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书类 》 論語新解——思與行 》
為政篇第二(1)
何新 He Xin
[原文]
子曰:“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居其所②,而衆星共之③。”
[譯文]
(2.1)孔子說:“執政者必須有正德,好像北極星處在自己的位置上,讓群星環繞而旋轉。”
[註釋]
①為,執也,從事。以,讀為有,一音之轉。以德:(要)有德。
②譬,闢也,比也。《說文》:“喻也。”《墨子·小取》:“闢也者,舉他物以明之也。”《集註》雲:“北辰,北極,天之樞也。”鄭玄:“北極謂之北辰。”《正義》引李巡:“北極,天心,居北方,正四時,謂之北辰。”引郭璞:“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天中即天心。天體圓,此為最高處,名赤道極。”
秦蕙田《五禮通考》:“北極,天之至中。謂之辰者,無星而有其位也。北極正相對為南極。二極之中,古今皆謂之赤道。”
《考工記·匠人》:“夜考諸極星以正朝夕。”
北辰,由於地球自轉軸正對天球北極,在地球自轉和公轉所反映出來的恆星周日和周年視運動中,天球北極是不動的,其他恆星則繞之旋轉。我國黃河中、下遊流域,約為北緯三十六度,因之天球北極也高出北方地平綫上三十六度。包慎言:“北極者,對南極言之。周洛陽之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中國在赤道北,衹見北極。”
孔子所說的北辰,不是指天球北極,而是指北極星。距今四千年前北極星在帝星右樞(天竜座α星)附近,由於歲差之故,今移位在勾陳一(小熊座α星)。
《三巷》:“所,處也。”《廣雅·釋詁》:“所,居也。”
③共:通拱。拱,圍也,環抱、環繞。
[原文]
子曰:“《詩》三百①,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②。”
[譯文]
(2.2)孔子說:“《詩經》中的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情思純正無邪’。”
[註釋]
①《詩》三百:《詩經》共三百零五篇,這裏說“三百”,是舉其整數。
②蔽,覆蔽,概括。“思無邪”,《詩經·魯頌·》句。思,情思。不正曰邪。
《論語正義》引顧鎮《虞東學詩》:“詩者,思也。發乎在心,而形之於言,以抒懷抱。”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②。”
[譯文]
(2.3)孔子說:“靠政令來命導,用刑法來威戒,則百姓勉強但不懂羞恥。用正德來引導,用禮節來規範,百姓有羞恥心並且真心歸服。”
[註釋]
①道,導也。導,領導,導率。齊,整齊,或讀為戒,威戒。免,勉也,勉強。
②《爾雅·釋詁》:“格,至也。”格,來。至,緻,古字通,引申有歸服之義。《禮記·緇衣》:“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遯心。”“格心”、“遯心”對文,“格”,來也。“遯”即“遁”,去也。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②,五十而知天命③。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④。”
[譯文]
(2.4)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能自立。四十歲不迷於誘惑,五十歲識知天命。六十歲聽一切話都順耳,七十歲時任意自由行動也不會違反規矩。”
[註釋]
①志,心之所嚮。《正義》引《毛詩序》:“志者,心之所之也。”《大戴禮記·保傅》:“古者八歲而出就外‘捨’,雖傳合義通。束發而就大學。”盧註:“束發謂成童。”《白虎通·辟雍》:“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學,學經術。”志學,心有志而未能也。孔子非貴族士子,少不能入宗社之學。其志學者,心嚮之而自學也。
②《說文》:“惑,亂也。”
③《尚書·召誥》:“今天其命哲,命吉兇,命歷年。”《韓詩外傳》:“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王弼曰:“天命廢興有期。”
④鄭玄:“矩,法也。”《荀子·不苟》:“五寸之矩,盡天下之方也。”楊註:“矩,正方之器也。”《說文》:“巨,規巨也。從工,象手持之,矩或從木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
|
|
| 編輯推薦 | 內容簡介 | 圖書目錄 | 序 | 學而篇第一(1) | 學而篇第一(2) | | 學而篇第一(3) | 學而篇第一(4) | 為政篇第二(1) | 為政篇第二(2) | 為政篇第二(3) | 為政篇第二(4) | | 為政篇第二(5) | 八佾篇第三(1) | 八佾篇第三(2) | 八佾篇第三(3) | 八佾篇第三(4) | 八佾篇第三(5) | | 八佾篇第三(6) | 八佾篇第三(7) | 裏仁篇第四(1) | 裏仁篇第四(2) | 裏仁篇第四(3) | 裏仁篇第四(4)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