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之路上的坚实阶梯 》
第88节:第七章 情商时代(9)
凌志军 Ling Zhijun
“后来发生的这一切,都是从曹于彦的那封信开始的。”刘新国说,“我就是从那一刻开始,走到今天。”
建立目标的过程
人应该看得远一些,为了更远的目标,可能要舍弃一些眼前的东西。
——沈国斌
沈国斌低着脑袋走出学校大门,没有像往常那样径直回家,而是拐上一条方向相反的小路,躲开来来往往的同学和父母的眼光,一屁股跌坐在村口的草坡上。这是他在童年时代无忧无虑地奔跑嬉戏的地方,但现在,他满腹都是心事,仰面望着天空。不远的地方就是邻家稻田,稻菽千重,随风荡漾,还有一头水牛在湖畔徜徉。
几个星期以来他一直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是他长到15岁以来的第一次。他就要初中毕业了。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发下来一份志愿表,要他回答,是否继续上学?想上什么样的学校?
父母对他的期望相当明确,只希望他能再读两年中专师范,回来当个老师。父亲认定教师是天下第一好的职业:可以把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受人尊敬,有固定工资,有寒假暑假,可能工作也不累,至少不用再撅起屁股下田插秧。
爷爷奶奶一辈子都是农民。母亲也是个农民,父亲就是因为读了中专才改变农民的身份,成为粮食管理所的干部。在20世纪最后的几十年里——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们国家城市和乡村的界限比现在要清楚得多。一个城里人要是被强迫到农村去安家,那是除了坐牢杀头之外最严厉的惩罚;一个农民的孩子要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再做农民,那是让全家人感到无比自豪的一件事。大多数农家孩子能够完成9年义务教育已属难得,初中毕业之后还能继续读书的少之有少,至于读高中读大学,那似乎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
和别的同学比起来,沈国斌是幸运的。他在学校表现杰出,让老师们都觉得他是班里最聪明的孩子,还拥有更大的潜力。
“去考高中。”语文老师对他说:“上中专就可惜了。”
大多数乡下孩子都明白,这两个目标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意味着还要用更多的时间读大学;后者则意味着眼前的利益,你只要一被录取,马上就有了城市户口,还可以尽快找到工作养家糊口。看来,沈国斌已经把乡下孩子最崇高的目标拿在手里了,无论他做什么,今生都可以不再做农民。他的同学对他刮目相看,既羡慕又嫉妒。
可现在,他躺在草坡上,双手抱着头,内心煎熬着,拿不定主意。进入初中的时候,他和父亲的想法是一样的,但现在不同了。他一直在想,他是不能当老师的。他的个子特别矮,总是觉得会因此被学生耻笑。一想起将来要走上讲台,面对那么多学生,他就心情沮丧,信心不足。他觉得他不可能实现父亲的愿望,也没有勇气面对父亲那双期待的眼睛。他只想有个人能注意到他的苦恼,帮助他擦亮眼睛,看清楚前面的路。
真的有人注意到了,那是他的数学老师。
老师把学生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讲了一个故事:“我以前有几个学生,成绩差不多,其中有一个并不是最好的,却去读了高中读大学。另外几人考了中专。后来大家聚在一起,读大学的那个很开心,读中专的几人全都很后悔。”
“上高中吧。你不会后悔的。”老师最后说。
沈国斌终于放弃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在志愿表的第一栏填了“扬州中学”,那是一所省重点高中,也是江苏省四所最棒的高中之一。那一刻他激动万分,从内心里洋溢着一种巨大的力量,那种感觉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1987年沈国斌离开家乡去读高中。先坐了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再坐一个小时的船,渡过宽阔的湖面,到达湖东,然后再坐汽车,到了扬州。小时候跟着爸爸到这座城市里来过一次,早就没有什么印象了。现在一眼望出去,觉得这里真是天下最好的地方。漂亮,繁华,人来人往,全都是城里人的打扮。他住在学校里面,尽管周围大都是和他一样的农村孩子,但他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城市的气息包围着他。
接下来的三年里,与其说他是在学习知识,不如说他是在寻找新的生活目标。当他高中毕业的时候,他觉得找到了自己一生中最渴望的东西,那就是眼前这座城市。
他在这个城市中相当出色。毫无疑问,他比别人更努力,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失败了,就只有“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他似乎没有后路,只有往前走,所以学习的时候精力集中,周末也不回家。
“按照我的成绩,考清华北大都没有问题的。”他多年以后回忆这件事,不住念叨:“我应该可以上清华北大的。”
他这样说,是因为他后来没有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学校,当时的理由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可思议:清华北大不能保证他毕业之后回到这座城市。
“那时候我真是鼠目寸光,就是想着大学毕业后能回家。”
恰在这时,哈尔滨船舶学院来招生,招生老师一看他平时的成绩,就说他可以免试入学。他说他希望毕业之后回到扬州,老师就说扬州有个船舶研究所,叫“723研究所”,正好需要他这样的学生。他回去打听,知道那个“723”是扬州最好的单位,轻松、体面,工资又高,一切都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他去了哈尔滨,离开扬州之前还专程去拜访了“723”的研究人员,让人家帮助挑选一个最对口的专业。“你们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他对人家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第1节:前言(1) | 第2节:前言(2) | 第3节:第一章 “起跑线”(1) | 第4节:第一章 “起跑线”(2) | 第5节:第一章 “起跑线”(3) | 第6节:第一章 “起跑线”(4) | 第7节:第一章 “起跑线”(5) | 第8节:第一章 “起跑线”(6) | 第9节:第一章 “起跑线”(7) | 第10节:第一章 “起跑线”(8) | 第11节:第一章 “起跑线”(9) | 第12节:第一章 “起跑线”(10) | 第13节:第一章 “起跑线”(11) | 第14节:第一章 “起跑线”(12) | 第15节:第一章 “起跑线”(13) | 第16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1) | 第17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2) | 第18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3) | 第19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4) | 第20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5) | 第21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6) | 第22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7) | 第23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8) | 第24节: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9)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