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七十三      顧祖禹 Gu Zuyu

  ◎四川八
  ◇竜安府東北至陝西沔縣五百裏,南至成都府綿州三百五十裏,西北至鬆潘衛三百三十裏,北至陝西文縣三百三十裏,東至保寧府劍州二百九十裏,西南至成都府茂州三百二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八十裏,至江南江寧府八千八百裏,至京師一萬二千二百四十裏。
  《禹貢》梁州之境。周秦時為氐羌地。漢屬廣漢郡。三國漢屬陰平郡。晉以後因之。梁普通間,沒於氐《志》雲:普通三年,為土豪楊傑、李竜遷所據。西魏得之,置江油郡治江油縣,兼置竜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又改州為平武郡。義寧初,改曰竜門郡尋曰西竜門郡。唐曰竜門州武德初,仍曰西竜門州。貞觀初,始去西字。天寶初,曰江油郡。至德二載,改應靈郡。乾元初,復為竜州。宋初因之亦曰江油郡。政和五年,改曰政州。紹興初,復曰竜州。元因之,屬廣元路《志》雲:元升竜州為元帥府,尋改為宣慰司。今正史皆不載。洪武七年,仍為竜州。二十三年,改竜州軍民千戶所,尋復故。宣德七年,又改為宣撫司隸布政司。嘉靖四十五年,升為竜安府,領縣三。今仍舊。
  府控扼氐羌,山川重阻,峭壁雲棧,連屬百裏,真四塞之地也。說者謂鬆潘介在生番糧援之道,恃竜安以無恐。竜安者,南重成都之防,北壯鬆潘之勢,故改建郡縣,不可緩也。自魏鄧艾伐蜀,而陰平遂為取蜀之捷徑。艾之伐蜀也,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裏,鑿山通道,作橋閣,山𠔌高深,至為險難。艾以氈自裹縛而下,將士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而蜀人膽喪矣。後唐長興二年,石敬瑭等攻兩川,前軍剋劍門,西川帥孟知祥急遣軍爭劍門,而命別將李筠將兵趨竜州,守要害,蓋劍門拒守,又恐奇兵自陰平故道而入也。既而官軍果分道趣文州,將襲竜州,為西川兵所敗。明洪武四年,伐蜀,傅友德亦自階、文而進,剋青川果陽,下油江,遂趨綿州。《修造記》:竜安路通秦、階,嚴稽出入,直與劍閣為比。蓋自蜀入秦之道,東則劍閣,西則陰平,劍閣之防,顯而易知,陰平之道,僻而易忽。故出奇製勝者,往往托足於此焉詳陝西階州陰平道。
  平武縣附郭。漢廣漢郡剛氐道地。蜀漢析置廣武縣,屬陰平郡。晉太康初,改曰平廣縣,尋又改為平武縣,仍屬陰平郡。宋元嘉二十七年,以故氐王楊文德為輔國將軍,使引兵自漢中西入,搖動隴,遂取魏陰平、平武,是也。齊梁仍曰平武縣。西魏改置江油縣,並置江油郡治焉,尋又為竜州治。隋以後因之。宋端平三年,兵亂,寶六年,徙州治今縣東之雍村壩,縣亦徙治焉。元以江油縣省入竜州,又徙州治武都鎮。明洪武中,又徙州治樂平鎮,即今治也。嘉靖四十三年,土司薛兆乾作亂,事平,改為府。萬歷十九年,始置今縣,為附郭,編戶二裏。
  ○竜州城在今府東。祝穆曰:竜州城,梁李竜遷所築,去江油東北三裏,蓋即隋唐州城也。宋寶以後,州益遷而東,其故城皆土築,旋圮。明洪武七年,土官知州薛文勝創設州城於青川所。二十三年,知州薛繼賢奏移今治,周以木柵。宣德五年,知州薛忠義奏築磚城。嘉靖十三年,宣撫薛俊卿又復營築。四十五年,改為府城。今城周五裏有奇。
  平武城府西三十裏。《隋志》:梁末,李文智自立為藩王,以平武為國都。西魏復為縣,而別置江油縣,竜州治焉。隋亦曰平武縣,仍屬竜州。唐貞觀八年,省入江油。近《志》:西魏廢帝二年定蜀,置竜安縣,尋改曰平武。似誤。
  方維城府東北百二十裏。西魏置秦興縣,為建興郡治。隋廢郡,改縣曰方維,屬竜州。唐武德四年,改屬沙州。貞觀初,州廢,又省縣為方維鎮,屬景𠔌縣。貞元初,南詔、吐蕃合兵入寇,分道趨扶文,掠方維、白壩,即此。白壩見昭化縣。
  德陽城府東二百裏。本漢梓潼縣地。後漢改置德陽縣,屬廣漢郡。《華陽國志》:德陽有劍閣道三十裏至險。蓋與劍門相近也。建安十九年,先主軍涪,張飛自江州而上,定巴西、德陽。鄧艾從陰平邪徑經漢德陽亭,至江油,出劍閣西百裏,皆謂此。晉徙德陽而南,因謂此為漢德陽。
  陰平城府東百五十裏,東南至劍州百六十裏。宋白曰:文州為古陰平,魏晉之陰平郡及陰平縣治也。永嘉末,太守王鑒以郡降李雄,晉人悉流移於蜀漢,其氐羌並屬楊茂搜,於是有南陰平郡,屬益州。宋永初以後,晉人流寓於蜀者,於益州立南北二陰平郡,寓於漢中者,亦於梁州立南北二陰平郡。劍州之陰平,即宋所置北陰平郡也。宋文帝元嘉九年,益州流民許穆之詐稱司馬飛竜,招合蜀人,攻殺巴興令,逐陰平太守。刺史劉道濟遣軍擊斬之。或以為此漢州萇楊之南陰平。梁天監十四年,魏人侵蜀,詔任大洪自陰平入魏,晉壽招誘氐羌,絶魏運路。十五年,將軍王光昭與魏戰於陰平,敗還,即此陰平也。又大寶末,蕭紀將楊乾運攻叛氐楊法琛,拔劍閣,進據南陰平,對古陰平而言,因謂此為南陰平耳。《隋志》:宋置北陰平郡,治陰平縣。後魏置竜州於此。西魏改郡曰陰平,而徙竜州治江油。後周嘗改郡曰靜竜郡。隋郡廢,縣屬始州。唐屬劍州。宋因之。端平以後兵亂,縣廢。舊《志》:陰平城,南去梓潼縣六十裏。似誤。
  ○藥叢山府南十裏。多産藥材,因名。或訛為落叢山,俗名樂從山。又馬頭山,在府西南五裏,以形似名。○火風山,在府北十裏。山勢峭險,其麓即箭樓山,擁抱府城。一名旗山。又崆峒山,在府西北十裏,山𠔌深險,直接蕃界,似平涼之崆峒。又化豹山,在府東北十五裏,山勢高聳,林木豐茂,限隔蕃塞。
  九竜山府東五十裏。其地峻險,前距鐵蛇關抵蕃地,一山九嶺,疊聳如竜。又羊盤山,在府東北六十裏,石徑九麯,如羊腸然。又箐青山,在府東南六十裏,重峰疊嶂,樹木森鬱。
  馬盤山府東南百二十裏。高三千三百丈,其形似馬,盤旋而上,重巒疊嶂,行者難之。後魏馬盤縣以此名。○牛心山,在府東百五十裏,山秀拔,形如牛心。西魏李虎葬此。唐武後時,鑿斷山脈。玄宗幸蜀,修復之。回鑾後,升竜州為都督府,賜名靈應郡。《唐志》雲:山在江油縣西一裏。長慶四年,竜州刺史尉遲銳上言:山有掘斷處,請加補塞。於是役數萬人於絶險之地,東川為之疲弊。
  馬閣山在廢陰平縣北六十裏。峻峭崚嶒,極為艱險。鄧艾軍行至此,路不得通,乃懸車束馬,造作棧閣,始通江油,山因以名。《舊唐書》:陰平北有十八隴山,其山有隴十八,或以為即馬閣山。又左擔山,《志》雲:在府東百八十裏。鄧艾伐蜀,路經江油,因山高江險,修鑿棧閣,以通擔負,今七裏閣是也。鬍氏曰:自文州青塘嶺至竜州一百五十裏,自此而南者,右肩不得易所負,謂之左擔路,鄧艾伐蜀之道也。祝穆雲:左擔路上涪水崖壁,有閣道六,曰青崖、曰蟆頤、曰石回、曰七裏、曰東閣、曰石城,又有二閣不在左擔之數,曰猿臂、曰黃林,皆閣道之險者。○兩埡山,在府東北七十裏。山嶺分峙,兩埡路通青川、廣昭等處。
  弩牙山府東南百六十五裏,狀如弩牙。相傳鄧艾伐蜀屯軍於此。又東南五裏曰石門山,兩崖相對如門,與氐羌分界處。左思《蜀都賦》:緣以劍閣,阻以石門。梁大寶中,氐酋楊法琛據黎州附魏,益州刺史武陵王紀遣楊乾運討之,拔劍閣,法琛退保石門。《輿地紀勝》竜州江油縣東百裏有石門戍,《唐志》利州景𠔌縣西有石門關,即此石門也。
  ○涪江府西北二百裏。源出鬆潘衛小分水嶺,經小河所而東,至府城西,又歷城南而東,下入江油縣境,盤紆縈帶,為郡境之險。詳見大川涪水。○青漪江,《志》雲:源出落叢山,下流至綿州彰明縣,合於涪江。
  青川溪府東百二十裏。源出西蕃界,經青川所,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又醍醐水,源出府東清潭嶺,接青川溪,流入嘉陵江。《圖經》雲:清水出啼鬍山,闊五丈,東流入利州界。其水清美,亦云啼鬍水,《志》作醍醐,美其名也。○大溪河,在府西北二十五裏。《志》雲:源出白馬路西番界,流至此,入於涪水。又府境有木瓜官渡、古城、高村、大印等河,皆源出蕃界,下流入於涪江。《志》雲:廢陰平縣西四十裏有揚帆水,下流入梓潼縣界,合於潼水,泛漲奔註,勢若揚帆雲。
  利人渠在廢陰平縣西北二裏,引馬閣山水入縣溉田。唐竜朔二年,縣令劉鳳儀開,寶應中廢,後復開。景福二年,又廢。
  ○鬍空關府西北四十裏,永樂中置。又羊昌關,在府西北十五裏,其地有羊昌山,山崖層疊,通鐵蛇官道。○鐵蛇關,在府東十裏,為番夷出入之衝。又有黃楊、和平、大魚等關,與鬍空諸關共為六關,俱永樂中置,為府境之要險。
  涪水關府西北涪水上。《唐志》江油縣有涪水關,即此。又竜門關,亦在府西,隆慶中置。○芍藥戍,在府南九十裏,唐置。本名溪戍,永徽中,改今名。
  興文閣在府東南二十裏海棠鋪。山路盤束,下臨急湍,置閣其上,以通行旅。又南岩閣,在府東六十五裏,正德初修鑿,平坦可行。《陰平修路記》:竜安棧閣,在治東者凡八,曰石城、曰佛崖、曰麻園、曰蟆頤、曰黃林、曰三店原、曰七裏、曰飛仙;在東南者凡三,曰石回、曰興文、曰猿臂;在東北者凡二,曰秦隴、曰東閣;在府東者凡九,曰金鼓、曰芭蕉、曰楮株、曰盧崖、曰天井、曰桑坪、曰兜索、曰木蕊、曰飛泉;在西北者凡十五,曰金匱、曰桐油、曰隆奉、曰鬍空、曰黃梗、曰劉屯阝、曰鵝頂、曰禪峰、曰石門、曰仙女、曰馬桑、曰溪壩、曰黑水、曰羅漢、曰羊腸。《志》雲:鄧艾伐蜀,置秦、隴等閣道一十二處。明洪武十一年,開設鬆潘衛,又置飛仙等閣道二十五處。
  溪子驛在府西。《志》雲:府東百二十裏有古城驛,百七十裏有武平驛,二百裏有小溪驛。又水進驛,在府西北九十裏,又府西二百裏有小河驛。《會典》:縣有明月所巡司。○永濟橋,在府西北二十五裏,路接小河所。明洪武中,土官薛文勝以衊纜架橋。永樂初,薛忠義造鐵索六條,長十五丈,架板為橋,名曰垂虹。俗名鐵索橋。詳見小河所鐵竜堡下。又天生橋,在府西北九十裏,通羊洞寨,河水奔險,中有三巨石如柱,居民架木為橋。
  白馬寨府北三百裏,番寨也。《志》雲:白馬番北通階文,西抵潭臘。其生番號黑人,延袤數百裏,碉房不計,有名色可舉者凡十八寨,多不過四五百人,少可百人而已。嘉靖元年,白馬跳梁,用兵五千,分五路,一由鬆潘小河所之鐵竜堡,一由鬆潘東路之三捨堡,一由府西北之黃楊關,一由青川所之北雄關,一會兵陝西,由階文而進,蠻畏懾聽命。今為府境屬夷。
