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天變(中國歷代宮廷政變全景) 》
東昏失德亡天下--蕭衍起兵以梁代齊(4)
張惠誠 Zhang Huicheng
潘貴妃過生日時,令人打製了一副琥珀釧(手鐲),竟然耗費一百七十萬錢!
每逢出遊,潘貴妃喜歡路旁緑樹成蔭,青草蓋地。蕭寶捲便命令百姓於出遊前在路旁植樹栽草。儘管過後必死,亦不厭其煩,在所不惜。有時樹木不夠,便嚮老百姓強行徵取,看到樹便拔,甚至毀墻拆屋,運送樹木。
依仗蕭寶捲的寵愛,潘貴妃儼然成為宮廷裏至高無上的主子,到後來連蕭寶捲都有些懼怕她。太子生母黃貴妃去世了,蕭寶捲就讓潘貴妃養育太子,潘貴妃的女孩死了,蕭寶捲親自為她發喪,禮儀比為自己的父親發喪還隆重。他每次到潘貴妃娘傢去,都要親自打水做飯,就像普通的傢人一樣。他每次出遊時,又常讓潘貴妃乘坐轎子,自己則騎馬跟隨其後。他為了討潘貴妃喜歡,還把閱武堂改名為芳樂苑,並在裏面按京城市場的樣子建造店鋪,整天扮作商人的樣子做生意。他讓潘貴妃任市令,自己作她的副手,遇有爭執,則讓潘貴妃裁判。還在苑中開渠引水,在岸邊設立店鋪,自己賣肉,讓潘貴妃賣酒。當時民謠唱道:“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對宮中的醜態加以辛辣的諷刺。
潘貴妃恃寵而驕。蕭寶捲每有過失,她便加以杖打。對此,蕭寶捲竟甘心忍受。為使自己不致被打得太重,他下令將宮中竹杖全部藏起,衹留一些荊條供潘貴妃使用。
永元三年(501年)的一天晚上,宮城發生火災。此時恰逢蕭寶捲出遊未歸,宮內宦官、宮女不敢擅自外出,外邊的人也不敢入內,都眼睜睜地任憑火災蔓延。內外叫喚,聲動天地。三更時,蕭寶捲纔從外地回來,下令救火。等到大火撲滅時,十幾座宮殿早已化為灰燼,宮女宦官死傷無數。以後,又連續發生幾起火災,共燒毀宮殿三千多間。蕭寶捲因此下令大興土木修復宮殿,同時又專門為潘貴妃修建了神仙、永壽和玉壽三座宮殿。各殿四周都用金壁裝飾,店內還塗上麝香。又在地板上貼上用黃金做成的蓮花,說是這樣可以使潘貴妃“步步生蓮花”。殿內還要陳列奇珍古玩、天下至寶。因為宮內所藏寶物不夠用,就賤價嚮民間索取,甚至搜走珍玩,分文不給。當時有一個名叫曹虎的大臣,傢有錢物珍寶價值五六千萬。蕭寶捲看了眼紅,就派人將他殺了,把他的財物據為己有。蕭寶捲對大臣尚且如此,對普通百姓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百姓過橋走路、打柴捕魚都要交錢。弄得舉國上下,怨聲載道,百姓睏窮,無法生存。當時有識之士就曾指出:“國傢哪能經得起如此折騰!當年秦朝那麽富有,就因為建造一個阿房宮而滅亡了。現在國傢沒有秦朝一個郡大,一下子卻同時修建幾十個像阿房宮那樣的宮殿。這樣下去,國運哪能長久1
蕭寶捲不但荒淫殘暴,又是一個迷信鬼神的人。孫吳以來,江東民間信奉蔣侯神,蕭寶捲對此也深信不疑。他讓人把蔣侯神像挂在宮中,日夜祈禱,後來幹脆封蔣侯神為“靈帝”,車服羽儀和天子一樣。有一個叫朱光尚的人見他對蔣侯神如此迷信,便故意討好他,說自己的靈魂能與蔣侯神相通。蕭寶捲信以為真,事事都要通過朱光尚詢問蔣侯神的意思。廣州刺史範雲見朱光尚得皇帝信任,勸他藉此諫諍,以便使蕭寶捲的荒誕行徑有所收斂。朱光尚很贊同範雲的意見,决定依計行事。有一天,蕭寶捲在樂遊苑中遊玩,胯下坐騎突然發驚,險些把他摔下馬來。蕭寶捲覺得奇怪,便問朱光尚是何原因。朱光尚乘機勸道:“我剛纔看到先帝發怒了。他不想讓陛下整日遊玩,因此弄驚您的馬警告陛下。”蕭寶捲信以為真。但他並不因此覺悟,而是覺得父親掃了自己的興致。他拔出刀來,命左右侍從和他一起尋找齊明帝的蹤跡,要用刀殺了齊明帝解恨。衆人尋覓了大半個時辰,當然找不到。蕭寶捲不肯罷休,便讓人用柴草捆作齊明帝的形象,將他斬首,並懸首苑門,纔算了事。
蕭寶捲又是個遠賢臣親小人的人。他不上朝處理國傢大事,卻整天與左右恩悻小人在一起。當時被他寵幸的有三十一人,另有宦官十人也備受寵幸。這些人由於得寵於蕭寶捲,所以常常有恃無恐,威行中外,實際控製着朝廷大權。史載:“左右應敕捉刀之徒並專國命,人間謂之刀敕,權奪人主。”他們公開賣官鬻爵,所以建康有民謠說:“欲求貴職求刀敕,須求富豪事禦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1) | 序言(2) | 目錄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1)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2)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3) | 毒美人禍亂邦國(1) | 毒美人禍亂邦國(2) | 毒美人禍亂邦國(3) | 毒美人禍亂邦國(4)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1)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2)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3)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4)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1)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2)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3)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4)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5)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6)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1)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2)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3) | 一本萬利--呂不韋竊國始末(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