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六章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12)
田居儉 Tian Jujian
嗚呼!閱川無捨,景命不融,太平興國三年秋七月八日,遘疾薨於京師裏第,享年四十有二。皇上撫幾興悼,投瓜軫悲,痛生之不逮。俾歿而加飾,特詔輟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命中使莅葬。凡喪祭所須,皆從官給。及其年鼕十月日,葬於河南府某縣某鄉某裏,禮也。夫人鄭國夫人周氏,勳舊之族,是生邦媛,肅雍之美,流詠國風。纔實女師,言成閫則。子右千牛衛大將軍某,襟神俊茂,識度淹通,孝悌自表於天資,才略靡由於師訓,日出之學,未易可量。
惟王天骨秀穎,神氣清粹,言動有則,容止可觀。精究六經,旁綜百氏。常以為周孔之道,不可暫離,經國化民,發號施令,造次於是,始終不渝。酷好文辭,多所述作。一遊一豫,必頌宣尼。載笑載言,不忘經義。洞曉音律,精別雅鄭;窮先王製作之意,審風俗淳薄之原。為文諭之,以續《樂記》。所著文集三十捲,雜說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於弧矢之善,筆札之工,天縱多能,必造精絶。本以惻隱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殺,禽魚鹹遂。賞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惟恐其聞。以至法不勝姦,威不剋愛。以厭兵之俗,當用武之世。孔明罕應變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義之行,終於亡國。道有所在,復何愧歟?
嗚呼哀哉!二室南峙,三川東註,瞻上陽之宮闕,望北邙之靈樹,旁寂寂兮回野,下冥冥兮長暮。寄不朽於金石,庶有傳於竹素。其銘曰:
天鑒九德,錫我唐祚。綿綿瓜瓞,茫茫商土。裔孫有慶,舊物重睹。開國承傢,疆吳跨楚。喪亂孔棘,我恤疇依。聖人既作,我知所歸。終日靡俟,先天不違。惟藩惟輔,永言固之。道或污隆,時有險易。蠅止於棘,虎遊於市。明明大君,寬仁以濟。嘉爾前哲,釋茲後至。亦覯亦見,乃侯乃公。沐浴元澤,徊翔景風。如鬆之茂,如山之崇。奈何不淑,運極化窮。舊國疏封,新阡啓室。人諗之謀,卜雲其吉。竜章驥德,蘭言玉質。邈爾何往,此焉終畢。儼青蓋兮祖,驅素虯兮遲遲。即隧路兮徒返,望君門兮永辭。庶九原之可作,與緱嶺兮相期。垂斯文於億載,將樂石兮無虧。純紣矠
通讀徐鉉這篇知人論世的墓志銘,撮其大意可知:李煜為人是“本以惻隱之性,仍好竺乾之教”,即以儒傢修心養性、悲天憫人的說教和佛門救苦救難、普渡衆生的信條為言行準則,既寬人又愛物,“賞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惟恐其聞”,“草木不殺,寓魚鹹遂”。遺憾的是,由於他囿於經義,不善變通,結果鬧得物極必反,善心惡報,到頭來“以至法不勝姦,威不剋愛”,自食苦果。
李煜為政則是躬行仁義,以“周孔之道”經國化民、發號施令,然而在五代十國“用武之世”,這種治國安邦之策已經無濟於事。南唐後來的局勢證明,不致力於富國強兵,就難逃稱臣、割地乃至亡國的厄運,始則“貶大號以稟逆,獻池圖而請吏”,終則於“寰宇將同”之時為北宋“威德所及”。
李煜為文獨具特色,“精究六經,旁綜百氏”,“洞曉音律,精別雅鄭”。他不僅著有雅頌文賦凡三十捲,雜說百篇,“筆札之功”,“必造精絶”,且續《樂記》,堪稱“天縱多能”的曠世奇才。
與此同時,徐鉉還寫了三首輓詩,用以沉痛悼念和深情緬懷李煜。今傳二首,茲錄如下,以見二人的莫逆之交:
倏忽千齡盡,冥茫萬事空。
青鬆洛陽陌,白草建康宮。
道德遺文在,興衰自古同。
受恩無補報,反袂泣途窮。
土德承餘烈,江南廣舊恩。
一朝人事變,千古信書存。
哀輓周原道,銘旌鄭國門。
此生雖未死,寂寞已消魂。
“衹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隨。”李煜死於非命之後,小周後失魂落魄,悲不自勝。她整日不理雲鬢,不思茶飯,木然呆坐,以淚洗面,終因經不起愁苦與驚懼的輪番折磨,也於當年飲恨離開人世。
小周後在臨終之前留下遺囑,誓與李煜同穴下葬北邙,實踐她當初在月前花下嚮李煜許下的“不能同年生,但求同年死”的諾言。徐元以及跟隨小周後多年、情同姊妹的李煜嬪妃,竭盡全力滿足了她的心願,了卻他們“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共同追求。小周後和李煜的愛情經歷,比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相親相愛還要真摯凄惋,刻骨銘心。二人用血淚和生命譜寫了又一麯悲與美相結合的“長恨歌”。純紥矠
小周後雖然也悲慘地死去了,但她卻給後世文人墨客留下了一個思索和吟詠愛情題材的完美形象。直到清代,還有人作畫吟詩,贊美她的那段浪漫往事。畫師周兼作《小周後提鞋圖》後,一些名士爭相為之題詩,其中,以許蒿廬的七絶四章《賦周兼畫南唐周後提鞋圖》純紦矠最為傳神: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
|
目錄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