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三寶太監西洋記   》 第八十九回一班鬼訴冤取命 崔判官秉筆無私      羅懋登 Luo Maodeng

  詩曰:圓者被人譏,方者被人忌。
  不方與不圓,何以成其器?
  至圓莫如天,至方莫如地。
  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議。
  人或譏我圓,我圓思以智。
  人或譏我方,我方思以義。
  醒者彼自醒,醉者彼自醉。
  寧識陰司中,報應了無異。
  卻說第七宗是一幹柴頭鬼,像有頭又不見個頭,像有手又不見個手,像有腳又不見個腳。凹頭突腦,烏蕉巴弓,原來是火裏燒過來的,故此叫做柴頭鬼。哭哭啼啼,都說道:“我們一幹人,是羅斛國謝文彬麾下的番兵,共有三五千個。因為謝文彬和南朝爭鬥,與我們何幹?被南朝五營大都督設下毒計,把我們連人連船盡行燒死。蛟竜廝戰,魚鱉何幹?活活的燒死我們這三五百個的性命。情實無辜,告五營大都督填命。”崔判官道:“你衹說五營大都督,還是甚人才好對哩?”柴頭鬼說道:“就是唐狀元為首。”判官道:“若你們委實無辜,這就該唐狀元填命。”
  第八宗又是兩個小後生。一個駝着個背,口裏叫着:“好疼也!好疼也!”一邊叫着,一邊說道:“我是爪哇國蘇刺竜。臨陣之時,被南朝馬遊擊背空處打一錘,打得腰駝背麯,一命歸泉。屈死無辜,告馬遊擊填命。”一個連肩帶背,拎着半邊身子,哭哭啼啼,說道:“我是爪哇國蘇刺虎,臨陣敗走,暗地裏馬遊擊一刀,卸下一邊身子來。身死無辜,告馬遊擊填命。”
  第九宗也是兩個後生。一個拎着一副頂陽骨,哭哭啼啼,說道:“我是爪哇國一員副將,名字叫做哈刺婆。臨陣之時,被金都督偷空兒一鏡,钂掉了一副頂陽骨。屈死無辜,告金都督填命。”一個背着脊梁骨,哭哭啼啼,說道:“我也是爪哇國一員副將,名字叫做哈刺密。回陣之時,也被金都督背後趕將來,脊梁骨上一钂,钂得一命歸泉。身死無辜,告金都督填命。”
  第十宗是五百個番兵,站着的就是一千個。怎麽這等多哩?
  原來一個人是一刀兩段的;上一段,下一段。雖是五百個人,上下兩段,卻不是一千個?一齊兒哭哭啼啼,都說道:“我們叫做魚眼軍,承總兵官的號令,去到南船之下,被王元帥設計,滿船底下都是飛抓,抓起一個來,一刀兩段。屈死無辜,告王元帥填命。”
  第十一宗是三千名步卒。一個個都是身首兩分,皮開肉綻,怨氣騰騰,哭哭啼啼,都說道:“我們都是爪哇國上銅板册的軍人,跟隨總兵官出陣,大敗而歸,被南朝諸將擒獲。可憐我們三千個人,都是砍頭,都是剝皮,都是剮骨,都是一鍋兒煮吃了。有何得罪,遭此極刑?告鄭元帥填命。”判官道:“你們原是哪一個擒獲的,你們還尋哪一個,怎麽要鄭元帥填命?”衆人說道:“一鍋煮吃之時,都是鄭元帥主令,故此要他填命。”
  第十二宗是十三個番官。渾身上下,寸絲不挂,連身上的肉都是一條一條兒牽扯着,哭哭啼啼,說道:“我們是爪哇國國王駕下親隨頭目,共是十三員。城池失守,與我等何幹?被南朝人拿去,一個人剮了一千刀。平白地遭此鋒鏑之慘,告鄭元帥填命。”