  白草寨府西南四百裏,亦曰白草壩,番寨也。《志》雲:白草番東抵石泉縣,約七十裏,西抵南路生番,南抵茂州番,北抵平武界,凡十八寨。部麯素強,恃險阻,往來剽奪為患。成化十四年,撫臣張贊督兵剿白草壩及西坡、禪宛諸大寨生番,皆順命,尋復叛。嘉靖十三年,撫臣宋滄遣兵擊平壩底、白草等寨,諸蠻獻侵地二千餘裏。未幾復叛。十五年,大徵,用兵三萬七千,一由竜州,一由壩底,斬獲甚多,事平,增置雙溪、大魚、永平、奠邊諸堡,革撫賞,斷????茶。萬歷七年,壩底、河西、風村等十一寨,永平、河東、白草等十七寨,相率來降,許為編氓。自走馬嶺一帶分十村,由平一至平十村,又西射溪溝一帶分八村,由一化至八化村,村立一長,以統率之。又有風村嶺等十八寨,尚承舊名,亦同時歸順者。○木爪番寨,在府西北二百裏,近小河所。境土迫促,種類不繁,雖有五寨,約男女不過二三百人。嘉靖二十三年,導白草番為亂,事平,止許歲至小河領賞,不得過府西大魚關。
  江油縣府東南百三十裏,東北至劍州二百五十裏,東南至梓潼縣百裏。漢為剛氐道地。蜀漢置江油戍。鄧艾至陰平,欲與諸葛緒自江油趣成都是也。晉、宋為平武縣地,屬北陰平郡。西魏為江油縣地,竜州治焉。宋末屢經遷改。元至元十二年,並入竜州。至正中,嘗遷縣於興教鎮,屬廣元路,即今治也。明洪武十年,並入梓潼縣。十四年,復置,屬劍州。嘉靖四十五年,改今屬。城周二裏有奇,編戶二裏。
  ○江油城《志》雲:在縣西北。今縣所轄之鄉,曰武都、曰雍村,皆故竜州治也。一云,今青川所之明月關,即故縣治。似誤。元末移治於此。《防險說》:江油雖在腹裏,實竜安糧道之咽喉也。今有石城,明天順六年創築,成化、正德、嘉靖、萬歷以來,相繼增修。
  ○竇山縣北十裏。兩峰聳立,山麓紆回,南接彰明縣界。杜光庭雲:山西接長岡,乃通車馬,東臨峭壁,陟絶一隅。自西壁至東峰,石筍如,兩崖中斷,相去百餘丈,躋攀絶險,人所不到。○大匡山,在縣西三十裏,高聳盤紆,亦接彰明縣界。其南二十裏有點燈山,即彰明之小匡山也。一名讀書臺,以李白得名。
  天柱山縣北五裏。山小而峻,形如立柱。一名天池山,以山頂有池也。又名石人山,天寶六載,敕改為靈液山。○太華山,在縣南十裏,三峰奇秀,有似西嶽,亦南接彰明縣界。
  ○涪水縣北一裏。自平武縣界流入,又東入劍州境。○匯溪,在縣西十五裏,源出縣西二十五裏之百匯洞,細流十裏,合於雍村河。又竜潭溪,在縣北,源出竇山,下流俱合於涪水。
  ○馬啼關縣西二十裏。又縣境舊有鬼門關,兩山險迫,暴風從中出。○平渡驛,舊在縣北五十裏,接竜安府界,亦曰西平驛。
  石泉縣府西南二百十五裏。南至成都府二百九十裏。本漢蜀郡汶江道地。晉屬汶山郡。後周為汶山縣地,屬汶州。隋初,屬會州。唐貞觀八年,分汶山縣地,置石泉縣,屬茂州。宋初因之。熙寧九年,改屬綿州。政和七年,於縣置石泉軍。宣和三年,仍屬綿州。七年,復置軍。元廢軍,以縣屬安州。明初屬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改今屬。有石城,周二裏有奇,編戶三裏。
  ○北川城縣西三十裏。本汶山縣地。後周置北川縣,屬北部郡。隋屬會州。唐屬茂州。永徽二年,省入石泉縣。
  威蕃城縣西三十裏。唐之威蕃柵也,亦曰威蕃亭。《唐書·王涯傳》:吐蕃有兩道,一由竜安、青川,一由綿州、威蕃柵,抵棲雞城,皆番之險要。宋神宗時,靜州蠻攻茂州,窒隴東道,以孤石泉。成都守孫羲叟經畫事宜,以石泉為邑,介綿、茂之間,道裏闊遠,緩急不相應,非扼其衝要不足捍外患,於是請改石泉為軍。德陽人張上行言於羲叟曰,去石泉三十裏,威蕃亭地名柵底,即唐之威蕃柵也,宜先築堡寨以禦其來,然後建軍調兵以圖之。於是城其地。棲雞、隴東道,俱見茂州。
  ○石紐山縣治南一裏。《帝王世紀》:禹生於石紐。譙周曰:禹生於汶山廣柔之石紐,其地為刳兒坪。陳壽曰:禹生汶山石紐,至今番人不敢牧其地。宋祁曰:汶川縣有石紐山,《志》以為即此山雲。又鳳凰山,在縣治北二裏,其下有二水合流,形如飛鳳。○三面山,在縣北六十裏,上有竜湫。
  ○湔水縣西一裏。源亦出玉壘山,分流入縣界,經縣界十裏,復東南出,合於新都之湔水。○安昌水,在縣東南,源出三面山,合諸山溪之水,東流入安縣界,又經綿州西,而入於涪水。亦曰竜安水。《志》雲:縣南一裏有甘泉,水甘冽,縣因以名。
  ○鬆嶺關縣西北七十裏。杜佑曰:在竜安縣西北七十裏。開元二十八年,關廢。今仍為守禦處。竜安見前安縣。○石板關,在縣西六十裏。又有上雄關,在縣西北,舊皆為戍守處。
  壩底堡縣西北四十裏,與茂州接界。成化以後,為戍守要地,其地東抵通寧堡,西連白草番,南距石泉,北通青片。由壩底而南十五裏,即石板關,東十五裏有石泉堡,又東五裏為白印堡,俱壩底將領分兵屯戍。○永平堡,在縣東二十裏。《志》雲:堡設在山崖,形勢陡拔,控製白草諸番隘口。由永平而西三裏,為奠邊關,關南裏許為火草坪,坪北十五裏為萬安堡,萬安東二十裏為嘉定堡,俱屬永平偏將屯守。
  大印堡在縣東北。《邊略》:堡設在山阜,巍然天險,亦白草番出沒要路也。堡西二十裏為茆堆堡,又西五裏為山茅堡,山茅東三十裏為徐塘堡,徐塘北三十裏為伏羌堡,伏羌北六十裏為大方關,俱屬大印將領駐守。《志》雲:大方相近者,有觀子、徐坪、平通三堡,而諸堡中徐塘又為控扼之要。
  復土堡縣西北十裏。堡南十裏為青岡堡,二堡之間有青泗口,路通壩底,為河東、河西、白草、青片諸番出入處。○奠酒啞堡,亦在縣西,其相近又有平番、赤土諸堡,皆控扼白草番之處。嘉靖二十四年,白草等一十八寨番蠻聚衆於羊角、白泥一帶,劫掠攻陷平番、奠酒二關,截占漩平,以阻石泉兵糧之路。撫臣張時徹督偏帥何卿剿平之。《志》雲:舊有馬坪口巡司,今革。
  寶朱寨縣北百二十裏。《志》雲:寶朱古寨口與縣西北百五十裏之赤朱古寨口,俱為番蠻出入要口。昔時立此二寨,以限隔之,今故址猶在。○漩平橋,在縣東二十裏,縣之津要也。又有上下索橋,在縣東十五裏。
  附見:
  青川守禦千戶所府東百二十裏。漢剛氐道地。後魏置馬盤縣,兼置馬盤郡。隋初郡廢,縣屬竜州。唐因之。天寶初,改為青川縣。宋仍隸竜州。端平以後,兵亂,縣廢。元初復置。至元二十二年,省入竜州。明洪武四年,置守禦千戶所,隸四川都司。其地當白草番之後路,東抵白水、陽平關,接陝西寧羌州界,西通白馬路轉古城驛,而抵竜安,南至樹園堡,叢林密箐,多盜賊,北通青塘嶺,直達階文,秦蜀間襟要處也。嘉靖四十五年,改屬竜安府。所城洪武四年築,周二裏。
  ○大雄山所北十裏。山形峻峭,出群山。又飛竜山,在所東三十裏,其相近者,曰東山。○丁平山,在所北一裏。《志》雲:元平章丁世珍擊番蠻,嘗屯兵於此,因名。
  ○白水江所東三十四裏。自陝西文縣流入境,又東過劍州界,至昭化縣入嘉陵江。魏鄧艾伐蜀,作浮橋於江上。明初,傅友德伐蜀,渡白水江,即此。○青川溪,在所南。又杲陽河在所西北,亦自文縣界流入。下流俱入於嘉陵江。
  ○明月關所東五裏,有巡司戍守。《會典》:關屬平武縣。又杲陽關,在所南。明初,傅友德伐蜀,下文州,進拔青川、杲陽。是也。
  北雄關在所北,接陝西文縣界。相近又有控夷關,稍南為瓦捨壩。控夷關,蓋萬歷中增設。《一統志》:所界自北雄關以下,並杲陽、迪平、白水、二牢、明月、馬轉、清平、鬍空、葉棠、三路口,共十一關。
  ◇馬湖府東至敘州府四百十五裏,西至建昌行都司越衛六百十裏,南至烏蒙府界百四十裏,北至嘉定州犍為縣界二百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一百裏,至江南江寧府六千一百六十裏,至京師九千三百三十裏。
  《禹貢》梁州之境,後為夷獠所居或曰,府境即古侯國,漢唐蒙鑿石開道處也。漢屬犍為、越二郡。晉沒於蠻《華陽國志》:越郡有馬湖縣,水通道入江,晉省。《水經》:若水自三絳又徑馬湖縣,謂之馬湖江,又左合卑水,又東北至朱提。後因之。唐為羈縻蠻州地,屬戎州都督府《志》雲:唐為馴、騁、浪、氵高四州地,總名馬湖部。宋仍為蠻地。元至元十三年內附,尋置馬湖路。明洪武四年,改為馬湖府土官總管安濟歸附,因使世守其地。五傳至安鰲而叛,弘治九年討平之,改土官為流官,編戶二十五裏,領縣一、長官司三。今仍舊。
  府倚山控江,屏翼瀘、敘,唇齒嘉、眉。隋開皇十七年,以南蠻叛,命史萬歲南徵。自越進兵,經馬湖番山而進。唐乾符二年,高駢帥西川,修復邛崍關、大渡河諸城柵邛崍關,見前重險。大渡河,見前大川。又築城於戎州馬湖鎮號平夷軍及沐源川,皆蠻入蜀要路也。各置兵數千戍之,自是蠻不復入寇。宋末,蒙古入蜀,往往取道馬湖。蓋府為西南之要地矣。
  屏山縣附郭。元末置泥溪長官司。明初,蠻酋王邦彥來歸,命世守其地。萬歷十七年,改置今縣,編戶三裏。
  ○馬湖城在府西。唐乾符初,高駢築馬湖鎮城,號平夷軍,或以為即此城也。宋時蠻酋皆屯據湖內。元初置馬湖路,遷於夷部溪口,瀕馬湖南岸創府治。然其民皆散居山箐,無縣邑鄉鎮。至正中,復置泥溪長官司。或曰,明玉珍所置也。明初,改路為府,復移今治。隆慶初,始石為城,有門五,城周二裏有奇。
  廢浪川州在府西南,本蠻地。《志》雲:唐嘗置羈縻長樂浪州於此。開元十九年,南蠻大酋長樂浪州刺史楊盛顯為邊患,詔內常侍高守信為南道招慰處置使討之,拔其九城,即此。後廢。貞元十三年,荊南帥韋臯表置浪川州,領郎浪、河渡等五縣,屬戎州都督府。又府西有廢馴州,領馴祿、天池等五縣;廢騁州,領斛木、羅相等二縣,皆唐所置羈縻州,領於戎州都督府。宋因之。《宋志》浪川、馴騁等州,皆在馬湖江岸。○廢氵高州,在府南,亦唐所置羈縻州也,領拱平等三縣。又廢柯連州,亦在府南,領柯連等三縣,皆屬戎州都督府。宋因之。《宋志》:在石門路。鬍氏曰:即馬湖南境也。元初俱廢。
  ○寶屏山府東十裏,山如屏障,縣以此名。又赤崖山,在府東北三裏。○鏡山,在府西三十五裏,山下有水,澄清如鏡。
  雷番山府西三百八十裏。隋史萬歲徵西南夷時,道經此。山中草有毒,經過頭畜必籠其口,行人亦必緘默,若或高聲,雖鼕月必有雷霆之應。
  ○馬湖江在府南,即金沙江也。自烏蒙府流入府界,經蠻夷長官司南,又東流徑府城南,至敘州府界,流合於大江。宋慶元二年,地震馬湖界,山崩八十裏,江水不通。寶中,蒙古將紐侵蜀,自成都入馬湖,既而復渡馬湖江入蜀,是也。今府西十五裏有結發灘,江流經此,灘水縈回,狀如結發。府西四十五裏又有鐵鎖灘,夾江兩岸,石壁峭立,每夏秋水漲,舟楫不通,用鎖懸於江之北岸,舟行至此,數人攀援崖上,拽舟而過,故名。《志》雲:府西四十裏又有雞肝石灘峻險,俱在馬湖江中。又有雞公灘,在府東二裏,崖勢聳立,如雞公然。餘詳大川瀘水。
  馬湖府西百七十裏。湖在山頂,長二十裏,廣七裏餘,中有土山,可居四百餘人,亦謂之竜湖。《志》雲:竜湖四圍皆峻崖,去大江止二裏,水與江同消長,日夕作潮。相傳昔曾有竜馬見於此。
  泥溪府西二裏。源出敘州府宜賓縣,流入馬湖江。又三公溪,在府西五裏,黃竜溪在府西四十裏,金魚溪,在府南三裏。又有悔泥溪,在府東十五裏,源出寶屏山,皆流註於馬湖江。○????井渦,在府北四裏,其水鹹氵鹵,可以煎????。
