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一爐煙火 》
第9節:取名的藝術
劉紹銘 Liu Shaoming
取名的藝術
鄭培凱新書《高尚的快樂》收了《取名的學問》一條,因有“警世”作用,應嚮讀者推介。此文是他年前為《明報》闢的專欄寫的第一篇文章,讀後嘻哈大笑一番,至今印象鮮明。
原來作者小學時有一“女朋友”,取名“槑”。此字原為“梅”之異體,古雅是夠古雅了,可惜同學盡是無翻字典的習慣,在學校或在街上打招呼時,直是“呆呀、呆呀”地呼喊她。這麽經年纍月地叫喊,人不變得癡呆纔怪。
“呆呆”的妹妹名“”,又是一個古字。這小妹妹的“下場”如何呢?比姐姐強不了多少。你猜對了,在同學眼中,她是“吉吉”,絶不會聯想到眼前人是人傢的“哲”嗣。
鄭培凱文章最教我叫絶的,倒是他那位名叫“黻黼”的同學。十八畫,已夠磨人的了,幸好“萬緑(叢)中一點紅”,算得上是個常用字。
“黻黼”可不尋常。“黻”音fú,是古代禮服上黑與青相間的花紋。“黼”音fǔ,是古代禮服上白與黑相間的花紋。
名叫黻黼的這位小朋友,今天長大了,但我相信能念得出他名字的,大概除了父母外,衹有像饒宗頤教授這種高人。難怪鄭培凱說,聽說這位同學後來極力支持漢字簡體化。他說要是換了自己,說不定還要鼓吹漢字拉丁化呢。
漢名拉丁化,衹要不出國門,倒是個可行的辦法。像我們的黻黼,搖身一變就邁入現代化,以Cong Fufu姿態示人。但你一出國門,走入對漢語拼音的c、q、x、z全無訓練的國傢,一樣會讓對方面對難以啓齒的睏擾。由此我想到國人取洋名的實際問題。
洋名在香港,蔚為風氣,為了方便,大傢見怪不怪。如果我是郭富城,我寧願傳媒以洋名稱呼我。從a的Allen到z的Zach,你們隨便挑一個好了,可千萬別叫我“城城”。
一來小名衹適合父母或情人呼喚。二來昂藏七尺的男人,被人傢城城來城城去,不但有損形象,還會助長香港男人的infantilization,香港男人的嬰兒化。
走在香港文明鬧區,路上碰到大傢打招呼,Mary、Eddie這類洋名,聲聲入耳,倒沒想到這跟崇洋媚外有什麽關係。下次見面時,Mary一定記得這位新朋友叫Eddie。洋名之為用,有利於溝通,由此可見。
可是離開香港跑到別的華語地區,人傢倒不一定這麽看待洋名了。咱們內地今天怎樣看待George,手上沒有資料,不好瞎說,但從文藝作品觀察,“喬治”這類人物,絶對是反面教材,淺薄、無聊、不學無術。擺着自己的老規矩不遵守卻自稱George,其挾洋自重、數典忘祖的心態昭然若揭。曹禺劇本《日出》,其中一位醜角,就叫喬治。
在作傢王禎和筆下,出現的人物以洋名稱呼的固然不倫不類,沒有洋名而同initials者,也一樣是笑柄。在《小林在臺北》的小林眼中,Nancy是“爛屍”,T.P.Ku是“踢屁股”。
到了外國,依然故我,不用洋名,當然一樣有生存空間,但拉丁化的名字,有時會引來極大的不便。名作傢叢蘇,是我臺大的學姐,原名叢掖滋。畢業後她到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念研究院,業師James Hall教授對她照顧有加,衹是每次要跟她打招呼時,總覺得“有口難言”,因為她的名字,依Wade?Giles慣例拼來,是Tsung Yeh?tze。老先生面對這三組拉丁字母,大概衹能模擬發出yeh的發音,因為yeh至少看來像口語Yea或Yeah。但Tsung和Tzu的樣貌真像天書。
學姐畢業後定居美國,洋名叫Dorothy。我把她這件名字“私隱”往事說出來,是為了證明我前面所說,為了溝通,漢字拉丁化不一定能解决問題。事前沒有徵得她同意,望她不會見怪。
廣東人的名字,如果每人都像周潤發那麽方便拉丁化,那敢情好。發、發、發,fat,fat,fat,音調和意象都配合得天衣無縫。但一碰到吳先生或吳小姐,頓生枝節。我當年在西雅圖勤工儉學時,在餐館打工,跟我一同“企臺”(跑堂)的是位從香港來的女同學。她姓吳,洋名Alice。據她說她是受不了洋客人取笑她No good,No good纔决定起用洋名的。
一位玉潔冰清的香港小姐,怎會變成No good,No good呢?說來也簡單。洋人亦常人也,光顧一傢食肆次數多了,跟服務員熟落了,就會問尊姓大名。Alice的中文名字,我記不起來了。試想她未采用洋名前,把自己是吳某某的名字在洋人面前報出來。洋人面有難色,請她寫在紙上。看了半天,也不知究竟,衹聽說Ng是她的姓,但念不出來,衹好一分為二,戲稱她是Miss No Good。
經此教訓,她衹好入鄉隨俗,自稱愛麗絲,據她說從此善緣廣結,一些上了年紀的熟客一進門看到她,就摟着她親熱一番,Hi,Alice,sweetie地叫個不停。
在好萊塢,成竜叫Jack Chan。李連傑叫Jet Lee。因小學生也念得來,因此很有親和力。章子怡在《臥虎藏竜》的形象這麽兇悍,若要留在美國發展,不妨考慮采個洋名。叫Tenderie Zhang如何?Tenderie不像Linda和Liza那麽通行,但Tender,tender,tender is the night,tender is my love。就這麽着吧,Tenderie Zhang,祝你星運亨通。鄭培凱說取名需要學問,確是硬道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
|
|
第1節:新版自序 | 第2節:序 | 第3節:目錄 | 第4節:靈魂也要按摩 | 第5節:張恨水的散文 | 第6節:Punch Line | 第7節:鬼兄 | 第8節:散文極短篇? | 第9節:取名的藝術 | 第10節:恍如隔世 | 第11節:羅友彤異聞錄 | 第12節:說不完的蘇茜黃故事 | 第13節:穿T shirt的母親 | 第14節:看我上雲梯 | 第15節:張建雄吃的文化 | 第16節:Used Wife源考 | 第17節:現代生死學 | 第18節:本店不打駡顧客 | 第19節:夏志清傳奇(1) | 第20節:夏志清傳奇(2) | 第21節:浪漫與偏見 | 第22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1) | 第23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2) | 第24節:王德威如此繁華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