十分般配,實際上梁與林的婚姻本質上極為不幸。”(苗雪原文《傷感的旅途》)這話有點無事生非,有點似夢鄉囈語,林徽因徒具其“女貌”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婚姻與悲劇無緣,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充滿了情趣。有時夫婦倆比記憶,互相考測,哪座雕塑原座何處石窟、哪行詩句出自誰的詩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圍總會令人産生李清照、趙明誠在世的感受。民國時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俏皮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傢的好。”梁思成將其改成“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也在朋友中流傳。誠然,兩人結伴一生難免齟齬,也起過波折,但不論一帆風順還是睏頓顛躓,哪怕落在極度艱苦的境地,梁、林夫婦都始終相扶相攜,相濡以沫。林徽因自嘲兩人是一對“難夫難婦”。最後,“難夫”把“難婦”送到了她的人生終點,留下了國人稱頌不已的佳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
|
|
前贅 | 一 祖父林孝恂 | 二 父親林長民 | 三 母親何雪媛 | 四 童年 | 五 倫敦 | 六 徐志摩 | 七 泰戈爾 | 八 梁思成 | 九 留學 | 十 歐遊 | 十一 東北大學 | 十二 北總布鬍同三號 | 十三 營造學社 | 十四 香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