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曠世纔女魂歸何處:張愛玲傳   》 家庭生活場景(2)      餘斌 Yu Bin

  八歲以前,張愛玲領略到的真正有點嚴重性的不快似乎來自她的弟弟,雖然他弟弟是無辜的。舊式家庭中男孩子地位的尊貴是不言而喻的,她的弟弟比她小不了多少,而且長得漂亮,幼時自然是得寵的人物。不過縱使弟弟奪了她的寵,由她父母那裏表現出來的偏愛想必也並非她一眼就能看出來,男尊女卑意識最重,最讓她受氣也最讓她不能忍受的倒是底下的傭人:領她弟弟的女傭喚做張幹,伶俐要強,處處占先,領她的女傭因為帶的是女孩,自覺心虛,凡事都讓着張幹,張愛玲不服,常與張幹爭起來,張幹常常就要說:“你這個脾氣衹好住獨傢村!希望你將來嫁得遠遠的——弟弟也不要你回來!”——因為這個傢將來是她弟弟的。張愛玲常被她氣得說不出話來。她後來半真半假地稱:“張幹使我很早地想到男女平等的問題。”張幹也使我們聯想到張愛玲小說中一些處處揣摸主人心事、狐假虎威看其眼色行事,又滿腦子可笑舊意識的傭人形象,比如《多少恨》中夏傢的女僕。
  從傭人那兒受的氣使張愛玲發願要“銳意圖強”,務必要勝過弟弟。但是除了不能變成男孩子以外,要勝過弟弟也太容易了。她弟弟身體沒她好,沒她聰明,沒她會說話,讀書也沒她強,張愛玲說她“能夠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壓迫”。傢中並無別的小孩,弟弟也常是她的玩伴,一同玩的時候,總是她出主意,她的主意經常得自傭人給她說的故事,或是看《隋唐》一類說部得來的印象。她喜歡將兩人設想成金傢莊上兩員“能徵慣戰的驍將”,一個使劍,一個使錘,還有許許多多虛擬的夥伴,趁着月色翻過山頭去攻打蠻人。這種時候她是喜歡弟弟的,喜歡他的秀美可愛,常忍不住要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當個小玩意。也許她認真地感到憤憤不平的時候並不多。
  不管怎麽說,幼年在天津度過的歲月還是愉快的,她在回憶中不無留戀地提到這段生活,形容那個傢裏有一種“春日遲遲”的空氣。
  八歲的時候,她們傢又搬回到上海。是坐船走海路,第一次見到大海,張愛玲很興奮,到了上海也還是沉浸在稚童式的對於搬傢、換新環境的莫名興奮中。這個傢要比天津那個傢悶氣多了,是中等人傢常住的那種很小的石庫門房子,紅油壁板。但張愛玲的興致並不因此稍減,她稱對於她,“那也是有一種緊緊的朱紅的快樂”。
  衹是一團高興很快就蒙上了陰影——她父親嗜毒成癮,打了過度的嗎啡針,離死不遠了。這事給她很深的印象:“……他獨自坐在陽臺上,頸上搭着一塊濕毛巾,兩眼直視,檐前挂下了牛筋繩索那樣的粗而白的雨。嘩嘩下着雨,聽不清他嘴裏喃喃說些什麽,我很害怕了。”
  張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遺少式人物,有舊式的文化教養,會吟詩作賦。他早先對張愛玲還是喜歡的,對張很小時就顯露出寫作才能也有幾分得意,曾替張的少時戲作《摩登紅樓夢》擬過頗為像樣的回目:“滄桑變幻寶黛住層樓,雞犬升仙賈璉膺景命”、“弭訟端覆雨翻雲,賽時裝嗔鶯叱燕”、“ 收放心浪子別閨闈,假虔誠情郎參教典”、“萍梗天涯有情成眷屬,凄涼泉路同命作鴛鴦”、“音問浮沉良朋空灑淚,波光駘蕩情侶共嬉春”、“陷阱設康衢嬌娃蹈險,驪歌驚別夢遊子傷懷”。他在寂寞的時候也喜歡同女兒談談親朋間的笑話、瑣事。但他有一切遺少的惡習,揮霍祖産、坐吃山空、吸鴉片、養姨太、逛堂子、對子女缺少責任心。張愛玲和弟弟受到的待遇在更多情況下取决於他的興致,張從他那裏領略到的封建傢長式的專斷、粗暴、虐待多於父愛。
  就在父親命將不保之際,張愛玲的母親從海外歸來。她是個西洋化的美夫人,頭髮不大黑,膚色不白,像拉丁人,張從小一直聽人說她像外國人,也一直對母親的血緣感到好奇。多年以後,這種好奇心促使她去大看人種學書,搜尋白種人史前在遠東的蹤跡。她母親當然不是因為長相上的原因而天生對西洋有一種嚮往。這位黃傢小姐是被迫與張傢少爺結的婚,儘管古來不知有多少捆綁夫妻,但畢竟是新文化運動以後了,舊家庭裏的氣氛也有所鬆動,她甚至可以在結婚以後選擇出國這條路,離開丈夫、兒女,跨洲越洋去留學——當然也可藉此暫時避開不幸的婚姻帶來的煩惱。張愛玲兩歲時她就同張的姑姑一道赴法國學美術。她决然丟下兒女,而又能夠成行的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張的父親此時已在外面娶了姨太太,她或許更覺不堪忍受,而那位遺少因為方結新歡,心神不屬,甚至會覺她礙事也說不定,所以也不加阻攔。事實上她前腳走那位姨太太後腳就搬進了張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南京大學出版社
引言1引言(1)引言(2)從前(1)
從前(2)從前(3)從前(4)家庭生活場景(1)
家庭生活場景(2)家庭生活場景(3)家庭生活場景(4)家庭生活場景(5)
家庭生活場景(6)“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1)“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2)“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3)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4)“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5)“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6)讀書歲月(1)
讀書歲月(2)讀書歲月(3)讀書歲月(4)讀書歲月(5)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