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淳熙三山志   》 捲第四地理類四      梁剋傢 Liang Kegu

  子城
  羅城
  夾城
  外城
  城途
  子城坊巷
  羅、夾城坊巷
  內外城壕
  ○子城
  閩越王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步。
  晉太康三年,既詔置郡,命嚴高治故城,招撫昔民子孫。高顧視險隘不足以聚衆,將移白田渡,嫌非南嚮,乃圖以咨郭璞。璞指其小山阜曰:“是宜城。後五百年大盛。”於是遷焉。
  唐中和中,觀察使鄭鎰始修廣其東南隅。【先是,開城南河。有人得石,記雲:“五百年,城移東南。本地合出連帥。”自太康至是,適五百年。《閩川名士傳》以為:“陳岩,閩人,為廉帥之應。”《舊記》作“七百年”。】文德元年,陳岩復修。【《岩傳》雲:“恢其形勢,甃之磚石。”舊有觀察支使林嵩為《重修子城記》,在“作院”內。(底本作“觀察支使林嵩”,庫本同,崇抄作“觀察使”,誤。時觀察使為陳岩。)】
  王氏國閩,壁壘翳山,樓櫓庇馬,【(底本作“接櫓庇馬”,崇抄同,據庫本改。)】城益堅緻矣。【乾寧四年,王潮築永平城;梁乾化二年,審知築內城,恐即此城。】後歸吳越。
  皇朝太平興國三年,錢氏入朝,詔墮其城不用。四海混同,人無外虞。斷垣荒塹,往往父老徒指故跡以悲。【舊子城二百三十三步。有小墻,周圍在焉。(底本作“周圍在□”,缺一字,庫本同,據崇抄補。)】皇祐之後,始有建請修築外城者。尋亦寢議。熙寧元年,章大卿岷奏:“竊見州城四十餘裏,自屬天朝,官吏因循,歲歲毀圮,茅墻數尺,霖雨連澍,遄至傾頽,亦有民居冒蓋屋宇者。今來相度,欲衹就舊基,修築子城便,願委本路轉運使同共計度。若允所請,乞降度牒三、二百道,添助支費。”有旨:“令轉運、提點刑獄,各具相度以聞。”尋復奏:“交趾蠻人,聞自廉、雷將趨廣州。本州邊海,萬一乘風奔衝,何以禦捍?乞檢尋前狀,許令修築子城。”從之,仍給度牒一百五十道,【每道許賣一百貫足。】是歲六月也。會岷移海州,議者猶以子城故狹,而表猶六七裏,費與役廣,恐不能成。程大卿師孟謂轉運使曰:“第得錢二千萬,半歲可就。”乃以二年四月始事,益以西南隅。周九百五十丈,【舊子城西至宜興門,今又廣至豐樂門。】厚五尋而閷其半,崇得五之四,表裏纍以甓石。上設女墻,其下覆以椽瓦為臺,【(底本作“攘瓦”,崇抄作“椽瓦”,下文亦有“椽瓦”之說,據改。)名威武。】以抗其隅。創九樓城上,【時師孟奏:女墻用灰飾,開箭窗,結流道、水溝井、敵樓、角樓。《記》言:創樓九。見《府治》。】下負墻為亭三,一曰雅歌,二曰吏隱,三曰春風。瀎其隍,為橋十二。【見內、外城壕、門。】拒以一鍤,疏以二門。費緡錢一萬九百七十四,用工十一萬七千。三百八十九日卒功。【時於後圃草中得僕石,乃陳岩《修城記》,歲適三歷己酉矣。九年,許門下將為《記》。】三年敕“知、通、都監,常務點檢、修葺俾勿壞,轉運、提點刑獄遇巡歷,檢察之。八年,元郎中積中以女垣喜壞,乃悉撤其覆。【本欲為屋並覆女墻,會交趾叛,曰:(底本作“白”,庫本同,據崇抄改。)“禦暴不待屋也。”乃並撤其舊所覆城面椽瓦。(底本作“椽尾”,據崇抄、庫本改。)】甃以重甓,密置候樓,皆得瞰臨之勢。紹興元年,範汝為據建州。程待製邁乃發巷石,纍虎節、定安、豐樂、康泰為四甕門,設敵樓,閱月乃成。三年八月,張參政守毀虎節甕門,復舊門。明年正月,復定安。十五年四月,莫尚書將復二門。其敵樓,各從門毀之。今門七:
  南虎節門
  雙門。祥符九年,嚴侍禦闢疆新而名之。嘉祐四年,元給事絳重作。熙寧二年修。政和六年,黃尚書裳重修。
  門外還珠門
  雙門。舊龜頭門。偽閩竜啓元年作,嚴侍禦闢疆改今名。寶元二年,範都官亢修。政和六年,黃尚書裳修。紹興七年,居民火,拆榜以禳之,尋重立。
  東南定安門
  閩王審知作,嚴侍禦闢疆更名。今梁間有“八月庚戌樹立”六字,乃閩王時題,至是修。政和六年,黃尚書裳重修。
  東康泰門
  梁乾化二年八月十九日,閩王作,名東康。治平元年,元給事絳重作,更今名。上有樓,名東山。
  西豐樂門
  舊羅城門。初,嚴侍禦闢疆更名“樂輸”,以近都倉也。至是拓子城,遂為子城門。建炎間,建寇攻城,惡“輸”字,更今名。淳熙改元,鄭提刑良嗣重修。
  門內宜興門
  舊子城門也。嘉祐八年,元給事絳作。至是拓子城,不撤。今仍存。
  西南清泰門
  ○羅城
  唐天復元年,王審知創築羅城四十裏。【《舊記》雲:五十二裏。(“四十裏”、“五十二裏”,底本、庫本、崇抄皆同。今以民國初舊地圖對照,羅城周長不過6公裏,合十二市裏,頗疑“四十裏”為周十裏之抄誤。崇抄於註文作“舊記雲十二裏”,似是。參考下文“外城”,蔡襄奏狀雲,外城周圍纔“約二十裏”,可知。今仍其舊。)】設大門及便門十有六,水門三。【舊有觀察判官劉潞作《修羅城碑》,在利涉門外。】熙寧二年,既增築子城西南,羅城西門缺不復作。【豐樂門已為子城西門。】政和五年,利涉門災,羅城南門復廢不治。二方雉堞,湮沒斷絶,遂與夾城通矣。門今存者六:
