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感受日本   》 第9節:感受日本(9)      歐陽蔚怡 Ou Yangweiyi

  日本“更衣”的習慣來自於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時代的朝廷規定。那時,日本朝廷效仿中國風俗,實施官服的“更衣制度”,規定了夏裝和鼕裝的更換時間。由於日本人本來就有着濃厚的服飾與季節相關的意識,官方更衣的觀念很快地被民間接受,在郵局、警察、學校、企業、銀行等需要穿製服的機構,一年兩次的製服更換制度就成了人們生活中最能體現季節變化的標志。也正是因為長期的學校教育和機關組織中的條例規定,加上濃厚的“隨大流”意識,本來應該隨着氣溫變換而調整的“季節更衣”習俗變成了無奈的服從,穿戴個性長期受到壓抑和束縛,人們的服裝有時候顯得死板和僵化。
  在酷暑的烈日下,西裝革履衣冠楚楚的先生們汗流浹背地穿行在馬路的紅緑燈之間;在天寒地凍的瑟瑟冷風中,穿着短裙的小姐們縮成一團地在站臺候車。現在氣溫變化已經與傳統的時令不太一致,比起身體的冷熱感覺,人們依然在意傳統的“季節”觀念和周圍人的眼光。
  近年因為地球的環境問題,人們開始審視現在的生活方式,許多政府機關和大公司都倡導親善環境的穿戴,號召人們不要依賴空調保持室內恆溫(許多機關企業的空調設置溫度夏天28℃,鼕天20℃),要通過服裝的調整來保持身體和環境的舒適。推廣夏季“涼爽服”和鼕季“溫暖裝”,提倡認同自由服裝的活動使得人們多年來的服裝統一的意識漸漸發生改變。
  最近10年,人們的“更衣”觀念已經從順應習俗而漸漸變換成重視個性,特別是年輕人的服飾不再以傳統的規定日期為界綫,甚至從他們的服裝上會讓人産生季節的錯覺。不過,一些墨守成規的人還是保留着過去的習慣,很多年紀大的女性在5月看到有人穿着涼爽的服裝時,就會說:“這樣的服裝我是穿不出去的,再熱也要熬到6月!”日本人在不同季節對服裝有着固定的聯想,和服文化可以堪稱他們在生活中表現季節變化的典範和代表:“新年去神社寺廟”會讓人們想起穿着豔麗和服、披着雪白毛絨披肩的年輕女子;“夏天的節日”會讓人們眼前浮現出各地的盂蘭盆節和焰火大會,無論是跳舞還是觀看焰火,畫面的主角必定是身穿夏日和服的女性身影。
  明治以前,西洋服裝還沒有進入日本,人們外出的和服是根據農歷的節氣而選擇的。無論男裝還是女裝,不同季節的和服有着不同的色彩和花紋,尤其是女人的和服,以森羅萬象的花鳥山水為基調,每一件和服都是一幅展現大自然美景的畫捲,腰帶、襟領、頭飾、提帶、履屐等搭配小件與和服呼應襯托,大自然的妖嬈襯托出女性纖麗的麯綫和灑脫的氣質。
  儘管現在的人們日常生活中穿和服的機會已經很少了,但是他們依然會在現代服飾的設計或者是服裝配飾品中精心、巧妙地表現與季節的協調和呼應。現代女孩對和服的憧憬並不亞於過去的女性,她們的服飾穿戴中依然保留着對季節的敏感和傳統的審美意識。大部分人在工作環境中,還是會根據周圍人的穿戴來調整自己的服飾,過於突出的個性展現、過於強烈的季節色彩也許會招來周圍人異樣的目光。
  成人節在日本,1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一是“成人節”,是全國的公休假日。成人節標志着年滿20歲的青年結束了受成人保護的時代,是“小鳥放飛”的節日,是為了對青年進行成年意識啓蒙教育而設定的節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感受日本(1)第2節:感受日本(2)第3節:感受日本(3)第4節:感受日本(4)
第5節:感受日本(5)第6節:感受日本(6)第7節:感受日本(7)第8節:感受日本(8)
第9節:感受日本(9)第10節:感受日本(10)第11節:感受日本(11)第12節:感受日本(12)
第13節:感受日本(13)第14節:感受日本(14)第15節:感受日本(15)第16節:感受日本(16)
第17節:感受日本(17)第18節:感受日本(18)第19節:感受日本(19)第20節:感受日本(20)
第21節:感受日本(21)第22節:感受日本(22)第23節:感受日本(23)第24節:感受日本(2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