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文选读   》 第9节:艺术家及其创作      Zhou Guoping

  十、艺术家及其创作
  尼采关于艺术家及其创作过程的论述颇多,择其要者阐述如下:
  第一,关于天才。一方面,尼采始终反对"天才迷信",指出: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不存在"奇迹",天才都是"伟大的工作者",不断地创造,也不断地抛弃,审视、修改和整理。普通人在已经完成的艺术品上看不出艰难的制作过程,于是叹为奇迹。另一方面,尼采又承认天才的某种神秘性,认为天才与世界本体之间有一种沟通,是"自我与非自我之间的一座桥梁"(《瓦格纳在拜洛伊特》第6节),天才的痛苦是"一种非个人的,超个人的、面向一切民族、人类、全部文化以及一切受苦之存在的感觉"(《人性,太人性了》第157节)。当然,这两方面未必矛盾,后者讲天才具有独特的感受,前者讲天才表达这种感受即从事创作同样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第二,关于灵感。也有两方面。一方面,灵感同样不是"奇迹",而是有长期的内心工作的准备的,它是创造力长期被堵塞之后的突然奔泻。(参看《人性,太人性了》第156节)另一方面,灵感袭来之时,有某种神秘之感,"使一个人深深震撼颤栗的某种东西,突然以一种不可言说的准确和精细变得可见可闻",思想以不容选择的必然性获得形式,"一切都以最迅捷、最正确、最单纯的表达方法呈现自己","一切存在的语言和语言宝库向你突然打开"。(《看哪,这人》:《》第3节)
  第三,关于形式和风格。尼采认为,艺术在本质上只是向他人传达感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表现在为一定的感受(内容)寻找适当的形式,因此,形式对于艺术家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只有当一个人把一切非艺术家看做'形式'的东西感受为内容,为'事物本身'的时候,才是艺术家。如此他当然就属于一个颠倒的世界,因为从今以后内容被看成了纯粹形式的东西,我们的生命也算在内。"(《强力意志》第818节)形式决非随意的,而是一种必然的形态。独特形式与独特内容的一致便形成风格。"一种风格若能真实地传达内在状态,不错用符号、符号的节拍以及表情(一切修辞都是表情的技巧),便是好的风格。"(《看哪,这人》;《我为何写出如此杰作》第4节)尼采历来以他的风格自豪,他确实对格言和警句的形式下了千锤百炼的功夫,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日神与酒神第2节:艺术形而上学第3节:悲剧世界观
第4节:审美的人生第5节:艺术生理学第6节:美与美感1
第7节:美与美感2第8节:音乐与诗第9节:艺术家及其创作
第10节:关于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第11节:艺术的持续发展第12节:日神一切造型力量之神
第13节:日神的梦的感应第14节:妖女的淫药第15节:理解日神文化
第16节:梦的类比给我们启发第17节:个体化的神化第18节:关于自己创作的过程
第19节:酒神音乐家完全没有形象第20节:阿尔基洛科斯把民歌引进文学第21节:无意志的审美情绪
第22节: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第23节:歌队无须乎舞台第24节:酒神状态的迷狂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