  第十三宗是一個老大的番官。也拎着一個頭,哭哭啼啼,說道:“我是爪哇國一個總兵官,名字叫咬海幹,盡忠報國。被南朝拿住,砍了頭祭海。孤忠無以自見,反遭毒刑,告鄭元帥填命。”
  第十四宗是一個女人聲口,苦無甚麽頭面。哭哭啼啼,說道:“我是爪哇國一個女將,名字叫做王神姑,捨身為國,被南朝諸將萬馬踏為肉泥。蹠犬吠堯,吠非其主。遭此極刑,告南朝諸將填命。”判官道:“你那婦人的狀不準。”王神姑又哭又說道:“怎麽不準?”判官道:“我這簿上註得有你是自傢發下大咒,咒神不肯恕饒,以致如此。下去,再查你前身。”
  第十五宗是一個南朝人。拎着一個頭,哭哭啼啼,說道:“我本貫南朝人氏,名字叫做陳祖義,來到浡淋國,官授沙鬍左頭目之職。好意迎接南船,反被他梟首示衆。恩將仇報,死不甘心,告鄭元帥填命。”
  第十六宗是一連三個女人。一個女人拎着一個頭,哭哭啼啼,說道:“我是女兒國一個公主,名字叫做金頭宮主。為了唐狀元,被妹妹砍了頭。樹因花發,藕以蓮生,告唐狀元討命。”一個擠着個奶頭,哭哭啼啼,說道:“我就是金頭宮主第二的妹子,名字叫做銀頭宮主。為因唐狀元,致使第三個妹子一刀割了我的奶頭,重傷致死。唐狀元是個貽禍之根也,告唐狀元填命。”一個捻着一把腰眼骨,哭哭啼啼,說道:“我就是金頭宮主第三的妹子,名字叫做銅頭宮主。為因兩個姐姐爭風,是我判其麯直,被馬太監驀地裏一刀,刺了我的腰眼骨,刺了一個大窟窿,身死無辜,告馬太監填命。”判官道:“那兩個姐姐自己淫亂爭風,怎麽告得唐狀元?這個不準。這個妹妹告馬太監,還有三分理,待過會兒再查。”
  第十七宗又是一個女人。拎着一個頭,哭哭啼啼,說道:“我是女兒國一員女將,名字叫做王蓮英,百戰百勝。被賣國女賊黃鳳仙,一刀砍下了我的頭。忠君者身死,賣國者反昌。情屈何幹,告黃鳳仙填命。”判官道:“一個忠君,一個賣國,再查前身,黃鳳仙還填你的命。”
  第十八宗共是五十個沒頭的鬼。先一班二十五個,哭哭啼啼,說道:“我們是撒發國總兵官部下看寶藏庫的小軍,上半夜夢寐之中,吃南朝王明一個一刀,一刀砍下一個頭來。身死無辜,告王明填命。”後一班二十五個,哭哭啼啼說道:“我們同是撒發國,同是看寶藏庫的小軍,下半夜夢寐之中,吃南朝王明一個一刀,一刀砍下一顆頭來。身死無辜,告王明填命。”
  第十九宗這個人有些古怪。怎麽古怪?合着一個人,分開來又是四架。哭哭啼啼,說道:“我是撒發國一個總兵官,名字叫做圓眼帖木兒,提刀出陣,被王明暗地裏劈了我四刀,開我做四架。屈殺英雄,死不瞑目,告王明填命。”
  第二十宗是一幹沒頭沒腦,斷手斷臂。吆吆喝喝,說道:“我們總是圓眼將軍部下的小軍,被王明暗刀所殺,人不計其數,刀不計其傷。負屈含冤,告王明填命。”
  第二十一宗是兩個狐狸精,說道:“我們修行千百多年,為因金毛道長官差,被張天師把我兩個,一個劈開做了兩個。情死不甘,告張天師填命。”判官道:“你原先同伴之時,還有四個神道,也劈做兩半個,他們偏不告狀,偏你們兩個會告狀!”兩個狐狸精齊說道:“他們是青竜、朱雀、玄武、白虎之神,已經告在天曹,玉帝也準了他的狀,許他取命。”判官道:“既如此,我這裏也準你的。”
