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89節:雪上加霜,宗室操戈徒嘆息(4)      劉緒義 Liu Xuyi

  周襄王本不是其父周惠王生前中意的繼承人,周惠王因為愛女人而愛屋及烏,想傳位給王子帶,一度引起齊桓公大老遠跑來主持公道。惠王在世時的廢立風波雖然過去了,周襄王最終能夠依靠齊桓公的支持得以繼承王位。但是,周王室的內部矛盾,以及周王室與齊桓公之間的矛盾,並未就此塵埃落定。稍後,在周王室和中原霸主齊桓公之間,連續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今河南南考縣附近),繼惠王唆使鄭文公逃離首止之盟之後,周公宰孔故伎重演,唆使晉獻公從前往葵丘之會的途中折返,導致齊桓公的經營西北戰略落空;第二件事則是發生在周襄王三年的群戎攻周事件。
  現在想來,周公宰孔離間齊晉間的關係,很有可能是出自周襄王之謀,至少周公也明白襄王的意圖。衹是我就奇怪,魯國的史官何以得知周公與晉獻公之間的這番對話?莫非史官偷聽了不成?然而,周公這麽做又是無可奈何之舉,難道看着一個強大的藩臣凌駕於天子之上?更何況此時的齊桓公已大有一匡天下之勢。
  可以說,此時的周襄王及其臣下一些明智之人,正在審時度勢,力圖重振天子雄風。目前的天下格局,東方齊國的勢力幾近頂峰,但南方的楚國,已開始成為一個令中原諸侯聞之畏懼的神秘國度;西方並起兩強,一是秦國正風起雲涌,歷百餘年的拼殺,特別是西徵犬戎節節勝利,也已成為西方新興強國;一是晉國正結束了長期的內亂走嚮興旺,開始雄起於北方。俗話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現在四虎齊出,周襄王覺得這也許正是坐山觀虎的好時節,於是,周惠王即位後,就一心想擺脫傀儡的角色。那麽要改變這一角色,關鍵的辦法是如何讓老虎們鬥起來。《左傳·莊公十八年》:"春,虢公、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賜玉五瑴,馬三匹。"公元前676年,周襄王元年,即位之初就開始謀劃聯絡拉攏諸侯,以對抗齊桓公。晉國便是他這次重點拉攏的對象。藉齊桓公的葵丘峰會,周公宰孔成功地把晉獻公拉到了天子的陣營。
  周襄王三年,即公元前649年,因爭位失敗而心懷不甘的王子帶勾結成周周圍的各戎族部落聯合攻打王城,試圖重演西周末年驪山那出戲。《左傳》記載:"夏,揚、拒、泉、臯、伊、洛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王子帶召之也。"此次戎狄攻周事件,成周附近各戎族部落幾乎全部參加,在王子帶的引領下對王朝京師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武裝侵略,並燒毀東門,攻入王城。襄王被迫逃出京城,跑到了鄭國,此事一出,天下震動,首先作出反映的是在地理上與東周最為接近的秦、晉兩國。
  群戎攻周,天子蒙塵,正值晉惠公二年,晉惠公夷吾剛剛依靠許諾"且入外河列城五"為條件,同時又奉送黃金四十鎰,白玉之珩六雙的私禮,"盡國以賂外內"成功做了國君,先後處死裏剋,粉碎了邳鄭等人的叛亂,初步穩定了晉國政局。王子帶之亂發生之後,晉惠公就想利用這一次勤王的機會取得國際社會的好感,於是剛開始晉惠公就出面調解周王室與王子帶及群戎之間的衝突,試圖不以武力化解它。
  與晉惠公有着同樣想法的是秦國。當時的秦穆公得知天子蒙塵之後,也立即出兵勤王。秦晉同時出兵援周,立即引起了齊桓公的關切,試想,齊桓公乃天下霸主,天下出了這
  麽大的事,他老人傢怎麽可能袖手旁觀呢?於是,齊桓公立即着手派大臣管仲出使首都,目的也是想調解周王室與王子帶及諸戎的矛盾;同時又派外交部長隰朋出使晉國,調解晉國與戎人的矛盾;其實這兩大措施都是馬後炮,然而,這樣做卻能顯示出作為霸主的威嚴。然而,齊桓公卻試圖兩面討好,既不得罪天子,又不得罪王子帶,一面為逃亡到齊國的王子帶提供政治避難,一面又派人替子帶嚮周襄王求情,請求周襄王寬赦王子帶。結果怎麽樣呢?據《左傳》記載,當時齊桓公派了一個叫仲孫湫的大臣去朝聘天子,順帶着嚮周襄王請求赦免王子帶。但仲孫湫行完聘禮之後,一看周襄王的臉色,顯然是怒氣未消,就不敢提起此事,衹得就此作罷,打道回國。《史記》寫的更直白:"齊使仲孫請王,為帶謝。襄王怒,弗聽。"諸侯聯軍戍衛京師。
  齊桓公想火中取粟的做法招致了周襄王的極度不滿,怎麽我的仇敵你竟然幫他說話呢?你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天子?如果說,周襄王對齊桓公的不滿剛開始還衹是因為齊桓公想駕馭他但鑒於當初的擁戴之恩而隱忍在胸的話,那麽此時已蕩然無存了。那麽齊桓公為什麽要這樣做呢?主要原因,一不是自恃擁戴有功;二不是過於輕視這個周襄王,還以為他和以前的諸王一樣,甘心情願做齊桓公的馬仔。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齊桓公已隱約感覺到這個天子不同於以前諸王,與自己並不親近。所以纔打起了小算盤,通過庇護子帶以牽製周襄王,甚至在適當的時機另立新主。他太小看了周襄王的意志,沒料到自己挺起來的周襄王偏偏是個愣頭青,事後的發展出乎齊桓公的預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