  ○新鄉鎮府北二百裏沐川司境內,本名賴因鄉。《志》雲:鎮東去犍為縣二百裏,西至建昌都司千二百裏,南接大涼山五百裏。萬歷十六年,於此建城垣,設安邊同知駐焉。又於煙草峰設守備司,以資彈壓。北有水池,為後營,南有大河壩,為前營,中有兩河,為中營,以成犄角之勢,蓋於諸蠻所出沒處扼其吭而守之也。其水池一帶則界老鷹山,大河壩一帶則界大涼山,雷坡、黃郎等處則界分水嶺,為西陲障蔽。
  泥溪驛府東一裏。又東六十裏有羅東驛。又竜華驛在府西百裏,本名蠻夷驛,萬歷中改今名。《志》雲:縣有悔泥溪、寧戎二巡司。
  平夷長官司府東南四十五裏。元至正間置。明初因之。長官王氏世守其地。編戶一裏。
  ○隆馬崖山司西北二裏,山形峻聳。又書樓山在司東百二十裏,以岩石層疊而名。
  ○大紋溪司治南。又司東十裏有小紋溪,二溪俱出烏蒙府界,流入境,水流洄漩,宛如羅紋,俱流註於馬湖江。嚮設羅東驛。又檜溪在司東二裏。又大竜渦,在司南二十裏,流匯紋溪,入馬湖江。
  蠻夷長官司府西百四十裏。元至正間置。明初因之。長官文氏世守其地。編戶二裏。
  ○大鹿山司東南二十裏。山𠔌深邃,多麋鹿。又小悍山,在司西北百裏,山崖鬥峻,水流急悍,因名。
  ○馬湖江司治南。自烏蒙府流入境,又東入屏山縣界。
  什葛溪司西二裏,源出小悍山。又大鹿溪在司東二十裏,出大鹿山,二溪俱流入馬湖江。《志雲》:司東二十裏有水海,相傳舊有竜生海中,當即馬湖矣。
  ○檜溪堡在司南。《志》雲:司境有四山,竜源、青岡、黃郎、麻坡等處諸蠻與建昌烏蒙沙駡連接。萬歷中,設檜溪、煙溪等堡及竜源巡司,以為守備之禦。
  沐川長官司府西五百二十裏。元至正中置。明初因之。長官悅氏世守其地。編戶二裏。
  ○神木山司西二十裏。舊名黃種溪山。永樂四年,伐楠木於此,一夕自移數裏,因改今名,而祀其山神。又南現山在治南半裏,山高峻,為南境之望。永樂五年,建神木祠於山上。又治北有夷都山,亦高聳。
  青孤山司東十裏,山多林木,望之鬱然,突出群山之上。又竜源山在司西北六十裏,山頂有潭,深不可測。
  ○沐川司北百裏。源出夷都山,麯折流至嘉定州犍為縣界,入於蜀江,即沐源川矣。唐鹹通十年,南詔寇州,既而分兵四出,掩至沐源川,尋渡江,陷犍為。乾符初,高駢築沐源川城,以扼蠻險,皆以此川為名也。《志》雲:川旁有峰崖竦立,如人新沐,故曰沐川。
  芭蕉溪司東四十裏,源出隆馬山。又黃種溪在司西二十裏,源出神木山。下流皆入於馬湖江。《志》雲:舊有蠻夷土官驛。
  ◇鎮雄軍民府南至烏撒軍民府二百一十裏,西南至烏蒙軍民府二百四十裏,北至敘州府珙縣界二百二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五百八十裏,至南京六千七十裏,至京師九千二百三十裏。
  《禹貢》梁州南裔,代為蠻夷所居。宋時蠻名芒布部《志》雲:故名屈流大雄甸,其後烏蠻之裔阿統與其子芒布居此,因名芒布部。熙寧以後,為羈縻蠻地,尋置西南番部都大巡簡使於此。元至元中,置芒布路,隸烏撒烏蒙宣慰司。明初,改為芒部府,屬雲南布政司。洪武十六年,升為芒部軍民府,改隸四川布政司土官隴氏世守其地,廣袤五百十五裏。嘉靖三年,改為鎮雄軍民府編戶一裏。《土夷考》:時土官隴慰嫡子壽繼職,庶子政弒壽竊據,官軍進討,事平,改今名,設流官。七年,蠻酋普奴等叛,尋以事宜改命壽子勝世襲本土,而流官復罷,領長官司四。府今省。
  府山川險厄,地勢崎嶇,控禦群番,屏障內地。成化中,程信言,永寧抵江門永寧北百裏江門水驛是也、戎縣今敘州府興文縣,川、貴、雲南水陸噤喉之會也,普市、芒布,又川、貴、雲南肘腋腹背之所也。
  ○芒布城府西南七裏。《志》雲:府舊無城。明洪武中,潁川侯傅友德調指揮鄭祥駐兵芒布,因築土為城。後班師還,城廢。今名舊土城。又今府治地名納衝在舊府治西北七裏。成化中,舊治毀於火,因遷今治。舊治本洪武中所建也。
  ○烏通山府北五裏。蠻語首曰烏,立曰通,謂此山巍然獨峙,如人翹首而特立。又紐山,在府東二十裏。蠻語清氣曰紐,謂此山清氣鬱然可愛。○硌砌雄山,在府西百八十裏。蠻語石曰硌,鹿曰砌,涼曰雄,謂此山之石類鹿而又高聳清涼也。又樂安山,在府北二百二十裏。山有數峰,路徑麯折,乃芒布、敘州之界山。
  ○白水江府西北二百八十裏。其上源曰八羌河、卻佐溪、黃水溪、勿食料溪,會流於此,北入敘州府界,合石門等江,而註於大江。
  納衝河府東十裏。源出烏通山麓,過府治東南流,入苴鬥河。又白鳥河在府東北二十裏。源出白鳥地界,南流入烏撒府境之七星關河。○苴鬥河,在府南二十四裏。其地有六丈山,箐河源出焉,經阿赫關,合納衝河,而入七星關河。又八羌河,在府西八十裏。源出烏撒,下流入烏蒙界。又托諾河,在府西南二百五十裏,流入烏蒙界。蠻語鬆曰托,沙石曰諾,以此河畔有松樹及沙石,故名。
  卻佐溪府西百五十裏,下流入白水江。又勿食料溪在府北百八十裏,源出樂安山,西流入白水江。又黃水溪,在府東北二百四十裏,下流入勿食料溪。○沱泊溪,在府治西,源出山澗,下流入納衝河。《志》雲:府北百八十裏有????泉二,其水俱可以煮????。
  ○阿赫關府南一十五裏,乃芒部烏撒地界。明洪武二十一年建,有官軍戍守。
  懷德長官司府西百五十裏,本卻佐寨。嘉靖三年,撫臣王軌討平隴氏之亂,增置四長官司,懷德其一也。
  威信長官司在府南。本毋響寨,嘉靖三年,改置是司。
  歸化長官司在府西南。本夷良寨,亦嘉靖三年改置。
  安靜長官司在府西北。本落角寨,嘉靖三年改置。
  ◇烏蒙軍民府東至烏撒軍民府界二十五裏,西至建昌衛界四百九十裏,南至東川軍民府界百五十裏,東北至敘州府界六百三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三百裏,至江南江寧府六千六百三十五裏,至京師九千八百二裏。
  《禹貢》梁州荒裔,歷代為蠻獠所據,後為烏蒙部《志》雲:故名竇地甸,唐時烏蠻仲牟由之裔,有阿統者始居此,其十一世孫烏蒙始強,因號烏蒙部。宋封阿杓為烏蒙王。元初歸附。元至元間,置烏蒙路,隸烏撒烏蒙等處宣慰司。明初,改為烏蒙府以土酋阿普效順,使世其職。地東西廣五百十五裏,南北袤七百六十裏。洪武十六年,改烏蒙軍民府編戶一裏,隸四川布政司。府今省。
  府下臨滇、黔,俯視巴、蜀,地高山險,屹然屏障,亦西南要地也。
  ○烏蒙城府東二十裏。《志》雲:府舊無城,元初,遣兵戍守於此,因築土城,尋廢。洪武中,土官阿普即元總管府舊址建立府治。又有小烏蒙在府治北七十裏,四圍皆山,中央平坦,蠻人耕種於此,號為傑紀。
  ○鐵爐山在府治東,山形如爐。又我未山,在府東二十五裏,有五峰橫列。蠻語五為我,橫為未也。○樸窩山,在府東南三十裏,其山四望平坦。蠻語謂平坦為樸窩雲。
  博特山府東南五十裏,有兩峰對峙。蠻語相對為博特。又撒途山,在府東北八十裏,其山懸崖陡峻。蠻語陡峻為撒途。○涼山,在府西百裏,高廣百餘裏,絶頂頗平,風氣甚肅。蠻酋每夏於此避暑。府西百三十裏又有雪山,其巔鼕有積雪,春半方消。又界堆山,在府北六百三十裏,與敘州府為界。
  ○金沙江府西南二百九十裏。其上流自會川衛界會瀘水,流經東川府界,又東北入府境,復東北出,經馬湖府為馬湖江。元至順初,雲南諸王禿堅等舉兵,烏蒙土官祿餘應之,禿堅敗祿餘,據金沙江自固,尋擊平之。今詳見大川瀘水。
  撒由河府西南十裏。源出涼山之麓,北流與竜洞河合。○竜洞河,在府東北三十裏。源出小山石洞中,灌溉田畝。俗謂石洞為竜洞。《志》雲:府北六百裏有土獠蠻江,即撒由、竜洞二河下流也。兩山夾水五百餘裏,中多巨石,湍流峻急,如萬馬之奔。舟行灘石中,甚險側,經三十餘灘而始出峽,至敘州府合於大江。
  ○羅佐關府北二百五十五裏,下有羅佐橋。又索橋在府西南百三十裏,即金沙江渡處。
  ◇烏撒軍民府東至貴州畢節衛界二百五十裏,西至烏蒙軍民府百九十裏,南至雲南沾益州界九十五裏,北至鎮雄軍民府二百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千八百五十裏,至江南江寧府六千三百一十裏,至京師九千四百八十裏。
  《禹貢》梁州荒裔,代為蠻獠所居,後為烏撒部《志》雲:故名巴凡兀姑,後為巴的甸,烏蠻居之,唐時烏蠻之裔烏些者居此,至阿蒙始得巴的甸。其東西又有芒布、阿晟二部,皆他酋所居。宋時,烏些之後曰析怒者,始並其地,號烏撒部。元初歸附。元至元中,置烏撒路招討司,尋改為軍民總管府,又改軍民宣撫司,後升烏撒烏蒙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改為烏撒府,隸雲南布政司時大酋那者來歸,置府授之。今土官安氏,其裔也。地廣四百四十裏,袤二百五十裏。十六年,改烏撒軍民府編戶一裏。隸四川布政司,府今省。府介諸蠻之中,據高臨險,地形衝要《土夷考》:府有????池、銀礦之饒,其民習姦利,往往侵掠鄰境。今自貴州畢節衛而西,凡二百六十裏而至烏撒,由烏撒至雲南沾益州治不過二百四十裏。烏撒驚而滇黔俱不得安矣。天啓初,其酋安效良者,黨於水西。議者謂欲攻水西,先製烏撒,使滇兵出沾益,遏其應援,而分屯天生橋見下、尋甸雲南尋甸軍民府等處,以防其飛逸,然後可專意於水西。既而滇兵下烏撒,水西形援益孤,用兵於西南府,豈非必爭之地哉!
  ○烏撒城今府治。洪武十四年,傅友德平烏撒,築城,以石,有門四,城周七裏有奇。
  ○大隱山府東南三裏,林巒高秀。又東山在府城東,下有竜泉。府南九十裏又有竜山,蜿蜒起伏,官路經其上。《志》雲:府北二裏有鳳嶺,一名高山,山勢絶高,可以遠。
  翠屏山府東北二十裏,山巒秀拔。又烏門山,在府東北百四十裏,兩崖相對如門。○千丈崖,在府西南七十裏,下臨可渡河。又石洞,在府東南百七十裏,有門可入,中容百人。一名華蓋洞。又有赤岡,在府東北五十裏。
  ○盤江府西百五十裏。出亂山中,流徑府南九十五裏,謂之可渡河。明初,傅友德徵雲南,駐師於此。鄭曰:今烏撒南八十裏有普德歸驛,門對可渡河、壖河之南,沾益境河之北,烏撒境也。詢之候吏,雲:河源在衛西百裏,註壑而出,盤江實導流於此。今其上有可渡橋。詳見貴州大川盤江及川瀆異同。
  七渡河府西三十裏。其水縈麯山𠔌間,人渡者凡七處。府西南百十裏又有九十九渡水,南八十裏又有桃花溪,皆流合於可渡河。○養馬川,在府東百四十裏,蠻人牧馬於此。一名野馬川。又北海子,在府北二裏,源出東山之竜泉,蠻人築二壩以積水,漸成陂澤,恃為城隍。其環城東南而西者,謂之南海子。廣袤百裏,中可耕。又有竜潭灣,在府東南八裏群山中,其深莫測。《元志》雲:烏撒山崖險厄,襟帶二湖,羊腸小徑十倍蜀道。二湖即南北海子也。又烏撒之地多雨少晴,潦澤常溢。《志》謂其上值天井之宿。諺雲:烏撒天,常披氈,三日不雨是神仙。皆實錄也。
  ○七星關府東南百七十裏。有七星山,置關其上,有七星關巡司,與貴州畢節衛接界。今詳見貴州重險。
  老鴉關府東二百裏,入畢節衛界,有畢節官軍戍守。又石駝關,在府治東,有石如駝立關下,因名。《志》雲:府西百裏又有分水嶺關。○趙班鎮,在府西百裏,有趙班巡司,府東南二百十裏又有可渡河巡司。又黑章遞運所,在府東百十九裏,與府治東之烏撒遞運所俱明初置。