  南利涉門
  雙門。上有重樓挾閣,前安泰橋。政和五年災。
  東南通津門
  嚴侍禦闢疆名兼濟。康定二年,瀋都官邈更今名。
  東海晏門
  嚴侍禦闢疆名。熙寧六年,丁竦修。(海晏門,位於今東街五四路口,舊澳橋所在。又按“秩官”:熙寧六年,丁竦再任郡守,各本作“丁聳”。鼓山絶頂之《屴崱銘》署名“丁竦”。聳與竦音義同,仍應統一作“竦”。)淳熙五年,瀋樞密復修。今俗呼雞鴨門。
  東北延遠門(崇抄作“通遠門”。)
  崇寧二年,王秘監祖道重作。門外橋欄石刻“通遠”,必舊名也。
  北永安門
  熙寧三年,程大卿師孟重作。門外,細柳橋。西,千騎橋。
  西北安善門
  閩王王審知作,上有樓。熙寧三年修。紹興七年復修廢樓。內有鹿項門,(底本此處作“鹿項門”但於別處又雜作“鹿頂”,取其多見者,統作“鹿項”,不另註。)今西湖旁。熙寧廢其外城。距子城數步,正偽閩為復道處。
  西南清遠門
  今俗稱鴨門。崇寧三年修。舊以豐樂為羅城,與清遠城接,故中間又有金鬥門。熙寧拓子城,遂自金墉橋以南皆無城,門亦廢。
  ○夾城
  梁開平元年,【偽《閩錄》雲二年。】王審知初築南、北夾城,【南夾城,今寧越門東、西一帶;北夾城,今嚴勝門、遺愛門一帶。】謂之南月城、北月城。【黃滔《萬歲記》:“新城似月圓”。】南城,大門纍磚甓、設懸門外,樓櫓七十間,便門六,水門二,瀎壕以通潮汐。北城,大門二,便門五。【“南城大濠百五十步,北城决壕通西湖”,黃滔《記》。後漸湮塞。今多豪右租占。】李仁達時,唐兵攻之不下。初,王氏築城,令陶者印磚,悉為錢文。及兵退,仁達果歸錢氏。今門六。
  南寧越門
  雙門。梁開平二年,閩王審知作,名“登庸”,以協郭璞遷城之讖。長興二年,延鈞改為閩光。嚴侍禦闢疆更今名。
  東南美化門
  門內水步門水步門內,西通登瀛坊,有橫門,俗呼上門。有土墻南走至美化門西,遂逾九仙之麓抵寧越門。宣和四年攝州事俞提刑嚮修舊臨河務、美化門。
  東北井樓門
  北嚴勝門
  崇寧四年葉吏部棣修。
  西北遺愛門
  舊名升山。治平元年元給事絳作。明年移尹南京,父老請於府,願以公之政績名之,遂更今名。
  西迎仙門
  門外通怡山。
  ○外城
  皇朝開寶七年,錢昱築東、南夾城。【東夾城,今行春門南北;南夾城,今合沙門東西。即今外城也。按:錢昱自作記,題作“重築”,雲“晉開運三年丙午,江南舉兵大侵疆境,當矢石之地,最甚東南二城。周顯德六年己未,始增土補其缺壞,纍石立其欹斜。既欲速成,墮頽低下。至是,始經度修築。”則是自王氏以來有此城矣。】南自光順門而西,【即合沙門。】城三百二十九丈。其門樓六間,敵樓三十間。【《記》不言光順門以東,恐是時不曾築。今東邊城具存。】東自東武門而北,【即行春門。】安邊、臨江門樓皆五間,便門二,【一湯井,一船常】敵樓九間,城二百七十四丈,開沿城河二千九百尺。自東武門而南,門樓三間,敵樓二十四間,城三百一十丈,開沿城河三千六百尺。凡城高丈有六尺,而厚半之。石其基,纍甓而覆以屋。二年乃畢,【《記》雲:“凸則為基,坳則為洫”。今兩城東、南皆遇水而止。又云:“東臨大江,西接平陸。”見當時沙洲未合,城猶近江也。】三年而墮之,因其址,茨小垣以周焉。王氏自忠懿在位既久,遭五季兵革,為其國深慮,重壁纍塹至於三四,周回繚繞。外城西、北遂與羅、夾樓堞相屬,益完固矣。一經毀廢,迄未能復。
  皇祐四年,詔曹侍製穎叔以漸開修。乃自嚴勝門始甓百五十丈。【時,蔡襄作《穎叔知福州誥詞》有“爾其繕除兵械,補完城堞”之語。今所甓尚存。】嘉祐元年,蔡密學襄奏:“本路建、劍、廷邵,地連兩浙。江南乘舟下水至州城,不過三二日。東南邊海,溫、莆、泉、漳諸郡,船皆可至,今城墻高止數尺。頃,儂賊之變,【(“儂賊之變”,指交趾儂智高之叛。)】嘗詔本路修葺城壘。近曹穎叔復衹築數十丈。願計度卒城之。”時重惜民力,有旨:“沿海分界,有盜賊可窺伺之處,令擘劃防備【(底本“壁畫防備”,據庫本改。)。”見《端明文集》,有《知福州自乞相度開修城池奏狀》雲:"福州外城周圍約二十裏,工料極大。若行修築,須至科點丁夫,配約物料,收拾備足,一兩月間便要了當。若候兵士功役,空延歲月。乞降旨揮檢計。如重惜民力,亦係朝旨。】“熙寧九年,交趾叛。提刑司奏:”福州以土垣為羅城,緩急無以守禦。“乃下本路相度,仍令兵馬都監郝永德提舉修之。轉運使徐億奏:”本司歲入所積,支用殆荊【時詔沿海州、軍修築城壁,令轉運、鈐轄司,同共檢計人工物料已有、見缺以聞。億奏:“泉州添修外城已約八萬餘貫外,福、漳州、興化軍,並係創新開築。細計須五十餘萬貫。本司逐年所收雜納等錢衹及八十萬貫,粗了年計。惟常平苗役,歲寬剩十五萬貫,已應副安南軍興支遣。”】修城之役,本為保民。今城三千四百餘丈,用物料二十萬二千九百餘緡,【十九萬九千二百餘貫,磚、石、灰、竹、木價錢;三千七百餘貫,係樓櫓用鋸木匠雇工錢。】兵夫三百三十七萬三千四百餘工,【十一萬三千四十工,本州軍工自備;三百二十六萬三百七十一工,缺。每工日支米二升,計六萬五千二百七石四鬥二升;????菜錢十文,計三萬二千六百三貫七百十文足。】願藉民力以成之。"尋以歲未豐稔,遂罷。
