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參禪日記 》
參禪日記之金滿慈夫人自敘
南懷瑾 Na Huaijin
我生於民國初年,那正是孫中山先生解放婦女運動的大時代,而我傢又正是女少於男的家庭。自我住胎,一傢人都盼望生個女孩。果然天從人願,一傢人都叫我小姐。待妹妹出世,就叫寶寶。四房人中,就衹有我們這兩個寶貝了。當然,物以稀為貴,我總是在二叔傢玩,叔叔愛我不啻己出。而妹妹則經常被四叔傢接去。我們姊妹總不得承歡膝下,甚至母親逝世都不知道,而造成我此生最大的遺憾!
結婚那年,傢人因戰爭離散。我與他(女兒的父親)一別三載,從湖南分手。他去廣西,我往貴陽,而廣西與貴陽之間,每周衹有班機一次,專送郵件,有時一次接三五封信。這就說明,不管你一天寫幾封信,總之每周衹有一班郵機為你服務。而那一陣桂林轟炸之烈,日以繼夜,山洞都能炸垮,所以每周一見到信,自然就會這麽想:“這是否是最後一封呢?”當時我正在教廳服務(審核員),每天兩次上下班(上午七點至十點,下午三點至九點),還要跑警報,又住在親戚傢,處處都不方便。而在當時,如我之遭遇者,比比皆是,並不乏人。亂世本來如此,何足怪哉!
兩年後,我們又在昆明重聚。屆時他已投筆從戎,我則到中運公司任審核員。不久又去參加趕修滇緬鐵路,在糧管處任中尉科員,因為滇緬鐵路軍事化,職員都是軍階。滇緬鐵路解散,在勝利前生了一個女兒。勝利後,由昆明飛重慶,由重慶飛成都,由成都乘江船、海船至臺灣。由於政府的妥善安排,生活安定,將近三十年如一日。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無疾而終地去了。
第二年秋天,女兒請到全部奬學金,來美讀博士學位。第三年的鼕天,我亦來美。吾師南先生懷瑾囑學打坐。並訓以“衹問耕耘,不問收穫”。老師常常寄書給我。我看書有不懂的地方,或打坐有了境界,就請老師開示。忽於前年十一月意境上出現一片大海,立即稟明老師,老師即規定每日寫日記一篇,積滿半月寄呈一次,所有一切疑問均寫在日記上,請師開示。由於懷師的循循善誘與日記的批示,我又深入不少。師曾寄贈一本《禪秘要法》,我統統觀過。我喜歡禪,因為它直截簡便,最適合我這種笨人。至於觀想,是利用生理、心理互相影響,可作遊戲。但亦有實用的。
禪貴自悟,也靠自證、自修。別人是幫不上忙的。不懂的可問老師,但老師不可能代你悟、代你證、代你修。而且這東西,並非盡人都成,不可抱太大的奢望,但亦不要失望,它能成就在剎那,所以衹要有口氣活着的人都有希望。
我是個不會畫葫蘆的人,學禪也是一樣,我衹能根據禪的原理和老師的開示作為準則。至於內容,禪是活潑的,不必太拘。譬如人傢修三觀,能清清楚楚,一觀一觀地修,我卻不會,我分不清層次,一修就一起修下來了。有人說,有為法易學,因為它有方法。我卻喜歡無為法,我喜歡它活潑自由,雖然它也有它的規矩,卻不似那麽死板。這就是我不會畫葫蘆的證明。
至於打坐,經常是早晚各一次,如果臨時遇有方便的時間,就多坐幾次,幾分鐘都可以坐。如果能心身舒暢,坐一分鐘,都有益處。以上這些都是我一知半解的看法和想法。還是要聽老師的開示,才能算數!
一九八零年六月於美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參禪日記之我學打坐的經歷(代序) | 參禪日記之來函參學(一)1976年 | 參禪日記之來函參學(二)1977年 | 參禪日記之日記指示(一)1978年 | 參禪日記之日記指示(二)1979年 | 參禪日記之日記指示(三)1980年 | 參禪日記之日記指示(四)1981年 | 參禪日記之日記指示(五)1982年 | 參禪日記之金滿慈夫人自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