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 釉陶      馬未都 Ma Weidou

  陶器到了漢代以後,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改進,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們說的釉陶。釉在剋服陶器的吸水率上有突出的貢獻,陶器上了釉,會減弱它的吸水率,所以釉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漢代的陶器上釉這個技術,有一種說法是西域傳過來的,不是我們自己的發明。凡是釉裏含銅,燒出來就呈現緑色;凡是釉裏含鐵,燒出來就呈現黃色。
  秦代統一了中國,打好了基礎,漢代受秦代的恩澤,經濟快速發展。西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經濟高峰,很多文物可以反映這一點。比如漢代的緑釉陶樓,就是普通民宅的樣子,非常漂亮,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的一種富裕狀態。漢代的陶器,除了建築造型以外,容器開始大量增加,像陶壺、陶罐、陶盆等等。
  漢緑釉的盛行,導致包括西方人在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註重收藏中國的漢緑釉。漢緑釉講究什麽呢?講究“反鉛”。一說漢緑釉,就是反鉛。漢代的文物距今有兩千多年了,不管是漢緑釉還是漢黃釉,在地下長時間的埋藏,使它泛着一種銀色的、像雲母一樣的光澤,行話叫“反鉛”。現在大部分人收藏漢緑釉,都以反鉛為鑒定依據。一看反鉛了,就覺得這個東西是真的;一看不反鉛,就覺得有點兒二乎。其實反不反鉛,與它的真偽沒有必然的關係,很多不反鉛的陶器都是真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甘肅彩陶秦磚漢瓦文物的證據—馬鐙秦兵馬俑(1)秦始皇的貢獻
漢俑市場上的陶俑釉陶唐三彩唐人愛馬唐三彩馬
陶與瓷的區別瓷器的優勢原始青瓷三國兩晉南北朝動物造型流行虎子
唐朝盛世南青北白南青—越窯北白—邢窯長沙窯 魯山花瓷法門寺秘色瓷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