  在城驛府東南十五裏。《志》雲:府西一裏有烏撒驛,南一裏為烏撒站。又瓦甸站,在府東南六十裏,又六十裏為黑章站,又六十裏接畢節衛之周泥站。元至順初,川兵擊雲南叛者,因進擊烏蒙酋祿餘,分道自永寧、青山並進,陳周泥驛。是也。又普德歸站,在府南九十裏。《會典》作昔德歸驛。○儻唐驛,在府南百二十裏。又沾益站,在府南百八十裏,南至雲南沾益州六十裏,滇蜀通道也。
  天生橋府東北百裏,石梁橫截,拱架如橋。而府東八十裏衆山中,亦有橋曰天生橋,俱為府境控扼之處。
  附見:
  烏撒衛在府治南。洪武十五年置,屬雲南都司。永樂十二年,改隸貴州都司。
  守禦七星關後千戶所在府東南。洪武二十一年置於七星關,屬烏撒衛。永樂十二年,改隸貴州畢節衛。
  ◇東川軍民府東至烏撒軍民府界百二十裏,西至建昌行都司會川衛界二百五十裏,南至雲南尋甸軍民府界百十裏,北至烏蒙軍民府界百五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千四百裏,至江南江寧府六千六百三十四裏,至京師九千七百九十裏。
  《禹貢》梁州南裔,代為蠻獠所據。唐時屬於南詔,偽置東川郡。既而蠻復據其地,曰畔部《志》雲:故名東川甸,烏蠻仲牟由之裔駡彈得之,改曰那札那夷,屬於南詔蒙世隆,置東川郡。後烏蠻畔強盛,自號畔部。元初置萬戶府。至元中,改畔部軍民總管,尋為東川府,隸烏撒烏蒙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仍為東川府烏蠻祿設姑歸附,令世守其地。東西廣四百二十裏,南北袤二百七十裏,隸雲南布政司。十六年,改為軍民府編戶一裏,隸四川布政司。府今省。
  府山川環峙,道路險,介滇、黔之間,分川、貴之險,部族富強,甲於他種。
  ○東川城即府治。《志》雲:府舊無城,洪武初,建治於馬鞍山,後尋移治於萬額山南,伐木為柵,以衛府治雲。
  ○萬額山府治北二裏。其形上闊而下銳,如豬首然。又府治東有石鼓山。山有大石,如臥牛狀,叩之有聲,蠻人呼為石鼓。又府治南有白婆山。山頂有泉,四時無盈縮。又有馬鞍山,在府西南十裏,舊府治在其北。
  絳雲弄山府西南二百裏,接雲南祿勸州界。一名烏蒙山,訛曰烏竜山,亦名雲屏山。高峻百裏,有十二峰,北臨金沙江,南詔封為東嶽者也。今詳見雲南。○七雄山,在府東北百二十裏,石崖陡峻。又納雄山,在府西五十裏,亦高廣。
  ○金沙江府西百五十裏。其地有金沙渡,蠻人鑿大木為槽以濟,即金沙江津口也。一名納夷江,又名黑水。自會川衛流入界,入濟慮部,又東北歷烏蒙府,至馬湖府境,而為馬湖江。今詳見大川瀘水及雲南大川金沙江。
  牛欄江府東南百二十裏。源出雲南故尋甸軍民府,至府北境而合於金沙江。江之下流,江闊水急,夷人用藤索橫江,貫以木筒,過者縛於筒上,用遊索往來相牽以渡,謂之索橋。今在府北百二十裏。○壁𠔌川,在府西南百三十裏,源出尋甸界白澤河,西流入金沙江。
  喟齒化溪府東南百裏。西流至絳雲弄山,北入金沙江。又府西南有麥則夷溪,源出南山澗中,西北流入托渠溪。又惠沙溪,在府東北百裏,流入東川甸中,匯而為澤,亦流入托渠溪,俱註於金沙江。○海子,在府治南,長二十裏。又竜泉,在府東,出石鼓山下,有溉田之利。府西南三十裏又有湯池,自石竇中出,熱如沸湯。
  ◇永寧宣撫司東至遵義府界二百五十裏,西至瀘州江安縣界百五十裏,南至鎮雄府界四百裏,北至瀘州合江縣界百六十裏。自司治至布政司千八百裏,至江南江寧府五千六百十裏,至京師八千七百八十裏。
  《禹貢》梁州南境。秦為蜀郡地。漢為犍為郡地。晉以後,沒於蠻。唐為羈縻藺州《志》雲:元和初置,宋乾德二年廢。今《唐志》不載。宋為瀘州南境《志》雲:宋為江安、合江二縣地。元置永寧路領筠連州及騰川縣。《志》雲宋置,誤也,尋改軍民宣撫司。明玉珍時,增置永寧鎮邊都元帥府,而宣撫司如故。明初,改為永寧長官司酋長祿照歸附,因置司授之,俾世守其地。廣四百五十裏,袤五百六十裏。洪武八年,仍升宣撫司編戶七裏,隸四川布政司,領長官司二。今設永寧營。
  司山川峻險,水陸交通。唐天寶中,由東路伐南詔,起瀘州,溯永寧,走赤水,達麯靖,此即今日自川入滇之道矣。元置郵傳而道益通利。天啓二年,土酋奢崇明作亂,襲據重慶,又陷遵義、瀘州諸處,勢甚張,官軍四集,乃剋平之。既而水西安邦彥作亂,官軍討之,未剋。督臣閔夢得言,貴州抵大方路險,賊惟恃畢節一路外通,用兵宜從永寧始,自永寧而普市,而摩泥,而赤水,百五十裏皆坦途,赤水有城郭可憑而守,宜結營於此,漸進漸逼,四十裏為白岩,六十裏為層臺,又六十裏為畢節,畢節至大方不及六十裏,賊必並力來禦,須以重兵扼之,斷其四走之路,然後遵義、貴陽剋期並進,賊可平也。既而朱燮元代督五省之兵五省,川、湖、雲、貴、廣西也,進討水西,扼各路要害,賊以銳師趨永寧,先犯赤水,燮元使永寧將誘賊深入,而以他道兵搗其虛,賊遂潰壞。蓋永寧北接敘、瀘,南通雲、貴,界壤相錯,咽喉所係也。
  ○廢藺州司東百八十裏。《志》雲:唐置州於此,其旁有地名唐朝壩。元置永寧路,在今治西八十裏,所謂馬口崖鎮其北,魚漕溪橫其南者也。尋又遷界首,在今治西。明洪武四年,築永寧衛城。十五年,土官祿照營司治於蠻夷千戶所故址。舊城有門七,周八裏有奇。
  米利城司北八十裏。《志》雲:其地有大田,饒米𠔌,無水旱憂。蓋昔時蠻所置城也。
  ○海漫山司城北。《志》雲:山延袤八十餘裏,如海水之汗漫。又青竜山,在司南二裏,以山形環繞而名。司治西南又有西珠山,以山形圓潤而名也。又有土保山,在司治南,相傳蠻人土保者昔居於此。○紅崖山,在司東北十裏,山高聳,多赤石,為北面之勝。《志》雲:司西北五十裏有烏降山,秀拔霄漢,林木蓊鬱。又西北六十裏為匹絹山,以山頂飛瀑,下垂如匹絹也。
  獅子山在司東南。天啓初,永寧逋賊奢崇明藉兵水西,安邦彥遣兵過赤水河,到獅子山。山蓋在赤水河北也。
  青山在司西南,亦曰青山崖。元至順初,雲南諸王禿堅等作亂,烏蒙酋祿餘附之,四川軍進擊,一自永寧,一自青山而進。是也。明天啓初,奢崇明據永寧為亂,撫臣朱燮元討之,陽列營於納溪,而潛自長寧會兵進討,首攻麻塘坎、觀音庵、青山崖、天蓬洞等處,乘霧奪險而入,敗崇明之子奢寅於土地坎,追至老君營、涼傘鋪,盡燒賊營,復敗賊於橫山八裏青崗坪等處,直抵城下,一鼓拔之。麻塘坎諸處,蓋皆賊據險立營,備官軍西入處也。箐口嶺,在司東六十裏,有箐口關。又馬口崖,在司西南。華崖,在司西百六十裏,又西二十裏為梅子坎。
  ○永寧河在司城西南。亦曰水東河,亦曰界首河。源出落郎連山澗中,蓋司東南蠻境也。有三源北流,經司南合為一,復繞流而東北至江門峽,入瀘州納溪縣界,又北入於川江。明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開通川貴河道,謂水之險惡者,莫甚於永寧。其灘一百九十有五處,至險有名者八十二,即此水也。《志》雲:司南十裏有甘溪,西北五十五裏有銅鼓溪,皆流入永寧河。
  赤水河司東南百裏,源出鎮雄府界水腦洞,流徑赤水衛,又東北合於永寧江。明初,郭英等出永寧,敗賊於赤水河,是也。天啓初,永寧賊藉兵水西,水西將曾仲英駐兵赤水河,謀分兵一自鎮雄而東,乘永寧之後,一自普市而北,攻永寧之前,即此。
  羅付大河在司東,接遵義府界,其下流東南出,入於烏江。天啓初,奢崇明及其子寅作亂,官軍剋遵義,追敗奢寅於羅付大河口。是也。又有陶公灘,在司東南,或曰,即羅付大河所經。天啓初,永寧賊黨符國禎營於司東之三寨,官軍自遵義擊之,分軍進陶公灘以牽賊,而以精兵夜經三寨抵賊巢,為賊所敗。○芝麻塘,在司東南,天啓三年,水西賊安邦彥及永寧逋賊奢崇明窺遵義及永寧,官兵合長納兩路擊之,敗賊於芝麻塘,賊從青山遁去。
  天生池司西北六十裏,四面山繞,水積於中,不假穿鑿,故名。又靈湫泉,在司西五十裏,有山洞,深二丈許,泉出其中,四時不竭。
  ○魚涪關司東三裏。洪武四年建,有兵戍守。又箐口關,在司東箐口嶺上。○鎮遠關,在司西。又司西三十裏有青岡關。又西二十裏至貴州普安所之貓兒關。又梯口關,在司北九十裏。大鬥坎口關,在司北百裏。又三塊石關,在司西北六十裏。西北百裏又有江門關,即江門水驛也,道出瀘州納縣。又云山關,在司南百二十裏。又界首茶課司,在城西北二裏,洪武四年建。
  永寧驛司城北。又西北烏降山,下有永安水驛。又北五十裏,即江門水驛。又三十五裏,為峽口水驛,所謂江門峽也。或謂之石夾口,永樂中,少監謝安采木於此,二十年,乃還。《會典》:司有永寧土官驛丞,又有赤水、普市、摩泥、阿永、永安五驛。
  九姓長官司宣撫司西南百二十裏。元初立夷民羅氏黨九人為總把。至元初,改為九姓黨蠻夷長官司。明洪武四年,改置是司。編戶五裏。
  ○通江溪司南十五裏。源出貴州界,流入境,東北出,會於江門峽。一名落卜姑溪。又魚槽溪,在司東五十裏馬口崖下,西北流,會於通江溪。
  金鵝池司西南五十裏。成化三年,都掌蠻為亂,議者欲分兵三路,南路從金鵝池進攻大壩,中路從戎縣進攻箐前,北路從高縣進攻都掌,是也。既而督臣程信分遣別將羅秉忠等由金鵝池進搗都掌雲。
  太平長官司宣撫司西南二百五十裏,地名大壩。北連都掌,南迫芒布,西接烏蒙,東抵永寧,延袤二百餘裏。元置大壩軍民府,授土酋得蘭紐等。明初廢,後諸夷附於都掌,屢為寇亂。成化初,議於都掌箐前大壩三處設三長官司,不果。四年,討都掌夷,剋之,改大壩為太平川,設太平長官司。編戶二裏。
  附見:
  永寧衛司治西南。洪武四年建,屬貴州都司。又赤水衛,在司東南百四十裏;普市守禦千戶所,在九姓長官司東百二十裏,俱屬貴州都司。今見貴州。
  黎州守禦千戶所東北至雅州二百四十裏,南至四川行都司越衛二百六十裏,西至雜道長官司百五十裏,北至雅州榮經縣百三十裏。自司治至布政司六百九十裏,至江南江寧府七千九百九十裏,至京師一萬一千一百四十裏。
  古西南夷﹂都地《史記》:秦惠文王後十四年,蜀相壯殺蜀侯,並丹、犁二國來降秦。又武王元年,伐丹、犁。孔氏曰:丹、犁二戎,在姚府管內,唐初置丹州、犁州。或曰,俱在黎州境內。漢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南夷,以為沉黎郡。天漢四年,並入蜀郡時置兩部都尉:一治旄牛,主外羌;一治青衣,主漢民,並隸蜀郡。後漢延光初,改屬蜀郡屬國都尉。三國時,屬漢嘉郡。晉初因之。永嘉以後,李雄據蜀,析置沉黎郡。永和中,蜀平,郡廢,尋復置。宋、齊因之《齊志》作沉黎獠郡,荒塞無縣邑戶口。後周置黎州,尋廢。隋初屬邛州。仁壽末,置登州於此。大業初州廢,屬臨邛郡。唐武德初,屬雅州,尋復置登州。九年,州廢,還屬雅州。貞觀二年,改屬州。大足二年,析、雅二州地,置黎州。神竜三年,州廢。開元四年,復置亦為下都督府。督羈縻二十三州,後增至五十四州。天寶初,曰洪源郡時又置洪源軍於城內。《志》雲:尋又改漢源郡。今《唐志》不載。乾元初,復故。宋仍曰黎州亦曰漢源郡,所領羈縻州並如唐舊。元因之,屬吐蕃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八年,以州治漢源縣省入,改為黎州長官司。十一年,升安撫司土酋馬氏世守其地,廣二百十裏,袤百十裏,屬四川布政司。萬歷二十四年,降為千戶所《土夷考》:萬歷十九年,黎州世襲安撫副使馬祥卒,無後,部族作亂,參將吳文傑剿平之。二十四年,改為黎州土千戶所,仍擇馬氏後世其職,直隸四川都司。今置黎州守禦所。
