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中外建築的文化脈絡:追逐建築 》
尋找建築文脈(8)
劉元舉 Liu Yuanju
香港建築師學會主席、著名建築師鍾華楠先生曾經七次登上五臺山,尋找建築魂。他每一次自香港來內地一定要到山西,一定要上五臺山的。起初人們以為他是佛門弟子,上山是為了拜佛,豈不知他上山是為了參拜佛廟南禪寺。他是加入了瑞典國籍的華裔,他的足跡早已踏遍世界各地。多少著名的巨大的建築他沒有領略過?輝耀世界的拜占庭大圓頂教堂沒有讓他震動,小小的藏之深山的古剎南禪寺卻讓他産生了無限敬意。他看了六次都看不夠,又來第七次。他說他每看一次都有一種新的感受。他從南禪寺的建築上終於發現了一種偉大的建築的力量,這是一種深奧的震動靈魂的力量,他以這種力量支撐着自己在香港的建築生涯中不為金錢所墜青雲之志。
今年春天,我有幸走進他那位於香港灣仔軒尼斯大街的“鍾華楠建築事務所”。寫字樓本身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而他的辦公室裝飾得卻極有文化品味。他把一個寬敞的大廳從中間加了一道木格狀的拉門,加深了空間感。這道拉門完全是唐代風味的,是用那種挺厚的白紙裱糊的,這道門半拉半合中,隱隱透出他的寬大的堆滿文房四寶的寫字檯。他端坐於寫字檯前,一臉大鬍子,刁着一個大煙袋鍋子。外人進來冷丁看去,簡直就是一幅畫,無今無古,耐人尋味。
他以建築師的才華和文化學者的修養創造了屬於他自己活動的空間。他在這個空間裏耐心地修煉着。我認為他的這個空間與華夏文脈有着某種靈性的感應,由此得以超越香港這座浮華喧囂的城市。如果有人問我香港最有文化的地方在哪兒的話,我會毫不遲疑說,就在鍾先生的寫字間。不信你就去看看-- 在唐風味道極濃的拉門上端,挂着鍾先生的狂草,蒼勁有力的筆觸,隱隱可以感受到一種來自遠古的飄渺的神韻。我坐着這個獨特的空間裏,感到從未有過的舒服。自從邁進香港的街頭,我的心緒就曾和九竜新界的街衢一樣雜亂無章,但是,在這兒坐上一刻鐘之後,就進入了另一種世界。在那個世界中去端鍾先生沏上的體現日本茶道風格杯子,那杯子太小太小,對於喝過大碗茶的方北漢子而言它小得滑稽不堪,然而,你需要耐心,需要沉靜,需要品味,你在喝到第三杯的時候,你就會喝出很多東西了。
望望外面的大樓還是那般雜亂,但是,我的心卻不再躁亂了。在香港這個城市,能夠營造出這樣一個小小的空間,是多麽了不起啊。在這個空間中,我看到了一位有着很深的民族文化修養的老人的那顆高雅的心靈。於是,我就懂得了他為什麽七上五臺山,為什麽一次又一次地領悟南禪寺。當他千裏迢迢風塵撲撲地一次次前來五臺山時,他破費了很多。他的經濟並不寬裕,有時沒有了盤纏,他就變賣了自己心愛的古玩。一來一回要好多天,而每一天要耽誤掙很多的錢。從經濟帳算,他是絶對的傻瓜,但是,他完全是出於精神的需要。他沒有從五臺山帶回佛珠,也沒有帶回什麽當地特産或真假古玩,但是,他帶回了無形的東西。他去了七次就帶回了七次,他充實了他的房間充實了他自己的心靈,因而他在我看來超拔脫俗,幾乎飄飄欲仙了。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在我采訪或接觸過的內地的建築師中,有不少人整天忙於賺錢,他們本來是做學問的,有的還相當有潛力,但是,他們無法靜下心來做學問,他們跟身邊的世界一樣浮躁喧鬧。這種人裏邊有的是可以成為大師的,但是,他們自己放棄了這種可能。這是件很可惜的事情。我覺得他們一定沒有去過五臺山,沒有見過南禪寺和佛光寺。他們應該去看看,哪怕他們僅僅到五臺山的那條寂寞山路上走走也會獲得一種靈魂上的東西。一位古建築專傢、梁思成先生的弟子曾與我訂立了契約,要和我一起去五臺山看看佛光寺。這使我為此興奮了足足有兩年。可是,他一直沒有時間。他明明已經退休了,可他比沒退休時更忙。我與他多次約會采訪他的計劃都沒能實現。不久前我去了北京。我與他在電話中約好了采訪的時間,我就在賓館裏等他。可是,臨近中午時,他打來電話說他正在一個地方研究方案,他無法騰出身來。他是個非常好的人,他的口氣也是非常地客氣謙和,讓你瞬間竟會化埋怨為感激。當然,靜下心來一想,這也難怪,中國的建築師比起西方建築師來太貧窮了,他們需要抓緊時間賺錢。也許當他們覺得錢賺得差不多了,纔會想到五臺山,纔會想到南禪寺和佛光寺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
|
目錄 | 尋找建築文脈(1) | 尋找建築文脈(2) | 尋找建築文脈(3) | 尋找建築文脈(4) | 尋找建築文脈(5) | 尋找建築文脈(6) | 尋找建築文脈(7) | 尋找建築文脈(8) | 尋找建築文脈(9) | 西方的誘惑(1) | 西方的誘惑(2) | 西方的誘惑(3) | 西方的誘惑(4) | 西方的誘惑(5) | 西方的誘惑(6) | 西方的誘惑(7) | 西方的誘惑(8) | 廣州有個佘俊南 | 張錦秋之於西安(1) | 張錦秋之於西安(2) | 建築學巨擘陳植(1) | 建築學巨擘陳植(2) | 建築學巨擘陳植(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