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媒介 》 明報·大傢大講堂 》
第88節:吳清源:棋理與人生(1)
錢穆 Qian Mu
吳清源:棋理與人生
題按:有史以來中國第一圍棋天才吳清源,自從1960年遭車禍脊骨受傷後,體力、視力皆衰退,棋力日降,去年在"名人"賽挑戰權的聯賽中竟七戰七敗被淘汰出圍,為中外仰慕吳氏者同聲嘆息。經年來的休養,吳氏决定重返棋壇,且與"讀賣新聞"解除合同,以自由之身、一般棋士的身份參加各棋賽。吳氏此舉已轟動世界棋壇。日本"棋道"雜志,於新年特大號中,刊載了一篇訪問記。吳氏在答記者問中,慨談棋理與人生的見解以及今後的志趣。吳氏素言:"圍棋之道在於調和",並有"江山一局棋"之名言,與日本人以棋局為戰場,奮其生命戰鬥求勝的觀念大相異趣。在這篇訪問記中,吳氏對此有深一步的解釋。
問:棋的風格是不是可以反映國民性和民族性呢?
答:我認為不見得是這樣。(按:吳氏客居日本,可能避免多言民族性之類問題,吳氏與日人迥異,不喜把棋賽當作戰鬥,主張棋道在於調和。)
問:在棋賽之前是否設想如何佈局呢?
答:下棋與繪畫不同,不是一個人完全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棋是兩個人的事情。自己如果先對佈局做好構想,勢必對手也得按照自己的預想落子纔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最好的辦法,在常日盡量多研究對方代表性的佈局。
問:在吳先生下棋時,第一次考慮(對棋勢的計算和構想)所占的比重如何?
答:我很註重第一次考慮。棋風順利時,下得很快,限用10小時,差不多可剩餘4小時,這個時候我幾乎都是做過第一次考慮之後即落子。但是,我這算不算是第一次考慮呢?加田先生(按:指日本棋士加田剋司八段)及橋本昌二(九段)先生,下60手左右,即將全部時間用掉,用最後一分鐘把後半局下完,這纔可算是善用第一次考慮。
(按:加田與橋本二人是著名的"長考派",着一子常考慮一小時以上,緻上半局把所有時間用光,下半局不得不被迫開快車。相反的吳清源以落子最快著稱,在這裏他故示謙虛,免得給人印象,他在譏刺"長考派"人士。)
問:在您下棋時出現的敗着或錯着,是在第一次考慮即落子時多呢?還是在多加考慮的情況下出現的多呢?
答:在第一次考慮即落子的情況下,錯誤比較少。尤其很少致命性的敗着。而考慮一小時,結果出了錯着的人很多。那多半是遭遇了睏難的棋勢,必須多作考慮,因為棋勢太睏難,所以出錯的可能性也大。本來要贏棋,因迷了方向,殺得過分了,或陷入太深而戰敗,是常有的事情。這因為在做考慮時,被不必要的情緒所擾亂所致。
(按:這裏所說"不必要的情緒",可能指的過分的勝負心,患得患失的心理等。)
問:在對局中,常聽到"靈感不來"或者"找不到合意的一手"等,指的是什麽意思呢?
答:依照我們的經驗和研究,下棋時腦中積藏了許多成套的棋勢,如果遇到前所未見的局面,(按:成套棋勢以外的局面)就感到難以應付,這時候最容易下錯棋。
問:吳先生落子之前,目算步數時要算幾遍,每一次目算能看多少步?
答:許多人曾問過我這個問題,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沒法三言兩語說明白。常聽人說一眼看30步的話,其實不用看這麽遠,也可以下出好棋。每看一遍都見出許多枝葉的細節,如果衹一個細節沒看到,因而瞭解錯誤,則全部的目算就都沒有用了。在目算棋勢時,必須做最好的判斷,在目算的同時就做判斷了。如果判斷錯誤,目算多少步都沒有用處了。
問:吳先生是否認為自己最適合棋士這種職業呢?
答:不大適合。大體說來我不喜歡爭奪勝敗的事情。所以,關於爭勝負的方法很差。
問:是否想到轉嚮其他職業呢?
答:圍棋是一種决勝負的事情,也屬於爭奪之事。我討厭與人爭,所以曾打算脫離圍棋。我以為人傾嚮和平纔是理想。我喜歡宗教一類的事情,但並無成為教祖的野心,最好做徒弟,可是從事宗教得自己出錢,這當然不能成為職業。(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1) | 第2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2) | 第3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3) | 第4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4) | 第5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5) | 第6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6) | 第7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7) | 第8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8) | 第9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9) | 第10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10) | 第11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11) | 第12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12) | 第13節:李約瑟:中國與西方(1) | 第14節:李約瑟:中國與西方(2) | 第15節:李約瑟:中國與西方(3) | 第16節:李約瑟:中國與西方(4) | 第17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1) | 第18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2) | 第19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3) | 第20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4) | 第21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5) | 第22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6) | 第23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7) | 第24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8)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