  宣化三年,方臘反,州鄉老李全等復以外城為請。廉訪司奏:“本路有封樁鈔旁定貼錢十五萬緡,望行取撥與。居民願出備錢物,並力完築。”有旨:“令壯城廂軍以漸開修。”時,餘太宰深復奏:“乞依元豐法製,建創外城”。乃下轉運、提點刑獄、鈐轄司審度。【諸司以元豐法,邊城高二丈,廣加四之一,閷其半為上之廣。濠三重。又有甕城、羊馬城、釣橋之屬。今打量,外城長三千三百七丈,高二丈,底闊二丈五尺,上收一丈。共用人匠八十一萬三千一百餘工,物料十五萬三千四百餘貫。】既而,以賊平復罷。建炎二年詔:“諸路城壁,令守令勸誘官民戶助修,不足,申省給降錢物。“本州計度,當用緡錢二十萬。民貧産薄,助者實鮮。乞給度牒一千三百道,尋降五十道,遂止。紹興二年十一月,臣寮建言:”閩在今日,實作屏翰。泉、福皆號巨鎮,泉城稍固。望特詔福唐,度修城池,仰寬南顧之憂。“有旨:“令帥臣相度。”張參政守奏:”城周六千八百餘步,頽基廢址,占佃者衆。重以地多沙礫,所費不貲。略行細計,緡錢約七十萬,米六萬斛。軍興以來,公私睏竭,夏、秋大旱,米鬥千錢。乞候豐歲為之。"乃寢。今隍濠湮塞,半為民田矣。外城門六:
  南合沙門
  嘉祐八年元給事絳作,名遠南。政和二年張殿撰勱修,更今名。宣和三年攝郡事俞提刑嚮修。自南臺渡江十裏合沙門,次寧越門,次利涉門,次還珠門,次虎節門,次威武軍門,次都督府門,麗譙凡七。程大卿詩:“七重樓嚮青霄動”。王尚書詩:“七樓遙直釣竜臺”。政和五年利涉災。今六譙矣。
  東南通仙門
  美化門之南。嚴侍禦闢疆名樂郊,後更今名。
  東行春門
  嚴侍禦闢疆更名。景祐二年,梁比部逸修。
  東北湯井門
  外湯路,即安邊樓門也。
  船場門
  恐即臨江樓門也。
  西怡山門
  治平元年,元給事絳作。
  ○城途
  (底本“城塗”,以下文中,或作“塗”,或作“塗”,其他各本同。今盡改作"途"。)
  州城,九軌之途四,【州至寧越門,鳳池坊至行春門,依仁坊至開元寺,(底本作“開元”下無“寺”字,庫本同,據崇抄補。)遵義坊至豐樂門。】六軌之途三,【行春門至天慶觀,寧越門至合沙門,(底本作“合沙江”,據庫本、崇抄改。)興賢坊至羅山寺東。】四軌之途八,【清泰門至儒宗坊,拱星坊至羅山寺西,侯官坊至延祥前,豐樂門至迎仙門,籌帥坊至旌隱坊,(底本作“壽帥坊”,庫本同,崇抄作“籌帥坊”。參閱本志羅、夾城、坊巷名,改為“籌”字。)登瀛坊至水步門,慶成寺前至乾元寺前。(底本、庫本凡述及慶成寺處,皆作“成”字,崇抄則多於“成”字旁改書“城”字。疑“慶成寺”為原名,今之地名皆作“慶城寺”矣。)】三軌之途七,【美政坊至通仙門,聚英坊至登俊坊,忠順坊至閩縣棣華坊,安善門至鹿項門。】其他率增減於二軌之間,雖窮僻,側足皆石也。偽閩以來,途多凹敝,石亦未遍。康定元年,鄉民黃浩然等砌東瀆。熙寧以後,道士顔象環勸募,周更營幹,凡三十一年,至夷康山、鐵塔二嶺。道左刻施者姓名與其歲月。【東門刻:“元豐八年陳奕砌”。東路刻“熙寧十年衆砌。”河西刻0蔡宗與衆砌。“南門刻:”何日華、男亮成砌。”陳植《贈象環》詩:“銷整新階繞郡城,知師才智善經營。為憐世路多傾側,故使行人盡坦平。一府輪蹄還往便,千門箕帚掃除清。樂遊橋上紅塵接,未免區區事送迎。”】政和二年,林瑤與衆砌永安門。
  州産榕木,河堤、官廨多植之。【陳繹《贈元給事》詩:“榕葉堂前坐晝陰。”】治平四年,張郎中伯玉令通衢編戶瀎溝六尺,外植榕為樾,歲莫不凋。熙寧以來,緑陰滿城,行者自不張蓋。【程大卿詩:“蒼煙巷陌青榕木。”】政和中黃尚書裳蒔補其缺。今定安、宜興、新河尚無恙,東南數裏僅存數株矣。
  ○子城坊巷
  由儀門而東,入東康門,抵康泰門。【州便門路也。】
  由儀門而西,入西園門,折出威武營。【宜興門內。】
  由儀門而南,威武軍門;又南,虎節門。】舊街東民居於溝外設店鋪,中為廊,以便行者往來。乾道四年災。吳憲龜年攝郡,以街南北與譙門相望,不宜褊狹,令拆入近裏架造。廊路遂塞。】
  東,依仁坊。【子城廂。《治平記》:“東,定安坊;西,宜興坊。各以其方之門名之。”】
  西,遵義坊。【後更今名。仁、義,表東、西也。慶歷中,蘇提刑舜元開井,號蘇公井,鋟之石欄,子城九,外城五。今隨方具之:由豐樂至定安,其井三;由臺門至虎節門,其井六。臺門第一井,以銅為底。(底本作“砥”,庫本作“■〈石底〉”,據崇抄改。)水用之漏壺,輕重適平,歲久多湮。建炎四年,程待製邁悉瀎之。】