  第二十二宗是一幹番卒,有小半是帶傷的,有大半是沒頭的。帶傷的哭哭啼啼,說道:“我們是錫蘭國的防海水軍,被南朝解都督把個甚麽賽犀飛,害了我們的性命。死不甘心,告解都督填命。”沒頭的哭哭啼啼,說道:“我們同是錫蘭國的兵卒,被解都督拿住,一人一刀,一刀砍了首級。死有何罪?告解都督填命。”
  第二十三宗是一個總兵官,領了無數的兵卒。總兵官哭哭啼啼,說道:“我是錫蘭國一個總兵官,名字叫做乃奈塗,挺身為國,吃南朝劉遊擊一刀,砍了一個頭。又把我的頭挂在高竿上,又且將去傳示四鄰。衛國之臣,寧得何罪?遭此荼毒!告劉遊擊填命。”那無數的兵卒一齊吆喝,一齊啼哭,說道:“我們就是乃奈總兵官部下的兵卒,被劉遊擊當陣殺死,拿住的又是砍頭。身死無辜,告劉遊擊填命。”
  第二十四宗是一幹毛陸禿的白象。也哭哭啼啼,說道:“我們是個守分的中生,奉錫蘭國總兵官差遣,被南朝劉遊擊,把個甚麽賽星飛,害得我們傷的傷,爬的爬,以致身死。情理何甘!告劉遊擊填命。”判官道:“你這些中生,原日自不合出陣,今日也不合來纏擾,哪裏有這閑工夫準你的狀。”衆象說道:“老爺可憐見,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我們獅象之列,都是有德有行的中生,怎麽肯白受其死?”判官道:“既如此,待我再查。”
  第二十五宗又是一個番總兵。手裏提着一個頭,哭哭啼啼,說道:“我是金眼國一個總兵官,名字叫西海蛟,南兵之難,身經百戰,吃金都督一钂,钂下我鬥大的頭來,英雄無效用之處,情屈何甘!告金都督填命。”道猶未了,後面又跟着無數的番兵,都是些肢體不全,連傷帶血的,都是吆吆喝喝,都說道:“我們一幹人,為因番總兵身死之後,吃金都督雪片的钂來,措手不及,負屈身死。告金都督填命。”
  第二十六宗又是兩個番官。一個拎着頭,說道:“我是金眼國水軍酋長,名字叫做哈秘赤,海上鏖戰之時,吃劉百戶設計塞了我的舵眼,坑陷了我海鰍船;又戳我一槍,又致使我砍下頭來。此情何恨!告劉百戶討命。”一個衹得上半段,連頭帶胳膊,站在地上,下半截身子不見,在那裏口裏說道:“我也是金眼國一個水軍頭目,名字叫做沙漠咖,吃了姚把總一刀,揮我為兩段,上一段還在,下一段遠葬沙魚之腹。此恨何長!告姚把總填命。”道猶未了,後面一擁而來,就有幾千個沒頭的鬼,都說道:“我們都是跟隨哈酋長、沙頭目出陣的,衹因他兩個身死之後,可憐我們撞着火,燒個死;撞着刀,勒個死;捉將去,嚇個死。罪不加衆,情屈何甘!”燒死的告梁把總填命,殺死的告姚把總討命,捉去的告張百戶討命。”
  第二十七宗這個鬼,生得齊整,青春年少,叫屈連天,原來是金眼國國王的盤竜三太子。一手提着一張刀,一手拎着一個頭,氣衝衝的說道:“我做太子的為父殺賊,這是理之當然,怎麽活活的吃水軍大都督陳堂一虧,逼勒得舉刀自刎?天下做忠臣孝子的,豈可這等抑鬱不伸!到如今沒奈何,衹得告求閻君殿下,替我做個主張,一定要陳都督償命!況兼我還有一個忠臣,叫做哈裏虎,被他逼勒得溺水身亡。還有八個頭目,還有三百衹番船,還有三千名番兵,都堆做一坑,燒做灰燼之末。你們不信之時,你看後面都是甚麽?”把手一指,衹見一個鬼平跳起來,說道:“我是金眼國國王駕下的駙馬將軍,名字叫做哈裏虎,為因國傢有難,不避斧鉞,萬死一生。哪曉得天道無知,偏使賊人得志,致使我們溺水身亡!割我頭的是個遊擊將軍黃彪,我今日告黃遊擊取命。”道猶未了,衹見八個頭目吆吆喝喝,說道:“我們八個頭目,活活的火葬在陳都督手裏,今日要陳都督償命。”道猶未了,衹見三千名番兵,一齊的哭哭啼啼,都說道:“我們這一幹人,共有三千多個,豈可都是數盡祿終,白白的喪在陳都督火裏。情苦何堪!今日要陳都督償命。”
