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帶你去耶魯   》 第9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5)      曹藴 Cao Yun    馬徵 Ma Zheng

  行百裏者, 看周遭事; 行千裏者, 閱世間情; 行萬裏者, 窮天下經。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鬆, 暫時的領先或落後不能說明什麽, 表面的落後說不定是在為下一步的超越積聚能量。
  在出國這件事上, 沒有絶對正確或者絶對錯誤的决定, 不管去還是不去, 都要保持平衡的心態。
  去留學不是為了證明給周圍的人看我有多優秀, 而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一旦决定了就不要後悔, 保持心態平衡地走下去。 不管哪條路都不是為了走到終點, 而是為了一路的成長和收穫。
  名校情結
  --我選擇了耶魯
  曹: 我去美國以前, 有些 "名校情結", 盲目地想要有個英美名校的碩士或者博士頭銜, 哪怕做家庭主婦也行。 你有什麽特別的情結嗎?
  馬: 我想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一點, 尤其是在不瞭解美國教育體係的時候。 美國的高等教育非常發達, 一流的高等學府很多, 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專業, 很難一概而論地說哪所學校好, 哪所學校不好。 生源也非常分散, 不會出現像中國那樣所有人都盯着少數幾所"名校" 的現象。 美國的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學費差別很大, 有的好學生不願意畢業時背一大筆債, 寧願選擇好的公立大學而不去私立大學。 對於我個人而言, 隨着對美國大學的瞭解, 很多學校都能讓我覺得是 "名校", 不衹是哈佛、 耶魯。
  曹: 情結是一種心理上的強迫和執著, 這種情結在耶魯上了心理學課以後從理論上得以證實。 很多人在選擇出國留學的時候, 或多或少都會變得有點神經質。 在興趣、 專業發展和名校光環當中掙紮, 加上這是一個雙嚮選擇的過程, 很多選擇到最後衹能變成被選擇。 你有掙紮的過程嗎?
  馬: 這當然是雙嚮選擇的過程, 就跟談戀愛一樣, 不能一廂情願。 我想, 每個人都衹能做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不由自己控製的東西也不必勉強。 我們得承認, 確實有運氣的因素, 申請的時候要把心態擺正, 做到問心無愧就行了。
  曹: 我很同意你的觀點。 追求名校這件事本身沒有錯, 但追求的心態很重要。 你在申請的時候應該明白: 不是你把所有的申請材料和英語考試都做到最好、 做到極限就一定會被你想去的那所名校錄取。 今年招生委員會有哪些人參與, 有什麽樣的人和你競爭, 學校今年的財政狀況, 甚至中美關係都和你的錄取有關。 有太多的因素不在你此刻的掌握之中。 中國有句老話: "盡人事, 聽天命", 對剋服 "名校強迫癥" 很有幫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目錄(1)第2節:目錄(2)第3節:目錄(3)
第4節:序言第5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1)第6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2)
第7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3)第8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4)第9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5)
第10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6)第11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7)第12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
第13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2)第14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3)第15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4)
第16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5)第17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6)第18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7)
第19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8)第20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9)第21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0)
第22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1)第23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2)第24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