  由依仁抵定安,循城出虎節之東,曰“東衙”。【舊官廨所在也。其南有東總門,今皆為民居。小巷經緯二。】
  由遵義抵宜興,循城出虎節之西,曰“西衙”。【舊有西總門,出其南,小巷經緯三。蔡公襄於西總門之東創醫學,東總門之西揭示《聖惠方》。見《治平圖》。】
  由宜興抵豐樂,即都倉前。熙寧二年,築子城,環城下內外,甃甓為途。【《登新城》詩云:“白晝兔探湯。”(底本作“白晝兔探湯”,庫本同,崇抄作“日畫兔探湯”,皆不可解。疑“兔”為“免”之誤。)】宜興坊南,並渠抵清泰門。西大中寺。【(底本註文“西□中□”,庫本衹有“西中”二字,據崇抄補。)】
  ○羅、夾城坊巷
  (底本脫此題目,庫本、崇抄有之,目錄亦有,據補。)
  由虎節門南至合沙門,又南至江。
  東鳳池坊地名十字街頭,舊號左通街。(底本、庫本及崇抄等本皆作“左通街”。按,下文“西登俊坊,地名楊橋,舊曰右通衢”,此或是“左通衢”之誤。)許公將遷右丞,郡守葉吏部棣易今名以期之。鳳池,亦鄉名也。
  大隱坊舊號都市,韓通直召之祖居。崇寧間,舉“八行”。黃尚書裳易今名。
  使旌坊地名大石井,李大夫浼嘗任漳守,(底本於“使旌坊”註下作“李大夫浼”,又於“嘉榮坊”註下作“李大夫俯”。崇抄、庫本亦同。“浼”疑為“俛”之誤書“俛”即“俯”字之別體。今仍其舊,待考。)鄉人因名雲。
  嘉榮坊地名南營,政和間,李大夫俯知婺州,後其子提舉衙東,鄉人榮之,故名。內“蘇公井”一。
  旌隱坊地名館前。湛郎中俞五十緻政還鄉,(底本作“瀋郎中捨”,庫本同,崇抄作“湛郎中俞”。按:本志“科名”有景祐五年進士“湛俞,於治平中召以屯田郎中為本路轉運判官,後遂休緻,隱居宿猿洞”。湛俞隱居宿猿洞事,本志多處有記述。知底本、庫本誤“湛俞”為“瀋捨”,正之。)隱於城南宿猿洞。三召不起,以為轉運判官。元給事因名其坊。
  內北發政坊舊內有居養院、安濟坊,元符元年置,以處不能自存者。月以丐者之半給之。
  驍騎坊駐泊營名。
  漣漪坊臨河。
  朱紫坊地名新河,舊號“三橋”,朱通奉敏功之居。昆仲四人皆登仕版,通奉享年九十餘,子孫繁盛,朱紫盈門。鄉人因以為名。
  內南鄉行坊陳祖武,政和二年特恩,轉運使欲舉其行實,力辭之。乃名其坊為鄉行,仍手札以旌之。
  興賢坊內州學,舊名進德。政和行捨法,改今名。學之東有閩時太妃宅,今猶呼。“蘇公井”一。?西登俊坊地名楊橋,舊曰右通衢,宣和間改名。春風樓前有“蘇公井”一。
  郎官坊以劉濤子、孫皆為郎,故名。陳先生烈之居。
  興文坊(底本作“興交坊”,據崇抄改。)地名塔巷,舊曰修文。其中舉人數不利,陳知縣肅改“修”為“興”。其年登科。
  新美坊(底本脫“美”字,據崇抄補。)舊黃巷。永嘉南渡,黃氏已居此。乾符六年,黃巢儳路圍福州,觀察使韋岫敗而遁,遂爇城中。(底本作“遂暑爇城中”,庫本同,“暑”字疑衍,或為“著”字。據崇抄刪。)至崇文館校書郎黃璞之居,曰:“此儒者,(底本作“此儒者”,崇抄同,庫本“者”作“也”。)滅炬弗焚。”惟此一巷以璞免。黃巷名因此益著。崔大夫及第,因改今名。
  元臺育德坊舊安民巷。劉中奉藻以孝聞,郡上其事。詔賜粟帛以旌之,因號其坊曰錫類。餘太宰深登庸,以其舊居,改今名。
  聚英坊內紫極宮,故名仙居。後崔、李二姓鹹顯貴,因改名。
  利涉坊利涉門之旁。
  桂枝坊以鄉名。安泰橋下,“蘇公井”一,萬壽寺前一。
  侯官坊內侯官縣。近,裏人以候缺日久,改為“官賢”。(底本作“宮賢”,庫本同,據崇抄改。)將官衙前“蘇公井”一。
  內南道山坊以道山亭名之。內有道士井。初,晉時,林氏入閩,有華陽道士謂之曰:“可鑿井於南山下,遇磐石則止。”乃如其言。俄有白豕躍入其中,泉遂涌,至今旱不涸。
  西儒宗坊地名山兜,鄭司業南所居。舊名延平。
  由鳳池東抵行春門外。
  北介福坊內元明王祠,鄉人祈禱之所。
  振名坊並地名後河。陳太丞以方醫名京師,既而彭文嗣登第。因名。
  太平公輔坊地名坊門,舊以通太平寺名坊。紹興末,朱公倬拜右相,王尚書師心加公輔二字以名之。坊尾舊有開元坊,今無。開元寺前“蘇公井”一。
  高行坊地名鄉習營,以“驍勇”名坊,蓋內有駐泊營也。後趙伯尚舉“八行”,改今名。
  秀實坊舊曰升秀,士人有纍舉不第者。後有登科,故名。
  內壽寧坊通井樓門。
  忠順坊舊名延慶,以慶城寺寺前延慶橋名。陳奉議景參,三世登科,郡守欲號“顯裔”,以其私諱,乃詢其字。或曰“字子孝”。守曰:“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故名之。慶成寺東,舊有南禪坊,今無。寺前“蘇公井”一。
  閩都坊舊曰閩會,縣治在焉。
  海晏坊海晏門之旁。
  喜壽坊卓推官之居。其母,陸侍郎藻之姐也,侍郎治郡日,年八十餘尚寧劍因以為名。
