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 腧穴   》 第09章 手厥陰心包經      佚名 Yi Ming

  本經一側9穴(左右兩側共18穴)。其中8穴分佈於上肢掌面的正中綫上,1穴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衝,主治胸、心等循環係統病癥、神經精神方面病癥及本經脈所過部位之病癥。
  【天池】【天泉】【麯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衝】
  PC01: 天池 Tiānchí
  【定位】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綫旁開5寸。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層為第四肋間內、外肌;有胸腹壁靜脈,胸外側動、靜脈分支;布有胸前神經肌支及第四肋間神經。
  【主治】胸悶,心煩,咳嗽,痰多,氣喘,胸痛,腋下腫痛,瘰癧,瘧疾,乳癰。
  【配伍】配列缺、豐隆治咳嗽;配內關治心痛;配支溝治脅肋痛。
  【刺灸】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當胸腔,內容心、肺,不宜深刺。
  【附註】手厥陰、足少陽之會穴。
  PC02: 天泉 Tiānquán
  【定位】在臂內側,當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
  【解剖】在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有肱動、靜脈肌支;為臂內側皮神經及肌皮神經分佈處。
  【主治】心痛,胸脅脹滿,咳嗽,胸背及上臂內側痛。
  【配伍】配內關、通裏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溝治咳嗽、胸脅痛;配俠白、麯池、外關治上肢痿、痹、癱、痛。
  【刺灸】直刺0.5-0.8寸;可灸。
  PC03: 麯澤 Qūzé
  【定位】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解剖】在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當肱動、靜脈處;布有正中神經的本幹。
  【主治】心痛,善驚,心悸,胃疼,嘔吐,轉筋,熱病,煩躁,肘臂痛,上肢顫動,咳嗽。
  【配伍】配神門、魚際治嘔血;配內關、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陰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澤、麯池治療肘臂攣急、肩臂痛。
  【刺灸】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針刺血;可灸。
  【附註】心包經合穴
  PC04: 郄門 Xìmén
  【定位】在前臂掌側,當麯澤與大陵的連綫上,腕橫紋上5寸。
  【解剖】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部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部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其下為正中神經,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心煩,咳血,嘔血,衄血,疔瘡,癲疾。
  【配伍】配大陵止咯血;配麯澤、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裏、太衝治神經性嘔吐;配內關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損傷。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心包經郄穴。
  PC05: 間使 Jiānshǐ
  【定位】在前臂掌側,當麯澤與大陵的連綫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部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前臂外側皮神經,其下為正中神經掌皮支,最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熱病,煩躁,瘧疾,癲狂,癇證,腋腫,肘攣,臂痛。
  【配伍】配支溝治瘧疾;配尺澤治反胃、嘔吐、呃逆;配水溝、太衝治癔病;配腰奇治癲癇。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心包經經穴。
  PC06: 內關 Nèiguān
  【定位】在前臂掌側,當麯澤與大陵的連綫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下為正中神經掌皮支,最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嘔吐,呃逆,失眠,癲狂,癇證,鬱證,眩暈,中風,偏癱,哮喘,偏頭痛,熱病,産後血暈,肘臂攣痛。
  【配伍】配公孫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滿支腫;配中脘、足三裏治胃脘痛、嘔吐、呃逆;配外關、麯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顫。配患側懸釐治偏頭痛;配建裏除胸悶。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心包經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陰維脈。
  PC07: 大陵 Dàlíng
  【定位】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拇長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側動、靜脈網;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正中神經掌皮支,深層為正中神經本幹。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驚悸,癲狂,癇證,胸脅痛,腕關節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配勞宮治心絞痛、失眠;配外關、支溝治腹痛、便秘;配水溝、間使、心俞、豐隆治癲、狂、癇、驚悸。
  【刺灸】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心包經輸穴、原穴。
  PC08: 勞宮 Láogōng
  【定位】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
  【解剖】在第二、三掌骨間,下為掌腱膜,第二蚓狀肌及指淺、深屈肌腱,深層為拇指內收肌橫頭的起端,有骨間肌;有指掌側總動脈;布有正中神經的第二指掌側總神經。
  【主治】中風昏迷,中暑,心痛,癲狂,癇證,口瘡,口臭,鵝掌風。
  【配伍】配後溪治三消、黃疸;配涌泉治五般癇。
  【刺灸】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心包經滎穴。
  PC09: 中衝 Zhōngchōng
  【定位】在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為正中神經之指掌側固有神經分佈處。
  【主治】中風昏迷,舌強不語,中暑,昏厥,小兒驚風,熱病,舌下腫痛。
  【配伍】配內關、水溝治小兒驚風、中暑、中風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強不語、舌本腫痛;配商陽治耳聾時不聞音
  【刺灸】淺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附註】心包經井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01章 手太陰肺經第02章 手陽明大腸經第03章 足陽明胃經第04章 足太陰脾經
第05章 手少陰心經第06章 手太陽小腸經第07章 足太陽膀胱經第08章 足少陰腎經
第09章 手厥陰心包經第10章 手少陽三焦經第11章 足少陽膽經第12章 足厥陰肝經
第13章 督脈第14章 任脈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