  司南控六詔,西接吐蕃,憑深據險,為蜀西門。李吉甫曰:黎州之地,關沫若而徼,居越、邛、蜀之中,最為衝要。樊柔直曰:全蜀五十餘州,恃為噤喉者,沉黎其最也。
  ○漢源廢縣今所治。故沉黎地。《志》雲:沉黎故城在所南四十餘裏,本﹂都國。《茂陵書》:沉黎郡治﹂都。是也。郡旋廢,以其地屬旄牛縣。後漢因之。晉永嘉中,李雄復置沉黎郡。永和中,郡廢,尋復置。宋沉黎郡治城陽縣。蕭齊以後,縣廢。後周置沉黎縣,為黎州治,既而州縣俱廢。隋開皇初,復置沉黎縣。仁壽末,為登州治。大業初,州廢,縣屬臨邛郡。唐初,省沉黎入漢源縣,屬雅州,尋為登州治。武德九年,還屬雅州。貞觀二年,改屬州。永徽五年,復屬雅州。大足元年,置黎州,治漢源縣。神竜三年,州廢,仍屬雅州。開元三年,復為黎州治。宋元因之。明初省。《元和志》:古黎州城在大渡河外,自唐以來,徙治大渡河內,而水源在城外。韋臯始築今城,東西南三面臨絶澗,惟北面稍平,地多井泉,與諸城鎮戍烽火相通,為西南之險要。今所治西北隅大渡河千戶所城,即韋臯所築土城也。明初因故址修築,以磚石。既而土安撫司馬芍德復營築司城。今亦謂之沉黎城,周二裏有奇。
  黎州城《志》雲:在所東北聖鐘山下。唐大足初,置黎州於此。貞元中,始移今治。又漢源故城,《志》雲:在所南三十裏。隋大業初,置漢源縣,屬臨邛郡。唐徙治於黎州郭內,而以故縣為漢源鎮。
  旄牛城在所南。漢縣,初屬沉黎郡,後屬蜀郡。范晔曰:天漢四年,省沉黎郡屬蜀郡,為西部,立兩都尉,一居旄牛,主徼外夷。是也。後漢因之。延光初,改屬蜀郡屬國。二年,旄牛夷反,益州刺史張喬討平之,後漸荒廢。《三國·蜀·張嶷傳》曰:越郡舊有道徑旄牛夷中,至成都,既平且近。自旄牛道絶,已百餘年。延熙中,嶷厚賂其帥狼路開通舊道,奏封狼路為旄牛蘇毗王。晉屬漢嘉郡。宋屬沉黎郡。蕭齊後廢。《華陽國志》曰:旄,地名,在邛崍山表。《水經註》曰:漢沉黎郡,以蜀郡西部置,治旄牛道。《名勝志》曰:通望郡有古旄牛城,俗呼為牛頭城。又旄牛縣有鮮水,出徼外。
  通望城所東南九十裏。漢旄牛縣地。《新唐書》雲,臺登縣地也。武德元年,析置陽山縣,屬雅州,旋屬登州。州廢,還屬雅州。貞觀二年,改屬州。大足初,割屬黎州。神竜二年,還屬州。開元中,復來屬。天寶初,改曰通望縣。宋初,仍屬黎州。慶歷二年,省入漢源縣。《寰宇記》:陽山縣,隋大業二年置,唐曰通望,在大渡河北十五裏。○飛越廢縣,在所西北七十裏。唐儀鳳二年,分漢源縣地,於飛越水置縣,屬雅州。大足初,屬黎州。神竜三年,還屬雅州。開元中,復來屬。宋初因之,尋省。《志》雲:飛越城西又有飛越山,山下有唐時所築之三碉城,後訛為三交城。
  大渡城所北百裏。唐儀鳳二年,置大渡縣,屬雅州。大足初,改屬黎州。明年,省入飛越縣。乾符二年,高駢帥西川,築大渡城,列險戍守,以拒吐蕃,或以為即此城也。宋為大渡鎮,屬漢源縣,後廢。《志》雲:司北十五裏有王建城,地名木瓜園,蜀王建時築,後人因以名城。
  琉璃城在所南境,大渡河南。唐太和五年,李德裕築,以蠻界琉璃溪為名。《志》雲:琉璃溪,在司西南四百裏,接蠻羌界。又潘倉城,在司東,亦唐大和中築。五代梁乾化四年,南詔寇黎州,蜀將王宗範等擊之,出邛崍關,敗南詔兵於潘倉嶂,又敗之於山口城,又破其武侯嶺十三寨,又敗之於大渡河。路振《九國志》:潘倉,在邛崍關南;山口城,又在潘倉南;武侯嶺,即武侯城旁之山矣。
  武侯城在所東南。相傳諸葛武侯築濠塹,故壘存焉。唐太和中,李德裕復增築之,為戍守處。《紀勝》雲:武侯城在舊黎州城外三裏。又有武侯戰場,今為安靖寨。○銅山城,在所東百八十裏。又定番城,在所東南二百二十裏,唐韋臯所築。貞元四年,吐蕃分兵寇銅山,五年,臯遣將劉彰彩出銅山道,吳鳴鶴出清溪關道,鄧英俊出定蕃柵道,逼臺登城,與蕃部兩林王苴那時大破吐蕃青海、蠟城二節度軍於北𠔌,進拔於蔥柵。北𠔌,即臺登北𠔌也,見行都司。
  仗義城所南九十裏。唐李德裕築此,以製大渡、清溪之險。又有大定城,在大度河南。《唐志》:自青溪關南徑大定城一百一十裏而至臺登也。○要衝城,舊《志》雲:在所南百裏,臨大渡河。唐貞元中,韋臯所築,俗呼炒米寨,亦曰炒米城。或曰在今越衛西三十裏,恐誤。《新唐書》:黎州有定番、飛越、和孤三鎮兵,又有武侯、廓清、銅山、肅寧、大定、要衝、潘倉、三碉、仗義、琉璃、和孤十一城,皆太和五年李德裕修築,以奪蠻險之處。
  廢葉州在所西南,黎州所領羈縻州也。唐武後長壽元年,遣張元遇迎吐蕃降酋曷蘇等於大渡水西,曷蘇事覺,為吐蕃所擒,其別部酋昝插率羌蠻內附,元遇即其部置葉州授之,仍於大渡西山勒石紀功,是也。尋改為米川州。
  ○邛崍山所北五裏。邛人入蜀,必度此山,故名。亦名邛﹂山。蓋山接榮經縣界矣。其道至險,有長嶺、弄棟、八渡之難,楊母閣路之峻。楊母閣者,楊氏婦始造閣其上也。又登高山,在所西五裏,峰巒高聳,俯瞰城中通衢,官捨民居,一一可數。上有一小阜,曰望州坡。○聖鐘山,在所東北五裏,昔嘗掘地得鐘,因名。舊黎州城在其下,或曰,山近武侯城,一名武侯山。
  大田山所西南三十裏。下有大井水田。萬歷二十四年,改立黎州土千戶所於司南大田壩。壩蓋在山之東麓。又寶蓋山,在所東南二十裏,山形如蓋,俗名涼傘山。又司南三十裏有盤陀山,以山勢盤回而名。○試劍山,在所南八十裏,嶄然高聳,上列三峰。中峰又析為二,狀如劍削。又避瘴山,在所南九十裏,近大渡河,山側有二峒,一空闊高燥,一有水出其中,土人名為乾濕洞。夏秋之交,境多嵐瘴,飛鳶群集其中,至立鼕前後,瘴已乃飛去,土人避瘴於此,出入每以鳶為侯。又通望山,在大渡河南三十裏,與衆山相連,入州界,唐以此山名縣。
  衝天山所東八十裏。險絶無路,僅通樵采。古碑雲:沉黎界上,山林參天,嵐霧晦日,謂此山也。又和尚山,在所東百裏,山峰矗立,盤紆十餘麯方至其巔。其相接者,曰獅子山,亦高聳。○朝陽山,在所北百裏。《志》雲:隋唐時嘗置朝陽縣於山下,城址猶存。今正史不載。又飛水山,在所東北二百五十裏,與榮經縣接界,險惡不通人跡。
  飛越山所西北百餘裏,山高險,兩面與羌戎接界,為沉黎西境之要害。唐飛越縣以此名。又畫崖山,在所西北二百五十裏,山勢險峻,不通人跡,山外即生蕃界。○筍筤山,在所西北五十餘裏,曰前筤,又行數十裏曰後筤山。多筍,又多林木,樵蘇者以為衣食之源,號曰錢。宋紹興間,嘗立筤租以贍學,歲收筤錢八十千。又白崖山,在所西北二十裏,山險峻,有風穴,亦名風穴山。山北有仙人洞,稱幽勝。又雅山{山隼},《郡國志》雲:在漢源縣,即離山{山隼}也。秦時蜀守李冰所鑿。離,古雅字。雅州之名蓋取於此。
  ○大渡河所南九十裏。源出徼外,經雅州蘆山縣北,而入州境,自州西折而東南入建昌行都司界。《寰宇記》:大渡河自吐蕃經雅州諸部落至黎州東而入通望縣界,為黎州南邊要害。《九國志》:黎州三面阻大渡河,南至大渡河百裏,東南百二十裏,西南三百裏。是也。詳見前大川大渡河。
  漢水所南二十裏,一名流沙河,源出飛越山。《寰宇記》:漢水在漢源縣西百二十裏,從和孤鎮山𠔌中徑飛越縣界,至通望縣,合大渡河。不通舟船,每至春鼕,有瘴氣中人為瘧。又羅目溪,在通望縣北,其水流徑山𠔌中,入嘉定州峨眉縣界。
  兩澗水在所西。《志》雲:所東西各有澗,至登高山下合為一。漢源之田仰此以灌溉。○渥窪池,在蠻部中,産良馬,其前後之田皆膏腴也。
  ○清溪關在所南大渡河外。唐時為控馭南蠻之重地。或云,即清溪鎮也。唐末僑置寧州於此,去黔州二十九日行。《洪源志》:關去州七百二十裏。似誤。詳見前重險清溪關。
  黑崖關所西二十裏。洪武十六年置。《志》雲:司西一路為黑崖關所轄,有黎州上七枝等蠻,又一路自椒子岡、冷磧寨,直抵長河,則為大西天烏思藏進貢路,諸關堡皆大渡河官軍戍守。其間東西峻嶺,中流一河,有大壩筒車等五姓蠻結茆以居,貿販茶利,資為捷徑,賦稅未嘗敢後也。
  鬆坪寨司東南百八十裏,安撫土捨馬氏所居也。《九州志》:黎州石樓之地,多長鬆,不生雜木,即鬆坪寨矣。自炒米城抵鬆坪寨,連接峨眉縣,凡三百六十裏,皆高山峻坂,密樹深箐。熟夷下七枝,名曰落兇、曰牛哄、曰沙置、曰俺立、曰母姑、曰阿輝、曰他他,皆隸鬆坪馬氏。
  安靖寨在所西,相傳即諸葛武侯戰場也。亦曰安靜寨。相近又有白水寨及大小壩等寨,俱宋置。乾道九年,青羌、吐蕃奴兒結等侵掠安靜寨,至大小壩。淳熙二年,白水寨將王文才復誘之盜邊,州守陸柬之誅文才而禍熄。是也。○砂坪寨,在所東南,接峨眉、犍為之界,苗寨也。宋乾道中,砂坪番高志良為亂,犯雅州碉門。明嘉靖末,木瓜番作亂,出砂坪,嘉定、峨眉、犍為皆震擾,即此。
  金堡在司西。《唐書》:黎、邛二州西百裏有三王蠻,謂之淺蠻。蓋笮都夷白馬氐之遺種,有楊、劉、郝三姓為雄長稱王,部落疊而居,號曰金。後又有趙、王二族共為五部,皆去黎州百餘裏,限以飛越嶺,其居疊石為,積糗糧器甲於其上。朱梁乾化五年,蜀王建以楊、劉、郝三王潛通南詔為訁導,斬之,毀金堡。自是南詔不敢犯邊。史曰,,大也,多也,音丁麽反。鬍氏曰:黎雅西南皆大山長𠔌,所在深遠,蠻居其中。劉、郝、楊三王部落居,皆近漢界,謂之淺蠻。○消瘴堡,在司南,與避瘴山相近。《志》雲:司南抵大渡河,舊有文武、消瘴、香樹、黑石、流沙等堡,為戍守處。
  沉黎驛所治北二裏,明初置。《志》雲:所南百四十裏舊有河南驛。又南百二十裏有鎮西驛,入建昌越衛界。又大渡河巡司,在所南九十裏。
  鬻馬場在司南,亦名買馬務。舊又有茶馬務,唐時劍南則市馬於文黎、珍、敘等州,號川馬。王建亦於汶、黎、雅、茂等州市鬍馬。宋韓億知益州,移永康鬻馬場於黎州,以灌茂地接西川番部,歲來互市,覘我虛實也。今市馬者多由成都中江縣轉販入黎、雅雲。又《宋志》有博易務,在廢飛越縣。
  大渡河守禦千戶所在黎州所治西北隅,洪武十五年建。今亦置大渡河守禦所。
  ◇天全六番招討使司東至雅州界百裏,南至雅州榮經縣界六十裏,西至西番長河西宣慰司界一百四十裏,北至董卜韓鬍宣慰司界百五十裏。自司治至布政司五百五十裏,至南京七千八百四十裏,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九十裏。