  棣華坊地名湯巷。鄭氏兄弟三人中武舉,杜廷試為第一。(底本作“杜廷試為第一”,庫本同,崇抄作“社廷試為第一”。按:本志紹興二十四年,武舉第一人為“鄭矼”。其弟“鄭磁”於二十一年中武舉。“杜”、“社”疑為“矼”之誤。“兄弟三人”者疑為“二人”之誤。)因為名。
  溫泉坊地名內湯。
  南思義坊舊曰阜財,交易所也,通大隱坊。地名廠下。
  連桂坊地名梳行,黃給事唐傳之居。兄弟相繼登科,劉延康名之。(底本作“兄弟繼登科,□延康名之”脫一字,缺一字,庫本同,按:宣和五年,劉鞈以延康殿學士知福州,據崇抄補“相”字、“劉”字。)
  清泰坊地名石井。大觀中羅殿撰畸立,(底本作“學殿撰畸”,庫本作“李殿撰畸”,崇抄作“羅殿撰畸”。本志“郡守”有“大觀中,羅畸以集英殿修撰知福州”之記載。據崇抄改。)識時也。
  朝士坊地名小石井。以朱大夫敏元之居名。
  仁慶坊舊曰捉生,偽閩營。黃尚書裳以其非雅,改之。
  拱星坊閩王時,號新路口。
  華萼坊閩王時,號新市。
  美政坊舊名施政。地名河西。
  出通仙門外。
  冠賢坊黃國錄倫兩優釋褐。故立。
  罾浦坊地名河東。天聖中李屯田正登第,子述繼之。葉吏部名其坊曰世顯。初,郡人有詩云:“疑是分開渾沌初,奔奇走秀兩相於。等閑開圃多栽竹,到處人傢盡讀書。宴飲直嘗千戶酒,盤饗惟候兩潮魚。九華峰頂真仙宅,罾浦坊中出輔車。”鄉人以久無第進士者,乃剽詩以更其名。今又為罾浦。
  狀元坊舊曰團練坊。嘉祐八年,因許將狀元,改。
  尊儒坊蔡伯俙之居,(底本作“蔡伯稀之□”,庫本作“蔡伯稀字景蕃”,崇抄作“蔡伯俙之居”,按本志“科名”是“俙”字,據崇抄改。)祥符九年應童子科。真宗賜詩:“八閩山水多奇峻,(底本作“八閩”,庫本、崇抄皆作“七閩”。)四歲兒童出盛時。(底本、庫本皆作“四歲”,本志“科名”亦作“四歲”,崇抄作“三歲”。)傢世舊傳清白訓,(底本“清白”下缺“訓”字,據崇抄補。)嬰孩自得老成姿。纔方學步來朝謁,未及能言便賦詩。更勵孜孜圖進益,青雲千裏有前期。”授東宮伴讀。(底本作“□讀”,庫本作“侍講”。按:本志“科名”記作“除東宮伴讀”,當以“伴讀”為是,據補。)暇日畫村民以嬉。鬚而蒿,且有菜色。(底本作“暇日畫□□以嬉鬚而□且有菜色”,庫本作“暇日畫村民以嬉目而蒿且有菜色”,崇抄同。據補“村民”、“蒿”三字,“鬚”改為“目”字。)帝適見而詢焉。對曰:“臣所居州,蓋瘴鄉也。故其人皆然”。帝嘆久之。
  東嶽行宮坊行春門外,地名舶塔頭,通天慶觀。
  繼韋坊高縣尉介卿與子安世同年登科,故立。
  南入拱星坊,直抵通津門,至羅山寺角,西出興賢坊。
  東舉廉坊地名黃兼倉,黃、鄭初入閩所居。後陳尹舉“八行”,改名。
  潤澤坊閩“橫衝營”,內義井二,葉吏部棣名。(底本作“葉吏部□”缺一字,崇抄作“葉吏部棣”,葉棣見本志“郡守”條。據補。)
  高節坊舊名嚴師,因林提學徽之名。後楊通判幹引年致仕,更其名。
  至喜坊鬍氏兄弟文炳、文煒同時登科,因名。
  濯纓坊通使君閘。(底本皆衹有“通使君”三字,庫本同,崇抄作“通使君閘”。按:本志“內外城壕”條所記,當是“使君閘”。據補。)
  化成坊舊鐵冶坊,冶鑄之所。
  登瀛坊舊九仙坊,地名仙跡,水步門大路。
  仙跡坊亦通九仙山。
  西積貨坊近市,黃尚書裳名,內過捉生營。
  連榮坊通小石井。舊曰既富,以樊氏兄弟仁達、仁遠登科,改名。
  嶽臨坊內嵩嶽行宮,丁戊山之巔,南舊有安福寺、崇慶塔,號新塔。
  籌帥坊王端明祖道之居。端明兩知鄉郡,(底本“鄉□”缺一字,據崇抄、庫本補。)移知桂府,故名。西通旌隱坊,地名館前,蓋閩時五州諸侯館所,至今猶呼雲。
  兼濟坊通津門之旁門,舊名兼濟。
  坦履坊西通朱紫坊沿河一帶,地名新河。
  中狀元坊紹興十二年因陳狀元誠之立。
  全勝坊地名羅山寺角,今法海寺也,以舊營名。
  由豐樂門至迎仙門。
  中亮功坊餘太宰深府第。政和中,賜“賢弼亮功”問名,因□以名坊。(底本作“賜賢弼亮功問名因□以名坊”,庫本作“賜賢弼亮功扁郡人因以名坊”,崇抄作“賜賢弼亮功問名因以名坊”。疑“問名”為“閭名”之誤。)
  南永和坊地名小排營。
  北西湖坊舊有贊城坊,以城裏為名。今無。
  由豐樂城而北,西逾宜秋橋。
  宜秋坊通西湖坊。
  不逾橋而北,出安善抵遺愛。
  拱辰坊州北。
  熙然坊政和中,黃尚書裳再任日立,亦志時也。
  由清泰門出清遠門外地名後街,東通大街。
  中豐盈坊舊楊橋坊。
  西大水流坑
  小水流坑並通浦尾。
  棣錦坊舊通潮巷,以二陸皆知鄉郡,改今名。
  文儒坊舊山陰巷,後改儒林。以鄭祭酒穆之居,改為文儒。
  甘液坊地名方井,即蘇公井也。
  中光祿坊舊曰閩山。光祿卿程公師孟遊法祥寺,置光祿吟臺,因以名之。
  西風憲坊清遠門外。餘太宰之兄待製清之居,擢為御史,俄改今名。(崇抄先作“俄”,復旁改為“遂”字。)
  由康泰門東行,折而南,出井樓之西。
