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大道無所不在   》 第9節:旁若無人      梁實秋 Liang Shiqiu

  寫匿名信給我的人以後見了我,不難過嗎?我想他一定不敢兩眼正視我,他一定要鱢不搭地走開,或是搭赸着扯幾句淡話,同時他還要努力鎮定,要使我不感覺他與往常有什麽不同。他寫過匿名信後,必定天天期望着他所希冀的效果,究竟有效呢?無效呢?這將使他惶惑不寧。寫了匿名信的人一定不會一覺睡到大天光的。
  旁若無人
  在電影院裏,我們大概都常遇到一種不愉快的經驗。在你聚精會神地靜坐着看電影的時候,會忽然覺得身下坐着的椅子顫動起來,動得很勻,不至於把你從座位裏掀出去,動得很促,不至於把你顛搖入睡,顫動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覺得它討厭。大概是輕微地震罷?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顫動了。在你剛收起心來繼續看電影的時候,顫動又來了。如果下决心尋找震源,不久就可以發現,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撐上,綳足了勁,利用腿筋的彈性,很優遊地在那裏發抖。如果這拘攣性的動作是由於羊癲瘋一類的病癥的爆發,我們要原諒他,但是不像,他嘴裏並不吐白沫。看樣子也不像是神經衰弱,他的動作是能收能發的,時作時歇,指揮如意。若說他是有意使前後左右兩排座客不得安生,卻也不然。全是陌生人,無仇無恨,我們站在被害人的立場上看,這種變態行為衹有一種解釋,那便是他的意志過於集中,忘記旁邊還有別人,換言之,便是“旁若無人”的態度。
  “旁若無人”的精神表現在日常行為上者不止一端。例如欠伸,原是常事,“氣乏則欠,體倦則伸”。但是在稠人廣衆之中,張開血盆巨口,作吃人狀,把口裏的獠牙顯露出來,再加上伸胳臂伸腿如演太極,那樣子就不免嚇人。有人打哈欠還帶音樂的,其聲嗚嗚然,如吹號角,如鳴警報,如猿啼,如鶴唳,音容並茂,《禮記》:“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是欠伸合於古禮,但亦以“君子”為限,平民豈可援引,對人伸胳臂張嘴,縱不嚇人,至少令人覺得你是在逐客,或是表示你自己不能管製你自己的肢體。
  鄰居有叟,平常不大回傢,每次歸來必令我聞知。清晨有三聲噴嚏,不衹是清脆,而且宏亮,中氣充沛,根據那聲音之響我揣測必有異物入鼻,或是有人插入紙捻,那聲音撞擊在臉盆之上有金石聲!隨後是大排場的漱口,真是排山倒海,猶如骨鯁在喉,又似蒼蠅下咽。再隨後是三餐的飽嗝,一串串的咯聲,像是下水道不甚暢通的樣子。可惜隔着墻沒能看見他剔牙,否則那一份颳垢磨光的鑽探工程,場面也不會太小。
  這一切“旁若無人”的表演畢竟是偶然突發事件,經常令人睏惱的乃是高聲談話。在喊救命的時候,聲音當然不嫌其大,除非是脖子被人踩在腳底下,但是普通的談話似乎可以令人聽見為度,而無需一定要力竭聲嘶地去振聾發聵。生理學告訴我們,發音的器官是很復雜的,說話一分鐘要有九百個動作,有一百塊筋肉在弛張,但是大多數人似乎還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長一個擴大器。有個外國人疑心我們國人的耳鼓生得異樣,那層膜許是特別厚,非扯着脖子喊不能聽見,所以說話總是像打架。這批評有多少真理,我不知道。不過我們國人會嚷的本領,是誰也不能否認的。電影場裏電燈初滅的時候,總有幾聲“噯喲,小三兒,你在哪兒那?”在戲院裏,演員像是演啞劇,大鑼大鼓之聲依稀可聞,主要的聲音是觀衆鼎沸,令人感覺好像是置身蛙塘。在旅館裏,好像前後左右都是廟會,不到夜深休想安眠,安眠之後難免沒有響皮底的大皮靴毫無慚愧地在你門前踱來踱去。天未大亮,又有各種市聲前來侵擾。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以動物而論,獅吼,狼嗥,虎嘯,驢鳴,犬吠,即是小如促織蚯蚓,聲音都不算小,都不會像人似地有時候也會低聲說話。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說話愈不以聲大見長。群居的習慣愈久,愈不容易存留“旁若無人”的幻覺。我們以農立國,鄉間地曠人稀,畎畝阡陌之間,低聲說一句“早安”是不濟事的,必得扯長了脖子喊一聲“你吃過飯啦”?可怪的是,在人煙稠密的所在,人的喉嚨還是不能縮小。更可異的是,紙驢嗓,破鑼嗓,喇叭嗓,公雞嗓,並不被一般地認為是缺陷,而且麻衣相法還公然地說,聲音洪亮者主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送禮第2節:拜年第3節:小賬第4節:市容
第5節:北平的垃圾第6節:洋罪第7節:匿名信(1)第8節:匿名信(2)
第9節:旁若無人第10節:過年第11節:教育你的父母第12節:求雨
第13節:幸災樂禍第14節:小聲些第15節:住一樓一底房者的悲哀第16節:推銷術
第17節:臉譜第18節:廢話第19節:快樂第20節:駡人的藝術
第21節:讓座(1)第22節:讓座(2)第23節:孩子第24節:女人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