  第二十八宗是個丞相的樣子,一個頭提在手裏,哭哭啼啼,說道:“我是金眼國國王駕下右頭目的便是,名字叫做蕭噠口稟,為因賫了國書,請了三位大仙,就吃南朝二位元帥砍我的頭,又把我的頭號令各門、各街、各市。君令臣行,這是常理,怎麽叫我受這等的苦毒?到今日沒奈何,望閻君替我做主,要二位元帥填命。”
  第二十九宗是兩個道士。一個說道:“我在陽世間叫做金角大仙。”一個說道:“我在陽世上叫做銀角大仙。還有一個師弟,叫做鹿皮大仙。師兄師弟三個同時下山,同時和南兵爭鬥,怎麽我兩個就砍了頭現了本相?我師弟反做了紅羅山的山神?功罪不明,賞罰不正。我兩個要金國師填命。”
  第三十宗又是五個柴頭鬼。一個口裏哼也哼的,說道:“我是銀眼國一個總兵管,名字叫做百裏雁,活活的吃南朝王尚書一天火,燒得骨碎筋酥。銜冤不盡,告王尚書填命。”後面四個哭哭啼啼,都說道:“我們是銀眼國四員副將,一個叫做通天大聖,一個叫做衝天大聖,一個叫做撼山力士,一個叫做搜山力士。四個人平白地吃王尚書一餐火,燒得灰飛煙滅。負屈含冤,無門控告,特來告上閻君,要王尚書償命。”判官道:“你這幹人都是吊謊,既是燒得骨碎筋酥,灰飛煙滅,怎麽如今還有個形狀兒,在我這裏告狀?”衆鬼齊齊的說道:“稟上判官大人,你有所不知,又是南船上一個金碧峰看見不忍,又替我們安埋骸骨,又替我們念上幾捲受生經,故此又得這些形狀兒,到這裏伸冤訴屈。”判官道:“既是如此,還說得通。我準你的,再查。”
  第三十一宗又是一個婦人。哭哭啼啼,說道:“我是銀眼國百裏雁的妻房,名字叫做百夫人,代夫報仇,吃南朝設計,鈎牽索捆,砍下頭來。夫為妻綱,妻報夫仇,這是個正理,怎麽反教我們毒遭刑憲!砍下我頭的是唐狀元,我如今要唐狀元填命。”
  第三十二宗是五六百個沒頭沒腦的鬼。嘈嘈雜雜、吆吆喝喝,都說道:“我們是跟隨百將軍、百夫人的兩枝軍馬,共有七百多名,活活的死在南人之手。有屈難伸,要尋他總兵官填命。”判官問道:“可還有麽?”下面答應道:“沒有了。”閻羅王說道:“崔判官,這三十二宗人命,事非小可,你仔仔細細把個罪惡簿來,與他對證一番。中間有等惡極罪大的,發下罰惡司,要他周環地獄。有等惡未甚,罪苦不大的,輕恕他,發下左轉輪王,與他托生而去。果若是素無罪惡,枉刀屈殺了他,準南朝人一命填他一命。怕他甚麽元帥?怕他甚麽都督?怕他甚麽狀元?到了我這衙門,按法而行,毫無所隱。昔日唐太宗尚然填還人命,何況以下之人?”崔判官說道:“是,小臣實時查對。”
  好個崔判官,一手一枝筆,一手一扇簿,從頭徹尾,查對了一番,又加一番,怕有差錯;再加一番,這叫做三思而行,事無不慎。崔判官卻纔稟告閻君,說道:“某也善,某也未善;某也是,某也未是。”閻君道:“既是查對得明白,你當面判斷還他們。”判官道:“你們仍舊一宗一宗的上來,聽我們判斷。”衆人答應道:“是!”