  北麗景坊地名東瀆。
  由麗景坊北行,出延遠門,抵嚴勝門。
  昭利坊
  祐正坊俱以昭利王祠故名。(底本作“故□”,缺一字,庫本同,據崇抄補。)
  ○內外城壕
  橋梁附
  《舊記》:“州,東帶滄溟,百川叢會,控清引濁,隨潮去來。”《吳都賦》所謂“潮汐為池”,【(底本作“朝夕池”,崇抄作“朝夕為他”,庫本作“潮汐為池”。按:左思《吳都賦》原是“潮汐為池”,據改。)】幾是也。今城東南地勢卑平,潮上,大江自南臺城南有越王釣竜臺,故名。東北入河口津,經通仙門、【舊樂郊門,後以土人嫌“樂”、“落”音同,改。】美化門之東,至臨河務,入南鎖港,【水門。】北過德政橋,【古渡也。紹興十四年,僧覺漸作。闊九丈,為三門,號曰新橋。曩時大義、白田諸渡至河津,及城南有東適者,皆出澳橋。欲徑者,此渡焉。或曰:自橋立,東走者免百步之迂。然北山七十裏之水,會於澳橋之北,駐而後進行,未百步,復逡巡於是橋之下,時潦暴至,尾泄不逮,東湖數十裏田畝莽為水病,由此故也。今考《舊記》則不然。東湖,自晉開鑿,正欲受北山之水,民自湮塞而為田。豈橋之罪哉?乾道二年,創亭。】至去思橋為羅城大壕。【即澳橋也。南從江岸開河口通潮,(崇抄作“至河口通潮”。)北流至澳橋浦,遂通東湖,直如溝瀆,號直瀆浦。相傳:無諸時,四面皆江水,此如屋奧,舟楫所赴。北會山原,東達行路。其時已有橋,惟木性喜腐,更革莫得詳。閩王時,始以“澳”名橋。皇朝開寶中,錢昱修。景德元年,謝郎中泌,謀易以石。州民陳祐等奔走營集。泌去三年而橋始成。後泌死,州民相與縞素。嚴侍禦闢疆問之曰:“皇朝刺史十四人,而爾猶拳拳於茲何?”於是,嚴尚嚴。(底本、崇抄及庫本皆作“於是嚴尚嚴”,疑“於是”為“於時”之誤。)故祐等皆曰:“侯於吾民,天地也。不張權,不恃威。兄弟而爭者,訓之;頑梗者,責之。訟幾乎息矣。”嚴聞其言,刑亦為寬。祥符七年,改曰通津。崔軻《記》:“熙寧八年,元郎中積中慕謝之政。於是舉何武故事,改曰去思,大書於橋左。後五十年,陸侍郎藻守鄉郡,始措民居而亭之。朱欄雁齒,縹碧凌空,亦一時壯觀也。俞提刑嚮《記》,(底本作“俞提刑句記”,崇抄作“俞提刑有記”,據庫本改。)植於橋右。】過橋,北出鎖港,【非水路,但設水門。】散入東湖。【《舊記》:“在州東北,周回二十三裏。晉嚴高築城日,與西湖同時開鑿。今漸堙塞為民田。”慶歷中作《記》衹曰“漸湮塞”,是猶有湖也。】其西,分為三:一自通仙門之南入通仙橋,【乾通三年始創亭。】西行經洗馬橋,【合沙門外。時洗省馬於此橋之東,別分一支,南橫通韭菜橋,又東西分為兩支而南,名曰“玉筋水”。】而西會於夾城壕之西南隅;一自美化門之西,入教場南,過寧越門外九仙橋,【有景德四年林洪範為《閩光門合沙新石橋記》,大略言:"南城之濠,實要津焉。先是,濠梁造以官籍之木,(底本作“官籍之□”,缺一字,庫本作“官籍之數”,據崇抄改。)歲理日葺。軍什即役,相顧共咨。(底本作“相顧其咨”,庫本同,據崇抄改。)虞部袁公召緇流、士人好善者,(底本作“緇流亡人”,庫本作“緇流地民”,據崇抄改。)示以石梁之議。人樂其便,逾時告成。“或曰:”梁開平二年,閩王作,名合沙。“按開平四年,翁承贊册閩王,(底本作“門閩王”,庫本作“同閩王”,據崇抄改。)有《登水閣詩》:“軋軋朱輪下九霄,登庸門內駐星軺。他時若問今時事,衹有南邊是舊橋。註:橋名合沙。”然則,二年,蓋修之也。皇朝元符二年,顔象環亭其上,更今名。橋東有湖,(查對舊地圖,參照下文《舊記》"南蓮池"方位,南湖當在南門外之西。又“橋東有湖”,疑為“橋西有湖”之誤。)閩王築南月城,因設大壕百五十步,後為蓮池。宣和五年,榜曰“南湖”,今多湮為田矣。旁薫風亭、禊遊亭、秉蘭堂。】西逾宿猿洞趾,過西門迎仙橋,乃北通西湖,至遺愛門池橋;【《舊記》:“西湖在州西三裏,蓄水成湖可蔭民田。偽閩又益廣之。迤邐南流,接城西大濠,直通南蓮池。”父老相傳:閩時湖周回十數裏,築室其上,號“水晶宮”,時攜後庭遊,不出莊陌,乃由子城復道跨羅城而下,不數十步,至其所。今宮跡猶存,民田其上,而湖盡為民田及菱池矣。異時,太守出西湖觀競渡,則知與南湖通也。《舊記》雲:“無諸時,湖中山一夕飛往臨海。”其說誕。】一自德政橋之西,南至河西橋以西,【大中祥符二年作。紹興二十六年,鄉人更名“使君”,以閘名之也。】置閘,【舊名清水堰,今名“使君閘”。(河西橋又名使君橋,水閘名使君閘,即今之古仙橋閘。)】吸大河水貫城而西,經通津門橋,【舊名“兼濟”。《舊記》:“從清水堰開河通澳橋浦。拔潮貫城,橫度兼濟門。”蓋偽閩築羅城時所鑿也。鹹平中,陳象輿重瀎之,並門改名。俗號“新河”。通大船往來。】次安泰橋,【利涉門外。舊有《重修津渠記》在利涉門下,掌書記陶嶽文。宣和七年,陸侯藻創亭。】次清遠門橋,次板橋,次金鬥門橋,直抵浦尾,【羅城壕在金鬥門東,橋近之,故名。若橫出金鬥門以西,乃是外城壕,壕通迎仙門外橋,至西湖。