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一瞬集 》
第89節:愛情欺負什麽人(2)
蔣子竜 Jiang Zilong
追求理解,尋找知音——其實上帝造出男人和女人是為了讓他們相互愛戀,未必是為了讓他們相互理解。人際之間尤其是男女之間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真正的徹底的全無保留的溝通。你理解你自己嗎?往往似瞭解非瞭解反而會産生一種神秘的情感,成就愛情。一旦徹底瞭解,優點視而不見,缺點一目瞭然,便會生出許多失望,相互的吸引力也隨之喪失。如僅僅是一杯清淡寡味的白開水還算是好的,倘若再清澈見底地看到許多毒菌病塊,忍無可忍便會分手。所以,許多長久夫妻的長久秘訣,是愛對方的缺點。一個人身上的優點誰都喜歡,而缺點,尤其是隱秘的缺點,衹有愛人知道,能夠容忍,當然包括幫助,幫助不好仍然是容忍,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習慣,形成了一種惰性,相互適應了。這種習慣和適應構成了一種深切的別人無法替代的關係,生理、心理上的一種完全的容忍、默契、理解,勝過浪漫的愛。雖然愛情的光環消失了,換來的是長久而平實的愛情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說,婚姻也是一種包容,包容婚姻中的各種的缺陷。高調好唱,但不要說愛缺點,即便是容忍缺點對一個優秀人物來說,也是很睏難的,因聰明人愛挑剔,會挑剔。凡事都有個限度,不同的人、不同的愛情、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限度。如果容忍變成了一種下地獄般的痛苦折磨,豈不成了罪孽?這要看容忍什麽樣的缺點,看對方還有沒有值得重視的優點,對有的人來說容忍變成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對另一些人則是“夫唱婦隨”。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情:某夫妻中的一個曾犯過嚴重的很丟人現眼的錯誤,鄰里朋友還記憶猶新,可人傢兩口子又一塊上街、散步、說說笑笑,日子過得還不錯。當事人、受害者比別人轉彎子還快,這是為什麽?一個女研究生熱烈地愛上了自己的導師,這位導師正值中年,是個有成果的名人。他的夫人知道了,不氣,不躁,找到了那位研究生,心平氣和地問她對自己的導師知道多少?他有名氣,有成就,別人很容易看到他的優點,很容易喜歡他,愛他。這位夫人又列舉了衹有她纔知道的他的許多缺點和身上的疾病,講了自己是怎樣忍辱負重地幫助他,照顧他,使他有今天還有牢靠的明天。最後坦誠地問研究生:“如果你自信能比我做得更好,我就撤出,成全你們。”結果,在這場感情糾葛中撤出的是那位研究生。她沒有把握在成了導師的妻子以後還能長期忍受他的缺點和那討厭的疾病。
現代社會流傳着不少害人不淺的觀點:“愛情和婚姻是兩回事,愛情常常毀了婚姻,婚姻也可以毀了愛情”;“享受愛情和享受生活是矛盾的,優秀女子的理想愛情屬於一個高尚的社會,無法和世俗的生活協調”。優秀女子的感情負擔太重了。愛得淺了不夠味,懷疑不是真正的愛情;愛得太深了又會患得患失,不僅會愛得沒有了自己,還將最終失去所愛的人。說起話來思想很“現代”,真正動真情愛上了一個人,又會變得很“傳統”。我在一次會議上曾聽到一位情場得意的老兄發過這樣的感嘆:“愈是優秀的女子愈煩人!”
看來,對優秀女子來說衹有兩種選擇:要麽徹頭徹尾徹裏徹外的“現代”,要麽保留一顆女人的平常心。優秀而又幸福的女人多半都有一顆平常的心,她們活得自然而又完整。為愛情而生、為愛情而死的生命,倒常常是有缺陷的。儘管這種缺陷也不失為一種美,一種高尚。記不得是哪位先哲說過大意是這樣的話:一個婚事順利的普通人要比一個過獨身生活的天才幸福得多。這話也不是沒有毛病,因為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並不一樣。
懷有一顆平常的心,就是願意回到家庭中過普通人的但是牢靠的生活,駕馭愛情,充實自己的人生。所謂用徹頭徹尾徹裏徹外的現代觀念武裝自己,就是為了對付愛情的從屬性和不平等。把人類“最沉重最可怕的一種情感”轉化成一種“輕鬆、自由、信任,豁達”的男女關係。這就是現代愛情的基本特點。去年二月日本一傢婦女雜志《莫拉》做了一項調查,為兩種女人打分:一種是以放棄工作專做主婦的山口百惠所代表的溫柔賢惠型;一種是以鬆田聖子所代表的我行我素型,不放棄職業,不捨棄自我。結果是大多數人更喜歡後者。《兩性差異》一書的作者韋娜說得更直截了當:“對於男女雙方而言,愛情是為生存而戰。”
社會繼續開放,觀念不斷變化,帶來了許多快速而多變的感情問題:婚姻的缺陷暴露得最多,感情的饑渴者和流浪兒最多,情人最多,幾乎衝擊了各種年齡各種階層的人。心裏巋然不動者是少數,已經采取了行動的也是少數,大部分人是心裏有所動或正準備動。至於怎樣動,動的結果如何,那就難說了。敏感的人總是先動,所以要格外珍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碎語嘮叨說隨筆 | 第2節:序 | 第3節:徵服和被徵服(1) | 第4節:徵服和被徵服(2) | 第5節:徵服和被徵服(3) | 第6節:再讀嶽飛(1) | 第7節:再讀嶽飛(2) | 第8節:再讀嶽飛(3) | 第9節:腌菜何以成“王”(1) | 第10節:腌菜何以成“王”(2) | 第11節:腌菜何以成“王”(3) | 第12節:腌菜何以成“王”(4) | 第13節:2004年的語錄(1) | 第14節:2004年的語錄(2) | 第15節:2005年的語錄(1) | 第16節:2005年的語錄(2) | 第17節:2005年的語錄(3) | 第18節:評2006流行語(1) | 第19節:評2006流行語(2) | 第20節:評2006流行語(3) | 第21節:評2006流行語(4) | 第22節:評2006流行語(5) | 第23節:評2006流行語(6) | 第24節:穎影(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