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盐与文明   》 14.百味之主(4)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三白”早在唐代便是贫苦人家清淡饮食的代称,杨晔《膳夫经手录》说:“萝卜,贫寒之家与盐、饭偕行,号为‘三白’。”
  这样的故事说明,在唐宋之世,盐是无论贫富都不能缺少的调味品,而且这盐是要直接摆上餐桌的。在唐宋文人的诗文中,也常常提到放在餐桌上的盐。
  青出于蓝,酱成于盐
  在古代,盐因为稀少而珍贵,有时也并不直接将盐撒在食物上,更多的是以调料的方式进盐,最常见的是酱和酱油。古代食酱,其实也是餐时加盐之一法。中国历代烹饪大师和美食家们都十分看重酱的作用。《清异录》说:“酱,八珍主人;醋,食总管也。”意为没有酱就不可想象饮食会成什么体统。
  时代的变更,食者嗜酱的习惯多少会随着有些改变。如《方言》说汉代以鱼皮乌贼之酱为贵,《云仙杂记》说唐代风俗贵重葫芦酱。 周代的情形,详见《礼记·曲礼》,说贵族们吃什么肉,便用什么酱,有经验的吃客,只要看到侍者端上来的是什么酱,便会知道能吃到哪些珍味了。若见芥酱,必知后面端上来的是鱼脍之类。孔子有名言说“不得其酱不食”,来由正在于此。酱与菜肴配得不对,那是没法吃的,那规矩是变不得的。
  汉代《风俗通义》说“酱成于盐而咸于盐”,酱的制作离不了盐。汉代开始以大豆做酱。《齐民要术》详尽地记述了秦汉以来重要的调味品及制作方法,其中酱类包括豆酱、肉酱、鱼酱、麦酱、榆子酱、虾酱、鱼肠酱、芥子酱等。
  豆瓣酱的制作方法是这样的:十二月和正月是做豆酱的好季节。用不渗漏的瓮,取春天下种的黑大豆做料,在大蒸甑里干蒸,让水汽普遍把豆馏熟,蒸完咬开来看,如果豆瓣的颜色黑了,熟透了,就取出在太阳下晒干。等到皮能舂掉时,再蒸,蒸完再晒一天,然后簸净。舂过后用热水浸豆瓣在大盆中,淘洗,搓掉黑皮,然后取出放在洁净的席子上,摊开冷透。
  豆瓣三斗,用曲末一斗,黄蒸末一斗,白盐五升,草子少许,在盆里拌和。使劲揉搓,然后入瓮按紧,用泥密封。将瓮放在太阳下晒,腊月要五个七日,正月、二月要四个七日,三月要三个七日才能开封。开封后把长满衣的豆瓣掏出捏碎,在太阳出来之前取“井花水”,一石水用盐三斗,搅匀澄清,取清汁泡黄蒸,用手搓揉,取黄色浓汁倒进瓮里。敞开瓮口在太阳下晒,初晒十天每天要搅动几遍,十天后每天搅一遍,到满三十天时不再搅动。入瓮后一百天,酱就熟透了。
  唐代以后,又有了麸酱、米酱和豆面做的甜面酱。后来又有西瓜甜酱,乌梅和玫瑰做的甜酱、芝麻酱,以及用甜酱加香油、冬笋、香蕈、砂仁、干姜、橘皮做的八宝酱。
  酱的发展,先是肉酱,然后是调味酱,再后是酱油。《齐民要术》提到“酱清”、“豆酱油”,有可能指的是酱油。酱油是酱坯压榨出来的,宋代有了酱油的明确记载。林洪的《山家清供》提及:“柳叶韭:韭菜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那时的酱油,是在制成清酱的基础上,用酒笼逼出酱汁。做清酱与做豆酱不同,要不断捞出豆渣,加水加盐熬煮。逼出的酱汁舀出注进洁净的缸,在太阳下再晒半月,就是酱油了。古人说自立秋之日起,夜露初降,这时制出的酱油叫“秋油”,调和味道最佳。
  清代无名氏的《调鼎集》中有“造酱油论”,有这样一些说法:酱油越陈越好,有留至十年者,极佳。做酱油豆多味鲜,面多味甜。
  到了清代,酱油作坊不断出新,造出了香蕈和虾酱油等,已有红酱油、白酱油之分,酱油的提取也开始称“抽”。本色者称“生抽”,在日光下复晒增色味浓者称“老抽”。有了酱油,厨房里就又多了一种调味的方法,我们的餐桌上也因此多了许多的美味。
  腌制:古代流行的食品收藏法则
  人类摄入食盐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那就是食用盐腌制品。库兰斯基注意到,“历史学家一直在争论,为什么中国菜常常有盐渍的食品,而不是直接将盐撒在食物上。不直接用盐来增添咸味是亚洲的习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卤(1)2.穿井取卤(2)2.穿井取卤(3)2.穿井取卤(4)
2.穿井取卤(5)2.穿井取卤(6)2.穿井取卤(7)2.穿井取卤(8)
2.穿井取卤(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阳光产品(1)4.阳光产品(2)4.阳光产品(3)5.造盐者:盐丁(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