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用心去遊 》
第9節:奧地利(2)
劉心武 Liu Xinwu
白水先生在維也納的另一名作是施比特勞垃圾焚燒站,1992 年建成啓用。這是一座功能性更加明確的市政建築,按說這樣的建築衹要能做到不難看也就行了,但白水先生卻把它也設計成了一種童趣盎然的奇特形態。在色彩斑斕的樓體上,高聳出有一個“套罐”和一個“帽子頂”的塔體,我乍看到時以為那上面是旋轉餐廳與眺望觀覽廳,其實,那是廢氣指標排放中心與控製中心。據說白水先生設計時正戴着一頂雜色毛綫編結的小便帽,他興之所至,隨手就將那頂豔麗的小帽子畫到了設計圖上,現在人們在參觀這座建築時,常常就會指着驚嘆:“多像一個老頑童!”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欣賞白水先生的作品,他在歐洲另幾處地方設計的建築就沒有維也納的這兩座建築奪人眼目。就是維也納的白水屋,也有人嗤之以鼻,認為不過是嘩衆取寵。白水先生已經仙去。他的設計由於風格化傾嚮過於強烈,即使你喜歡,也很難模仿,也不必在世界上加以普及。但到維也納看白水屋後有一個想法總縈回在我的胸臆,那就是:希望中國的設計師們也能以童真的情懷,揮灑出胸中塊壘,把功能性與想象力融為一體,給我們以奇趣,生出大歡喜來!
發現者的發現
想坐火車去維也納旅行,到巴黎拉丁區一傢火車票發售部去購票,那裏是敞開式服務,旅客自己從自動發號機裏扯下一張號碼,坐到等候椅上休息,高懸的屏幕顯示器上出現了你那號碼,並指示你去幾號售票員,你就可以過去買票了。售票員坐在臺面那邊,你坐在這邊,你提出要求,售票員就從電腦上給你找票,這時候你還可以從臺子上的糖罐裏取糖果吃。售票員說有一種優惠票,是賣給發現者的,就是鼓勵自助遊的散客,去發現那些常被一般大撥轟的旅遊團忽略的景觀與細節。我和專程到巴黎來陪我旅行的德國朋友福斯特,訂了一套發現者優惠票,先從巴黎坐臥鋪到維也納,遊完那裏再到薩爾茨堡,又在德國慕尼黑下車觀光,最後從慕尼黑坐臥鋪回巴黎。
我的第一發現是那臥鋪的三層床位,設計得跟中國的全然不同,中國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的距離,足可容納旅客坐在下鋪上休息,他們所留下的空間卻絶對不容成人坐靠,當然那中鋪可以放下來展拓空間,但若有買了中鋪票的上車便躺下,那就誰也坐不成。福斯特告訴我,我們這發現者票指定坐這樣的二等臥鋪,相當於中國的硬臥,你看這二等臥鋪也都是封閉成一間間的,我們歐洲人總是盡量地尊重隱私,中國的硬臥是完全開放式的,下鋪與中鋪的距離不妨礙坐靠,體現出傢族式的親合,但是我們歐洲人就覺得那樣不能保證下鋪旅客完全享用他的臨時領地。原來不同的空間分割方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理。
我去車上衛生間,門上全是電子觸鈕,看不懂文字說明,試着按了一下亮緑光的圓圈,門先飄開十公分,停一下,再整個打開,我走進去門便自動關閉了,也是到離門框十公分的地方,停一下,再關攏。怎麽從裏面鎖定,以免外面有人進來?觸哪一個圓圈,我就能順利地出去?竟都成為令我心慌意亂的問題。終於回到福斯特面前,如臨大赦,福斯特說現在什麽都用電子技術,他也覺得多餘,像目前飛機厠所那樣的機械推拉門,用起來不就挺好嗎?
火車上的發現算不得什麽。真正讓我有發現感的見聞接踵而至。
在維也納一條街上,有棟白色的小樓,外面院墻也是白色的,整個建築摒棄了一切歐洲傳統的建築元素,但又不像後來包豪斯學派那樣地追求簡潔明快,它用多個立方體交錯銜接構成,在單純中又顯示出深奧。這棟與周遭建築別彈怪調的房子,是奧國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設計的,原是他的私宅,幾度易主後,目前是保加利亞駐奧大使館。可惜不能進去參觀,那樓房裏面的結構一定也充溢着哲學氣息。
在維也納斯特凡大教堂附近小街的一傢歷史悠久的餐館,點了著名的維也納小牛排,端上來一看嚇一跳,攤成薄餅狀的熱烘烘的牛排直徑足有二十公分!我和福斯特胃口雖然都旺,卻誰也吃不完。福斯特說這傢店一切方面都盡量保持一百多年前的狀態,忽然又問我可要方便?我說要,衹是怕又遇上電子門,福斯特就嚮侍者打手勢,侍者知道我的需求後就拿了一把有大圓銅墜頭的鑰匙給我,原來,這餐館的厠所在門外的一個古典亭子裏,在店裏消費的顧客纔有權持鑰匙如厠,進去後發現一切保持着十九世紀的古舊而又典雅的風格,使用起來非常愉快。
在薩爾茨堡看完莫紮特故居,去米拉貝爾花園隨喜,剛走過戰鬥者石像門雕,忽然眼前又出現了個雕像,怎麽立在這麽個位置?乍看渾身銀灰色一動不動似新鑿出來的,細觀眼睛卻在眨動,原來是活人裝扮。福斯特遞給他一枚硬幣,他接過行古典揮帽禮。啊,又遇上了歐洲普遍存在的藝術乞討。曾在巴黎盧浮宮外見到過渾身裹上金膜裝扮成埃及雕像的,在羅馬鬥獸場外遭逢過扮成古代角鬥士的,又在威尼斯水街前遇上過戴假面披大氅的戲劇人物。這種藝術乞討似乎比地鐵或街頭的演奏者歌唱者更文明更波俏。
逛慕尼黑著名的以聖母教堂為中心的步行街,衹覺得有三多:教堂多,人多,鮮花多。風格不同的教堂一個挨一個,都進去略作觀覽,有吃驚的發現:街上哪裏都用不着排隊,教堂裏面卻有人排隊,排隊靜候的男女老少皆有,有的穿着還很時髦,他們是在耐心等侯進入遮蔽的懺悔室嚮神甫懺悔。
回到街上,我讓福斯特給巴黎的朋友打手機報平安,他說人傢請咱們簽名呢,我偏頭一看是個攤檔,旁邊佈置着宣傳板,上頭有漫畫傳單什麽的,果然有攤主在請過路的人在他們攤開的呼籲書上簽名,原來這是一群反對使用手機的志願者,他們的漫畫裏最大的一幅畫的是無處不在的電子輻射把各個年齡段的人的腦子都弄裂了。離開那些志願者後,我接過開通的手機,對巴黎的朋友說:“真的,這次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發現……”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澳大利亞(1) | 第2節:澳大利亞(2) | 第3節:澳大利亞(3) | 第4節:澳大利亞(4) | 第5節:澳大利亞(5) | 第6節:澳大利亞(6) | 第7節:澳大利亞(7) | 第8節:奧地利(1) | 第9節:奧地利(2) | 第10節:德國(1) | 第11節:德國(2) | 第12節:德國(3) | 第13節:德國(4) | 第14節:丹麥(1) | 第15節:丹麥(2) | 第16節:丹麥(3) | 第17節:法國(1) | 第18節:法國(2) | 第19節:法國(3) | 第20節:法國(4) | 第21節:法國(5) | 第22節:法國(6) | 第23節:法國(7) | 第24節:法國(8)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