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老滋味 》
第9节:悠久美味话水饺
周简段 Zhou Jianduan
悠久美味话水饺
周续端
过年吃饺子,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民间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苏巧生的御厨,技艺相当高超。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九,他为皇帝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菜肴,就只差一样。当夜他想:明天就是除夕了,只要能补上这一菜,便可回家与家人过团圆年了。
第二天,苏巧生正为如何做好最后一样菜发愁的时候,突然看到案板上有剩下的羊肉和青菜,他便将肉和菜混合在一起剁碎,并拌上调料,用白面粉做的皮包了许多小角角,放在锅里煮熟,奉给皇帝食用。皇帝食后,龙颜大悦,忙问:"此食何名?"苏巧生脱口而出:"乃角食也。"自此之后,民间便流传着过年包角子而食的风俗。
饺子,又名"扁食",俗称"煮饽饽",源于南北朝至唐代的"偃月形馄饨"一九六八年新疆吐鲁番发掘出土的唐代墓葬中,就发现了几个形似偃月的古代饺子。至北宋,"饺子"称作"角子",北方人称"角"为"交",故而叫"饺子"。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关于皇帝边吃饺子边看歌舞的记载。到了明代,饺子又称"粉角"、"饺饵"等。清代,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在京城和广大城乡已普遍流行,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每逢大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清代印行的《肃宁县志》中第一次将"扁食"、"角子"定名为"饺子"。以后,饺子作为贺岁的迎春食品,一直相延至今。
饺子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看隽永的饮食文化内涵。除夕零点,旧时称"子时",人们要在除夕之夜包好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意(新旧年交替自子时起)。
江西鄱阳地区,春节吃饺子,有的还在饺子中放糖、花生、红枣等,谁吃到就分别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早生贵子"。而在河北保定地区农村,大年初一总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谁吃到这枚有铜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谁在一年中会发财。关中一带过年时,却将饺子与面条同煮,称之为"银钱吊葫芦"(葫芦象征长寿)。这种吃法在河南唐河一带,又称作"金线穿元宝",意即"有金有宝",新年发财之意。
随着烹饪技术的发展,饺子的种类异彩纷呈。包饺子所用的面粉一般有:玉米面粉、高梁面粉、乔麦面粉、大麦面粉、精制面粉等;饺子馆分为荤素两大类,以三鲜馅最受欢迎。烹饪方法上,有锅贴饺、油炸饺、蒸饺、水饺、火锅饺等,其中水饺最为普遍。从口味上分,又有五香味、咸鲜味、香辣味等。我国的饺子在地方名点中,也占有一定的席位,如河北石家庄的"百尺竿"饺子、邯郸市的"一篓油"饺子,都很有名。
有趣的是西安的"饺子宴",它荟萃了北方特点,博采众家之长,一百多种风味各异的饺子精美绝伦,酸、辣、甜、咸、麻五味俱全,一个饺子一个形状,百饺百味,被誉为"神州一绝"。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乾隆赐匾"都一处"(1) | 第2节:乾隆赐匾"都一处"(2) | 第3节:便宜坊和全聚德 | 第4节:仿膳话当年 | 第5节:龙袍、活鱼宴、听鹂馆 | 第6节:历史悠久致美斋 | 第7节:誉满京华泰丰楼 | 第8节:萃华楼的鸡汤菜 | 第9节:悠久美味话水饺 | 第10节:"八大楼"外又一楼 | 第11节:"八大堂"中惠丰堂 | 第12节:柳泉居与砂锅居(1) | 第13节:柳泉居与砂锅居(2) | 第14节:谭家菜名重京华 | 第15节:阮元与"满汉全席" | 第16节:恭王府畔"厉家菜" | 第17节:"教席"之首两益轩 | 第18节:东来顺如何发迹?(1) | 第19节:东来顺如何发迹?(2) | 第20节:银锭桥畔"烤肉季" | 第21节:"清真烤肉宛"沧桑 | 第22节:誉满京华"爆肚王" | 第23节:津门"天下第一坊" | 第24节:难忘的中立园饭馆(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