  古西南夷地,漢屬蜀郡西部。梁、陳時,為蠻獠所據。唐、宋時,皆為羈縻之域,隸於雅州。元置碉門、魚通、黎、雅、長河西、寧遠等處宣撫司,屬吐蕃等處宣慰司,後改六番招討司一云,初名六安,後改六番,又分置天全招討司。明初,合為天全六番招討使司土酋高國英來歸,世守其地,廣一百九十裏,袤二百十裏,所轄部落曰馬村、蘇村、金村、楊村、隴東村、西碉村,是為六番也,隸四川都司。
  司襟帶黎、雅,控扼蠻獠,為西蜀之屏蔽,通南詔之噤喉。雅州嚮以三路為要害,此所云始陽路也《勝覽》雲:司為魏始陽縣地。
  ○天全城今司治。漢徙縣。西魏始陽縣地。元分六番,置天全招討司。明洪武初,並二司為一,尋石為城,有四門,周四裏。
  ○禁山司西二裏。兩崖對峙,高峻險厄,中有飛流,四時不竭,古謂之禁門關。又竜頭山,在司北二裏,又北二裏為雲頂山,皆峭聳。○泥山,在司東三裏。四時積雨,山多泥濘。一名梅嶺,以嘗有梅生其上也。又金鳳山,在司東北二裏,山形聳峙,因名。
  多功山司東五十裏。昔禹鑿此山以通峽水,用功甚多,故名。又女城山,在司東百四十裏。相傳宋元間,楊招討傢女將守此,壘石為城,遺址尚存。又東七十裏有鎮西山,《志》雲:三國漢時,姜維曾駐師於此也。又臥竜山,在司東二十裏,相傳孔明南徵嘗屯軍於此。○旗纛山,在司東南二十裏,狀若旌旗。又東南六十裏有玄空山,卓立天半,清雅絶倫。
  玉堡山司南五裏。亦曰玉壘山,以積雪如玉也。其相近者又有白崖山,矗立如雪,亦名雪山。《圖經》:自長河西至董卜寨二百餘裏,皆繞雪山而行。雪山垂盡,有山曰大鐵圍山,蓋西境高寒,山常積雪,故多以雪山為名。
  ○和水司南四十裏。《勝覽》雲:源出蠻界,羈縻羅岩州是也。東流經司境,又東入雅州界,合於平羌江。○硫黃溪,在司東三十裏,溪水作硫黃氣,浸灌瘠田,禾苗特盛。
  ○禁門關司治西禁山下。又紫石關在司西百裏,仙人關,在司西六十裏,俱雅州千戶所官兵戍守。
  碉門寨在司東,與雅州接界。有守禦百戶所。洪武中,百戶盛茂,壘石為城,險固可守,屬雅州千戶。又西有柘木場,亦要口也。明初重茶市,洪武五年,命左都督徐增壽曰,碉門距河西口,道路狹隘,跋沙艱難,市馬數少,聞自碉門出柘木場,徑抵長河西口,通雜道長官司,道路平坦,爾宜檄所司,開拓以便往來。是也。餘詳見雅州榮經縣。○冷磧寨,在司西南。《志》雲:司有冷磧等十八寨,為三十三種番人出入之路。
  劍山屯在司西南。唐貞元中,韋臯分兵侵擾吐番,攻下羊溪等三城,取劍山屯。既而吐蕃大發兵,欲出西山、劍山,收州以絶南詔。是也。○安橋,在司西三十五裏,以竹索為之。路通番界,亦曰竜安橋。又太平驛,在司治西,明永樂八年設。
  ◇鬆潘衛東南至竜安府三百三十裏,南至疊溪所一百八十裏,北至陝西洮州衛界八百六十裏,西至吐蕃草地界四百八十裏。自司治至布政司七百六十裏,至江南江寧府八千二十五裏,至京師一萬一千四百七十裏。
  古氐羌地。秦漢時,亦為羌戎地劉句曰:鬆州,歷代生羌之地。漢時招慰之,置護羌校尉,別無州縣。後魏時,白水羌像舒活據此地。後周置竜涸郡,兼置扶州治嘉城縣。《後周本紀》:天和元年,吐𠔌渾竜涸王莫昌率部落內附,以其地為扶州。是也。隋郡廢州存《隋志》:後周置扶州總管府。開皇初,府廢。三年,郡廢。七年,改鄧州曰扶州,而嘉誠之扶州廢。鄧州見陝西文縣。大業初,屬同昌、汶山二郡。唐武德初,置鬆州貞觀二年,置都督府,督羈縻二十五州,其後多至百有四州,皆生羌部落,或臣或否,無縣邑戶口。天寶初,曰交川郡。乾元初,復為鬆州。廣德初,陷於吐蕃。宋仍為吐蕃地。元時內附,屬吐蕃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十一年,置鬆州、潘州二衛,尋並為鬆潘衛。二十年,改鬆潘等處軍民指揮使司有左右中前四千戶所,俱在治內,編戶二十五裏,隸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二年,改鬆潘衛,領千戶所一、長官司十七、安撫司四。今因之。
  衛控製番戎,山川險峻,川蜀之襟帶,而亦關隴之藩籬也《形勝志》:衛東連竜安,南接威、茂,西盡吐蕃,西北則與洮、岷連壤,直接虜界,蓋四面皆險也。說者謂鬆潘為西陲重地,深入番境,東南兩路,僅通一綫,故置關設堡,綢繆聯絡,為慮切焉。然自宣德以後,患多在蠻族。萬歷二十四年以來,患又在北翟矣。說者又謂鬆潘蜀西之門戶也,漳臘又鬆潘之咽喉也。高屯堡居漳、鬆之間,為適中要地,宜添設戍守,以犄角漳臘,屏衛鬆潘。然勢且日蹙矣。夫鬆潘舊界,廣六百七十裏,袤千六十裏。今乃亟亟於三十裏之漳臘乎?噫!無具甚矣《邊略》雲:鬆、茂之俗,大抵相似。自鬆達茂,不三百裏,路循江岸,夷碉棋布,山岩如蜂房然。明初,以戎俗尚異端,故於鬆潘復立番僧二人為國師,曰商巴、曰領,二人為禪師,曰黎巴、曰完卜。商巴事道,黎巴事佛,皆受銀印,分建寺、觀於諸寨落,化導番族。宣德二年,漸倡誘其屬攻圍城堡,遣兵攻剿,不剋。三年,復徵之,猶弗靖。八年,益調兵進討。十二年,撫臣寇深議伐之。景泰二年,復議討之,患稍息。天順五年,復熾,入竜州石泉等處。成化十一年,勢益張。十三年,撫臣張贊督官兵攻滅掇坪、懦弱、白羊嶺、鵝飲溪、大白、飲馬池、通林等二十一寨,又攻破木瓜、竹頭坪等寨。於是商巴等二十六族降。十四年,僉事林壁進攻黃頭、復水諸寨,別將復攻西坡、禪宛等寨,又分兵為五哨:一從靖夷崗,一從擂鼓坪,合攻西坡;一從回子嘴,一從蕎壩,合攻列四;一直攻雙橋兒寨,又分精兵,一從牛尾巴山口,一從雙橋兒山嶺,進攻樹底寨;一從麻答山口,一從山嶺,進攻麻答寨;一從永鎮堡山崗,一從禪定山口,進攻禪定寨;一攻挖撒寨,前後殺獲甚衆。會礻卑將謝琳等窮追牛尾巴山賊被殺,我軍奪氣,蠻亦睏憊,乃輸款。弘治中,蠻復縱,官軍失陷,南路梗阻。正德二年,官兵又殺其領等國師雪郎三出,諸番怨恨,嗣後本寺小宛卜等屢屢圍殺官軍,鬆城之外,不敢晝牧。十一年,別將張傑等整兵擊賊,賊稍斂。嘉靖初,烏都、鵓鴿、鵝兒、雞公、刁農五寨番蠻,糾合黑虎等寨八百餘番,攻圍長安等堡,阻絶南路,勢甚猖獗。十二年,撫臣朱廷立等調官兵協剿,烏都等十一寨次第皆平,又屠遮花寨,於是黑虎等寨亦送款,自是寇患稍息。萬歷初,河東羌為亂。十四年,討降之。時河西恃長江之阻,頗逆我文告,至是亦震懾請命。王廷相曰:鬆、茂諸番,居止皆依山險,壘石為室,高者十餘丈,謂之碉房。天氣多寒,土地岡鹵,不生𠔌粟麻菽。番性勇戇嗜利,往往侵奪內地,使民失業。莅茲土者,非以德懷之,以計睏之,患未易弭也。
  ○嘉誠廢縣今衛治。三國漢時,為平康縣地,屬汶山郡。晉因之。後沒於羌,尋為吐𠔌渾所據。後周天和初,得其地,置嘉誠縣,竜涸郡及扶州治焉。隋仍曰嘉誠縣,屬扶州。大業初,屬汶山郡。唐武德初,改置鬆州治焉。廣德以後,廢於吐蕃。劉句曰:嘉城本生羌地,後魏時,白水羌舒彭遣使朝貢,乃拜竜驤將軍甘鬆縣子,始置甘鬆縣,魏亂而絶。後周復招慰之,於此置竜涸防。天和六年,改置扶州。隋改甘鬆為嘉誠縣。或曰:劉句誤也。甘鬆蓋在陝西岷州境。《城邑考》:今衛城,明洪武十七年築,即隋唐嘉誠縣地也。石為城,有濠環之,門五,城周七裏有奇。
  竜鵠城在衛東。《志》雲:竜涸本名竜鵠。後魏太和九年,宕昌王梁彌博為吐𠔌渾所逼,奔仇池。仇池鎮將穆亮帥騎三萬軍於竜鵠,擊走吐𠔌渾,改立梁彌承而還。後周竜涸防蓋置於此。杜佑曰:竜涸城為吐𠔌渾之南界,去成都千餘裏。是也。宕昌,見陝西岷州衛。仇池,見陝西成縣。
  平康廢縣在衛西南。蜀漢時,置平康縣,屬汶山郡。延熙九年,汶山平康夷反,姜維討平之,是也。晉仍為平康縣,亦屬汶山郡,後廢。後周復置。隋因之,屬會州,尋屬汶山郡。唐初廢。垂拱元年,復置平康縣,屬當州。天寶初,改屬鬆州,後廢。○交川廢縣,在衛南。本嘉誠縣地,隋開皇初,析置交川縣,屬會州,尋屬汶山郡。《隋志》:縣有關官。是也。唐仍為交川縣,屬鬆州。後廢。《寰宇記》雲:交川縣亦後周天和中置。誤。
  廢潘州《志》雲:故潘州在衛北七百五十裏。漢武逐諸羌渡河湟居塞外,築此城置護羌校尉禦之。唐廣德初,鬆州以北皆陷於吐蕃。宋崇寧三年,秦鳳招納司言,階州生蕃納土,得邦、潘、疊三州。潘州蓋屬吐蕃首領潘羅支,故名。又分潘州為上下中三州。元屬吐蕃宣慰司。明初本設鬆州、潘州二衛,後並為鬆潘衛。今阿失寨,蓋上潘州也。班班簇,即下潘州地也。中潘州界其間,其地愈北,山愈平。舊漳臘之設,在下潘州。《邊略》:中潘州去衛二百五十裏而遠。
  廢居州在衛西北。唐貞觀中,党項部細封、拓跋等氏相繼來降,以其地置居、奉、岩、遠等州。又軌州亦在衛西境,貞觀三年置。《唐史》:党項,漢西羌別種,魏晉後微甚,周滅宕昌鄧至,而党項始強。其地古析支也,東距鬆州,西距葉護,南春桑、迷桑等羌,北吐𠔌渾,山𠔌崎嶇,亙三千裏,姓別為部。太宗置鬆州都督府,督羈縻居、懿、麟、雅等二十五州。是也。○廢麟州,在衛西。唐貞觀五年置,以處生羌。又廢劍州,唐永徽五年,羌酋凍就內附,以其地置劍州,俱屬鬆州都督府。
  廢霸州衛西南二百五十裏,唐貞觀中置。十二年,霸州山獠反,殺其刺史嚮邵陵,州廢。儀鳳初復置,屬鬆州都督府,尋復廢。天寶初,招附生羌,置靜戎郡,治信安縣。乾元初,改為霸州。貞元中,劍南節度使韋臯招納降蠻,處之於維、保、霸等州。是也。又廢柘州,亦在衛西南。《通典》:柘州東至靜州三十裏,南至維州三百裏。本生羌地,顯慶元年置。天寶初,改為蓬山郡,領柘縣及喬、珠二縣。又有廢拱州,顯慶中以生羌鉢南伏浪恐部置,與柘州俱屬鬆州都督府。靜州,見疊溪所。○廢闊州,在衛西境,相近者又有廢諾州,俱唐貞觀五年置,以處党項及降羌,屬鬆州都督府。十二年,吐蕃破党項、白蘭諸羌,屯鬆州西境,尋進攻鬆州,敗州兵。闊州、諾州二部遂叛歸吐番,尋復內屬。
  ○雪欄山衛東三十裏。山勢蟠蜒,四時積雪,其色如銀,俗呼寶頂山。亦名雪嶺,崖路險,有雪欄關。又風洞山,在衛東五十裏。山高險,行數裏始至其巔,上有風洞,深不可測。《志》雲:洞多惡風,每午輒大作,作則灰沙蔽天,人馬俱闢易,寒氣襲人,觸之多死,否則喘息旬日始止。蓋山嵐鬱結之氣所發。
  紅花山衛南十五裏,有屯田,名紅花屯,岷江所經也。又牛心山,在衛東南十五裏,峰巒圓秀,若牛心然。又東四十裏為火焰山,山無草木,色如赭。○金蓬山,在衛東南五裏。《志》雲:羌人金蓬者昔居此山。
  甘鬆嶺衛西北三百裏。亦曰甘鬆山,一名鬆桑嶺,土人謂之鬆子嶺。後魏有甘鬆縣,唐置鬆州,皆以此山名。《新唐書》:開元十九年,吐蕃請互市於甘鬆嶺,宰相裴光庭曰:甘鬆嶺,中國之阻,不如許赤嶺。是也。今大江經其下。杜佑曰:甘鬆嶺乃江水發源處。似誤。赤嶺,見陝西西寧衛。
  大分水嶺衛北二百三十裏。其山高峻,水分二流,或以為大江導源處也。又小分水嶺,在衛北九十裏。其山平坦,有竜潭,其水亦分二流。○羊峒,在衛北,接陝西洮州界。《志》雲:鬆潘東通任昌、蠟梅,北接羊峒、洮州,任昌、蠟梅蓋番族也。
