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在第二次被立后,急切地希望增强力量,八阿哥一派也不可能对此不闻不问,二派的斗争在加强各自力量的过程中进行下去,大有呈白热化发展之势。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早晚会引发大的祸乱,殃及整个紫禁城。康熙绝不想大好的江山因皇子的争斗出现什么闪失,皇室内斗最容易让那些觊觎大清社稷的人钻了空子。
康熙爱儿子,但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定,他只能废掉儿子。康熙意识到早立下太子,着实不是明智之举,不单将爱子推向火坑,也让自己满心憔悴,让国家社稷出现动荡。最后,他只有果断地结束错误,忍痛废掉胤。这也许是平衡皇子之斗的最好办法,胤彻底失势,不足以成为任何人的对手,八阿哥一派自然偃旗息鼓,康熙断没有立八阿哥为太子的打算。
废胤,至少能保全胤的性命。胤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他太早被立为太子了,又太长时间享受康熙的特别宠爱。而胤最大的不幸,就是康熙活得太长。而这些,都不是胤的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胤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康熙五十四年(1615年),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奏康熙要求复立胤,康熙大怒,愤然拒绝,还治了朱天保死罪,那些和朱天保要好的大臣也受到了牵连。胤也曾偷偷给一些大臣写信,试图东山再起,胤着实不甘心在凄清的咸安宫打发剩下的岁月--他正当大做一番事业的年纪。遗憾的是,皇太子之位、国家政治都已然和胤无缘,没有人愿意冒掉脑袋的危险,去帮助一个绝无希望重返政坛的皇子。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天,康熙去世了。这个消息对胤来说已没有什么政治价值,他已经在咸安宫里待了10年,连生存的意志都几乎消磨殆尽。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的胤无异于一个废物,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康熙死了,胤得以走出咸安宫,清廷为他在山西祁县安排了新府邸。胤来到了新家,这里虽不似京城繁华,却也少了尔虞我诈,安静清闲。胤在这里平静地过了两年日子,郁郁而终。
胤这一生,风风光光地开始,黯淡落魄地结束,他抗争过,叛逆过,不甘过,可到头来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紫禁城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失败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