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玄奘西遊記 》
第9節:求學之路(1)
錢文忠 Qian Wenzhong
第三講 求學之路
剃度後的少年玄奘刻苦好學,十幾歲時就在佛學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當時正值隋末唐初的動蕩年代,但為了求得佛學的真諦,玄奘下四川,上長安,輾轉求學。當時的長安是怎樣的景象?玄奘在長安又遇到了什麽人,使他下定决心要去西天取經呢?
玄奘十三歲時,因非常偶然的機會剃度出傢,隨後,非常好學的他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佛典的學習上。按照已有的記載,他先從景法師那裏學習了一部《大般涅槃經》。這部經現在有梵文本,名字叫Mahaparinirvanasutra,主要討論佛性問題,講的是涅槃。“涅槃”這個概念並不陌生,例如我們知道有“鳳凰涅槃”這樣的說法。所謂“涅槃”,梵文叫作nirvana,意即大滅度、大圓寂,是指人的整個生命歷程中,在世俗間所受的苦難像油盡的燈草一樣熄滅,並隨之得度,到達另外一個世界,擺脫了次生的苦難,達到一種非常圓滿、內心非常平靜的境界。
這部《大般涅槃經》便是討論佛應該具備哪些品質,什麽樣的人才能具備成佛的品質。它是玄奘正式拜師學習的第一部經,因此對他的影響非常之大。玄奘後來西遊的目的之一,就是探究佛性問題、探究涅槃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他出傢之後正式從師學習的第一部經典,就為他日後西遊種下了一顆求知的種子。
緊接着,玄奘又跟從嚴法師學習了第二部經——《攝大乘論》,這是一部把大乘佛教所有經義匯集起來的重要佛典,也就是通過這部佛典,玄奘開始初步而又比較全面地學習了大乘經義。而他在佛學領域正式拜師獲得開蒙,也恰是通過景法師與嚴法師。
寺廟在如今的概念當中功能似乎比較單一,若非善男信女或佛教信徒初一、十五燒香之地,便為民俗方面辦喪事做道場所用。而在隋唐時期,佛寺的功能要遠比現在豐富,它可以是某一個社區的精神文化中心、文化生活中心,甚至娛樂生活中心。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本,恰恰是部佛教劇本。而且寺廟在當時還充當着許多別的角色,現在看起來可能有點匪夷所思——例如它還從事典當業務,設有長生庫,誰傢有些用不着的東西,可以典當到佛寺裏換取金錢。
東都洛陽佛寺衆多,所以據歷史記載,玄奘十三歲出傢,一直到十九歲之前,都完全生活在洛陽非常濃郁的佛教氛圍中,沒有離開過一步。當時洛陽每個寺廟都有不同的著名法師登壇講法,玄奘便涵泳其間,往來求學,到十九歲時已經小有聲名。
也許是玄奘的悟性高,也許是玄奘的佛心誠,年僅十九歲的他已經在佛教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大傢都知道,玄奘取經是從長安出發的,是什麽原因,使在洛陽已經小有名聲的玄奘要奔赴長安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西遊記 百傢講壇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目 錄 | 第3節:玄奘身世(1) | 第4節:玄奘身世(2) | 第5節:玄奘身世(3) | 第6節:皈依佛門(1) | 第7節:皈依佛門(2) | 第8節:皈依佛門(3) | 第9節:求學之路(1) | 第10節:求學之路(2) | 第11節:求學之路(3) | 第12節:求學之路(4) | 第13節:潛往邊關(1) | 第14節:潛往邊關(2) | 第15節:潛往邊關(3) | 第16節:偷渡國境(1) | 第17節:偷渡國境(2) | 第18節:邊關被擒(1) | 第19節:邊關被擒(2) | 第20節:邊關被擒(3) | 第21節:險象環生(1) | 第22節:險象環生(2) | 第23節:身臨絶境(1) | 第24節:身臨絶境(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