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情到深處即為詩   》 第9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      納蘭秋 Na Lanqiu

  詩人面對易水湯湯的水流,悲淚零落。前途未卜,英雄上路。生死殊難預料,然而這信念,這壯志,這豪情,這悲憤,卻不可以不以死相酬。
  到了揚州,駱賓王豪情萬丈,面對眼前一起戮力勤王的軍士,他感覺自己不再衹為自己而活了,他還肩負着拯救蒼生道義的重任。
  他的筆不光是用來寫一些無關痛癢的詩詞的,而是一桿用來戰鬥的槍,它有銳利的鋒芒,他要用盡渾身的力量進行投擲,一舉必將荼毒生靈的武後擊斃。
  他的頭腦裏浮現出一幅戰爭的圖景,他正拿着如椽巨筆,惡狠狠的嚮武則天刺去。一篇令人胸膽酣張的戰鬥檄文一蹴而就:
  ……
  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竜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頽,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製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剋?
  ……
  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勳,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傢之天下!
  好一篇令人豪氣陡增的雄文!
  這則雖短但大氣磅礴的檄文,有如長虹貫日,懾人心魄。字字句句直刺武則天的要害。而且效果非常好,不到旬日間,前來歸附的士兵有十萬多人,聽這個數字也覺得夠嚇人。
  很快,這篇檄文就傳遍天下,也傳到了被駱賓王形容為"女魔頭"和"老妖精"的武則天耳中。
  據說,武則天並不發怒而是帶着欣賞的興致來讀這篇文章。讀到"一壞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時,她怫然作色說:"如此人才不用,真是宰相的過失。"讀完之後又反復贊嘆,說:"駱賓王的文章固然了不起,但徐敬業的武功卻未必匹配得上。"
  看來,武則天對於徐敬業的起兵是不以為然的,小泥鰍能在大海裏揚波嗎?
  果然不出武則天所料,徐敬業很快就不行了。徐敬業雖然奮力迎戰,也取得了幾次勝利,但最後終因力量懸殊而失敗,前後歷時僅三個月。
  至於兵敗後駱賓王的下落,至今仍然是個謎。
  大概有三種說法:被殺說,逃亡說和投江說,每個說法似乎都證據不足。但駱賓王逃亡的說法流傳最廣。
  根據《唐才子傳》中的說法,駱賓王最終看透塵世,成了一個遊方的僧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應該是個可喜的結局。
  駱賓王完成了從老駱嚮老僧的轉變,這不僅僅是身份的轉換,更是心境的轉換。相信駱賓王在新的境界裏,一定能夠安享一段平和的時光,而那是他最缺乏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詩人的眼淚為誰而流第2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1)
第3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第4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3)
第5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4)第6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1)
第7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2)第8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3)
第9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第10節:王勃:生如夏花(1)
第11節:王勃:生如夏花(2)第12節:王勃:生如夏花(3)
第13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1)第14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2)
第15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1)第16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2)
第17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3)第18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4)
第19節:李季蘭,春心怦動(1)第20節:李季蘭,春心怦動(2)
第21節:李季蘭,春心怦動(3)第22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1)
第23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2)第24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