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邓小平改变中国 In 1978, the turn of the fate of China: Deng Xiaoping changed China   》 第9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1)      叶永烈 She Yonglie

  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
  1976年10月6日那个夜晚的绝密军事行动,确实是由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三人决策的。
  但是,筹划粉碎"四人帮",在毛泽东去世之后不久,叶剑英便已经在进行了。
  笔者在《叶剑英传略》一书中见到以下描述:
  (1976年)9月21日,聂荣臻从城里派杨成武转告叶剑英,"四人帮"的问题一定要设法解决,请他赶紧拿主意,早下决心。否则,"四人帮"这伙反革命要先下手,把叶帅搞掉了,把小平给暗害了,那就不得了,中国要倒退几十年。叶剑英对杨成武说,聂帅的想法跟我考虑的一样,你回去告诉他,请他放心。这时,叶剑英经过同一些老同志的接触、交谈,对于解决"四人帮"问题,心里更有了主意。他正在继续做华国锋的工作。华国锋是毛泽东生前选定的接班人,是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叶剑英经过观察思考,觉得粉碎"四人帮"这样的大事应当取得他的支持,要争取他、团结他,不能撇开他、越过他。因此,多次试探,主动接近,耐心地同他交谈,逐渐使他明确态度,坚定信心,从而共同采取行动。
  叶剑英继续约请一些老同志探讨解决"四人帮"的办法。不久,李先念来看望叶剑英。叶剑英说,我们同"四人帮"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非有严密周全的部署不可。"天下之事,虑之贵详"。后来,叶剑英为了不受"四人帮"的监视,从容不迫地转移到玉泉山。在这里,叶剑英等同志再次审慎研究了解决"四人帮"、挽救党和国家于危亡的重大决策和具体部署。
  另一本《叶剑英光辉的一生》中,透露了华国锋曾想通过召开扩大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来解决"四人帮"问题,叶剑英根据自己丰富的政治经验,明确告诉华国锋,那样做根本行不通:
  面对"四人帮"咄咄逼人的攻势,华国锋进一步感到了问题严重性,他开始想召开扩大的三中全会来解决"四人帮"问题。叶剑英等则认为,同"四人帮"的斗争,早已超出了党内正常斗争的范围,用正常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后来,华国锋同意了叶剑英等同志的意见。他到了李先念家里,同李先念交换看法,接着,写了一张纸条,请李先念送给叶剑英
  李先念来到叶剑英住地,探讨如何对付"四人帮"的问题。叶剑英机警地打开收音机,在广播声的掩盖下,同李先念密谈起来。叶剑英说,我们同"四人帮"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要当机立断!李先念点点头。两人经过交谈,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10月初的一个夜晚,叶剑英与华国锋等同志在玉泉山共同商议粉碎"四人帮"的大计。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绝对秘密的商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了"以快打慢"的方针和对"四人帮"采取隔离审查的断然措施。
  笔者在写作陈云长篇传记时,注意到陈云在1992年7月21日所写的《悼念李先念同志》一文中,提及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在粉碎"四人帮"这场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中,先念同志同叶帅一样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叶帅和先念同志在老干部中间很有威望,小平同志暗示他们找老干部谈话。
  我到叶帅那里,见到邓大姐谈完话出来。叶帅首先给我看了毛主席的一次谈话记录,其有讲到党内有帮派的字样,然后问我怎么办?我说这场斗争不可避免。在叶帅和先念同志推动下,当时的中央下了决心,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节:小引(1)第2节:小引(2)
第3节:"毛的遗孀被捕"震惊世界第4节: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种种传闻(1)
第5节: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种种传闻(2)第6节: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1)
第7节: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2)第8节: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决策"拘江"
第9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1)第10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2)
第11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3)第12节:吴德说出了内幕
第13节:华国锋谈粉碎"四人帮"第14节:毛泽东逝世,结束了"毛泽东时代"
第15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1)第16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2)
第17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3)第18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1)
第19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2)第20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3)
第21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4)第22节:迟浩田奉命进驻人民日报社(1)
第23节:迟浩田奉命进驻人民日报社(2)第24节:中国新闻界最初遵命保持沉默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