  判官叫過第一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薑老星,你前身殺人無厭,已經七世為豬,尚且填還不滿;你今日出世為人,還是這等為君強戰,糜爛民肉,怙惡不悛!依法該送下罰惡司,遍歷一十八重地獄。”薑老星說道:“容小的分訴。”道猶未了,閻君傳下令來,不許強嘴,強者竟送阿鼻地獄之下,永世不許轉身!果有不甘,許末後再稟。閻王有令,誰敢有違?衹是恭聽而已。
  判官叫過第二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薑盡牙,你已經三世為人,衹因你為人在世,怒目而視哥嫂,註定了打出你的眼烏珠兒來。薑代牙,你已經二世為人。衹因你在世作事機深,摳人腦髓,理合打碎你的腦蓋骨。你這兩個報應已畢,發左轉輪王,許你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三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一幹人,初世為人,前世都是一群馬,作踐人間五穀,以致今世死於刀兵。苦無大惡,發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判官叫聲第四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一幹畜生,已經三世為牛。衹因你前生在世,食人之祿,不能終人之事,欺君賣國,你這簿上,該十四世為牛。你們今日受了這一苦,準一世為牛,通前後十三世為牛就滿。許牲錄司去托生為牛。”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五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一幹畜生,纔初世為犀牛。衹因你前世都做道士,遊手好閑,又且穢污齋醮,故此出世做個犀牛。你頭上這一隻角,恰像道士那頂冠兒,昨日那一天大蜈蚣,都是些徒弟徒孫的冤孽。你這簿上,共是六世為牛,今番也免你一世,再五世就滿。許牲錄司去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六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一幹婦人,前世都是淫奔之婦,背了結發丈夫,私通外人情趣。已經十世為母豬,羞恥不避,穢污異常,還有些餘孽未滿,卻註你做個屍致之魚,今番受了這一苦,罪惡填滿了。許赴左轉輪王,托生為人。”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七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五千多人,原是五千條毒蛇轉世。閻羅王衹說你們改行從善,哪曉得你們蛇鑽竹洞,麯心還在,故此又註你這一死。你們這簿上,還該一世為豬,再世為牛,三世纔轉人身。許牲錄司去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八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蘇刺竜,你已經三世為人。衹因前生在世,專一馱人的財物,不肯還人,以致罪惡貫滿。故此今日一錘打馱了你的背,命染黃泉。蘇刺虎已是四世為人,衹因你前生在世,專一破人姻緣,離間人骨肉,以致罪惡貫滿,故此今日一刀連肩帶背的,分開你的屍骸。卻衹一件,你兩個苦無大惡,還是人身。許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九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哈刺婆,你已自二世為人。衹因你前生在世,專一說話過頭,行事滿頂,故此今日吃這一钂,削掉了你的頂陽骨。哈刺密,你已是五世為人。衹因你前生在世,說話沒脊骨,行事沒脊骨,故此今日吃這一钂,钂掉你的脊梁骨。卻你兩人又無別惡,還是人身。許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十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五百個魚眼軍,纔是兩次為人。初次為人,你就奴群狗黨,飲酒輸錢,牽扯不斷,故此今日註你一個一刀,砍為兩段。你第三世為人,方知警省。許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又叫聲第十一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三千個人,都是前生不敬父母,不尊長上,不孝不弟之人。已經十二世為牛,砍頭剝皮,剮骨鍋煮。纔然初世為人,罪孽尚且未滿,仍舊又是砍頭剝皮,剮骨鍋煮。你們這簿上,還有四世為牛。許赴牲錄司托生。”
  判官叫聲第十二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十三個人,也是初世為人。原日為因抵觸了繼母,六世為驢,受人欺壓,遭人鞭撲。纔得為人,復又剮你這一千刀,今後罪孽,稍可饒你罷。許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又叫聲第十三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咬海幹,你這個人原沒有甚麽罪惡,已經八世為人。這一世又是個盡忠報國。衹因你前世枉殺了一條大蛇,故此今世不免這一刀之苦,卻也不敢償命。送賞善府受用。”下面沒有答應。
