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评论 》  古代诗词名句900句简析     》
卷九
    
佚名 Yi Ming
  
  801.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
   
   802.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也
   
   白:空白,好画面上笔墨不及之处。
   
   ○清·华琳《南宗抉秘》
   
   803.丹青难写是精神
   
   丹青:绘画。
   
   ○宋·王安石《读史》:"糟粕所传非粹美,~。"
   
   804.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春色:指容貌。伤心:指怨恨的内心感情。两句意谓画容貌容易,画感情难。
   
   ○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805.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806.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
   
   乐:音乐。郁于中:闭结于内心之中。泄xiè:发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807.《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阳春》:高等的乐曲。和hè:唱和。《巴人》:粗俗的曲调。下节:低下的品节。
   
   ○晋·张协《杂诗》
   
   808.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淮南子·缪称训》
   
   809.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落梅花:即笛曲《梅花落》。
   
   ○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810.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811.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砌:阶沿。
   
   ○唐·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81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弦:琵琶四弦,大弦最粗,又叫粗弦。嘈嘈:形容声音粗壮厚重。小弦:细弦。切切:声音细微急促,私语:低声交谈。大珠句:形容弦声清脆,如珠击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
   
   81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后两句形容乐声突然高亢激昂。
   
   ○唐·白居易《琵琶行》
   
   814.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竹枝:即《竹枝词》。声咽:《竹枝词》声调凄切,犹如人之呜咽。一时:一齐。
   
   ○唐·白居易《竹枝词》
   
   815.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吴地所产的丝和蜀地所产的桐,二者是制乐器的良材,此处指箜篌。张:张弦演奏。高秋:秋高气爽。空山句:箜篌声在山中回旋,行云也似倾听乐声而停留不动了。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816.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这两句描写天上女娲听见箜篌声,竟忘记补天而使石破天惊,秋雨骤下。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817.如怨如慕,如诉如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niǎo:形容声音延长不绝。缕:细线。
   
   ○宋·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818.有备无患,亡战必危
   
   亡:忘。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819.安不忘危,治不忘战
   
   ○唐·张九龄《治府兵第七章》
   
   820.春秋无义战
   
   义战:正义的战争。
   
   ○《孟子·尽心下》
   
   821.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置:任用。不善:不当。涂地:指肝脑流在地上,形容惨败。
   
   ○《史记·高祖本纪》
   
   822.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唐·张九龄《选卫将第八章》
   
   823.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同:干预。
   
   ○《孙子·谋攻篇》
   
   824.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疾:行动迅速。徐:舒缓。侵掠:攻击。
   
   ○《孙子·军争篇》:"~,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825.不战而屈人之兵,百战百胜,善之善者也,
   
   善之善者: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孙子·谋改篇》
   
   826.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宋·苏洵《心术》:"凡战之道,~。"
   
   827.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撼:摧毁。岳家军:岳飞的军队。
   
   ○《史纪事本末》卷七十
   
   82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兵:用兵的上策。伐谋:破坏敌人的计划。伐交:破坏敌人同盟国的邦交。伐兵:攻打敌军。意谓用兵的上策是用不战而胜的方法。
   
   ○《孙子·谋攻篇》
   
   82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常:固定不变。因:依据。神:用兵如神。
   
   ○《孙子·虚实篇》
   
   830.穷寇勿迫
   
   穷寇:陷于绝境的敌人。迫:追逼。
   
   ○《孙子·军争篇》
   
   831.以逸待劳,兵家之大利也
   
   逸:安逸。劳:疲劳。
   
   ○宋·欧阳修《言西边事宜第一状》
   
   832.兵贵神速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833.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无备:没有准备。不意:意想不到。
   
   ○《孙子·计篇》
   
   834.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之形:水流动的方式。趋下:向低处奔流。兵之形:用兵的规则。实:指敌军坚实之处。虚:指敌人的弱点。
   
   ○《孙子·虚实篇》
   
   835.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之:他,指军队,兵卒。亡地、死地:必死之地,极其危险之处。
   
   ○《孙子·九地篇》
   
   836.祸莫大于轻敌
   
   ○《老子》六十九章
   
   837.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纵:释放。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先轸语
   
   838.死诸葛走生仲达
   
   诸葛:即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字仲达,三国魏之大将。此句说诸葛亮用兵之法使司马懿极其畏惧。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83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打第一通鼓,指战斗开始时。再:指第二通鼓。三:指第三通鼓。竭:竭荆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故克之。"
   
   840.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
   
   奋死:拚死而战。克:战胜。
   
   ○《韩非子·初见秦》
   
   84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彼:指敌人。殆dài:危险。负:败。
   
   ○《孙子·谋攻篇》
   
   842.风马牛不相及
   
   风:放,走失;一说雌雄相诱。意谓齐楚相去很远,马牛走失也有会跑到对方之地;一说马与牛不同类,雌雄不会相诱。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843.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凫fú:野鸭。胫:腿。续:加长。
   
