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侧的仪仗队列,是北朝时期仪仗制度的真实反映,它重现了1500年前那一幕豪华的出行典礼。由于仪仗队列执举着皇帝专用的卤簿仪仗,我们可以进一步断定:湾漳墓的主人是北朝时期的一位皇帝。
什么是卤簿仪仗?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身份的官员,应该乘什么样的车、住什么规格的房子、穿什么色彩式样的服装等,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官员外出使用的随从护卫称为卤簿仪仗,秦汉时期创制了卤簿仪仗制度,被以后的历代王朝所延用。
卤簿仪仗包括不同形式的车舆、服饰、礼仪用旌旗、器物、武器等等,历代王朝都制定了一套繁缛的礼仪制度。皇帝使用的卤簿仪仗,分为大驾卤簿、小驾卤簿和法驾卤簿。从文献记录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曾依据旧的典籍制度创制了卤簿仪仗中的五类主要车辆;东魏、北齐基本继承了这套仪仗制度,没有作大的改动。
北魏时期规定,用于军戎大祠的大驾卤薄,使用车辆81乘;用于巡狩小祠的法驾卤薄,用车36乘;用于游宴离宫的小驾卤薄,用车12乘。
湾漳墓壁画中的仪仗队列,与文献中记载的北魏皇帝三驾卤薄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壁画中没有车马行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通过文献的记载,将壁画中官吏手执的一些仪仗,与皇帝卤簿仪仗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确定了其中大量仪仗是属于皇帝的专用仪仗。例如东西两壁第20至第30人,他们手执的仪仗都属于皇帝仪仗,其中第25人至第30人,手执的仪仗被称为"节"或"金节"。古代素有"见节如见君"的说法,可见"节"是权力的象征,高级官吏外出的时候都要高举金节,一路开道,畅行无阻。在敦煌,有一幅叫做"张义潮出行图"的著名壁画,张义潮是十六国时期敦煌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他的出行行列里就有一个人高举金节。在文献中,可以看到不少皇帝在重大礼仪场合使用金节的记载。湾漳墓的墓道壁画中,竟然集中出现了12个身着朝服的朝廷大员,他们每人手执一个金节,这是任何贵族和高级官吏都不可能有的排场。
沿着斜坡墓道越走越深,仪仗队列也接近结束。在你仔细欣赏卤簿仪仗中的众多人物时,肯定会被东西两壁第42个人的形象所吸引。这两个人分别是东西仪仗队列中唯一的武将。
西侧的武将头戴用鱼鳞甲片制成的额护,额护的中央悬挂一颗红色的绒球,额护下面还有帽子。上身穿着由护颈、披膊、身甲构成的两当铠甲,铠甲绘画得非常精细。护颈甲较高,甲片为纵向波纹状,并与披膊衔接。身甲也由鱼鳞甲片构成,从上到下有11排之多,每一排达30个甲片以上,前后身甲由肩部的扣带连结。两腿还有防护用的裙甲。所有甲片上,都绘制出点点红线,应该是甲片之间连缀的表现。全身铠甲的每个部分都有红色带状边缘,估计表现的是铁铠甲的皮质包边。在铠甲之内穿有窄袖衣,下身穿的是膝盖扎束带子的大口裤。画家表现了这个武将在行进中回头张望的瞬间,双目炯炯有神,两道剑眉紧蹙,从他高挺的鼻梁、发达的连鬓胡须看出,他具有北方民族的血统。绘画线条流畅,色彩使用了晕染、平涂结合的技法,一个略带忧伤、英武剽悍的将军形象从壁面呼之欲出。
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多为游牧经济,他们擅长骑射,拥有的主要军事力量便是骑兵。由于北方军队的核心力量是骑兵,也促进了战马和骑手防护装备的发展。因此北朝时期,像上面那位武将使用的两当铠甲就非常流行。
两当铠甲的名称来源,是由于它的式样与一种叫"两当"的衣服形状相似。据文献记载,"两当"衣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坎肩,在它的肩部有连接前后片的扣带。常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两当铠甲,可以在汉代的铠甲中找到其渊源,不过真正意义上的两当铠,是在三国时期才开始出现。在《太平御览》中引用了曹植表,上面记载:"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可以看出,三国的曹魏军队装备了两当铠甲,它比同时期的一般铠甲在数量上要少得多,大约只占到百分之十,这反映出两当铠甲在当时还属于一种新式的优质铠甲。南北朝时期,两当铠成为军队铠甲的主要类别,在北齐河清年间制定的宫卫制度中,左、右卫将军都身披两当铠甲,它也成为武官的主要服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