  野狐峽在衛西境。唐貞觀八年,別將李道彥分道擊突厥,至闊水,党項酋長拓跋赤辭等屯野狐峽拒之。道彥不得進,為其所敗,退保鬆州。
  ○岷江在衛西。《江源記》:岷江發源於臨洮木塔山,山頂分東西流,由甘鬆嶺八百裏至漳臘西,其水漸大,復徑鐮刀灣,達鬆潘,於下水關入紅花屯,達疊溪界。《一統志》:司西北六十裏有潘州河,即岷江矣。河東、河西諸蠻,蓋以江為界雲。餘見大川岷江及川瀆異同。
  涪江在衛東。發源小分水嶺,東南流入小河所界,又東南入竜安府。《漢志》註:涪水出剛氐道徼外,南至墊江入漢。是也。詳見大川涪江。
  闊水在衛西北。唐貞觀八年,李道彥分道伐吐𠔌渾,經党項中,至闊水,出不意襲敗之。党項忿怒,拒道彥於野狐峽,道彥敗還鬆州。十二年,命侯君集等分道伐吐蕃,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即此。鬍氏曰:闊水在故党項中,羈縻闊州以此名。今亦見陝西西寧衛。○響水泉,在衛北六十裏,泉流湍急有聲,居民資以灌溉。
  ○望山關衛東十裏。又東二十裏曰雪欄關,在雪欄山上。又二十裏曰風洞關,在風洞山上,皆峻險。《志》雲:風洞關北有????井墩,即古????川廢縣。似誤。○黑鬆林關,在司東七十裏,地多黑鬆,因名。一名鬆林堡。又東十裏曰伏羌堡,其相近者曰紅岩堡,亦曰紅崖關,皆東路設險處也。
  三捨關衛東九十裏,東至小河所,此為適中之地。關東十裏為鎮遠堡,又東二十裏為小關子堡,又東十裏為鬆埡堡,又東十裏為三路堡,又東八裏為師傢堡,又東十裏為四望堡,堡東二裏即小河所也。《志》曰:三捨關有偏將駐守,所轄上至望山,下至四望,共十三關堡。四岩絶壑,一綫僅通羊腸鳥徑,峭磴危湍,險萬狀。附近有水牛、毛公、羊洞諸番,不時窺伺。嘉靖中,何卿鎮鬆潘,節制東南,大修長安、馬路、師傢、永平等堡,於善地增修禦寇、靖虜諸墩,以扼險要。長安堡,見茂州境內,即長寧堡。馬路堡,見疊溪所。
  西寧關衛南三十裏。其北八裏曰熊楨屯堡,亦曰熊溪屯,南路關堡之首也。有鐵爐溝諸夷在界內。萬歷中,河西商巴導土韃伏於鐵爐溝以牽製我,事覺撲擒之。關南八裏有小屯堡,共為形援。又東勝堡,在衛東南三十五裏。《志》曰:紅花屯下七裏為雄溪屯,雄溪左十三裏即東勝堡。○安化關,在衛南四十五裏。其北七裏為雲屯堡,南十裏曰鎮革堡,又南七裏曰新塘關,又七裏曰艾蒿堡。《志》雲:衛南七十裏有新鎮關,其北十五裏曰百勝堡,其南十餘裏曰竜韜堡,皆南境之襟要也。
  歸化關衛南百裏。《志》雲:唐嘗置羈縻歸化縣,屬霸州,關蓋因以名。地形險要,有竜溪等寨,大小橫梁,為諸番出沒處。自衛城南至疊溪之永鎮堡,此為適中之路。關南二十裏為北定關,嘉靖七年守將邊輪與橫梁、監兒等番戰敗沒於此。《邊略》:鬆潘至茂州三百裏,山嘴險惡,一蠻擲石,百人不能過。其路隋河麯折,蠻下山搶掠為易,當有以削平而製禦之。
  浦江關衛南百五十裏。有別拓、大小耳別等寨在界內。《寰宇記》:歸化縣有大聾山、小聾山,在霸州西北十裏,號苻堅城。又於小竜山上村置牙利縣,或即大小耳故跡矣。關南四裏曰平番堡。弘治中,科臣張文言:鬆潘南路浦江關,地勢稍平,介鬆疊之間,極為要害,若聚兵屯糧,築城固守,三面聯絡,什伍相保,卒然有警,鬆疊聲援可立應也。
  平夷關衛南百七十裏,即平夷堡也。其地寬平,可容千騎,為四十八寨飲盟歃血之地,即黃沙壩矣。又南六裏為金瓶堡,又南七裏為鎮平關,又南七裏為鎮番堡,又南十裏為靖夷堡,又南十裏為平定堡。自平定堡至疊溪所之永鎮堡止八裏,亦鬆茂接界處也。《志》曰:萬歷十四年,於平夷堡建城堡,增將領,所轄上至西寧,下至平定,共十七關堡。其附近諸番有河東大姓,屬牛毛土官管轄,河西小姓屬羊毛土官管轄,所謂牛腦、羊腦也。蠻寨以數十計,其最強者為烏都等寨,亦屬茂州,北境與鬆潘相出入雲。
  流沙關衛西北十四裏,虜騎經由地也。萬歷二十八年以後,遇秋防,嘗以重兵駐此。《四夷考》:鬆潘西至流沙關,相連天竺,西南達紅土坡,生番多係北虜出沒,地勢遼絶,非可限越雲。
  虹橋關衛北三十一裏。又北去漳臘堡七裏,為衛境之北隘。有落虹橋,長二十丈,餉道必經之地也。關南七裏曰譚屯堡,又南七裏為塘捨屯堡,又南六裏為羊裕屯堡,堡南六裏即衛城也。《志》雲:虹橋西北十五裏為絶塞墩,北界黃山尖,殺鹿塘、黃勝草場等處,路通洮岷。宣德三年,蠻族作亂,陳懷奉詔趣救,由此道入解鬆圍。今為番鹵間阻,下潘州白利等番,或由阿玉嶺,或由鐵門墩,出抵寒盻、祈命諸寨,貿易茶斤,稍失防範,釁端輒起,且阻絶長溝,救援難及。議者欲於墩前石砌,聯城一座,直抵河下,以通水道,又依山掘壕,絶其乘高來犯雲。
  漳臘堡衛北三十八裏。舊治於下潘州,在司北七百餘裏。景泰中,撫臣羅綺記曰:漳臘,潘州城故址也。下有岩穴,空洞幽邃,廣可容列騎,旁有玻璃泉,鼕夏淵然不涸,其土地膏腴,山川秀麗。自唐盛時所開拓,而旋入於吐蕃。洪武十一年始建置屯堡,且耕且守,邊人安堵。宣德二年,為氐羌竊據。景泰六年,復收其地。蓋自是以後,益徙而南。今且撫鬆州之背矣。《邊略》:漳臘有隘口,可通北虜。嘉靖十一年,寇賊深入為害,撫臣宋滄議於漳臘後山嶺建靖虜墩,西小高嶺建禦寇墩,設兵戍守。二十年,復展修城堡,增置官軍,並築邊墻一萬三千五百三十丈。又於大壩建立一堡,修築城垣,於西山平壩,更修一墩,以防虜騎侵擾。萬歷六年,備兵使者楊一桂,以漳臘所屬鎮虜絶塞譚等十七屯堡,去鬆遼遠,支糧不便,議於漳臘舊基修建新倉,改運關支,卒伍稱便。二十八年,虜騎突自寒盻、黃勝草場,分道馳入圍漳臘,守將張良賢破之,又追破之於思答弄,敵遁去。《志》雲:漳臘一鎮、五隘、九屯、一十八墩堡,延袤二百餘裏,襟帶山河雜居番族。其最切者,有寒盻口、上中潘州、上下羊洞等隘口。自漳臘北去,遼廓幽遠,一望無際,萬騎可從容矣。思答弄地在堡西北。
  高屯堡衛西北二十裏,北去虹橋關八裏。又南八裏為𠔌粟屯堡。《志》曰:高屯堡在虹橋之內,禦寇之下,譚之西,乃適中要地,鬆城之藩屏也。萬歷三十七年,嘗議城此,與漳臘為犄角雲。
  鎮虜堡在漳臘北十五裏。其後為天險墩,前為觀化墩,東於襄臺,西製虜臺,聲勢相望,直北則為敵貢壩,舊掘品字賺坑數百,以防敵人侵擾。北去三裏為城墻岩,東臨河畔,西抵山麓,掘壕寬深丈許,長六百餘丈。河西為川盻溝,壕塹之製亦如之。越溝二十裏,登阿玉嶺之巔,可黃勝草場,場之東有阿玉口,凡二十裏。透嶺出川盻,則東西南北,惟所馳驅。議者欲於天險、觀化二墩,充廣寬拓,石砌墻垣一周,外掘濠塹,以防衝突,庶幾扼其吭。萬歷二十八年,敵騎圍漳臘,攻鎮虜,守將杜世仁禦之,又攻製虜臺,復敗卻。《志》曰:鎮虜堡北二十裏之柏木橋即塞外矣。
  水草坪在衛東。又衛東境有豬兒嘴諸險。正德初,撫臣劉洪言:鬆潘天寒地瘠,物産不多,負販者以險遠難緻,東路自江油縣入山口七百餘裏,如豬兒嘴、野豬山等處甚險,然俱可開通偏橋,如七裏閣、黑旋窩、泥兒灣等處甚危,然有可改河移之彼岸者,有可用石疊為堤者,又新開一路至水草坪,與舊路接,當立一墩,宜相度修改,非惟糧運便益,而物價亦稍減矣。
  赤磨鎮在衛東北。唐武德七年,扶州刺史蔣善合擊吐𠔌渾於鬆州赤磨鎮,敗之,即此。○古鬆驛,在衛治南。又歸化驛,在衛南百裏。鎮平驛,在衛南百七十裏。三捨驛,在衛東百四十裏。《志》雲:衛東九十裏有鬆林堡站,又東八十裏有三路堡站。
  人荒寨在衛東南,番寨也。萬歷六年,備兵使者楊一桂言,鬆潘諸番最桀驁者,無如丟骨、人荒、沒舌三寨,屢為邊患,議先剿之。既而三寨蠻謀劫軍餉,糾衆伏於安化關之凝水溝,突傷官軍。別將曹希彬等擊卻之,復追敗之於安貫頂。未幾蠻衆復熾,官軍禦之於安貫頂及黃草嶺諸處,皆敗之,乘夜進攻,焚其丟骨、人荒、小寨。七年,丟骨寨蠻突犯,礻卑將李承芳等奮擊,群番潰走,官軍進奪其斂坎,焚河西大小碉房五十餘座,追至河東,番皆震懾,呷竹林洞等四十八寺寨首領,俱率其衆降,三寨始戢。
  小河守禦千戶所衛東百九十裏。古曰涪陽。宣德四年,調成都前衛後所於此,為小河千戶所,增置城堡,又添調官兵,更番戍守。編戶一裏。今設小河營。
  ○師傢山所北二十裏。一名文山,宋時有師、文二大姓居此,山麓有文山關。又有師傢鋪,與竜安府接界。
  ○涪水所北二裏。自衛境流入,又東流入竜安府界,其水淺隘,故有小河之稱。
  ○葉堂堡所東南十六裏。《志》曰:小河以東,凡七堡,惟葉堂為要隘,有官軍屯戍,東通白馬、毛公,西逼竹頭、野豬、白草諸寨,其西北六裏曰峰岩堡。○馬營堡,在葉堂東四裏,又東七裏為水進堡,又東八裏為鎮夷堡,又東十裏為乾坤堡,皆有兵戍守。
  鐵竜堡所東七十六裏。有兩山對峙,峭壁萬仞,二水會流,深不可測。上為鐵索橋,索凡六條,各長一十五丈,引於河之西岸,係以鐵柱,中道板蕩,行者戒心焉。嘉靖間,竜州宣撫薛兆乾作亂,斬鐵橋以拒官兵,旬日,鬆州米貴如金矣。《志》曰:鐵竜堡至竜安府不過二十五裏。○小河驛,在所治北。所東十裏有水浸驛,又東十裏有溪子站。
  占藏先結簇長官司。
  蠟匝簇長官司。
  白馬路簇長官司。
  山洞簇長官司。
  阿昔洞簇長官司。
  北定簇長官司。
  麥匝簇長官司。
  者多簇長官司。
  牟力結簇長官司。
  班班簇長官司。
  祈命簇長官司。
  勒都簇長官司。
  包藏簇長官司。
  阿昔簇長官司以上俱洪武十四年置。
  思曩兒簇長官司洪武二十六年置。
  阿用簇長官司宣德十年置。
  潘寨長官司正統初置。
  八郎安撫司永樂十年置。
  麻兒札安撫司永樂十五年置。
  阿角寨安撫司。
  芒兒者安撫司俱正統初置。
  疊溪守禦軍民千戶所東至竜安府石泉縣八十裏,南至成都府茂州百二十裏,北至鬆潘衛一百八十裏,西至黑水生蕃界六十裏。自所治至布政司五百八十裏,至江南江寧府七千八百二十裏,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七十裏。
  古氐羌地。漢屬蜀郡。後漢因之。晉屬汶山郡。宋、齊亦為汶山郡地。後周置翼針郡。隋開皇初,郡廢,屬翼州。大業初,州廢,改屬汶山郡。唐武德初,復置翼州鹹亨三年,置都督府。上元二年,府罷。天寶初,曰臨翼郡。乾元初,仍曰翼州,後沒於羌戎。明洪武十一年,平定西羌,以古翼州置疊溪右千戶所,隸茂州衛。二十五年,改疊溪守禦軍民千戶所編戶一裏,隸四川都指揮使司,領長官司二。今設疊溪營。
  所北瞰鬆潘,西控維州,製禦生番,良為要地。唐之中葉,吐蕃據此,屢為西川之禍。韋臯鎮蜀,於西山南北,分道出師,翼州其必爭之地也。明初,雖收其地,而迫近諸番,東西不過六十五裏,南北不過九十五裏,蓋視漢唐之舊封地,利有未盡廓者矣。使赫然芟除,建為雄鎮,北接洮、岷,南連威、茂,西北之藩衛,不且益壯歟《邊略》雲:鬆、茂所以隔絶吐蕃,疊則鬆、茂脈絡也。大抵吐蕃入寇,必道鬆、茂,由鬆、茂而東,必經灌口,灌口失守,則長驅入蜀矣。疊州與鬆、茂,蓋灌口之障蔽也!
