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正解金陵十二釵 》
第9節:真的假貨
周思源 Zhou Saiyuan
為什麽說它是真的假執照呢?那是戶部尚書趙部長親自簽發的,那還不真!
為什麽又說它是假的呢?那是因為它僅僅是個執照而已,不能真的去紫禁城給皇上當警衛,那非得當刺客抓起來殺頭不可。
這個起一張五品竜禁尉的票,再給個執照,把履歷填上,就像咱們報紙上揭露的,有的學校公然出賣文憑!你說這文憑是真的還是假的?它當然是真的,是學校發的,蓋着學校大印,有着校長簽名,那還不真!不過那是用錢換的,要認真查起來,什麽開學註册,平時考勤,考試成績,畢業論文,學籍記錄,一樣都沒有,所以又是假的。這就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假有無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這裏頭還有辯證法呢,衹不過被他們用歪了罷了。
六十三回賈敬死了,皇帝念其為開國元勳之後,"追賜五品之職",也是空銜,不過比那一千二百兩銀子捐的風光多了,因為不在於沒花錢,而是皇帝追賜的頭銜。
《紅樓夢》還寫到一個捐官的空銜,就是賈璉。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說賈璉捐了個同知,就是副知府,也是五品。可是在《紅樓夢》前八十回的幾年中,賈璉始終在給傢裏辦事,即使出差到外地,也不是官府的差事,而是傢裏有事要托外地的官府辦。所以賈璉一直是個"候補同知",至於什麽時候補上實缺,那就要看你花多少銀子了,銀子花夠了,候補就能夠變成真正的官了。
《紅樓夢》捐官補了實缺的有沒有?有。四十五回賈府世代老僕賴嬤嬤的孫子賴尚榮在主子的關照下,傢裏"花的銀子也照樣打出你這麽個銀人兒來了",那就不是一千兩千兩的數了,足足等了十年,不斷地往裏添錢,從二十歲熬到三十歲,這十年少說也得有三五千兩銀子繼續搭進去,才能補上這個從五品的知州。這賴傢雖然是奴才,卻非常有錢,光是傢裏的花園包給他們自己的奴才管理,一年就有二百兩銀子的收入。因此,賈蓉花一千二百兩銀子弄來的五品竜禁尉,絶對是個真的假貨,衹是一個頭銜而已。
當然啦,賈珍如果年年往裏搭錢,再花上幾千兩,賈蓉真的補上竜禁尉也是可能的。不過他們等不上就被抄傢了。
我們還回到秦可卿,這裏的悖論在於:如果秦可卿果真是廢太子之女,來頭那麽大,連皇帝都批準宮裏最大的太監戴權親自上祭,那麽皇帝賜給賈蓉或者秦可卿一個什麽品級的頭銜不就行了麽?戴權怎麽還敢收賈珍的一千二百兩銀子呢!
至於說在"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抽到詩簽"日邊紅杏倚雲栽",衆人笑道:"我們傢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有讀者認為,元春明明是皇貴妃,應當是皇妃,這裏故意用王妃,一定是有所影射,和秦可卿的神秘出身有關。其實不然。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周朝的"王"就是指"天子",因此後世單獨使用"王"有時也可以表示天子。比如南宋大詩人陸遊的名篇《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無忘告乃翁。"這裏的"王師"就是大宋朝廷的軍隊,也就是皇上的軍隊,而不是某個王的軍隊。
順便說說,一千兩銀子大約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六十五回有個細節可以作為參考。當時賈璉偷娶了尤二姐,在寧榮二府後面的小花枝巷買了一所有二十多間的房子,又買了兩個小丫鬟,賈珍又把鮑二夫婦撥給伺候。尤老娘和尤三姐也住在這裏,總共有"十來個人"(將近十個)。賈璉每月給多少錢開銷呢?"賈璉一月出五兩銀子做天天的供給"。就算吃飯罷,工錢(月錢)什麽都不算,五兩銀子多值錢!
有讀者問,給秦可卿用的那副棺木的板子,本來是一位"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因為他獲罪革去爵位了,就沒拿走。秦可卿用上了親王本來要用的板子做棺材,這能不能證明她的出身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呢?