觀《治平圖》:水從外濠入城,(底本作“水後外濠入城”,崇抄同,據庫本改。)至金鬥門,西入至浦尾,通澳橋潮水。相傳:自晉時有堰,今湮塞。】折而東,經金墉橋,【五雲樓下,保一營門南。】與甘棠閘潮相遇。其東,別為一自通仙門之東,北行至臨河務水門分支壕,繞外城而北,過行春門外樂遊橋,【元祐中,顔象環作。】又繞而西,至湯井門,接去思橋、河尾,其北又分為二;一自去思橋北,西入甘棠閘。【《舊記》:“晉嚴高築城日,從今迎仙館前開水口,通澳橋浦。”觀《治平圖》:館在甘棠閘側,今轉運東行衙是也。閘舊有之。政和中,黃裳修。紹興二年夏旱。程邁命知閩縣王陔重修。(底本作“知閘縣”,據庫本、崇抄改。)陔曰:“凡閘,必設二,以迭為啓閉。今但修其一,其泄必利;或遇啓放,馳駛易涸。宜增一,以節其勢,啓前閉後,於水無損。此真法也。”乃從之。“使君閘”,六月二十四日興,十有八日成。“甘棠”,八月十三日興,十日成。今法海、慶成二寺管之,以潮大小為啓閉之節。淳熙元年,史丞相浩復修。】又西行過延慶橋,【慶成寺前。】次師橋,【壽寧坊前。】次經院前橋,次長利橋,【由三山樓下,(底本作“由三山樓下”,庫本同,崇抄作“舊泰山樓下”。)橋之北又有一橋,旁有閘基猶存。前通仁愛橋。】通闤橋,【(底本作“癏樓”,庫本、崇抄皆作“闤橋”,據改。)左院後、後河,新瓦路。】次虎節門大橋,【《舊記》雲:“前大橋河,晉嚴高開,舟楫往來,因名大航。相承,去航字,直曰大橋。後五百年,當唐元和中,觀察使薛謇再開,(底本、庫本及崇抄皆作“薛蹇”。本志“秩官”,元和中郡守“薛謇”。不應前後異名,改作“謇”。)以油杉作堤限。熙寧三年程大卿師孟改為“樂土”。】次清泰門雅俗橋。【清泰門外。門東,迫子城有小橋,名衆樂。下有水門。】至子城西南隅發苗橋,【髢也。俗呼“苗”為“堯”。昔有嫗於此賣發髢,因名。今普明庵旁舊橋側有水庫,基石猶存。(底本作“基石猶有”,庫本同,據崇抄改。)後又創為橋。】與清水堰潮相遇,北行至豐樂門義和橋,【(底本作“北行主豐樂門”,庫本同,據崇抄改。)今俗呼定遠橋,恐舊名。】次宜秋橋,至鹿項門墻止;【相傳:偽閩時,鑿渠引西湖清水貫城而入,沿豐樂門城隅與浦尾潮接,為浴馬之所,且以滌滓穢。今無清水,潮尾或時至。(底本作"潮尾或時至",庫本同,崇抄作“潮水時至”。)先時尚容小舟,今不復有。猶名西湖。】一自去思橋北北行,稍不附城,至嚴勝門,並石泉而北,乃東折至安國之左。【《舊記》雲:“舊渠一支,自嚴勝門通潮。西至遺愛門,四面設壕塹通潮。憑高望之,如小蓬瀛。”是亦言其大概耳,未必實抵遺愛門也。偽閩時,嘗穿竜腰。術傢以為主山蜂腰之脈,竟不敢而罷。所謂至遺愛門者,諒第抵竜腰而止。今自石泉西折至竜腰之東,皆為民田。】若其子城之東南,自長利橋北走,經定安門仁愛橋,並開元而北,逾康泰門樂遊橋,趨將軍山之南。【自長利橋至定安門渠旁,民多侵為浮捨。熙寧二年,程大卿築城,始撤之,尋其源而復瀎焉,乃北趨將軍山之麓。】西南,自清泰門東衆樂橋水門入子城,【舊以宜興為子城,是渠沿城而北。熙寧拓子城,遂為水閘。】經開通橋,【與衆樂橋隔墻。】次便民橋,】大中寺東。】次宜興門橋,【橋東,退木場西,(退木場,疑即“官廨”中所稱“抽木潮。“退”、“抽”,於方言亦一音之轉耳。)舊宜惠坊磨務,治平猶有之。今為安撫司客郟】沿都倉至威武堂西澄瀾閣,【閣臨水,今廢。】通西園池,【園在府治之西,左高而右庳。(底本作“左高而右庳”,崇抄作“左高而右卑”,庫本作“左亭而右庫”。)忠義堂前池,舊通潮。凡府右諸竇之水皆歸焉。已上,嘉祐二年,蔡密學襄開河,有《記》立於左院之碑亭:“自清水堰口至兼濟門橋,南岸百五丈九尺五寸,北岸百五丈七尺,泥面三丈六尺,底二丈四尺,深三尺。兼濟至利涉門橋,南岸百七十六丈,北岸加一丈八尺。泥面三丈三尺,底二丈二尺,深四尺。利涉至清遠門橋,南岸百四丈一尺,北岸加八尺,泥面三丈三尺,底二丈二尺,深三尺;清遠門至發苗橋,南岸四百八十一丈六尺,北岸四百六十八丈二尺,泥面三丈,底二丈,深六尺。發苗橋至清泰門橋,南岸四十八丈五尺五寸,北岸四十二丈六尺,泥面二丈,底一丈四尺,深六尺。清泰門至後河口開元寺前小石橋,南岸九十二丈九尺五寸,北岸百八十九丈二尺,泥面二丈,底減六尺,深五尺。小石橋至經院前橋,十八丈八尺,泥面三丈,底二丈,深五尺。經院橋至南禪寺鬥門,南岸百七十六丈二尺五寸,北岸百八十七丈七尺,泥面三丈,深四尺。發苗橋至樂輸門橋,百六丈五尺五寸,泥面二丈,底丈有四尺,深六尺。樂輸門至鹿項門墻,九十八丈四尺,泥面二丈,底丈有四尺。深六尺。清泰門至宜興門橋,東岸九十五丈八尺,西岸加五寸,泥面丈有五尺,底丈,深六尺。宜興門至州衙墻,七十八丈。泥面丈有五尺,底丈,深六尺。小石橋至定安門,六十三丈六尺,泥面八尺,底六尺,深六尺。定安門至東康門橋,百九丈六尺,泥面丈有五尺,底減三尺,深六尺。”】又自西北繞郡城之後,東入甌冶池。【今將軍山之北,昔冶山之麓也。