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映畫音樂隨筆   》 第9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8)      羅展鳳 Luo Zhanfeng

  後來,此段音樂衹在瑪格達對多米剋的尋覓與思念中出現,每次當瑪格達想起多米剋時,吉他的旋律再次響起,衹是,不再一樣。
  吉他重疊了多米剋的影像,又或者是,瑪格達變成了先前的多米剋,衹有她,對他張望、渴求、想念、關顧,衹有她,斯人獨憔悴。
  偷竊親情(《十誡》之七)
  艾妮亞(Ania,Katarzyna Piwowarczyk飾)今年六歲,表面上,已屆五十歲的艾娃(Ewa,Anna Polony飾)是她的母親,二十歲的梅卡(Majka,Maja Barelkowska飾)是她的姐姐。但實際上,梅卡纔是艾妮亞的媽媽,那是梅卡未成年時跟高中教師懷德(Wojtek,Boguslaw Linda飾)所懷的孩子,一段不倫的師生戀,最終被打壓至分手收場。當艾妮亞出生以後,艾娃把心一橫,决定把艾妮亞據為己有,她把梅卡是艾妮亞媽媽的證據一並毀滅,奪去了梅卡的女兒與梅卡作為母親的身份,為此,梅卡處心積慮,誓要從母親手中綁架艾妮亞,奪回自己的女兒。
  這是一個有關三代母與女的故事,一個由血緣引發的悲劇。梅卡說,她從未在母親艾娃那裏得到溫柔,自小在艾娃的挑剔與責難聲包圍下苦澀成長,可是,她眼見自己的女兒艾妮亞卻得到艾娃悉心照料,噓寒問暖。更痛苦的是,也眼睜睜看着親生女兒艾妮亞對艾娃千依百順,她讓艾妮亞喚她一句媽媽,衹換來對方直呼其名,徹底失望。
  這回,普理斯納特別為故事選上的是一種震撼人心的鐘鈴聲。一開始,音樂以電子合成器製造的鐘鈴聲帶出,每次三下,那是為還未出場的主旋律營造低音部分,做和聲襯托,及後再註入其他配器(如鋼琴)補助,開展時鐘鈴聲的節奏是緩緩的,慢慢地纔引出主旋律,分別由不同配器演奏:電子琴、電吉他、笛子……鐘鈴聲像敲響了人們的視覺神經,那是一段有關血緣的樂音,沉重而無奈,那份無力感,更像沒完沒了似的擴散開去。這段旋律,每次在梅卡面對女兒艾妮亞夾雜着復雜的情感時響起:她看着女兒在學校裏跟同學們玩樂、她成功地綁架女兒並帶她到遊樂場玩樂、艾妮亞給弄傷手指的梅卡逗樂、梅卡看着甜睡的艾妮亞、梅卡帶着女兒離開懷德的傢、梅卡要求女兒給自己一個吻……及至最終,梅卡看着艾妮亞投嚮艾娃懷抱,也就頭也不回地跳上火車,兩母女,同一時間失去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同一段旋律,普理斯納也有着另一段編麯:鐘鈴聲退了,繼續由不同配器分別引入帶出主旋律,大有血緣那種生生世世的意味,註定是代與代的隔閡。
  生命的心債(《十誡》之八)
  在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一片中,主責配樂的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為電影揀選了一支小提琴作"主角",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傢帕爾曼(Itzhak Perlman)拉奏,每下弦綫都打動着人心,叫人莫名傷痛。無獨有偶,同樣以猶太人在二次大戰的事件作故事的"第八誡",普理斯納同樣地選上了小提琴作主導配器。故事開始時,鏡頭特寫一隻大手拖着一隻小手,遊走街頭,小提琴以畫外音姿態凄厲響起,冷冷清清,孤零零的,及後,觀衆知道,這是裁縫先生拖着衹有六歲的女孩伊利莎伯(Elzbieta)。
  這是一個有關負疚與報恩的故事。四十年前,女教授蘇菲亞(Zofia,Maria Koscialkowska飾)用上十誡的"勿妄證",拒絶嚮一位猶太女孩施以援手,幸女孩最後得到裁縫救助,僥幸存活。現在,女孩長大了(Teresa Marczewska飾),既忘不了女教授當年的冷酷,也忘不了裁縫(Tadeusz Lomnicki飾)當年的恩情,决心回來華沙這片傷心地,解開這個封塵記憶。
  小提琴音再次響起,是伊利莎伯在蘇菲亞任職的大學課堂上,她嚮蘇菲亞引述了一個道德(煉獄)處境,正好是自己當年在二戰中的故事。故事說罷,伊利莎伯依舊是幽幽地耿耿於懷,她托着頭,繼續地焦慮與不安。蘇菲亞呢?腦海裏帶着伊利莎伯的故事回傢,同樣一臉悵惘。前者童年陰影一直壓在頭上,纏擾半生;後者為心靈的負疚長期自責,都不好過。二次大戰讓兩個不相幹的人聯結在一起,相互影響半生。是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要說的還有無形的戰爭陰影,不知禍及多少人們,就像那幢飽歷戰亂的房子,戰後像被下了詛咒,了無生氣,難怪小提琴的畫外音,一度也在此地響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聲畫聯姻 文/周黎明第2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1)
第3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2)第4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3)
第5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4)第6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5)
第7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6)第8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7)
第9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8)第10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9)
第1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第1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2)
第13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3)第14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4)
第15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5)第16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6)
第17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7)第18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8)
第19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9)第20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0)
第2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1)第2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2)
第23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第24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