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一瞬集 》
第88节:爱情欺负什么人(1)
蒋子龙 Jiang Zilong
爱情欺负什么人
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年轻编辑,非常崇拜某女作家,求我写了封引荐信,千里迢迢去“朝圣”。“朝圣”归来仿佛突然长大了十几岁,口称可知道人间是怎么回事,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了,已经过去好长时间,还对那位女作家过的日子感慨不已。她没有想到自己心目中的文学女神、一代才女,竟然过着近乎于凄凉的日子:独身一人,请了一个保姆,每隔三天来一次,帮助收拾一下屋子,做一顿有干的有稀的饭菜。在保姆不来的日子里,她便吃剩菜剩饭,或随便糊弄一点,有一口没一口。
女才子刚50岁出头,功成名就,按理说正是享受人生的最好时期,抓住中年的尾巴,充分体验成熟的生活和成熟的生命的种种欢乐。而她却没有,早早地松开了手,提前以老年的心境安详自然地迎接老境的到来。这是为什么?她内心深处怎样认识自己生活中的缺陷,是无可奈何地接受,还是喜欢这种缺陷?
这位年轻的编辑也是女性,所以感触就格外深切。曾引以自豪的满脑袋现代意识,也受到强烈的震颤,以致动摇并生出许多疑问:俗云“少年夫妻老来伴儿”,为什么年轻的时候称夫妻,而老了就称“伴儿”?“红颜多薄命”、“赖汉子找好妻”……这些重复了千百年的老话,至今仍在重复,一定有它的道理。它成了创作上的一个很大的套子,历代都有文人钻进钻出,套来套去,也说明生活里还在不断发生这样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优秀女子的悲哀。
用不着我来饶舌,打开现代社会这本大书,有多少“女强人”被无能的丈夫背叛乃至遗弃;有多少出类拔萃的女性拥有漂亮的容貌、成功的事业、足够多的金钱等一切令人妒忌的东西,惟独不能拥有令自己满意的爱情,或者曾经有过但没有全始终。莫非爱情也是“高处不胜寒”?这里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对不同的人来说,爱情的分量也不一样,从重达千斤到轻如鸿毛的都有。有人时刻准备用整个生命去爱,为了爱而生存,视爱情为人生的全部,为追求伟大的爱情即便毁灭了人生也无愧无悔。这是悬空式的伟大恋人,把自己整个吊在了想像中的爱情大树上。任何爱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愈是优秀分子,由于智商高、知识多、想像力发达,这种主观色彩就愈重。而客观现实是,那种伟大的灿烂辉煌的爱情不是很容易能碰得到的。于是,视情感为自己惟一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便铸成了天下情人的悲剧因素。
爱情的辉煌在于浪漫,爱情的长久取决于清醒地对感情的把握,这是另一种人的爱情观。不管讲起来多么动听,写在纸上多么漂亮,爱情只是人类生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生存的全部。不论所爱的人多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一个社会。正如鲁迅所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普通人往往既需要爱,也不能离开养育这种爱或毁灭这种爱的现实世界。如果不是选择死,而是选择生,就不能排斥理智。理智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付出的“沉重而又无可奈何的代价”,人要生存就不能没有理智的帮助,不要理智就是取消人类的存在。当然,这里所说的理智的“重大功用”,并不是单指用它来对付爱情。
然而,古典式或者浪漫式恋人所信奉的真正的爱情有三个特性:“强烈、疯狂、毁灭。”这显然是排斥理性的。理性介入爱情,必然注重现实,讲求实际。这很容易被指责为平席,不懂爱情。而在爱情的波涛中翻船溺水的,常常是那些对爱情懂得太多的人。使爱情和不幸成了相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爱情有欺骗自己的天性。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优秀分子极端推崇独特的风格和个性,爱起来却喜欢跟别人比:“你看人家怎样怎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碎语唠叨说随笔 | 第2节:序 | 第3节:征服和被征服(1) | 第4节:征服和被征服(2) | 第5节:征服和被征服(3) | 第6节:再读岳飞(1) | 第7节:再读岳飞(2) | 第8节:再读岳飞(3) | 第9节:腌菜何以成“王”(1) | 第10节:腌菜何以成“王”(2) | 第11节:腌菜何以成“王”(3) | 第12节:腌菜何以成“王”(4) | 第13节:2004年的语录(1) | 第14节:2004年的语录(2) | 第15节:2005年的语录(1) | 第16节:2005年的语录(2) | 第17节:2005年的语录(3) | 第18节:评2006流行语(1) | 第19节:评2006流行语(2) | 第20节:评2006流行语(3) | 第21节:评2006流行语(4) | 第22节:评2006流行语(5) | 第23节:评2006流行语(6) | 第24节:颖影(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