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88节:雪上加霜,宗室操戈徒叹息(3)      刘绪义 Liu Xuyi

  然而,周郑之间的短暂蜜月很快就结束了,"二十一年五月,郑厉公卒。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本来,周郑关系的恢复,是郑国看到齐桓公的霸业对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策。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对郑国无疑有着某种深刻的教训。然而,随着郑厉公的死,周郑关系又开始交恶。周惠王不久以后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盟主地位。
  就在周郑联盟出现破裂的同时,周齐关系开始呈现出蜜月光景。然而,这种局面到了周惠王晚年,又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公元前655年,就是八国联军伐楚的次年,"胜利归来"的齐桓公于当年大会诸侯于首止(今河南睢县东),目的是定周太子之位。何谓定周太之位?事情是这样的。周惠王晚年宠爱惠后,惠后是陈国女子,本非惠王正妻,是续弦。当时惠王打算废去太子郑,改立惠后生的庶子子带为太子。周惠王的这一做法遭到了齐桓公的干涉。周太子郑与齐桓公通好,请齐桓公为自己说话。齐桓公欲控制周王室,为己所用,欣然应下。当年夏,齐桓公主盟,邀集宋、鲁、陈、卫、郑、许、曹七国之君,外加周太子郑,九方相会于卫国首止,公开宣布全力支持太子郑为周室嗣君,拒绝接受周惠王的废立计划,以八国联军伐楚之余威恐吓周惠王,逼他就范。
  东周内部王位的嗣立本该由东周自己决定,齐桓公明面上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以忠实臣子自居,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周惠王废长立幼之念有违礼法,那做臣子的也只能以死相谏,怎可蛮横逼迫?由此事可以看出,齐桓公的内心也没把周天子真的当成天子,只是拿他当政治工具,"尊王攘夷"的虚伪性就此暴露无疑了。八国会于首止,以军事联盟的强大实力恐吓周天子,这哪还有点忠实臣子的样子?
  齐桓公的蛮横、嚣张、狂妄,极大的惹怒了周惠王。他不甘心受制于人,不甘心国势衰落之后再沦落为臣子的掌中物,决意反击。这样一来,事情就演变成如下状态:一边是齐桓公在首止大会诸侯,向周惠王施加政治、军事压力;另一边是周惠王联络他国对抗齐桓公。
  周惠王与郑国的关系从郑厉公助他复位开始一直与郑国关系紧密,又早与北方的晋国取得了联系,所以周惠王派遣周公宰孔暗中告知被齐桓公约去参加首止会盟的郑文公,对他说:"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指使他背离齐国去联络楚国,自己则派人去联络晋国,试图组成一个以周、郑、晋、楚四方为主新的联盟,与齐国的七国联盟抗衡。郑文公果然"逃其师而归",逃离了首止大会。
  郑文公受周惠王指使不与诸侯会盟,周惠王又左右开弓,联络晋、楚。齐桓公对此反映非常激烈,先发制人,率齐、宋、陈、卫、曹、鲁六国之师攻入郑国,迅速合围了郑之新城(今河南密县东南),以惩罚郑不盟首止及亲楚行径。同年秋,楚成王亲自率军北上围攻郑国西南方邻国,也是齐国的同盟:许国(今河南许昌),以此援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许以救郑"。面对楚成王咄咄逼人之势,齐桓公不得不暂时放弃攻郑,率联军南下救许。楚成王见郑围已解,不与联军接触,立刻退兵。但楚军并未退回郢都,而是驻兵北部边防的武城(今河南南阳市北),继续以军事压力震慑中原诸国。许僖公恐惧,在蔡穆侯的带领下,自绑双手、口衔璧玉、着丧服、抬官木,赴武城向楚成王请罪。而齐桓公为了破坏周惠王和楚成王的图谋,也顾不得许国这么多,第二年春齐国又攻郑。郑国在齐桓公的严厉打击下只得向齐请和。齐桓公力挺的太子郑顺顺当当的继承了王位,是为周襄王。
  对周惠王,冯李骅给他作出的政治鉴定是"不鉴",就是不吸取教训,即位之初有王子颓争位之乱,临到晚年不吸取教训欲行废长立幼之事,从而又导致了周襄王即位之初的王子带之乱。这就是不鉴。
  襄王时的王子带之乱
  与对周惠王的评价不同,清人的马骕则称襄王为"春秋之贤王"。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周襄王名郑,周僖王之孙,惠王之子,与其弟王子带同为惠后所生,只因惠后宠爱王子带,惠王就想废去郑的太子之位,因而,襄王很早就处于王位继承的火炉上。鲁僖公七年,惠王去世,襄王即位,他担心王子带作乱而影响自己的王位继承,就不发丧,只告难于齐。直到僖公八年春与齐桓公、鲁、宋、卫、许、曹、陈等诸侯会盟于洮,定位之后才发丧,这说明二十来岁的周襄王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治谋略
  周襄王在位33年,在东周诸王中仅次于春秋末年的最后一位天子周敬王,他在位44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