   ○《庄子·骈拇》
   
   844.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庄子·庚桑楚》
   
   845.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四》
   
   846.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
   
   ○明·于谦《昔有<莫恼翁>曲,予因效之,改为<翁莫恼>,聊以调笑云耳》
   
   847.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
   
   走:归。恶wù:恨恶。欲:要,需要。之:它,指水。然:这样。
   
   ○《吕氏春秋·季秋纪·审己》
   
   848.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则鸟兽归之
   
   ○《荀子·致士》
   
   849.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芳:香。
   
   ○《荀子·宥坐》
   
   850.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丘:土山。首丘:传说狐狸死时总把头向着它所生长的土丘。
   
   ○战国楚·屈原《九章·哀郢》
   
   851.猛兽不群,鸷鸟不双
   
   群:指结群而行。鸷zhì鸟:凶猛的鸟,如鹰、之类。双:指双飞。
   
   ○《淮南子·说林训》
   
   852.针虽小,入水则沈;毛虽大,入水则浮;性自然也
   
   沈chén:同"沉"。
   
   ○《意林》引《秦子》
   
   85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54.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唐·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855.枯木逢春,萌芽便发
   
   ○清·魏安子《花月痕》第一回
   
   856.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
   
   导:开导,引导。
   
   ○《意林》引《成败志》
   
   857.弱之肉,强之食
   
   ○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85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诗人自喻。两句意谓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在宦途之中屡遭挫折,此两句诗显出他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不因蹉跎而忧伤。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59.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
   
   86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苏麟《断句》
   
   861.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水浒传》第十八回
   
   86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金玉:比喻美好。败絮:比喻无用的东西。
   
   ○明·刘基《卖柑者言》
   
   863.大海浮萍,也有相逢之日
   
   浮萍:水面浮飘不定的草。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8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两臂转拢,形容树的粗大。毫末:极细微。
   
   ○《老子》六十四章
   
   86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累土:一堆土。
   
   ○《老子》六十四章
   
   866.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辞、厌:均是"拒绝"的意思。
   
   ○《管子·形势解》
   
   86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仞rèn:八尺。亏:欠,差。篑kuì:盛土的筐。意谓造九仞高的山,因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尚书·旅獒》
   
   868.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
   
   ○《意林》引《太公金匮》
   
   86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蝼蚁:蝼蛄、蚂蚁。突隙:烟囱的裂缝。烟:一作""biāo,迸飞的火焰。
   
   ○《韩非子·喻老》
   
   870.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南唐·冯延巳《蝶恋花》
   
   871.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
   
   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
   
   ○清·郭《积雨》
   
   872.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
   
   ○宋·林逋《相思令》
   
   87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迥jiǒng: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874.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87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溶溶:形容月色柔和温润。
   
   ○宋·晏殊《寓意》
   
   87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几时有: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
   
   ○宋·苏轼《水调歌头》
   
   87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878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意谓月色皎洁,微风清凉,这么好的夜晚怎么度过呢?
   
   宋·苏轼《后赤壁赋》
   
   87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应当。凌:登上。两句写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它山峰便都在脚下了。
   
   ○唐·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
   
   880.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天下:觉得天下很校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88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又作"忽然"。梨花:梨花色如雪,此处以花形容雪。这两句写塞外雪景如画。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8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瀚海:沙漠。阑干:纵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83.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唐·李益《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884.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碛:本指水中乱石,后引申为沙漠。梦犹懒:沙漠过于荒凉,梦中都不愿见到。
   
   ○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885.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明月何时照我还。"
   
   88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887.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瑟瑟:形容斜阳照水,波光闪动的样子。
   
   ○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8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连海平: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与海相连,江潮高涨,江海不分。
   
   共潮生: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花》
   
   889.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潋滟liàn yàn:水光闪动貌。
   
   空蒙méng:雾气迷茫的样子。西子:西施。
   
   淡妆:淡雅的装束。浓抹:浓艳的打扮。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90.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盘涡毂gǔ转:盘涡,急流形成的旋涡。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四字形容急流形成的旋涡如车轮飞转。
   
   秦地:指西岳华山一带。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89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决:冲开。
   
   ○唐·李白《公无渡河》
   
   89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893.春山叶润秋山瘦,雨山黯黯晴山秀
   
   ○宋·杨万里《题黄才叔看山亭》
   
   894.春山叶润秋山瘦,雨山黯黯晴山秀
   
   ○宋·杨万里《题黄才叔看山亭》
   
   89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因为。
   
   ○宋·苏轼《题西林壁》
   
   89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897.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寒砧zhēn:寒夜捣衣声。砧:捣衣石。
   
   ○元·萨都剌《题扬州驿》
   
   898.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千声: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899.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李颀《古从军行》
   
   900.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宋·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