  判官叫聲第十四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王神姑,你是個不敬公姑,不順父母,不盡婦道,犯了七出之條的婦人,已經十八世為母狗。今日又犯咒神,故此要遭萬馬踏為肉泥。送罰惡分司,還歷那一十八重地獄。”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十五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陳祖義,你已是五世為人,苦無罪惡。衹因你呼喝長兄一聲,故此不免這一刀之苦。卻來生還是人身。許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十六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三個女人,前身是個田三嫂,吵傢精,在我地獄裏面,已是鋸開了做三個。教你為人,改心從善,誰知你還是這等貪淫無恥,故此一個人又是一刀。也罷,今番再變一遭母狗,消你那些淫欲之火,卻再來托生。許赴牲錄司伺候。”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十七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王蓮英,你原是個孝婦出身,已經三世戴珠冠,穿霞帔。衹因有些小不足處。甚麽些小不足處?瞞着婆婆吃了一隻雞,故此今生要砍這一下,卻不該人來填命。許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十八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五十個人,前世都是個出頭的好漢。衹因有些出頭害人,苦沒有甚麽大善行,故此今世都要砍頭。卻來生還是人身。許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十九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圓眼帖木耳,你為人在世,言不信,行不果,取不明,與不明。有這四樣不是處,故此今日砍你四刀,開你做四架。你來生僅僅的討得個人身,卻也沒有甚好處。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也不曾答應。
  判官叫聲第二十宗,下面應聲道:“有!”判官道:“你這一幹人,都是前一世在鄉黨之中,暗箭傷人,暗刀殺人,故此今生遭王明的暗劍。卻也苦沒有大過惡,還得人身。許赴左轉輪王托生。”下面應聲:“是!”
  判官叫聲第二十一宗,下面應聲:“有!”判官道:“你這兩個狐狸,一邊修行,一邊魘污迷人。今日又不合跟隨着甚麽道長,這正叫做狐假虎威,罪孽重大!”叫過鬼司來:“送他到陰山之下,永世不許轉身!”下面哭哭啼啼而去。
  判官叫聲第二十二宗,下面應聲道:“有!”
  不知這個應聲道“有”,還有些甚麽過惡?判官怎麽判斷?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第二回補陀山竜王獻寶 涌金門古佛投胎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第四回先削發欲除煩惱 後留須以表丈夫
第五回摩訶薩先自歸宗 迦摩阿後來復命第六回碧峰會衆生證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第七回九環錫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掃盡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第九回張天師金階面主 茅真君玉璽進朝第十回張天師興道滅僧 金碧峰南來救難
第十一回白城隍執掌溧水 張天師怒發碧峰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第十三回張天師壇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門第十四回張天師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萬歲
第十五回碧峰圖西洋各國 朝廷選挂印將軍第十六回兵部官選將練師 教場中招軍買馬
第十七回寶船廠魯班助力 鐵錨廠真人施能第十八回金鑾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親排鑾駕
第十九回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竜精吵白竜江第二十回李海遭風遇猴精 三寶設壇祭海瀆
第二十一回軟水洋換將硬水 吸鐵嶺藉下天兵第二十二回天妃宮夜助天燈 張西塘先排陣勢
第二十三回小王良單戰番將 薑老星九口飛刀第二十四回唐狀元射殺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將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