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老子新解:何新全新詮釋古代經典   》 第77節      何新 He Xin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②。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見賢邪③!
  ①天之道,指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嚴遵曰:“夫弓人之為弓也,既煞既生,既翕既張,製以規矩,督以準繩。弦高急者,寬而緩之;弦弛下者,攝而上之;其有餘者,削而損之;其不足者,補而益之。”
  張弓,一說為施弦於弓。高亨說:“《說文》:‘張,施弓弦也。’蓋施弦於弓時,弦之位高,則抑之,弦之位下,則舉之;弦之長有餘,則損之,弦之長不足,則補之。天道正如是耳。”一說為張弓射箭。任繼愈說:“天的‘道’不很像拉開弓(射箭瞄準)嗎?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升高一些,過滿了就減少一些,不夠滿就補足一些。”
  盧育三說:“太陽視運動,日出東方,逐漸升起,然後偏南行,至於中天,這就是下者舉之;然後又偏西行,逐漸下降,日入而沒,這就是高者抑之。第二天又復如此。又如月亮的盈虧,月亮由新月到上弦月,以至於滿月,又由滿月到下弦月到殘月,以至於全沒;以後又月復一月。這種盈虧轉化的過程,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再如一年四季氣溫的變化,春夏氣溫逐漸由低而高,上升到最高點,然秋鼕氣溫逐漸由高而低,下降到最低點。而後又這樣年復一年。這也是一個‘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過程。實際上,‘損有餘而補不足’與高抑下舉的過程是一致的,都是一個圓圈運動。”
  ②奉,供給,給予。易佩紳曰: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後適於用。此有餘則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餘,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損有餘也;舉其下者,補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窮也。瀋一貫曰:人之道則不然。裒聚窮賤之財,以媚尊貴者之心;下則翹楚流血,取之盡錙鐵;上則多藏而不盡用,或用之如泥沙:損不足以奉有餘,與天道異矣。
  ③河上公註:“不欲示人知己之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新版序序(1)序(2)序(3)序(4)序(5)序(6)序(7)序(8)序(9)序(10)序(11)
第1節第2節第3節第4節第5節第6節第7節第8節第9節第10節第11節第12節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