  ○蠶陵廢縣所西百三十裏。漢縣,屬蜀郡。後漢因之,元初元年,蜀郡夷寇蠶陵。延熹二年,復來寇。晉亦為蠶陵縣,屬汶山郡,其後荒棄。後周改置翼針縣為郡治。隋郡廢,縣屬翼州。大業初,屬汶山郡。唐武德初,屬翼州。六年,移州治焉。鹹亨三年,州僑治悉州之悉唐縣。上元二年,還治翼針。天寶初,改曰衛山縣。劉句曰:漢蠶陵城在蠶陵山下,隋時翼針縣治七頃城。唐貞觀十七年,移治七裏溪。唐末縣廢。《志》雲:今所西五裏,即唐廢衛山縣治。
  翼水廢縣所西南九十裏。本蠶陵縣地。後周置竜水縣,並置清江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清江。十八年,又改縣曰翼水,屬會州。唐屬翼州,後廢。太子賢曰:翼水縣西有漢蠶陵故城。○雞川廢縣,在所西南百裏,有棲雞川。唐先天二年置縣,屬翼州。又昭德廢縣,亦在所西。劉句曰:顯慶中,置識臼縣,屬悉州。天寶元年,改屬翼州,更名昭德。五載,分雞川、昭德二縣,置真符縣,並置昭德郡治焉。乾元初,改為真州,以州治真符縣為名,尋廢。
  峨和廢縣所西北六十裏。本蠶陵地。唐武德初,析置峨和縣,屬翼州。貞元十年,韋臯敗吐蕃,剋峨和城,既又遣將出峨和、薄鬆州。是也。○左封廢縣,在所西百九十裏。後周置廣年縣,並置廣年、左封二郡,又置翼州治焉。隋開皇初,郡俱廢,縣屬翼州。仁壽初,改縣曰左封。大業初,屬汶山郡。唐武德初,隸翼州。三年省。貞觀四年,復置。二十一年,改隸當州。劉句曰:縣在當州東南四十裏。顯慶初,改屬悉州。鹹亨初,移州治焉。儀鳳二年,羌叛,悉州寄治當州城內,尋還舊治。載初元年,移治匪平川,在舊治東南五十裏。天寶初,改州為歸誠郡。乾元初,復為悉州。唐末,州縣俱廢。又歸誠廢縣,在廢左封縣西南。唐垂拱二年,析左封縣置,屬悉州。今皆為生蕃地。
  廢靜州所西二百六十裏,南至成都府威州界百裏。劉句曰:左封縣有悉唐川,顯慶初,置悉唐縣,並置悉州治焉。鹹亨初,移州治左封於故悉唐縣,置南和州。天壽二年,改為靜州,仍治悉唐縣。天寶初,曰靜川郡。乾元初復故。又南有靜居廢縣,天授初,以悉唐縣之靜川地置。其相近又有清道廢縣,俱屬靜州,後皆廢。○廢當州,在所西北二百七十裏,本羌地。後周置通軌縣,並置覃州及覃川、榮鄉二郡治焉。隋開皇初,郡俱廢。四年,州廢,縣屬翼州。大業初,屬汶山郡。唐初屬鬆州。貞觀二十一年,置當州治焉。劉句曰:以地出當歸也。初治利川鎮,儀鳳二年,移治蓬白橋。天寶初,曰江源郡。乾元初,復曰當州。杜佑曰:故通軌縣在州西北二百裏。《隋志》縣有甘鬆山。是也。蓋後移今治。《會要》:大歷五年,當、悉、柘、靜、恭五州,並徙置山陵要害地,以備吐番,而舊封不可問矣。
  白岸城在所西。唐貞元中,韋臯破吐蕃論莽熱兵,進屯白岸,西山諸羌皆降。《新唐書》:翼州有峨和、白岸、都護、祚鼎四城,合江、追、三𠔌三守捉城,隴東、益登、清溪、禦藩、吉超五鎮兵。
  ○蠶陵山在所西北,漢因以名縣。又犁牛山,在所東五裏。《志》雲:所之東界止此。正統中,番賊窺境,官軍追之,遇伏於犁牛山,敗績。又云峰山,在所東六裏,高聳凌雲。○排柵山,在所南五裏。洪武十一年,大軍至此屯駐,立柵為營,山因以名。
  ○汶江所西三裏,自鬆潘衛流經此,又南黑水流合焉。《江源記》:岷州自鬆潘達疊溪,至穆肅堡,黑水從南合之,入深溝,徑茂州界。是也。詳大川岷江及川瀆異同。
  翼水所南五十裏。一為汶江,自鬆潘界流至此,一為黑水,自生番界流至此,合流如張兩翼,故州以為名。或謂之合水,亦謂之合江,唐因置合江守捉雲。○七裏溪,在所東七裏,源出鬆坪寨,又城東有飲馬溝,自云峰山頂懸崖而下,俱流入於汶江。
  玉津泉在城南,導流直抵城下,居民取汲甚利。又天涌池,在所治南,正統間開鑿,引飲馬溝水瀦其中,以便居民之汲。
  ○南橋關所南五裏。又有小關在所東五裏,疊溪橋關在所西五裏。《志》雲:所南十五裏有中橋關,又南十五裏有徹底關,所北四十三裏有永鎮橋關,九十七裏有鎮平關,俱洪武十二年置,共為七關。
  穆肅堡所南五十裏,江水經此,黑水流合焉。《志》所云穆肅為兩河之會也。堡南與茂州接界,為控扼之所。今亦見茂州。
  新橋堡所北十裏,稍南為漢關墩堡。萬歷十八年,鬱即長官啖保者,與黑水、鬆坪,攻我新橋,明年伏罪。先是漢關墩附近勒骨諸小姓,屬於鬱即,至是改屬疊溪。《志》雲:新橋堡北為普安堡。正統十二年,撫臣寇深議討鬆潘叛蠻,於疊溪迤北添設普安、靜夷、鎮番三堡。是也。又普安堡旁有葫蘆嘴,弘治中,番賊攻圍普安,守將鬍澄拒戰,追賊至此,死之。
  太平堡所北三十裏。其附近為楊柳溝,河西強種也。萬歷十八年,糾合鬆坪、白泥、黑水三千餘番,同陷新橋。十九年,討降之。又永鎮堡,在所北四十餘裏,有永鎮橋關。其相近者又有白石坎。正統中,番賊來犯,官軍拒之於此。《志》雲:永鎮堡附近為牛尾寨。萬歷八年及十二年,麻搭內犯,十四年,討降之。又北抵鬆潘衛界。
  馬路堡在所南。又南為小關堡,接茂州界之實大關。《志》雲:新堡附近為巴豬大寨,衆逾千數,性喜黠盜。嘉靖二十三年以來,屢渡河入犯,議者欲於舊關腦搭橋進兵,及馬路堡後長寧沙壩潛師繞其後,上下夾攻,可大創也。《四夷考》:疊路生番最惡,而五巴豬為尤甚,牛尾、麻搭、楊柳、麥兒次之,凡四十八寨。其地南連黑若,西通黑水,北接鬆潘,加兵徵之,即逃入黑水。黑水蓋廣饒之地,莫知紀極雲。又疊溪長官鬱氏所轄,有河東熟番大姓八寨及馬路小關七族,河西小姓六寨雲。
  麻答嘴寨所北五十餘裏,本番寨也。路入鬆潘。正統中,撫臣寇深議討鬆潘叛蠻,欲於麻答崖、青崗嘴、畫佛崖、海蠃洞、萬江崖,沿山鑿石,架木懸棧。是也。《志》雲:堡南為牛尾巴,又南為楊柳溝。弘治十二年,撫臣張文言,鬆潘南路,國初以來增置墩堡,開設倉,屹為天險。自牛尾巴失利之後,蠻人乘險殺掠,飠襄夫戍卒,號南路為死亡城,是南路必不可不復也。此路一復,其間麻答嘴險要之處,據高設堡,添撥防軍,以遏賊衝,亦規恢全蜀之策矣。○雙馬寨,在所西百二十裏。《志》雲:亦番寨也。
  疊溪長官司所北一裏。永樂四年置,領渴卓等五寨。
  鬱即長官司所西十五裏。永樂四年置,領鬆坪等五寨。又有來遠驛,在司治西。
  ◇酉陽宣撫司東至湖廣保靖宣慰司界三百裏,南至平茶洞長官司界五十裏,西至重慶府彭水縣界三百裏,東北至湖廣大田千戶所界四百裏。自司治至重慶府九百五十裏,至布政司二千裏。
  古巴國地。秦屬巴郡。兩漢因之諸《志》皆以為漢武陵郡之酉陽縣,誤。三國漢屬涪陵郡。晉因之。永嘉以後,沒於蠻獠。後周時,為羈縻黔州地。隋屬庸州《志》雲:隋為清江郡地。唐屬思州。五代時,仍沒於蠻《寰宇記》:黃巢之亂,酉陽蠻叛,駙馬冉人才徵之有功,留守其地。五代時,中國無主,冉氏遂據有之。宋政和六年,仍屬思州,尋置酉陽州於此。元因之冉氏仍有其地,屬懷德府。明玉珍改為沿邊溪洞軍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仍為酉陽州冉如彪納土歸附,仍令世守其地。廣六百裏,袤七百裏。七年,升為酉陽宣撫司編戶十三裏,隸四川布政司。永樂十六年,改隸重慶府。
  司當西南之要衝,接黔楚之邊境,山川阻深,蠻獠錯雜,撫循未可無策也《四夷考》:酉陽所屬有九溪十八蠻,而九江後溪西南一帶,近為鎮叛苗殘破,境土日蹙。
  ○酉陽廢縣在司東。鬍氏曰:三國漢時分置酉陽縣於此,屬涪陵郡。晉省。或以為漢武陵郡之酉陽,誤也。隋為務川縣地,屬庸州。大業初,屬巴東郡。唐仍為務川縣地,屬思州,後廢。宋政和中,亦為務川縣地。或云,宋嘗置酉陽縣,屬務州。今《宋志》不載也。元始置酉陽州。明因之,尋為宣撫司治,司無城,其民曰犭乞獠、曰冉傢、曰南客,分三種雲。
  遷陵城在司東南,接湖廣辰州府界。漢縣,屬武陵郡。三國時,為吳界。魏已亡蜀,遣漢葭長郭純試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遷陵界,屯於赤沙,誘動諸戎進攻酉陽,吳遣鐘離牧討平之。《志》曰:遷陵、酉陽兩縣,相去水道可四百許裏,赤沙在其間,此漢之酉陽也。
  ○酉陽山司西北百八十裏,接黔江縣界。又竜山,在司東一裏,旁有竜傢寨。司東三十裏又有火山,其山高聳,日射返照,其色如火。又司東百二十裏有唐店山,司南百裏有何傢山,山皆高聳,以山旁居民多唐姓何姓者而名。○鬍子崖,在司北百裏,崖下路通司治,行者過此,有水自崖懸流,可以濟渴。
  ○三江司東北九十裏,源出酉陽山,亦曰酉水,有三小溪流合焉。又合平茶水及楠溪東註辰州大江。○楠溪,在司西二百裏,其溪清淺,旁多楠木,下流合於酉水。
  ○通達寨司東南二百五十裏。《志》雲:元置通達等處五路蠻夷洞長官司於此,明初,廢為通達寨。又云:司有瀎寧江土人巡司。
  石耶洞長官司司南七十裏。本酉陽地。宋宣和間,有楊昌安者據守其地。元置石耶軍民府。洪武初,其酋楊金隆歸附,改立長官司,附庸酉陽。《志》雲:司東至石凱子界,西至平茶司界,南至邑梅沙子凹,北至酉陽石閑囤,與鎮苗密邇,地勢稱孤懸。今編戶二裏。
  ○巴慣山司治南一裏。山崖多板石,土人呼板石為巴慣也。又南一裏有石崖,土人呼為密那崖,崖石陡峻,中間空洞,嘗有泉流。
  ○漫溪在司治南,源出邑梅洞漫流,東註入辰州大江。
  平茶洞長官司東至石耶長官司界十裏,西至貴州烏羅長官司界十裏,南至貴州銅仁府界百裏,北至酉陽宣撫司界五十裏。自司治至重慶府一千一百二十裏,至布政司二千一百七十裏。
  漢、晉以來,為蠻夷地。唐屬思州。宋政和中,為羈縻平茶洞,仍隸思州。元改溶江、芝子、平茶等處長官司,隸思州安撫司楊氏世守其地。元時楊大雷有之。明初為平茶洞長官司洪武七年,楊抵剛歸附,置司授之。廣三十裏,袤一百五十裏,編戶三裏,初隸酉陽宣撫司,洪武十七年,改隸四川布政司。
  ○岑仰山在司治西,巍然秀拔,仰望可愛。又團山,在司治南,山勢團聳,特出衆山之上。又高秀山,在治北,高立千丈,丹崖翠壁,秀色如畫。
  白歲山司西三十裏。高聳插天,土人以山積雪則有年,故名。○諸葛洞,在司治南,石崖屹立,旁有石洞數丈。相傳武侯徵九溪蠻時,留宿於此。
  ○哨溪司治東南。發源白歲山,山水激石,有聲如哨。又有滿溪,在司西南十裏,亦出白歲山,以水常溢不竭也。合流而東北,曰平茶水,至酉陽東南會於酉水。
  竜潭司治西。兩旁山崖陡峻,潭中水深莫測。又治北石洞中有竜泉,四時不涸。○濟渴井,在司治北,水清甘,夏月行者汲飲之以濟渴,因名。
  小平茶寨在司南。嘉靖二十七年,大徵叛苗,分兵屯平茶、地架二營,剿境內小平茶、地崩、岑沙苗、地竜庭、地竜箐五寨是也。地架堡,見貴州平頭著可長官司。
  ○通蜀橋司治南,跨哨溪上,以路通蜀境而名。又司治東北有迎恩橋,亦跨哨溪上。
  邑梅洞長官司東至湖廣鎮溪千戶所界七十裏,西至貴州烏羅長官司界二十裏,南至貴州平頭著可長官司界百裏,北至酉陽宣撫司界百三十裏。自司治至重慶府一千五十裏,至布政司二千一百三十裏。
  唐思州地。元為佛鄉洞長官司。明玉珍時,改為邑梅沿邊溪洞軍民府。明洪武五年,改為邑梅洞。八年,改置長官司宋末楊光甫據其地,元置司授之。明初,楊金奉歸附,仍令世守其地。廣九十裏,袤二百三十裏,編戶五裏,隸酉陽宣撫司。永樂初,改隸重慶衛。
  ○壽山司西南六裏。屹立層漢,四時林木鬱然。又黃牛山在司東三裏,山旁土地膏腴,宜於耕稼。相傳昔時土官楊四舟高殿始自貴州烏羅遷此,喜而捶牛相慶,因名。又韭山,在司南八裏,昔有人遺韭種於山頂,長丈餘,四時茂盛,民皆取以供食。○鼎主山,在司西北五裏,三山齊聳,屹如鼎足。又擎團山,在司西北四裏,四圍峭壁,擎摩雲漢。
  ○凱過河司西北二十裏。源自烏羅三洋溪流出,會買賽河,東入辰州大江。旁有凱子寨,行者於此過渡。又地澄溪,在司西南十五裏,溪水清澈,可鑒毛發。又司西十五裏有遵岫溪,溪水屈麯,緣山西流。
  ◇石主宣撫司東至重慶府黔江縣二百裏,西至忠州酆都縣百七十裏,南至涪州武隆縣百七十裏,北至忠州百二十裏。自司治至夔州府九百四十裏,至布政司二千三百五十裏。
  古蠻夷地。宋景定中,置石主安撫司蠻酋馬什用敗蒙古兵,繼又平九溪洞,夷因置司授之。元改石主軍民府,尋升軍民安撫使司。明玉珍竊據,亦授其酋石主安撫司。明洪武七年,得其地。八年,仍為石主宣撫司土酋馬剋用歸降,使世守其地,廣三百七十裏,袤二百九十裏,編戶三裏,隸重慶府。嘉靖四十二年,改隸夔州。
  ○大峰門山司南百五十裏。兩崖壁立,中通人行,有故壘在焉。又鼓樓山,在司東南二百裏,山高聳,其巔舊有鼓樓。又斑布山,在司西南二百二十裏,色斑如布。
  石涼傘山司東北百四十裏。形如張蓋,或謂之石幢山。《漢志》郡有柱蒲關。《華陽國志》郡有石潼關,石主之名蓋本此雲。又萬聚山,在司北百裏,衆山環聚回合,因名。又司西北二百四十裏有馬黃山,又十裏為鳳凰山,皆高聳。
  ○三江溪司東北二十裏。有三水合流,北註大江。《志》雲:司西北二十裏有清水潭,四時澄澈。又司西四百裏有竜潭,深杳無際。
  ○支羅寨在司西南。嘉靖中,石主宣撫司人黃俊據支羅寨,假竜潭土捨名色,霸占民田,尋以叛誅,子中復據寨叛。四十四年,詔川湖會兵夾攻,川兵進攻牛欄坪,湖兵自施州衛進,中由思南逃去,為楚軍所獲,川軍搗其巢穴,支羅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敘寧都魏禧敘南昌彭士望總敘一總敘二總敘三凡例二十六則
目次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捲七捲八捲九北直方輿紀要序
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