不能。
如果秦可卿真有什麽特別來頭,甚至那副板子是專門為什麽身份特別高貴的人留着備用的,那麽秦可卿死了之後,據說瞭解秦可卿出身底細,不僅把她藏匿在府中,還把她作為秘密妻子的賈珍,馬上就會讓人把這副板子做成棺材給她用了,不會到處找好的木料,看了幾副都不中意,最後纔找到這副。那副檣木板子給秦可卿做棺材完全是出於偶然。小說寫得很清楚:"可巧薛蟠來吊問(吊唁),因見賈珍尋好板",這纔偶然提起有這麽回事。這關鍵性的"可巧"二字,我們可不能忽視。而且薛蟠也還不是十分清楚,說,"叫作什麽檣木",賈珍這纔趕緊讓人擡來的。這副板子之所以在老親王死了以後一直留在薛蟠傢的店裏,也沒有任何政治原因,與秦可卿是廢太子即這位老親王的女兒的神秘出身也沒有任何聯繫。薛蟠說得很明白,是"沒有人出價敢買",而不是因為別人級別不夠"沒人敢買"。之所以一直留到如今,關鍵在於"出價"二字。也就是說,價錢太貴了,一般的有錢人也買不起。"出價"二字我們如果不註意,就會誤以為是什麽高貴出身的原因。而且正如薛蟠說的:"拿一千兩銀子來,衹怕也沒處買去。"請註意,這一千兩銀子都不夠的還衹是買板子,把它加工成棺材,工錢、油漆等等還要不少錢呢。所以這板子不是給秦可卿留着的,也不是因為她有什麽高貴出身才能用的,而是碰巧薛蟠來了說起,又遇上不惜一切代價為秦可卿大辦喪事的賈珍,於是纔給秦可卿用了。因此棺材板子和秦可卿的出身之間沒有任何關係。曹雪芹筆下的文字真是有講究,《紅樓夢》這纔那麽禁得起琢磨。咱們閱讀的時候也不要忽略了這些關鍵性字眼,要不然就會産生誤會,費了好大的勁,猜了半天,雲山霧罩,繞來繞去,越繞越遠,越弄越糊塗,其實曹雪芹早就說清楚了。
和棺材板子有關的還有一個細節也很值得我們註意,因為這裏也存在着一個悖論,也就是要麽這樣,要麽是恰恰相反的結論。如果這個成立,那麽另一個必然被否定,二者必居其一。這就是賈政的態度。
秦可卿要是真有什麽特殊身份而且是從嬰兒時期就藏匿在寧國府的話,賈府老一代至少賈政這一輩的主子應當心中有數,那麽他們肯定不會反對給秦可卿實行厚葬。但是賈政卻不贊成賈珍用這麽好的棺木,說:"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殮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賈政此言重點是在"常人"二字,後面"也就是了(也就可以了,行了)"這幾個字是為了突出"常人"足夠了。顯然,賈政不僅感到作為公公的賈珍這樣做,不合禮製,影響不好;而且他的話再明顯不過,他認為秦可卿是常人,不是什麽皇親國戚,一品夫人,更不是什麽公主、郡主這一級的人物,不宜用過於名貴的板子。因為民間有一種說法,福不能享得太過頭,否則就會樂極生悲。對死者也一樣,否則他的靈魂就不能安生,甚至會給生者和家庭帶來不幸。這和賈府規定寶玉身邊的丫頭平時要叫寶玉名字而不叫"爺"的道理一樣。六十二回寫到,寶玉生日,王夫人"不令年輕人受禮,恐折了福壽,故皆不磕頭",也是同樣道理。賈政如果知道秦可卿有什麽特別的來頭,他就决不會反對。賈政反對,正說明秦可卿身份沒有任何特殊性,她不過是個常人而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百傢講壇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誤讀造成許多謎 | 第3節:秦可卿藝術形象 | 第4節:乳名兼美字可卿 | 第5節:不正常的男女關係 | 第6節:給秦可卿看病的不是禦醫 | 第7節:混飯吃久慣行醫 | 第8節:用那棺木純屬偶然 | 第9節:真的假貨 | 第10節:存在着一個悖論 | 第11節:秦可卿出身的秘密 | 第12節:某親王之女的旁證 | 第13節:不以異姓相視 | 第14節:怎樣認定棄嬰的出身 | 第15節:可以肯定秦業是個清官 | 第16節: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 第17節:秦可卿責任的兩個關鍵 | 第18節:曹雪芹對秦可卿的態度 | 第19節:紅學中還有多少學 | 第20節:曹雪芹自敘傳的觀點 | 第21節:賈寶玉即是曹雪芹 | 第22節:蛛絲馬跡 | 第23節:黛玉死因的幾種說法 | 第24節:林被玉帶動與其主動性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