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大宋帝國的滄海桑田:宋朝那些事兒   》 盡拾靈均怨句新      周膺 Zhou Ying

  楊萬裏評價陸遊的詩“重尋子美行程舊,盡拾靈均怨句新”(楊萬裏:《誠齋詩集·跋陸務觀劍南詩稿》),前句以杜甫比其經歷,後句言其詩風近屈原。是為行傢話,也非全切中。
  陸詩之好確實來自他如杜甫般顛沛流離之生涯,來自他與生民的接觸。陸遊出身於仕宦家庭,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強渡黃河,開封淪陷。又次年,徽、欽二宗被擄北去。其父母攜其自中原渡黃河、淮水、長江,在兵荒馬亂之間,逃歸山陰(今浙江紹興)故裏。後又到達東陽,至9歲纔又回山陰。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禮部考試得第一,但秦檜孫子要這個名次,所以他因“喜論恢復”、“語觸秦檜”(陸遊:《渭南文集·跋自畫像》)被黜免,考官也幾乎得禍。陸遊回鄉寫讀習劍,研讀兵書,夢想有朝一日殺入沙常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纔去福建寧德(今福建寧德)做了個主簿小官。旋改授,後又罷回鄉裏。直至孝宗繼位,纔遷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並被賜進士出身。他提出了許多軍政改革的建議。不久又貶為隆興(今江蘇鎮江)通判。後又以“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瀎用兵”(《宋史·陸遊傳》)罪名被罷免,回山陰過了四年“穹居”日子。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再次被起用,不過這一次是到夔州(今四川奉節),實際是流放。從此他的生活遭遇便十分接近屈原、杜甫。他的“西行萬裏”成了“欲就騷人乞棄遺”。他不僅訪問了杜甫流寓的故址,更染上了杜甫的那種氣質。他想在四川宣撫使王炎的支持下好好經略一番,沒能如願。他經常身穿戎衣,過着軍旅生活,曾有雪中刺虎的壯舉。但在那裏還是先後調任成都府及蜀州(今四川崇慶)、嘉州(樂山)、榮州(榮縣)等地,自謂“身如林下僧”,很不得意。淳熙二年(1175年),詩人範成大帥蜀,陸遊為參議官,二人以文字交。但被人誣為“不拘禮法”,於次年被免職。他便幹脆自號“放翁”。直至淳熙五年(1178年)纔被召回臨安。回憶這些年事,他在《雪後苦寒,行饒撫道中有感》詩中這樣說:“十年走萬裏,何適不艱難?附火財須臾,攬轡復慨嘆;恨不以此勞,為國戍玉關1
  東歸後,他先後提舉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公事。在江西,他因為救災而招致朝廷不滿,又被罷職。淳熙十三年(1186年)代知嚴州(今浙江建德),淳熙十五年(1188年)纔回朝廷當軍器少監。第二年光宗繼位,又升為朝議大夫、禮部郎中。這是他25年後重回朝廷做事,所以很急迫地嚮皇帝提出恢復的大計,但結果是又一次被貶。從淳熙十六年底被斥到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去世,中間除去約一年到臨安主修孝宗、光宗實錄,其餘20年均在山陰三山故居度過。他子孫多,田地少,祠祿又低,生活很窘迫。有時食且以斷,藥也停了,夜晚為省油而不看書。有一次連自己常用的酒杯都拿去賣錢了。不過他“身雜老農間”,與普通百姓相與往來,“荷鋤歸”、“慕淵明”,一直未忘復國之志,死前一年還資助韓侂胄北伐。這時他的詩錘煉得更加醇厚。20年間,他寫了大量詩作,今存陸詩9300首。
  陸遊之經歷與生於“安史之亂”的杜甫是非常相似的,他“恢復”不能的不得志又與屈原之牢騷一致。《醉歌》:“戰馬死槽櫪,公卿守和約。穹邊指淮淝,異域視京洛。”《書嘆》:“有司或苛取,兼併亦豪奪。正如橫江網,一舉孰能脫1《秋獲歌》:“數年斯民厄兇荒,轉徙溝壑殣相望。縣吏亭長如餓狼,婦女怖死兒童僵。”《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鬍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1這等聲調,與杜工部何其相似。但是,《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逆鬍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夜讀兵書》:“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老馬行》:“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無忘告乃翁。”豪邁之氣的直露,則大過杜甫了。而《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劍門道中遇微雨》:“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當然更不用說《燕》:“衹愁去遠歸來晚,不怕飛低打着人。”《梅花絶句》:“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些似更接近陶淵明,而非屈大夫。陸遊之牢騷表現得非常直率、氣壯,又有禪味上的解脫。“萬事空”之空靈使他能活到80多歲,也使他能總有興趣一再寫詩,寫出萬首詩來。屈原之苦悶是切入靈魂的,他的心被牢騷腐蝕透了,他的詩正是腐蝕出來的液體。所以屈原的表現是很內在很內在,很深很深的,無法解脫的。屈原註定不可能活得太久,他也不可能寫很多詩。陸遊之詩是偉丈夫,屈原之騷是病美人。杜甫說大白話,但其機心藏得很深。這一點與屈原相似。陶淵明把自身融化於大自然,包括他的思想也如氣體混融於大氣之中。所以陶詩絶非“超脫”可以概括。它明明是鮮活的生命。儘管陸遊與杜甫、屈原、陶淵明都像,其根本差別還是看得出來的。衹不過很難說清楚。陸遊最大的特點,是明明白白地講道理抑或哲理抑或禪機給我們聽。這是陸遊“盡拾靈均怨句新”之“新”,大概也可說是整個宋詩之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錄序言蝴蝶夢裏傢國(1)序言蝴蝶夢裏傢國(2)900年前的現代化問題
《救荒活民書》紙幣與信用奇璞與良儈(1)奇璞與良儈(2)
開肆三萬傢(1)開肆三萬傢(2)粘在地上的商業皇傢外貿
官辦“公司”專業戶《耕織圖》畫金刺綉滿羅衣
南宋官窯竜井問茶(1)竜井問茶(2)宋學精神
理學為誰用官學私學(1)官學私學(2)選人考什麽纔(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