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89節:騎毛驢逛白雲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騎毛驢逛白雲
  騎小毛驢逛白雲觀,是北京人正月裏一件樂事。白雲觀正月初一開廟,初八順星和十八會神仙是兩大高潮。整個正月裏,白雲觀攤販林立,仕女雲集,成了一個大型廟會。當時,宣武門門洞旁,進入正月,便出現一些來自農村的趕毛驢的,每人牽小毛驢三五頭,伫立街頭,等候主顧。筆者與友人曾各雇得小毛驢一頭,前往白雲觀。
  將錢給趕毛驢者後,即給你一條鞭子,騎上毛驢,無須多勞,小毛驢即直奔白雲觀而去。到了觀門,照例將鞭子往鞍座上一插,那小毛驢不待我們指揮,便又自行奔返原出發地點去了。這樣的"自動化",從未聽說出過任何差錯。手續簡便,較今日之"的士"別有一番風味。
  入白雲觀,總要"打金錢眼"。在山門外有一窩風橋,橋下是幹地,橋洞中一老道閉目靜坐,終日不吃不喝。橋洞前懸一硬紙做的大錢,直徑盈尺,中間錢眼徑四寸許,內挂一銅鈴。香客遊人求子嗣、求福,便以硬幣嚮金錢眼中投擲。俗謂,能投入者即可如願,入而又能挪中老道者更是多子多福。如身無硬幣,橋旁即有道士專門負責兌換,可謂"道亦有道"矣。
  白雲觀建於唐代開元十年,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初名天長規,金泰和三年改為太極宮,元太祖二十二年,改名長春宮,成為供奉道教全美派北七真之一邱處機之聖地。邱死後葬在那裏,被追謚為長春演道教主真人。明正統八年,長春宮改名為白雲觀,沿用至今。每至正月十九,"都人緻漿祠人,遊冶紛沓,走馬蒲博,謂之燕九節。相傳是日,真人必來,或化縉紳,或化遊士冶女,或乞丐。故羽士百千,結圓鬆下,翼幸一遇之。"這是會神仙的由來。清人得碩亭的《草珠一串》有"纔遇元宵未數天,白雲觀裏會神仙。沿途多少真人降,個個真人衹要錢"之句。
  白雲觀是北京最大的道觀,也是全國最著名的道觀之一,現貌莊嚴,比江西竜虎山天師府的玉清金闕還絢麗寬敞。全觀有六進大殿,依次為大雄寶殿,供昊天大帝;靈官殿,供馬魁勝、趙公明、溫瓊、嶽飛四元帥,康熙間改祀關帝,仍稱靈官殿;七真殿供道教全真派教祖王重陽的七位高徒,即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女)等;老律堂供太上老君李耳;丘祖殿供長春真人邱處機塑像。邱像傳為元雕塑大師劉光所塑,殿下埋真人遺蛻,道傢稱此殿為"竜門祖庭"。再後是三清殿,供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等三神■。
  最後一進是星宿殿,又名星神殿,塑有全部星宿神像。正月初八那天,天尚未明,就有人來爭燒第一炷香。一時人如潮涌,煙霧彌漫。香客進入大殿,便由左至右往下數,如你是五十歲,便數到第五十位神像,那便是你的值年星宿,於是頂香膜拜,以求保一年的平安順遂,此謂之"順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第4節:新春話年畫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第11節:迎春福、祿、壽(1)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第15節:北京"雜拌兒"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第17節:新春逛廠甸(2)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