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一代才子錢鍾書   》 幼年(1910-1929)(1)      湯晏 Tang Yan

  1
  錢鍾書的名字。在鍾書出生的那一天,剛好友人送來一部《常州先哲叢書》,所以伯父就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我國舊時有抓周的習俗,即小孩子滿周歲要抓周。吾人讀《紅樓夢》,在第二回裏,冷子興與賈雨村一段對白講到賈寶玉抓周,由冷子興道出:“周歲時,政老爺試他將來的志嚮,便將世上所有的東西擺了無數叫他抓,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衹把些脂粉釵環抓來玩弄。那政老爺便不喜歡,說將來不過酒色之徒,因此便不甚愛惜。”錢鍾書周歲抓周時抓到的是一本書,他的祖父、伯父和父親都非常高興,所以按“鍾”字輩分排下來故名“鍾書”(這個名字對錢鍾書來說是很恰當的),“仰先”就成了小名,傢裏的人叫他為“阿先”,但“先兒”、“先哥”,好像是“亡兒”、“亡兄”,不吉利,所以就改“先”為“宣”,但他父親仍叫他“阿先”。“默存”是鍾書在10歲時,他的父親為他取的字,取自《易·係辭》“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因為錢基博看他常快言快語,故取“默存”。至於“槐聚”是錢鍾書自己取的號,取自元好問的詩句:“枯槐聚蟻無多地,秋水鳴蛙自一天。”“中書君”是錢鍾書寫文章用的筆名,取自韓愈《毛穎傳》,昌黎以筆擬人,把筆叫“毛穎”,又稱“中書君”,後來“中書君”成為毛筆的代名詞。在幼年錢鍾書取過“項昂之”作為別號。八九歲時他喜歡摹臨書上的插圖,畫完後即署名“項昂之”三字,項指項羽,他很佩服項羽,“昂之”則示想象中楚霸王的英武氣概。
  錢鍾書4歲(據楊絳說都用虛歲)時由伯父教他識字。伯父是個秀纔,伯父中了秀纔回傢那天,一進門就挨祖父福炯公一頓打,說是殺殺他的氣勢。福炯公有兩個哥哥均中舉,他自己卻也衹是一個秀纔而已,可是他始終不喜歡伯父。這是有原因的,錢鍾書祖母娘傢與伯母娘傢,都是富戶,彼此都瞧不起對方,如同水火。俗雲:“兩姑之間難為婦”,婆媳不睦也影響了父子感情。福炯公總認為伯父沒有多大出息。因為不喜歡伯父,“錢鍾書也是不得寵的孫子”。也許是同病相憐,伯父待鍾書很好,而鍾書也處處要依靠伯父。楊絳說:“伯父是慈母一般,鍾書成天跟着他”,形影不離,伯父上茶館,鍾書跟着去,伯父去聽說書,鍾書也跟着去。錢基博怕哥哥生氣,不便干涉,但又怕慣壞了孩子,衹好嚮基成建議把錢鍾書送去上學,於是錢鍾書在6歲時上秦氏小學。他上學不到半年生了一場病,伯父很心疼,不捨得鍾書去上學,就輟學在傢。7歲時,鍾書與比他小6個月的堂弟鍾韓(錢基厚的長子)同上親戚傢辦的私塾附學。但附學不方便,一年後,鍾書與鍾韓兩兄弟便由伯父自己來教,他怕鍾書父親及叔父不放心,故對他們說:“你們兩兄弟都是我啓蒙的,我還教不了他們?”他們也就不反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1)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2)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3)楊絳先生函
引言(1)引言(2)傢世(1849-1910)(1)傢世(1849-1910)(2)
幼年(1910-1929)(1)幼年(1910-1929)(2)幼年(1910-1929)(3)父親錢基博(1887-1957)(1)
父親錢基博(1887-1957)(2)父親錢基博(1887-1957)(3)清華才子(1929-1933)(1)清華才子(1929-1933)(2)
清華才子(1929-1933)(3)清華才子(1929-1933)(4)清華才子(1929-1933)(5)青年講師(1933-1935)(1)
青年講師(1933-1935)(2)青年講師(1933-1935)(3)青年講師(1933-1935)(4)牛津(1935—1937)(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