亦名“東冶”及俗呼“甌冶”,皆以東越故耳。程大卿師孟創甌冶亭作詩,又為後序雲:“予至州之明年,新子城。城之東北隅,灌木陰翳。因為開通,始問此水。或對曰:甌冶池。予竊喜其跡最古,且愛其平闊清泚。又池之南隴阜盤迂,喬林古木,滄洲野色,鬱然城堞之下。於是亭閣其上,而浮以畫舫。可燕可遊。亭之北跨濠而梁,以通新道。既而,州人士女,朝夕不絶。遂為勝概。”程以為“跡最古”者,謂甌冶子善為劍者,事載《越絶書》頗詳。此池乃甌冶子鑄劍之地。然無所稽考。(底本作“然元所稽者”,庫本、崇抄皆作“然無所稽考”,據改。)州雖有劍池寺,唐元和中,僧惟幹瀎之,得銅刀、劍環數枚,猶有冶竈在竹林間,又隔在將軍山之南,南去尚數百餘步。非此池也。或恐鑄劍者因此以自號,則有之矣。然池非以鑄劍者得名。偽閩時,州北無渠,從州西北西湖廟南十五步,羅城開渠,外吸西湖水源東入,沿子城以通此池,長三百步。上立木橋四:西湖樓下悅濟橋直通安善門,次玉壘橋,次永安橋,(正北天王堂下,蓋主山之經脈,初開遇石,恐傷其氣,故不甚深。)次竜泉橋,入甌冶池。政和中,廉訪以其地植花修貢。宣和五年,俞提刑嚮攝郡事,移甌冶亭木植於禊遊堂之東,為秉蘭堂。紹興四年,復亭於故址,又有喜雨堂、城陰館。】
  西湖【(西湖一章,記淳熙十年趙汝愚知福州重瀎西湖,事在《三山志》成書之次年。或為陳傅良所足成者。)】《舊記》:“在州西三裏,偽閩時,湖周回十數裏,築室其上,號'水晶宮'。其後,盡為民田。”淳熙十年,待製趙公汝愚奏請興復開瀎,朝廷從之。今盡復舊製。【公奏曰:“契勘本州元有西湖,在城西三裏。迤邐並城南流,接大濠,通南湖。瀦滀水澤,灌溉民田。事載《閩中記》甚詳。父老相傳:舊時湖周回十數裏。天時旱暵,則發其所聚,高田無幹涸之憂;時雨泛漲,則泄而歸浦,卑田無淹浸之患。(底本作“渰”。崇抄及庫本作“弇”。“渰”即“淹”字,徑改之。)民不知旱澇,而享豐年之利。後來,人戶夤緣請射,歲納些小課利,謂之池戶。官中但見其絲毫之入,而不知其為民戶永遠之害。歲月浸久,填淤殆荊各立封畛,以為己物。或塞為魚塘,或築成園囿,甚至於違法立券相售,如祖業然。(底本作“租業”,崇抄同,據庫本改。)西湖、南湖不復相通,而古人積水利民之地,盡為豪民猾戶所有。雖潮水不住往來,而上下阻隔,無由通濟。臣照得本州地狹民貧,全仰歲事豐登,田疇廣殖,小有荒歉,難以枝梧。況田並湖,彌望盡是負郭良田,自從水源障塞之後,稍遇旱幹,則西北一帶高田,凡數萬畝皆無從得水。至春夏之交,積雨霖淫,則東南一帶低田,發泄遲滯,皆成巨浸。致使一方人戶白納稅租,而所謂池戶者,公然坐享重利。第以圭撮稍入。(底本作“圭撮□□”缺二字,庫本作“圭撮之入”,崇抄作“圭撮稍入”,據補。)其為利害,大不相侔矣。今來,若不申明,則誠恐嚮後轉見湮廢,(底本作“申明□□□誠恐”,缺三字,庫本同,崇抄於“申明”下僅加“則”字,據補。)難以興復。”】
  並湖三閘,(底本作“並湖三□□尺”,缺二字,庫本、崇抄作“並湖三閘高六尺”,據補。)高六尺,長二丈四尺。板二重,各五片,高五尺,長一丈一尺五寸。開元寺看管。
  第四閘,高六尺,長二丈三尺,板二重,各五片,高四尺五寸,長九尺。安國寺看管。
  第五閘,高六尺五寸,長三丈五尺。板二重,各四片,高四尺,長一丈七尺。東禪寺看管。
  右五閘,各以板數為準。滀水灌溉,常宜扃鎖,不可妄啓。惟大潮候日,初三、十八,遇有小舟乘載往來,聽啓閘一次。
  一、鳳池橋堰一座。高五尺,長二丈四尺。遇上鬥池涸竭,聽民戶從便車湖水入池,以助灌溉。
  一、西湖巡鋪屋三所:鳳池橋、黿潭、三橋。每所差延祥寨兵士四人守宿。十日一替。近湖居民以農為業,並不許置捕魚網具。
  一、《西湖新買官地、砧基簿》十本,內四本藏之本州及三縣架閣庫;六本藏之雪峰、鼓山、南禪、西禪、支提寺、紫極宮常住,永遠照用。
  一、三縣承食水利民田,總計一萬四千四百五畝。
  西湖:閩縣三千五百九十八畝;
  侯官縣一千六百八十三畝;
  懷安縣二千三十畝;
  東湖:懷安縣七千九十四畝。
  一、浦三道:
  鳳池橋浦:闊一丈五尺;
  道士洋官亭下浦:闊五尺;
  道士洋房廊屋後浦:闊一丈七尺。
  右係引水灌田之處,各有水窗,禁魚出入。
  《三山志》捲第四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關於《淳熙三山志》前言總敘凡例
捲第一地理類一捲第二地理類二捲第三地理類三
捲第四地理類四捲第五地理類五捲第六地理類六捲第七公廨類一
捲第八公廨類二捲第九公廨類三捲第十版籍類一捲第十一版籍類二
捲第十二版籍類三捲第十三版籍類四捲第十四版籍類五捲第十五版籍類六
捲第十六版籍類七捲第十七財賦類捲第十八兵防類一捲第十九兵防類二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