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感悟 青春长征路   》 第9节:第二章:血战湘江(3)      郑昱 Zheng Yu

  我又问:“那除了开始长征的中央红军以外,其他几支红军队伍开始长征了吗?”
  爸爸告诉我:“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之前,为了在军事上威胁敌人后方,吸引敌人的兵力,中共中央就派出了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福建进军。红七军团在1934年10月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师,合编成红十军团。接近一万人的红六军团也在8月开始西征,进行战略转移。除了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以外,中央苏区还留下了红二十四师、十多个独立团和其他地方部队大约有一万六千多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
  长征小故事
  1.刀枪不入的红军
  一军团红四团政委杨成武参加长征的时候刚刚二十岁,他说:“长征开始时我二十岁,结束时我二十一岁。对我来说,长征经历了整整一年零两天。”当接到抢渡湘江的任务时,杨成武所在的团到达湘江边的小镇,他在拥挤的大街上听到两位老人在谈话。
  留着胡子的老人问没留胡子的同伴:“他们的子弹都不多,怎么总是打胜仗?”同伴神秘地回答:“他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刀枪不入,哪里还靠子弹打仗?”
  2.最奇特的场面
  到了12月1日,战斗更加激烈,红军守住了自己的阵地,突然一个警卫员冲上山通知聂荣臻,又有一支敌人冲过来了。聂荣臻证实了情况后,他一面组织撤退,一面命令部下刘辉山将敌人进攻的事情通知战友。
  当刘辉山往山下跑的时候,他的草鞋啪啦啪啦地拍打着,快要掉下来了。原来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鞋但没有伤到他的脚。五十年后聂荣臻回忆起这件事情,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奇特的场面。”
  3.抓着骡子尾巴过江
  为了减轻负担,中央纵队渡过湘江之前将很多书籍都扔掉了。很多战士赶到江边,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军事手册、地图、兵法书和关于土地问题、政治问题和政治经济学的读物。一位老红军回忆:“我们全部的思想武器,所有的军事文献,都被扔到了一旁。”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为减轻装备把剧本都扔掉了。
  本来湘江水深不过腰部,一般战士直接就趟水过去了。李伯钊比较矮小,个子不高,过湘江有些困难,江水可能会漫过她的头顶。刘伯承看到了十分担心,急忙让她揪住他的骡子尾巴过了江。
  名人语录
  刘伯承:虽然红军最后渡过了湘江,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员折损过半。
  刘伯承:广大干部眼看反第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第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秦兴汉:长征所遇到的不仅仅是枪林弹雨,长征面临的是同时进行的三种战斗——与蒋介石及地方军阀的斗争,与大自然的斗争,还有最关键的是,在共产党内部领导人与领导人、一种方针政策与另一种方针政策之间的斗争。
  1934年10月21日至23日 中央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向国民党反动派布下的第一道封锁线发起总进攻,迅速占领了王母渡、韩坊、古陂、新田等地,23日中央红军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从南康、大庚之间横渡漳水。
  10月26日 红六军团和红三军在四川贵州交界的四川酉阳县南腰界举行两军会师大会。经过中革军委批准,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贺龙担任军团长,任弼时担任政治委员,关向应担任副政治委员。中革军委决定将两军合成一个战略单位,成立总指挥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两军的军事行动。
  10月28日 为响应中央红军长征和开辟新的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进入湖南,展开了湘西攻势。
  11月25日至30日 中央红军在全州以南湘江东岸与敌兵浴血奋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1节:序言第2节:目录第3节:第一章:离开瑞金(1)
第4节:第一章:离开瑞金(2)第5节:第一章:离开瑞金(3)第6节:第一章:离开瑞金(4)
第7节:第二章:血战湘江(1)第8节:第二章:血战湘江(2)第9节:第二章:血战湘江(3)
第10节:第三章:翻越老山界(1)第11节:第三章:翻越老山界(2)第12节:第三章:翻越老山界(3)
第13节:第四章:黎平会议(1)第14节:第四章:黎平会议(2)第15节:第五章:红小鬼的故事(1)
第16节:第五章:红小鬼的故事(2)第17节:第五章:红小鬼的故事(3)第18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1)
第19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2)第20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3)第21节:第七章:遵义会议(1)
第22节:第七章:遵义会议(2)第23节:第七章:遵义会议(3)第24节:第七章:遵义会议(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